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巴萊:我在彩虹橋的另一端等你?

2021-01-10 菩提樹之下

賽德克巴萊的製作成本堪稱臺灣史上最高,達七億新臺幣,但是換算成人民幣,其實這算不上是非常大的大製作,與那些動不動就好幾個億的內地商業片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但看完這部片子的第一感覺就是震撼,詫異於這豆腐塊般的寶島竟然可以拍出這樣的片子,實在是驚喜萬分。

從海角七號開始就覺得魏導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導演,這次的賽德克巴萊也沒有讓影迷們失望。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戲名,才讓我在看電影之前萬分好奇,然後去查了很多有關這部電影的背景,才大概了解到這段被遺忘的歷史。其實內地的影迷對這部戲不感冒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首要原因當然是戲名,賽德克巴萊對內地的觀眾來說其實是極其陌生的,只覺得拗口又奇怪。

其實抗日的故事,作為一個內地學生實在是看了不少,課本影視作品都有好多好多,但這段在海峽對岸的悲壯的歷史,幾乎是一無所知,所以還沒有看就收到以往的一種定性的思維的影響,覺得說這又是以往那種千遍一律的抗日愛國電影,這樣更不用說那些沒有了解電影背景習慣的影迷,不了解導致興趣大減。

聽著最後十分鐘的《看見彩虹》,電影院很好地沒有開燈,兩個半小時的觀影在一種沉思中結束,恍然發現在過程中連我媽也看得偷抹眼淚。故事其實不難懂,馬關條約籤訂後,寶島臺灣被迫割讓給日本,日本對島上的資源虎視眈眈,但他們對島上原住民的兇猛早有耳聞,不得不部署以後再出動。

而鏡頭的另一端,講到少年時候的莫那魯道,臉上還沒有圖騰的他,打獵成功,成為族人的英雄,終於成為一名真正的賽德克人,莫那魯道英勇善戰,與族人一直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唱著屬於他們的歌,跳著喜慶的舞蹈。只是平靜的生活隨著日軍的入侵而被打破,賽德克人被迫漸漸失去他們的生活習慣和信仰。

相關焦點

  • 真正的英雄《賽德克巴萊》觀後感
    給我的感覺就是一群野蠻人,不錯,他們就是生活在馬赫坡的野蠻人。莫那魯道砍下了人頭,成為了合格的賽德克巴萊——族人眼中的英雄,人們說他會繼承父親的位置成為首領,母親在他的臉上刻下象徵族人的刺青,告訴他死後靈魂會到達彩虹橋的彼岸,成為永恆。
  • 《南漢山城》賽德克巴萊 與 南漢山城
    看過《賽德克巴萊》後,想到:事實上,因為敵人太過強大,反抗而倖存或者得勝的機率有時候非常低。影片中,賽德克族男性基本全部戰死,女性集體自殺。面對這樣慘澹的命運,對彩虹橋那一端的天堂的嚮往,就是選擇反抗的唯一還算合理的原因了。反抗,是一種原始的慣性。《南漢山城》給了另外一個出路。為了避免身死族滅的下場,選擇投降,三跪九叩,不得不承認,苟且偷生,也是需要勇氣的。
  • 真正的人——《賽德克巴萊》
    如果說華語電影《霸王別姬》《活著》兩部高峰後,最好的電影,我個人認為要頒獎給《賽德克巴萊》,另外還有一部是《讓子彈飛》,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兩部電影
  • 《賽德克巴萊》—日本人竟被他們眼中的野蠻人反殺
    瞥了一眼韓寒微博,提到了賽德克巴萊,乍看之下還以為是莎士比亞的話劇改編的呢,後又看到彩虹橋三個字,有點中國味了。 既然被韓寒推薦了,且不說電影本身精不精彩,話題性肯定是十足的,說不定還能引來方瘋子前來撕咬,那時我若是全然不知就不太好了。
  • 【影評】《賽德克·巴萊》:太陽旗下的彩虹橋
    就像在起義之前,莫那·魯道對花岡一郎(賽德克族教師)的靈魂拷問:「上次你還沒有回答我,你死了以後是進日本人的神社?還是我們賽德克祖靈的家?你是達奇斯,還是花岡一郎?」「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帶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賽德克巴萊可以輸去身體,但是一定要贏得靈魂!」有的部落的首領也會猶豫:是誓死以生命為代價去抗爭,還是繼續臣服保留族群年輕生命的延續?
  • 推薦電影《賽德克巴萊》
    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帶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 《賽德克巴萊》
    第一次看《賽德克巴萊》還是四年前。在一節英語課上,老師推薦我們去看這部電影。因為當時是住宿,在學校也沒有帶手機,周末剛到家就立刻去看了。然後四年後的今天再重溫了一遍。傳說賽德克人的英雄戰死之後, 將會走上彩虹橋,我想,所有的賽德克也會通過彩虹橋到達自己的獵場。 本部影片按霧社事件改編。很難描述看完這部影片的感受,一群人為了信仰與自己的獵場,與侵略臺灣的日本人進行殊死抗爭,這不僅是臺灣當地人的抗爭,更是整個民族、整個中國面對侵略的態度。本片分為兩部分,彩虹橋和太陽旗,兩個象徵著臺灣當地人與日本人,也暗示了他們之間的戰爭。
  • 想去走走《賽德克巴萊》之路
    必點上方綠色按鈕收聽音頻,閱讀效果更佳      一開始只知道,電影分太陽旗和彩虹橋上下兩部分,講述發生於1930年臺灣南投的「霧社事件」,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對抗日本三千大軍,用生命換回信仰、自由和尊嚴的故事。看完硝煙很快散盡,但這種源自精神的感動卻能駐紮很久,更想要深入了解這個名字的含義,賽德克族是臺灣高山族的一支。
  • 推薦一部民族史詩級大片《賽德克巴萊》
    《賽德克巴萊》是一部當之無愧的史詩級電影,其宏大敘事、詩意景象以及表現出的陽剛氣質、生命血性及英雄情節,絲毫不輸《勇敢的心》、《最後一個莫希幹人》、《與狼共舞》等經典好萊塢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來自賽德克語,賽德克的意思是「人」,巴萊的意思是「真實」,賽德克巴萊的意思是「真實的人」《賽德克巴萊》,早在2011年就已經上映,是臺灣電影《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所執導的影片,這部電影從最初發想、史料匯整、劇本企劃,到拍攝後制完成,前後長達12年、跨國動員兩萬人拍攝。
  • 賽德克巴萊,關乎信仰
    為唱出祖靈的歌 需要吞下許多痛苦為說出自己的話 需要吞下屈辱為實現夢想 需要吞下許多遺憾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帶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真正的賽德克巴萊人可以失去身體,但一定要贏得靈魂。當我再次看到電影《賽德克巴萊》的經典臺詞時,依舊熱血沸騰,震撼於莫那魯道的勇敢、堅持,以及對信仰的執著追求。
  • 《賽德克巴萊》將分上下集 臺灣有史以來投資最多
    本報訊 (記者楊林)自2008年《海角七號》創下5.3億元新臺幣票房紀錄後,導演魏德聖潛心工作三年,製作臺灣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影片《賽德克巴萊》。昨日記者從該片監製黃志明處獲悉,影片將於今年9月分上下兩集在臺灣上映。至於大陸上映時間黃志明稱:「要看電影局審查的情況,只能說希望這部影片早點和大陸觀眾見面。」
  • 電影:《賽德克巴萊》野蠻的驕傲
    最近刷了一部讓人熱血沸騰的電影,當然是被朋友推薦來的,片名就叫做《賽德克巴萊》,分為太陽旗和彩虹橋上下兩部,刪減之後的大陸版本只有一部
  • 《賽德克巴萊》 戰鬥吧,成為「真正的人」(1)
    《賽德克巴萊》是臺灣導演魏德聖的第二部長片,於2011年9月起分《太陽旗》《彩虹橋》上下集在臺灣地區上映,不僅創造超過8億新臺幣(約合1.7億人民幣)創紀錄票房,更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影片改編自歷史:1930年臺灣原住民賽德克族首領莫那魯道率領族人反抗日本殖民者,參與行動的部落幾遭滅族,史稱「霧社事件」。
  • 《賽德克巴萊》 戰鬥吧,成為「真正的人」
    《賽德克巴萊》是臺灣導演魏德聖的第二部長片,於2011年9月起分《太陽旗》《彩虹橋》上下集在臺灣地區上映,不僅創造超過8億新臺幣(約合1.7億人民幣)創紀錄票房,更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影片改編自歷史:1930年臺灣原住民賽德克族首領莫那魯道率領族人反抗日本殖民者,參與行動的部落幾遭滅族,史稱「霧社事件」。
  • 影評之《賽德克巴萊》& 淺談領導力
    今天璇哥要給大家介紹一部特別好看的臺灣電影 《賽德克巴萊》!
  • 勇士精神難敵文化侵蝕——願我們都是賽德克巴萊
    我想,我終於知道為什麼現在很多臺灣同胞更親近日本而不是祖國大陸,為什麼很多臺灣青年能隨口說出日語,而對大陸很多現象嗤之以鼻。歸根結底,是臺灣的根基被日本侵略時帶來的文化侵蝕了,雖然沒有完全的被掩蓋,但內質已經搖搖欲墜。 賽德克族是臺灣高山族的一個分支,居住在深山,靠打獵為生。
  • 賽德克巴萊—莫那
    賽德克巴萊是由魏德聖導演執導的一部史詩級電影,意為真正的人。該電影原型為真實發生的「霧社事件」。看了這部電影感觸最深的人物有3種人。一是關於主人翁莫那這一類。無論是從首祭的快準狠還是以後為反抗日本壓迫蟄伏20年,甚至到最後出草,都展現了一個領導人該有的魄力和民族靈魂。他為了民族的領地、族人安慰和信仰等等原因一直糾結到底要不要進行反抗。
  • 臺灣的百年漂泊之賽德克巴萊
    「 去年夏天,看了一部名為《賽德克巴萊》的電影,這部籌備十二年之久,動員兩萬餘人參與拍攝的電影所帶給的震撼是難以表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