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008》是1980年出品並上映的國產彩色戰鬥故事片,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完成,同時也是一部較早反映中越邊境戰爭的電影作品。該片的編劇是金敬邁、李寶林、桑坪,導演是華純、任鵬遠,軍事顧問是威力,演唱是李谷一等。
在上述演職人員中,編劇金敬邁是軍隊資深話劇演員、作家,他創作的長篇小說《歐陽海之歌》曾是1960年代中期國內家喻戶曉的名作。金敬邁也因此飛黃騰達,甚至成為了中央文革小組文藝口的負責人。但是好景不長,很快他就因惹怒江青而蹲了7年多的糊塗大獄,出來後只能感慨人生無常;導演華純、任鵬遠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的老人,執導和參與導演過很多作品。如華純的《打擊侵略者》、《激戰無名川》、《五朵紅雲》,任鵬遠的《抓壯丁》、《秘密圖紙》、《地道戰》、《鄂爾多斯風暴》等,都是1950到1970年代國內觀眾耳熟能詳的影片;李谷一大家就更熟悉了,1980年時還是中央樂團的獨唱演員,同年以一首《鄉戀》而紅遍大江南北,被公認為中國第一位流行歌手。
協助影片拍攝的中國人民解放軍54449部隊、53013部隊、51272部隊,分別來自廣州軍區第41軍和北京軍區坦克乘員訓練基地,其中就有很多單位參加了1979年的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湧現了一批英雄模範單位和個人。這次協助拍攝影片《鐵甲008》,可以說也是在自己演自己。
影片《鐵甲008》的主要故事內容是:列車在祖國的南疆飛馳,剛從醫學院畢業的女戰士田靜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對越自衛還擊戰打響了,田靜青梅竹馬的戀人農虎南在父親農奕戈副軍長的要求下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毅然隨部隊開赴前線,擔任008號坦克的駕駛員。田靜也向部隊首長要求上前線。根據軍首長制定的作戰計劃,英雄的坦克兵擔任穿插尖刀,直插戰略要衝堪松隧道,為大部隊開路。008號坦克作為尖刀車,更是一馬當先。田靜獲準來到前線救護傷員,正巧上了008號坦克。田靜和虎南意外重逢,分外親切,他們互相勉勵,要為保衛祖國、打擊侵略者立功。代號703的農奕戈擔任前線指揮員,不顧危險跟隨部隊前進履行指揮責任。在穿插途中越軍炸斷了橋梁,後續部隊一時跟不上來,008號坦克變成單車突進。在全車人員的奮戰下,他們驅散越軍爆破人員,搶先控制了堪松隧道。越軍發現中國部隊佔領了堪松隧道,便以猛烈的炮火向隧道口傾射,並組織兵力發起反撲。更為嚴重的是,敵人的坦克部隊也向堪松隧道疾馳增援。008號坦克全體人員堅守隧道口,沉著應戰,大膽殲敵。激戰中車長為爆破敵人的坦克光榮犧牲;炮長在追擊敵人時與車組失散;二炮手也不幸負傷。虎南和田靜二人堅持戰鬥,為大部隊趕上來贏得了時間。最後時刻,為了戰鬥的勝利,虎南獨自駕駛008號與衝上來的敵坦克相撞,在烈火中光榮獻身。田靜和二炮手化悲痛為力量,與歸隊的炮長一同繼續阻擊敵人,直到大部隊趕到。戰後的隧道口硝煙瀰漫,農奕戈強忍悲痛鼓舞田靜和部隊的指戰員們為保衛祖國而戰。人們懷念英勇犧牲的戰士,沿著英雄們開闢的道路奮勇前進……
影片《鐵甲008》公映後的反響並不怎麼好,社會上提出了很多批評意見,如認為戰鬥中談戀愛的戲份太多,嚴重脫離實際;坦克兵不好好打仗,老想著畫畫,還沒事抒情,實在幼稚;臺詞僵硬,宣教味道太濃,演得很假等等。部隊的評價就更差了,各種指責一塌糊塗,甚至有些老軍人破口大罵:「什麼玩意兒,談戀愛都談到坦克裡去了!」當時曾出現了一幅漫畫不指名地諷刺該片,畫得是許多紅心箭頭射向一輛坦克,坦克裡有一對男女。由於上述原因,影片《鐵甲008》並沒有紅起來,但又給很多人留下了比較深刻的記憶,成為了改革開放初期影視作品中頗為尷尬的典型之一。
說起來編劇金敬邁在創作電影文學劇本《鐵甲008》時還是頗費了一番工夫的。他很想跳出建國前30年許多文藝作品中那種「左」的羈絆,不寫高大全的典型人物,而是歌頌普通的戰士,堅持高尚的理想,反映真實的人性,嚮往美好的愛情,宏揚愛國主義精神。然而寫出來的東西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可能金敬邁筆下的文學成分太濃,一如《歐陽海之歌》那樣,喜歡煽情的表現手法,濃墨重彩地在劇本中添加了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的故事段落。但由於他沒有深入把握參戰指戰員的心理,對戰爭實際理解較淺,卻又急於反映心中嚮往的美好事物,結果電影劇本寫得不倫不類,大量情節嚴重脫離實際,加上其他幾個編劇也不太給力,因而成為了一部失敗的作品。從表演上說,該片亦乏善可陳,程式化的痕跡和僵硬的宣教隨處可見,缺少吸引人心的藝術魅力。很可惜,《鐵甲008》是一個非常好的故事題材,但在當時卻沒有寫好拍好,重於情感宣洩,疏於史實刻畫,顯得脫離實際太多,未能充分展現出解放軍鐵甲戰車闖關破陣的雄風。直到9年後另一部反映對越自衛還擊坦克兵戰鬥故事的影片《蛇谷奇兵》問世,廣受觀眾好評,這才算是稍微彌補了《鐵甲008》所造成的歷史遺憾。
不過,如果細刨影片《鐵甲008》中的故事情節,還是能發現不少與真實歷史相關聯的地方。筆者在下邊試作解讀,希望能加深觀眾和讀者對影片及這段歷史的認識。
影片中陸軍第75軍(當然是個虛構的部隊番號,在2017年之前,解放軍歷史上沒有過第75軍)副軍長農奕戈不讓自己的兒子農虎南離開部隊去上大學,原因是越南當局倒行逆施,中國的忍耐已到了極限,不得不進行自衛還擊。農虎南理解了父親的苦心,毅然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歸隊參戰。
在1979年的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中,有眾多高幹子弟出徵參戰,為國效命,這是千真萬確的史實。像開國上將張宗遜之子張又俠,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江燮元之子江魯平、江南平,廣州軍區陸軍第41軍軍長張序登之子張魯汕、張魯江和侄子張孟江,廣州軍區陸軍第41軍副軍長毛餘之子毛曉東,廣州軍區陸軍第41軍政治部副主任劉義德之子劉粵軍,信陽軍分區副司令員高勇之子高衛兵、高衛東,廣州軍區陸軍第55軍政治部副主任甄文林之子甄平烈士,武漢軍區陸軍第54軍160師師長張志信之子張力烈士,廣州軍區陸軍第41軍121師政委周開源之子周偉烈士,昆明軍區陸軍第14軍40師副師長趙志雄之子趙傑昌烈士,廣州軍區陸軍第41軍副參謀長曲奎之子曲寧江烈士等,都是這批人中的傑出代表。
古往今來,大戰在即,凝聚軍心與士氣顯得尤為重要。高級指揮員能夠以身作則,父子兵同上戰場,從來被視為將門楷模,光耀千秋。影片中所要表達的,實際上就是這層意思,既符合主旋律,也與史實聯繫緊密。不過影片的表現手法卻比較僵硬,農奕戈說話的宣教味道太濃,簡單的道理卻拖泥帶水,更不像是父子間的對話,與人間常情隔了一段距離,讓觀眾看了後總覺得很彆扭。同樣是關於高幹子弟上不上戰場的問題,在同類題材的另一部影片《高山下的花環》中就表現得很好。無論是雷軍長當著廣大指戰員的面雷霆大發,震怒甩帽,要讓走後門當逃兵者「第一個扛著炸藥包,去炸碉堡」,還是梁三喜私下裡苦口婆心勸告趙蒙生,並發出男人般的質問「前進一步還好說,後退一步你是個啥」,都顯得那樣的質樸真誠,淋漓盡致。這就是不同文藝作品藝術感染力的高低之別,《鐵甲008》不得不甘拜下風。
影片中副軍長農奕戈在沙盤前召開作戰會議,傳達軍黨委的決定,部署戰役行動。上級指示在我當面挑釁的越軍將總部設在奔靠,打狼就得掏狼窩,決心突破邊境後直捅狼窩,拿下奔靠,全殲守敵。這一戰的關鍵在於及時奪佔奇門公路上的戰略要衝堪松隧道,保證主力順利插向奔靠。因此準備集中使用一個坦克團的兵力,尋捷徑直插奇門公路,大大縮短奪佔堪松隧道的路程,為圍殲奔靠守敵爭取時間。
上述這段影片情節與真實的歷史聯繫程度很高。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東線廣西方向打響時,廣州軍區前指的作戰方案是以裝甲摩託化和徒步相結合的方式實施大縱深迂迴穿插,拿下越北省會重鎮高平,最理想3天結束戰鬥,全殲守敵。為此集中了兩個坦克團5個坦克營的上百輛坦克,搭載步兵,從布局關突破邊境沿山間牛車路直插要隘東溪,爾後上4號公路向高平長途奔襲。影片中的奔靠,就好比歷史上的高平;奇門公路,就好比歷史上的越南北部4號公路;集中使用一個坦克團兵力,與歷史上參加高平穿插戰鬥的兩個坦克團5個坦克營也相類似;堪松隧道,則好比歷史上4號公路的要隘弄梅隧道。明顯能夠看出,影片中的作戰部署實際上是真實歷史的藝術化反映,使得整個作戰行動有跡可循,大大增強了影片背景的史實性。
比較有意思的是,影片中的越軍總部設在奔靠,而高平寫成越南文則為「Cao Bang」,把這兩個詞調換順序拼讀一下,豈不就是「奔靠」的近似音?奔靠,高平,影片的編導者還真是用了些心思的。
沈聽雪的歷史文集,喜歡本號文章者可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
為防萬一失聯,請新老朋友關註上面備用號「沈聽雪之江東子弟」
謝謝大家!
好書推薦:
《最寒冷的冬天》(全四冊):美日韓三國名家筆下的韓戰
他本是超級戰神,如何當上小模特小明星的經紀人?
一個商界精英回到1992年,會怎樣重寫人生進入時人不待見的官場
一個能搜索別人24小時記憶的轉業特種兵,走入官場會發生什麼?
他是軍轉幹部,面對鄉鎮現狀,他能實現理想有所作為嗎?
他如何從一名鄉政府小文書逐步登上仕途之巔
大學生村官初入官場,面對權力版圖如何爭鋒
一號首長,為官不易
冥婚鬼妻: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驚險懸疑故事?
平民子弟意外身亡卻穿越成豪門二代,戲還怎麼演?
一個解放軍老兵穿越去了1993年的黑鷹墜落行動,這是個什麼情況?
絕版重現丨影響一代人的《三國演義》連環畫,又出山了!
大小姐的專職保鏢:退役特種兵與美女總裁終成眷屬
絕版連環畫丨亂世英雄《嶽飛傳》與《楊家將》
秘書傳奇:原本晉升渺茫,突然步步青雲
限量再版丨連環畫之世界瑰寶,30冊《水滸傳》連環畫重出江湖
大型歷史題材《東周列國志》連環畫限量再版,重現春秋戰國的偉大時代
坐在辦公室可以聽清別人的密謀,這樣的人進了官場會怎麼樣?
絕版重現 |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一部《西遊記》連環畫
逆襲攻略:從小科員到城市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