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應有所敬畏,和時間做朋友。讀《那些滾雪球的人:中國投資者...

2021-01-18 虎嗅APP

滾雪球是巴菲特談價值投資時做的的比喻: 只要有一條長長的雪道,雪球會越滾越大。 本書是講國內價值投資實踐者的思想:找到理想的雪道也就是好股票,長時間的持有。


中國式的投資智慧 

文/陸新之 財經作家


在中國,說一個人是炒股票的,肯定不是什麼好話。而在中國,說一個人一本正經地研究股票,也往往不是褒義的說法。不過,拋開犬儒的觀念,這個市值幾萬億元的中國資本市場——尤其是兩千多家上市公司之中,幾乎囊括了中國現下最知名、最突出的公司——是每個希望了解中國商業環境、把握中國經濟脈搏的人都不能也不應該迴避的存在。你可以不炒股票,但是你需要通過中國資本市場來認知中國。


而這本《那些滾雪球的人》,就是「一本正經」地研究不靠內幕消息、不靠官商勾結以及不靠賭博心態來看待股市的第一本書。


中國股市20多年的歷史之中,除了大多數中小散戶一再虧損的記憶,偶爾,也會出現一些「股神」級別的個別人與個別機構大幅盈利的現象。不過,這種持續高額盈利的現象很難持久。這本書之中收入的18個人,是有可以公開的業績證明,長期在股市之中打拼後剩下來的持續盈利者。所以這些樣本的經驗彌足珍貴。


不過,面對這群人,採取什麼樣的溝通方式至為重要。訪談這群人的組織者是雪球財經,這是一家B輪投資就獲得了1000萬美元注資的專業投資溝通社區。與傳統的財經類媒體大不一樣的定位與不依靠廣告的模式,使得他們訪談這些「成功」的投資個體的時候更為從容,問題也更加接地氣,對於讀者的啟發也更為實際。


例如,在書中,曾經的明星基金經理歸江就對於大多數A股投資者的失利作出總結:「過去我們可能因為一些短期的爆發性增長和盈利關注投資了一些行業。但事後證明,我們沒有能力理解那些行業,更是在一個錯誤的時機研究一個行業,比如早期的光纖行業、農藥行業,以及最近的太陽能行業。全世界都學會用一兩年的短期暴利把中國人圈進來。一旦中國人的產能投放,這些暴利馬上就煙消雲散,接著就是我們投資者巨虧、銀行壞帳和倖存者漫長的苦役。這就是境外產業資本對中國投資者短視的理解和利用。如果我們沒有全局的產業眼光和長期視野,就會不斷地被設局、被套。」


在歸江看來,「大多數優秀的長線投資者往往是學歷史出身,或者像查理·芒格一樣將一生中大量的精力投入於人類行為和歷史的研究。」這個判斷,可能會讓許多期待下個星期或者下個月就能在股市大賺一票的人嚴重失望。他還頗為辛辣地指出:「沒有獨立思辨能力,而只有動物反射能力的民族和人群,這輩子還是不碰投資為好。」


不過,即使是這些業績回報普遍突出,自己個人也因此贏得九位十位數字的資產價值的訪談者來說,他們同樣也經常在股市裡面經歷痛苦的時刻。例如,他們在遍地黃金的低點滿倉運作出現虧損;他們在市場瘋漲的高點一年的收益不及業餘選手一周的收益;他們長期看好的股票一年、兩年、三年不漲。在很多客戶看來,他們炒股票很不行,對客戶的資金很不負責任。這時候怎麼去溝通?其實這些問題不是中國的投資者才有。外國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尋求客戶的理解與支持,這就是巴菲特為什麼每年寫給股東的信,不厭其煩地重複其投資理念的道理。巴菲特的初衷不是為了賺稿費,也不是為了搞個人品牌建設。最實際的出發點,是讓給他錢的人對他有信心,建立信任。所以這些基金經理會說:「尤其在目前的國內環境裡,我們寧願花時間去等待信任之花在沙漠中綻放,我們寧願多做些自己能控制的事情,做好研究。」


這些訪談者,除了有較為清晰的投資理念與投資紀律,其發掘優秀上市公司——其實就是好股票——的過程,絕不輕鬆。比起大多數普通投資者來說,這群人更多的是去調研上市公司,一家家走過去拜會調研,經歷上百家公司而都覺得不理想是大概率事件。而與管理層的溝通,去蕪存菁,排除煙幕幹擾,找到真正的公司盈利邏輯,殊為不易。


相比之下,不選公司,選擇生活方式,對他們來說會容易很多。參加巴菲特的年會,給了書中一位訪談者很大的震撼,這種感覺其實應該也與大多數中國股民相通。第一,他們看到巴菲特和芒格兩個80歲高齡的老人,喝著可樂,在現場有禮有節地回答問題,甚至妙語連珠。他會忍不住就想,我怎麼才能達到人家八旬老者的那種狀態呢?第二,兩三萬人一起參加這個聚會,很多人是攜家帶口去的,這是一種參加party、去嘉年華的感覺。他會按捺不住想,我們買賣股票什麼時候能有這種聚會?這兩位老人是用什麼辦法把幾千上萬個家庭聚在一起的呢?我想我在那個時候才真正理解了什麼是投資,好的,合理的投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種樂趣。


概而言之,《那些滾雪球的人》之中,首先提供的價值是對於20多年來,中國比較優秀的投資者們的股票買賣方式的總結——對過去的投資做了深刻的反思。哪些我們看對了也做對了,哪些我們看錯了卻蒙對了,哪些成功可以複製,哪些失敗又可以避免,哪些海外價值投資者的經驗可以為我們所借鑑,哪些不能簡單照抄。


其次,這本書提供了一些可以稱之為中國式智慧的思考。例如,到了某個階段,比如人均GDP,人類會產生什麼樣的普遍性消費,這在全世界來看都是相對可參考借鑑的指標。作為一個消費者,你會逐步嘗試去理解,中國現在缺什麼,哪些地方還要排隊,哪些地方你對服務是不滿意的?像教育和醫療,像物流成本這麼高,這裡面內在的原因是什麼?從這些角度去思考開始形成的投資智慧,在過去的其他資本市場的嘗試證明是成功的。大家買房的時候,大家買車的時候,大家玩QQ的時候,大家買海外奢侈品的時候,那些大白馬公司就會應運而生,股票價格也會一再飆升。未來還會出現這樣的故事,股市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再次,本書之中,也依稀能夠看出一些中國主流階層人群對於商業現實的判斷與朦朧的信心。例如,在中國會不會產生偉大的公司這個問題上,基金經理朱平的回答就很有代表性。他強調「我們千萬不要妄自菲薄」,但是他也清楚,「作為投資者,我們永遠不要問(是否買到了偉大公司)這個問題,我們主要的工作就是發現、鼓勵。未來雖然我不知道,現在只要去做就行了。如果我們今天做,明天就有偉大的企業,如果今天不做,就一定沒有偉大的企業。投資者參與本身就是造就偉大企業的一環」。


書中接受訪談的投資者普遍認為,今天中國的有些企業,比如騰訊、阿里巴巴都做得不錯。中國的公司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創新,比如食品安全問題,靠政府肯定是不行的。比如大企業的產業鏈,如果能做成的話,規模會很大。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我們中國人的性格當中,是有一些缺點的。但會改正的,會調整。你只有改了,才會有前途。也有人感嘆,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中國公司可能都會在價值鏈的中低端。但是他們對民營企業、對未來還是很有信心的,投資的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只是在中國,投資股市的曲折的程度可能會比較高。


這不是一本僅僅講股票投資的書。通過這本書,我們能夠讀懂一些中國公司的運營邏輯,找到更多的觀察中國社會的角度,收穫一些中國式商業智慧。



(一)歸江 

1.幾乎沒有人用交易的方式獲得持續的生存。 

2.投資離不開對人類行為的研究。 


(二)但斌 

1.更市場化地發新股、讓企業倒閉、破產、退市。 

2.中國政府對老百姓的呵護反而害了市場。 


(三)陳理 

1.買股票就是買公司。 

2.市場是為你服務的,不是提供指導的。 

3.安全邊際。 


(四)朱平 

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把投資壓下去,銀行利潤幹下來,稅收降下去。 

2.看K線圖炒股不創造經濟效益,是在浪費資源。 


(五)東博老股民 

1.要有深入骨髓的便宜概念。 

2.上市公司是幹活賺錢的,我投資他們讓他們給我賺錢。 

3.靜靜等待。 


(六)sosme 

1.有些信息學得越多受害越深。 

2.很多研究員是為了研究而研究,混口飯吃罷了。 

3.真正的大牛股絕對不存在與今天的熱門行業、熱門公司中。 

4.不要以為自己看透了一切。 

5.逆向投資是反人性的。 


(七)翟敬勇 

1.價值投資是用4角錢買1元的東西,高估時賣出。 

2.堅持價值投資的關鍵在對情緒的把握。 


(八)王小剛 

1.別太相信精準建立的模型,因為影響因素之多超出你的想像。 

2.用了10年時間才堅定了「股價長期來講是和基本面掛鈎的」。 


(九)程傑 

1.你知道它值多少錢才知道它是不是便宜。 


(十)王瑜 

1.投資的大敵是面子,是不能承認自己的錯誤。 

2.搞清楚替你打理錢財的人是抽傭獲利還是投資獲利。 


(十一)董寶珍 

1.把價值和趨勢結合是胡鬧。 

2.不信任任何人,因為人會變。 

3.合伙人的素質很關鍵。道不同成本太高。 


(十二)孫旭東 

1.但凡只提好企業,不管價格的,是「偽價值投資者」。 

2.企業基本面無變化,股價大幅波動,是機會不是風險。 

3.凡人別接刀子。 


(十三)劉鷹 

1.平淡對投資來說是好事。 

2.笑到最後才是贏。 


(十四)陳宇 

1.真正值得關注和投資的企業鳳毛麟角。 

2.好公司在中國永遠有便宜的時候。 

 

一些技巧


(一)歸江 

1.止損條款就是有人跳樓你也跟著跳樓。 

2.從看公司到動手花費兩到三年,成功的概率會大增。 


(二)陳理 

1.大盤恐慌+公司壞消息=最佳買點。 


(三)sosme 

1.某項投資堅持了10年,最終的回報在未來的1-2個月內集中實現。 

2.選菸蒂,首先要判斷公司有無持續經營能力。 


(四)翟敬勇 

1.逆向投資要關注企業質地。 


(五)程傑 

1.看企業要問的3個問題:靠什麼盈利?為什麼盈利?未來能不能盈利? 


(六)董寶珍 

1.只買太子。 

2.習慣性分散是一種自我欺騙。 


(七)孫旭東 

1.價值投資者從來不止損。 


(八)劉鷹 

1.錯誤都發生在不冷靜的時候。 

相關焦點

  • 滾雪球投資年內48隻基金47隻虧損 35隻下跌超過10%
    對於今年的主要市場行情,大消費領域無疑是最吸引人的領域,諸如白酒、醫藥、肉製品、調味品行業輪番上陣,不僅累計漲幅巨大,同時也為投資者帶來了可觀的收益。更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消費品行業具有波動小、現金流穩定的特點,備受私募基金青睞,這也讓多數私募基金公司今年的收穫頗豐。然而令人唏噓的是,知名私募福建滾雪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滾雪球投資)年內的業績卻黯然失色。
  • 為什麼中國的家庭是嚴父慈母?和子女相處可以做朋友嗎?
    中國傳統家庭是嚴父慈母搭配,這是一種陰陽的配合,智慧的結果。而西方的很多父母可以和子女做朋友,所以有人就說,我們中國的父母也學西方的父母那樣,和子女做朋友吧。我覺得沒有深入了解別人的文化,而簡單的、不加以思考的去模仿別人,這樣做,很容易吃文化差異的虧。
  • 《中國機長》影評:學會敬畏
    講述了「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與119名乘客遭遇極端險情,在萬米高空直面強風、低溫、座艙釋壓的多重考驗。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後面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這部電影充分體現了中國民航人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責任的精神。
  • 百億私募滾雪球投資年內業績慘澹 21隻基金跌超20%
    兩隻「六毛」基金福建51號、滾雪球3號分別成立於2018年1月11日和2015年4月29日。另外多隻「七毛」基金的成立時期則分別為2015年初、2017年8月份,以及2018年年底和2019年,可見滾雪球投資旗下業績落後的基金也並非完全是被熊市拖累。
  • 那些炒美股的中國人:80後和90後佔比超過8成
    他們的經歷或許能讓更多人了解這個人群。 粱劍:即便時間從頭來過,也未必能做得更好 梁劍曾經是國內最早的美股資訊網站i美股的主編,也是國內知名的投資者社交平臺雪球的創始人之一。但在網際網路社區如火如荼的時候,他並沒有選擇繼續996,而是轉身進入了資產管理領域,成為北京艾美谷投資的合伙人,專職投資。
  • 讀《把時間當作朋友》後的重生之路
    各位成長群的同道們,大家好,很高興能有機會在此和大家做一次分享,也正好藉此良機對我自己做一次回顧,沉澱心情,總結得失,再次由衷的感慨一下重生的自己!高中的時候就不務正業倒賣盜版VCD(那會兒還沒DVD呢)和書籍,畢業後繼續倒賣,積攢了點錢和混跡社會的街頭經驗,體重180斤,因無意間受徐小平老師《圖窮對話錄》的影響決定出國到澳大利亞雪梨留學。
  • 中國經濟傳媒集團公司總經理鄭光興: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事關1.5億...
    很高興參加首屆5.19中小投資者保護宣傳周的啟動儀式。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已經得到日益廣泛的關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媒體在其中將起到的作用更是越來越大,在此,我僅代表經濟日報報業集團,預祝宣傳周取得圓滿成功!
  • 張磊《價值》,書中一句話直戳人心,助人成大事,少走彎路!
    我讀了很多書,真正有用的也就那麼幾本,張磊《價值》就是其中之一,書中一句話更直戳人心,助人成大事少走彎路!不愛讀書的人永遠不懂讀書人的快樂,一本書能讓人花整整一天的時間,坐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每翻一頁書本,翻書所發出來的悅耳聲音就是最動聽的音樂,讀書越讀越快樂,越讀越發現自己知識的淺薄,不過也並不是所有書都非常有用,我讀了很多書,有些書雖然很讓我入迷,但他們的實用性卻不大,而真正對我有用的書,其實也就只有那麼幾本,而這本張磊的《價值》就是其中之一!
  • 張曉燕:關於中國資本市場的個人投資者,這五個問題很重要
    我本人也是個投資者,我的初心很簡單,就是希望自己的財富能夠增長。我想這即便不是全部人的想法,肯定也是絕大部分人做投資的初衷。於是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就想要研究一下中國資本市場個人投資者的表現究竟如何。我們想看一看,是不是所有個人投資者的財富都增長了。我們這項研究採用了來自國內某大型交易所從2016年到2019年的數據,很接近現在。所有數據都做過「脫敏」處理。
  • 面對逼迫,懼怕人還是敬畏神?
    這也是今天許多自稱為基督徒的人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假冒為善是指說一套、做一套的分裂生活。但在第3節中,耶穌說到:那些發生在暗處且不可告人的秘密,將會被公開。這既是一個應許,也是一個警告:神要顯明人們所說、所做的一切。耶穌的意思是,門徒們不必害怕將要忍受的;他們的對手法利賽人才應該充滿恐懼,因為每個人所行的神都知道。
  • 中國永遠賺錢的一種人,做一個安靜的投資者,此文無價,很短很深
    喜歡安靜,喜歡靜靜的在人群中行走,周圍有庸庸碌碌的過客,有人很成功,也有人徒有虛假的外表,我不喜歡看著那些掩飾的表情,惺惺作態。寧願安靜和孤獨的堅持自我。做投資,亦是如此。 我已投資13年有餘,有過非常輝煌的時候,也有暗自神傷的過往,這麼多年下來,雖成就不能稱冠,更不能說驚人,但已不用再為生計煩憂。
  • 和我一起讀中國神話吧!
    本市兒童階梯閱讀二年級上學期書目中,安排了《中國神話》。他無意間看到了我塗鴉的一首小詩,極為推崇,特意貼在教室裡的課程表旁邊,讓大家閱讀,任命我為班級文學社社長,還從宿舍裡捧來了一大堆書借給我,因為陳老師是英語老師的關係,他借給我的多是外國名著,普希金詩選、泰戈爾詩選、《戰爭與和平》,初一的我讀得一知半解,卻愛上了閱讀。老師的書看完後,我走進了海中的圖書館。
  • 每周一書:《聰明的投資者》
    《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是作者專門為普通大眾所寫的,所以,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這更是一本不得不讀的投資指南。 這本書的作者班傑明·格雷厄姆是價值投資理論的開山鼻祖,享有「華爾街教父」的美譽,巴菲特也是他的學生之一。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巴菲特的投資理論主要來源于格雷厄姆。巴菲特甚至說過:在我的血管裡,百分之八十流淌的是格雷厄姆的血液。
  • 看完《中國機長》,張涵予最後的三個「敬畏」更具深意和反思深度
    中國機長》上映至今,票房已經突破了22億。這樣的成績是讓人欣喜的,這部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帶給人們太多的震撼和感動,確實值得擁有這樣的可喜成績。
  • 巴哈伊齋戒 第三日 對上帝的愛與敬畏
    ——巴哈歐拉《亞格達斯經》 在今日,凡欲做上帝之助手者,須關註上帝之事務,而非自己之所有。須專心頌揚全能者統御之聖名,而非忙碌於利己之為。他須清除內心一切邪念貪慾,蓋因敬畏上帝能成其制勝之法寶、成功之利器。對上帝之敬畏乃護衛其聖道之盔甲、助其子民取勝之盾牌。它乃不可貶降之旗幟,無可匹敵之力量。
  • 萬物皆有靈,請多一點敬畏和感恩
    讀《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不幾行就看到了這個單詞,abracadabra阿布拉卡達布拉。最初是在阿拉丁神燈英文故事中讀過它, 是表演魔術、施魔法時所念的咒語,可溯源至希臘諾斯替教派(Gnostic sect)巴希理德學派(the Basilides),教徒們在祈求神助時使用這一咒語。
  • 默思 第三天 對上帝的愛與敬畏
    他須清除內心一切邪念貪慾,蓋因敬畏上帝能成其制勝之法寶、成功之利器。對上帝之敬畏乃護衛其聖道之盔甲、助其子民取勝之盾牌。它乃不可貶降之旗幟,無可匹敵之力量。憑其援助,並經天軍之主的許可,親近上帝者必能徵服並佔領人心之城堡。 ——《巴哈歐拉聖作選粹》 對上帝的敬畏,對全世界的民族來說,一直都是可靠的保護與安全的堡壘。
  • 時間不言不語,卻最懂人心
    時間,是最好的漏鬥,它能幫我們發現那些真正的情誼,鑑別真心還是假意。情感君深以為然。要知道,生命中來來往往很多人,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們付之真心,交之實意。如果你身邊有朋友常常對你說這三句話,就果斷刪了吧!
  • 不要和愛睡懶覺的人做朋友
    看著姑娘一臉苦惱的模樣,我有一句話不好意思說出口:不要和愛睡懶覺的人做朋友。其實,在成績還沒公布的時候,有個朋友就和我聊起過這個小夥子,說他一定會成功。見我疑惑,朋友和我說,小夥子經常和一群驢友出去玩。
  • 《中國醫生戰疫版》這場戰疫教會我的事:感恩與敬畏
    看了《中國醫生》戰疫版第一集,果然還是熟悉的味道,是一部冷靜又不失溫度的紀錄片,它把我們帶回到抗疫一線,把真實、鮮活的戰疫故事呈現在我們面前。片子一開始,行駛的救護車和空蕩蕩的街道,把人的記憶一下子拉回到之前因為病毒無法出門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