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從字面上看就是腰部肌肉過於勞累而出現了損傷。有的人就說了,我平常大多數時間就是坐著,一點都不勞累,為什麼醫生還說我的腰痛是因為腰肌勞損呢?
其實,長時間坐著最傷腰!
腰椎處於較穩定的胸椎與骨盆之間,是人體的中點,在運動中受剪性應力最大,並在整個S形脊柱中,腰椎處於基底部位,承受工作和勞動的重力最大。
腰部肌肉(後部腰背筋膜、骶棘肌、多裂肌和前方腰方肌、橫突棘肌等)許多都附著在腰椎的橫突上,經常久坐彎腰時,腹肌放鬆了,上半身重量全部由腰肌負擔,橫突肌肉附著的部位不斷承受過大的牽拉張力,日久就會發生腰肌勞損,引起局部組織的炎性滲出、充血、腫脹,繼而發生滑膜、纖維組織等無菌性炎症反應,無菌性炎症反應物可刺激臨近的臀上皮神經纖維,引起疼痛和放射痛。
除了久坐,腰部長期過度負重(如從事重體力勞動者)或腰部急性扭傷後局部肌肉、韌帶等組織受損,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損傷未能恢復,遷延成慢性損傷,也會導致腰肌勞損。
有這四種感覺,多半是得了腰肌勞損
腰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痛點可局限於一個部位,也可散布於整個背部。個別患者會伴有下肢牽拉性疼痛。疼痛經常反覆發作,且會隨氣候及勞累程度而變化。一般在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天氣寒冷潮溼時加重,暖和乾燥季節相對減輕。腰部有壓痛,多在骶棘肌處,髂骨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有的患者會出現肌肉痙攣,少數腰部活動受到限制,不能堅持彎腰工作,需要用雙手錘擊腰背部舒緩疼痛。
五個動作,專治腰肌勞損
疼痛的急性發作要臥床休息,平時則需要改善工作姿勢、避免久坐久站、儘量避免腰部過度負重。最重要的是要加強腰背肌及腹肌的鍛鍊,以提高肌肉耐受程度,緩解疼痛。
1.仰臥屈膝
平躺,兩腿屈膝,儘量貼近胸部,兩手抱小腿,腰背肌肉放鬆,堅持10秒,30次為一組,每天早晚各一組。
2.背橋練習
平躺,雙足、雙肩、頭部著床,向上挺腹,挺至最高處堅持30秒,緩慢放下,重複5-10次為一組。
3.俯臥挺身
俯臥位,保持骨盆與床面緊貼,用手輕輕託起上身,在此過程中保持腰部和臀部的放鬆。在此姿勢下保持1秒鐘,重複10次。
4.仰臥卷腹
仰臥位,雙膝關節屈曲,雙手胸前交叉,上身輕輕抬離床面。堅持2~4秒鐘,然後輕輕放平到開始的姿勢,重複10次。
5.仰臥抬腿
仰臥位,保持腰部與床面緊貼,將一側下肢伸直,緩慢抬高20~30釐米。保持下肢抬高的姿勢約10秒鐘,然後再緩慢放下,重複10次。
以上動作,每天睡前和晨起各做一次,對緩解腰肌勞損帶來的疼痛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