45歲學英語,自學1年考上高級翻譯:聰明的人都懂得下笨功夫

2020-12-25 騰訊網

英語學習一直是中國學生的噩夢,多少偏科大神都栽在了英語這條路上。

可在全世界範圍內,越來越多地出現了多語言學習者,他們視語言學習為愛好,不僅不厭煩,反而樂在其中,並且每兩三年就會再學一門新語言。

這簡直不敢想像,他們為什麼能把這麼「無聊」的事情作為愛好?而且,一門英語就已經榨乾了那麼多的中國學生,這些人是如何在有生之年學會七國語言甚至十國語言的?

他們的學習方法背後,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獨門秘籍呢?

1、好方法,往往都是笨方法

語言學習是非常私人化的,沒有誰能夠真正幫到誰提高,最後還是要靠自己下的功夫才行。

而這樣的學習環境,自然就造成了很多人喜歡向他人尋求捷徑,希望能夠因此找到好方法。

可那些手邊的「笨方法」卻被人丟棄在一邊,貼上了笨拙低效的標籤,造成了「沒有好方法,我就先等一等再學」的局面,浪費了很多的寶貴時間。

但江湖上卻有一位老前輩,就是靠這些「笨方法」縱橫四海的,他就是「逆向英語學習法」的創始人,複讀機的發明者,鍾道隆。

鍾道隆出生於1934年,45歲才開始學英語,由於當時的歷史環境,英語學習是一項「摸黑」的學科。

找遍全中國也沒有多少大神,市面上也沒有高效學英語的書籍,幾乎所有人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前進。

但鍾道隆僅僅用了一年,就把自己從一個英語小白練成了高級翻譯,成為了當時的傳奇人物。

而他的獨門秘籍,竟然就是所有外語專業最基礎的教學手段——聽寫。

可見,笨方法並非錯方法,它只是看似需要經歷更長的周期,和更加堅定的毅力。另外從一年的時間長度上來看,笨方法未必比好方法慢,核心還是自己的學習效率。

2、再好的方法,都不如立刻行動

網絡上有句很流行的話說:「聽過了很多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放在外語學習上,很多學生的現狀就是:「聽過了很多方法,卻還是學不好這一科。」

方法終究還是理論,不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再好的方法也沒用。

鍾道隆為了學好英語,堅持每天聽寫A4紙20頁,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晚上開會晚了也要補上。

3年時間,寫了一柜子的聽寫記錄,用掉了一把原子筆芯,聽壞了12部收音機、4部單放機,還翻壞了兩本詞典。

僅僅是「聽寫」這一個動作,鍾道隆就把它做到了極致。

想得到一個東西,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交換」,而做成一件事情,除了依靠天賦之外,就是用時間交換,這也是最穩妥的辦法。

鍾道隆在別人尋找好方法的時候,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看似用了最笨的方法,反而成了最聰明的選擇。

除了鍾道隆之外,另一位英語大神俞敏洪也是一個重視行動的人。

眾所周知,俞敏洪本人非常用功,即使在創辦了新東方之後,也依然保持著這樣的優秀品格。

新東方名師李笑來曾說:「我不知道俞敏洪是怎麼學英語的,但我知道他為了把新東方做大,要提前一年安排下一整年的時間表,列印出來每天都是滿滿的一頁紙。」

正是這樣的「瘋狂」,讓俞敏洪在58歲時依然可以帶領新東方,在一片紅海的教育培訓領域獨佔鰲頭。

3、堅持重複,就是最有效的策略

有了行動,還要有堅持,點才能成勢,否則一切的計劃都是空談。

可我們到底要如何堅持呢?這裡我有兩點方法。

第一是要不斷重複,花大量的時間不斷去練習,用時間去交換,把同一個動作重複做下去。雖然這是典型的「笨方法」,可有的時候,這往往是最有效的手段。

第二是要有耐心,不能付出了就要求馬上得到回報,要相信積累的力量,自己只管去做,剩下的交給時間。一直做正確的事,時間就會給你確定的回報。

從長期來看,相比于堅持,方法有多重要呢?

「方法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即使是再好的方法也是因人而異的,適合這個人的方法,未必就適合那個人。換句話說,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適合所有人的好方法,

與其不停地尋找「更好的方法」,不如用好手邊可以用到的方法,甚至是被人嗤之以鼻的笨方法,然後重複、優化、再重複,堅持做下去,就一定會看到結果。

無論做什麼事情,不能被表象嚇住,先一頭扎進去試試,再大的江湖也是闖出來的。

要把努力留給自己,把結果留給時間。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相關焦點

  • 真正聰明的人,都願意下笨功夫
    這個社會變化得越來越快了,對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所以,我們也就開始焦慮,質問自己為什麼不能快一點啊,再不快,就要被世界淘汰了!可是,自以為聰明的人,都想要走捷徑。而那些真正聰明的人,總是願意下笨功夫,用最專注的心,做著最平淡的事,不急不躁,收穫最有價值的生活。
  • 最高級的人,都是有天分,還在下笨功夫
    ,她親姐姐朗洪也學排球,但是姐姐苦練5年沒有出來,郎平過去就被教練看上,說有天分,有悟性,但是再好的天賦也得苦練,郎平每天早中晚要各練扣球300下,為了加大強度,還要和男陪練練習。這就是天賦有時盡,天賦的發揮是有上限的,或者說,跟有天賦的人競爭,大家都回到了一個生態位,你不下笨功夫,別人下笨功夫,你就比下去了。
  • 【夜讀】越是聰明人,越懂得下笨功夫
    1作家嚴歌苓在一次訪談節目中被問到,從一個英語小白考入美國知名大學接受寫作訓練,還能拿到全A成績,她是怎麼做到的。嚴歌苓回答:「聰明人,用的都是笨辦法。」每天堅持寫作6到7個小時,堅持了30年,這樣的作家,怎能不高產?
  •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聰明人下笨功夫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莫過於比你聰明的人還在下笨功夫!——作者:撲克財經 周莉萍 很多來諮詢撲克班主任的人會有這樣的描述:「我是期權小白,有沒有捷徑可以快速讓我上手期權?」 所以,可怕的不是世界上有人比你聰明,有人資源、機會比你多,而是那些既比你聰明,又資源機會比你多的人,還比你刻苦,偷偷下著笨功夫。
  • 功夫英語V4.0.45新版本上線通知
    本消息正式通知您:功夫英語V4.0.45新版本已經正式上架,您可以隨時到蘋果iTunes網店升級。 請注意:此V4.0.45版本無法支持iOS 8或以下的設備。建議使用這些設備的學員,將設備的iOS版本升級至iOS 9或以上,方可為您的功夫英語精靈軟體進行升級!
  • 84歲老人地鐵口賣書 自學英語已翻譯出版三本小說
    84歲老人的「翻譯人生」  工作閒暇之餘自學英語 已翻譯出版三本小說他像往常一樣,走到地鐵站出口樓梯的拐角處,拿出自己和兒子一起翻譯出版的英文小說籤售。  退休後的林老喜歡翻譯出版書籍,至今,他已經翻譯出版了三本小說。小說出版以後,他會在地鐵口售賣自己的作品,只是希望它們能夠被更多人知曉,而不是靜靜地躺在圖書館。除了出書、賣書,他還喜歡一個人到處去旅行,說走就走,想停就停。
  • ...浙江103歲學霸飆英語衝上熱搜 還自學了日語俄語西班牙語
    他叫沈祖約,今年103歲,英語說得很溜,翻譯過日本小說,還自學過俄語、西班牙語,空了寫寫詩,跟孫女學會了用電腦上網。當真是位「寶藏爺爺」啊。 而老爺爺說英語的視頻被發到網上之後,網友不僅誇他說得好,「帶點方言口音,特別喜感」,更多的是點讚其活到老學到老的態度。
  • 愚蠢的人都在找捷徑,聰明的人都在偷下笨功夫(深度)
    1、聰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更努力,而是比你聰明的人
  • 大部分人都不夠聰明,只有極少的人「夠笨」
    天才大提琴手杜普蕾從小綻放出驚人的音樂天分,擁有巨大的光環與無數的掌聲,但困於不懂生活、不懂得愛。有一個情節我至今記得,她大約是在俄羅斯演出,日子久了,衣服總要換洗。洗衣這種粗活會傷害音樂人賴以維生的雙手,她試著去街頭的洗衣房,但她不懂俄語,店家不懂英語,比手劃腳,雞同鴨講——最後,她把衣服寄回老家,讓姐姐洗完了給她寄過去。
  • 你用中文「學」英語跟用「百度翻譯」幫你「懂得」中文有何區別?
    學英語,你用中文「學」跟用「百度翻譯」幫你「懂得」中文意思有什麼區別?學無止境,學海無涯。我們天天隨便找一句英語出來然後問你:懂得它的中文什麼意思嗎?1.4.You're the man,千萬不要翻譯成中文「你是男人」諸如此類,數不勝數,估計窮其一生,你都無法回答完,或者「學完」這樣的「英譯漢」。於是,這種永無止境的「你懂它的中文什麼意思嗎」的英語學習成了毫無意義的事情,甚至「無聊」。
  • 打通英語學習的「任督」二脈,30天提高成績,1年衝進前3名(上)
    影視中,打通任督二脈的毛小子轉眼成為絕世高手的橋段屢見不鮮,比如周星馳《功夫》片段。外語學習中,打通外語任督二脈的人,都在一年左右掌握了外語比如鍾南山、俞敏洪、李陽、鍾道隆、豐子愷等。鍾道隆(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少將副院長,教授)45歲才開始學英語,而他學習英語的動機源於自己的自尊心,在早年間,他出國工作,作為一名高級工程師,卻連基本的英語都不會說,跟外國人做不了技術上的溝通,而且居住在國外,出去外面行走,還特意在身上帶一條小紙條,小紙條上面寫上英語,以免自己不小心迷路了可以通過這張小紙條讓別人把自己送到自己住的旅館。
  • 90歲爺爺住院還在學英語,字跡娟秀還會英文情詩
    因為這位90歲的老爺爺坐在病床上打著吊瓶學英語。老爺子這股子學習精神感動了不少人,網友們紛紛點讚。爺爺為何對學英語如此執著?12月7日下午,記者在金華市人民醫院的病房裡找到了這位「網紅爺爺」。他叫何志超,虛歲90。因心臟早搏、咳嗽咳痰等原因,老爺爺正在住院接受治療。他的床邊有一大本學英語時留下的筆記。這樣的筆記,他一共有八大本。
  • 得物App CTO陳思淼:推崇聰明人一起下笨功夫 開創一番事業
    【TechWeb】12月23日消息,日前,得物App CTO陳思淼發表演講稱,得物相信技術能夠創造商業價值,我們推崇聰明人一起下笨功夫,開創一番事業。據他介紹,得物App技術平臺的構建得追溯到2015年。
  • 邊修車邊自學英語12年 蘇州61歲大叔成「勵志網紅」
    原標題:12年!一邊修車一邊自學英語 最近,一位61歲的蘇州修自行車大叔突然躥紅,成為勵志「典型」。在擺攤修自行車的12年間,別人打牌抽菸喝酒聊天,他堅持苦練單詞,自學英語,最終從一個毫無英語基礎的修車大叔,成為「街頭」為老外導遊的「英語達人」。
  • 為英語離家出走,44歲拾荒大姐能翻譯英文小說!
    袁大姐雖然是拾荒者,但卻精通英語甚至還能翻譯了英文小說!想知道她的故事嗎,其實都是源於心中的一個英語夢!著名作家賈平凹說: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1990年,17歲的袁大姐考入青島的一所職業高中,按照父母的規劃路線學起了服裝專業。當時職高只能學習語文數學,以及服裝專業。她只能在學校的書庫找英語教材來學習。而袁大姐志不在此,於是一時衝動在兩年之後肄業(為了專門學英語)。
  • 不要太聰明,做最傻的人才可以成功,為什麼呢?
    懷才就像懷孕,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下笨功夫!笨拙的人沒有智力資本,因此比別人更虛心;笨拙的人從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擊打能力特別強;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鑽過去,因此不留死角。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更努力,而是比你聰明的人,都在偷偷的下著「笨功夫」。
  • 《柚子英語》:自學英語1年多,拿下希望之星英語演講比賽一等獎
    提要:Skylar Sun(熙熙)4歲多開始自學英語,5歲半參加希望之星英語演講比賽,獲得山東省幼兒組一等獎。英語學習經歷:胎教時聽了幾個月的英文版《弟子規》(英式發音,BBC主持人讀誦),懷孕期間我全職在家,有時會用英語和外國朋友聊天發郵件。3歲半開始偶爾看個英文動畫片玩個英文遊戲。
  • 76歲奶奶自學11門外語,網友:會英語的人生,果然精彩
    徐奶奶只有小學三年級的文化水平,字都認不全;但就這樣一位年過半百的奶奶,竟然自學了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等11國語言,和老外自如地對起了話。她說,學習外語是日積月累的結果,都是在跟外國遊客的頻繁接觸交流中學會的。比如,她指著手裡的礦泉水問遊客:「hello,要水嗎?」聽外國人說「water?」她就知道了水的英文是「water」,便記到了腦子裡。
  • 40歲了還學英語你沒放棄不冤
    70後,工廠女工,我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自主學習英語,到現在4年多了,我會繼續學下去,直到達成自己對英語的夢想——成為一名很棒的英-中自由筆譯。總是面對朋友和親人的質疑:「你都40多了,還學什麼英語!學英語是小娃們的事,你去學不是瞎胡鬧嘛!」
  • 45歲還在拼,李冰冰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全英文交流,長達20多分鐘,以扒一姐三腳貓的英語水平來看,李冰冰的英語口語聽上去有模有樣,面對主持人的提問也回答的十分流暢。而李冰冰早年拍《功夫之王》時還是一個連「impressive」都聽不懂的英語菜鳥,如今英語已經溜到可以接受全英文訪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