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投資決策和財富管理的必備金融思維是什麼?

2020-12-23 騰訊網

當金融與我們密不可分,站在高處,如何構建金融學思維、重新理解財富尤為重要。

編輯/貌貌狼微信公眾號:財經郎眼daily)

雙11剛剛過去,你的購物車清空了麼?

前段時間馬雲爸爸和網非直播合成《如果雲知道》,馬雲把歌詞改成了「如果雲知道,逃不開淘寶的牢」笑翻一眾網友的同時,也預示著今天雙十一交易規模又創新高。

無論是商家的各種促銷手段,還是消費者精打細算的湊單滿減、各類優惠券,背後都暗含著金融的「套路」。

在商業社會,金融知識其實已經成為我們現代人的」剛需「。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例子,十年前同樣的一筆錢,有人用來吃吃喝喝,有人買了股票,有人買了房子。到現在可能已經產生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財富差距。這個事實告訴我們什麼?用對金融工具,是會直接影響你的財富量級和人生軌跡。

到了2020年,未來怎麼走?錢從哪裡來?我們會覺得更加看不懂、摸不透,我們就更需要金融思維來幫助我們做決策。

今天給大家特別帶來著名金融學者,香帥老師權威解讀。

香帥是誰?

名校海歸,金融博士,原北大光華的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拿自然科學基金,發表頂尖學術期刊論文。

同時,她還是國內最亮眼的金融IP,公眾號「香帥的金融江湖」的主理人,暢銷書《金融永不眠》的作者,更是線上課程「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的主理人,這個課擁近30萬付費用戶的課程,這本課的精華集結成書《香帥金融學講義》近期重磅出版。

後疫情時代,現代人該如何抵禦風險 ?

風險與人類社會如影隨形。死亡、疾病、失業、交通事故……都是我們人類個體無法避免的風險。各產業更面臨著無數的不確定性:農業靠天吃飯;工業投入大,失敗率高;服務業彈性大,變化快。

風險承受力不但決定人們的生命長度和質量,也決定經濟發展的高 度。古代社會主要靠家庭、宗族內部共擔風險。書生進京趕考,經常需 依靠族裡的富人接濟;孤兒寡母則需仰仗家族裡的家長。這些風險共擔 機制以「血緣」「地域」為紐帶,很脆弱,也很難量化,所以不可能大 規模推廣。正因為風險承受力弱,人類經濟活動受到很大限制。製造業只能停留在小規模、受限於地域的作坊時代,技術進步極慢。

現代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當金融與我們密不可分,站在高處,如何構建金融學思維、重新理解財富尤為重要。

著名金融學者、原北大金融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香帥最新力作《香帥金融學講義》,摒棄金融學教材慣常的公式計算和晦澀術語,用中國本土的數據、案例、現實為線索,用平常的語言、生活化的場景給大家帶來一次從學科到學問的金融通識教育。

香帥

保險:讓社會分擔個體的風險

2012年夏天,美國遭受了自1956年以來最嚴酷的旱災。玉米是受 災最重的農作物,中西部有的傳統玉米產區甚至顆粒無收。這種天災 如果發生在古代中國,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有大批農民陷入絕境,造成 「民不聊生,流寇四起」的後果。

幸好美國有極為發達的農業保險機制,這個機制規定:全美所有農 戶繳納一定的保費,一旦參保農戶發生問題,這些資金就會用來補償他 們的損失。有趣的是,因為保險賠償金額是按照歷史產量乘以市場價格 來計算的,這次災後由於玉米減產,收購價上漲了 60%。受災前一個 農民種一公頃玉米的收入在1000美元左右,現在因為市場收購價格暴 漲,最後每公頃玉米地農民能拿到的賠償金額居然達到1280美元。種植玉米的農民收入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而「安全感」恰恰是 人類最基礎的需求,是社會進步、創造、創新的必要條件。通過保險機 制,農民對衝了天災風險,獲得了安全感。

除了保險以外,其他金融工具也大多具有風險共擔的功能。風險的 「共擔」讓人類社會減少了對自然及其他個體的依賴性,獲得了經濟和 人身的自由,而這種自由又激發出人類社會更大的創造力。

股票:讓更多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荷蘭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帝國之一。這個帝國的形成和一種金 融工具密切相關。

16世紀末,歐洲國家紛紛進行海上拓展。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遠洋 海上貿易事業面臨兩個約束:(1)造船的耗資太大;(2)海上貿易的不 確定性太大。光靠船長、船員的力量很難完成長途遠洋探險。

像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遠洋拓展就主要由王室資助,但荷蘭缺乏強有 力的王室支持。怎麼辦呢?聰明的荷蘭人設計出了一種機制:將東印度 公司的股權拆分成極細小的標準化契約。「細小」保證門檻低,普通荷 蘭人都可以購買;「標準化」則保證可轉讓,容易產生流動性,這就是 「股票」。任何人只要購買了東印度公司的股票,就能按照認購的比例, 分享其遠洋貿易的利潤,這叫「利益共享」;萬一探險失敗,大家投入 的資金就算沉沒了,這叫「風險共擔」。通過這個機制,荷蘭的遠洋貿 易項目籌集了大量資金,項目風險也被分攤到了購買股票的國民身上。船員們沒有了後顧之憂,大膽地踏上了遠徵東方的航線,開始了荷蘭的 「海上帝國「時代。

風投、創投:讓社會分擔創業創新風險

在現代社會,風險投資、創業投資這些金融工具的風險共擔功能, 更是鼓勵創業和創新的基礎要素。

社會進步要靠創新。但創業創新是大概率會失敗的「遊戲」,不要 說普通人,就算億萬富翁,一個不小心也可能傾家蕩產。著名的科技狂 人埃隆 馬斯克(Elon Musk)從小就夢想著探索宇宙。在成功創立在 線支付服務Paypal並成為億萬富翁之後,馬斯克在2002年創立了一個 製造火箭的私人企業SpaceX,野心勃勃地要「實現未來人類星際移民 的計劃」。

開始,馬斯克單槍匹馬地幹。但他沒想到,火箭發射是真正昂貴的 「遊戲」,每發射一次就耗資上億美元。2006年到2008年,SpaceX多 次發射失敗,貴為億萬富翁的馬斯克也差點為夢想窒息,瀕臨破產。從 2008年開始,馬斯克痛定思痛,連續進行外部融資。全球100多家著 名基金、科技巨頭都參與到了這一系列風投中,光2015年年初的E輪 融資,富達基金、谷歌等幾家公司就向SpaceX 一共投了 10億美元。

有了風投,馬斯克將項目風險分散給了投資人,他的雄心猶如插上了翅膀,SpaceX項目推進更快,步子更大。2010年,SpaceX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順利將一個「龍飛船」模型送入預定軌道,開創了私人企業成功發射火箭的歷史。這次成功為SpaceX贏得了大量火箭發射業務訂單,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準備讓它為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和航天員。

和荷蘭人的海上探險一樣,馬斯克奇瑰浪漫的宇宙之旅也是「風險 共擔」的產物。如果沒有風投的支持,偉大的夢想可能在綻放之前已經夭折。

不管是保險、股票,還是風投、創投,金融使人類對風險的承受能 力突破了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個體、企業都被賦予了更大的能量,人類 活動的範疇、思維創新的能力都被拓展到新的高度。

互動話題:

一個創業者現在面臨兩種融資選擇:一是借錢或者拿抵押品到銀行貸一筆 錢出來,二是尋求風投和創投的幫助。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好?為什麼?

香帥新作,超過27萬人實證的「人人金融學」,從金融看透日常,構建你我通往財富的自由之路。林毅夫、何帆、曾鳴等力薦

相關焦點

  • 做好投資的重要一步,是跳出金融思維!
    巴菲特還有另外一個挑戰金融行業經典規則的做法——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以投資組合的淨資產,而不是市價代表的市值,來做為衡量投資組合長期表現的標準。眾所周知,幾乎所有的資產管理產品,都是以投資組合的市價,作為衡量組合價值的唯一方法。但是,用市價衡量價值的方法,實際上是「用別人的市場報價,來定義一個組合的價值」,而不是「用一個組合真正的內在價值,來定義價值的大小」。
  • 源達郝旭:財富管理既要提供投資方式也要傳遞正確投資理念
    12月12日,2020中國金融科技大會暨全球金融科技創業大賽頒獎典禮在京舉行。本次大會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主辦,旨在通過政商學界代表的分享,創新企業的展示和投資人對話等形式,引領金融科技行業的創新健康發展。
  • 2020中國金融科技大會舉行 源達信息郝旭:探索智能化在財富管理...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訊 12月12日,2020中國金融科技大會暨全球金融科技創業大賽頒獎典禮北京舉行。會議旨在通過政商學界代表的分享,創新企業的展示和投資人對話等形式,引領金融科技行業的創新健康發展。
  • 易方達基金副總裁陳彤:未來的財富管理公司將首先是金融科技和人工...
    「隨著數據的不斷積累、AI技術的不斷發展,算法的不斷優化,未來的財富管理公司在以買方代理模式的基礎上,首先是一家金融科技和人工智慧的公司,其次才是一家金融公司。」易方達基金副總裁陳彤在由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財經》和《財經智庫》承辦的「2020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如此表示。
  • 人人必備的財富思維
    人人必備的財富思維) 李嘉誠曾說:「30歲以前人靠體力、智力賺錢,30歲之後靠錢賺錢。」這次疫情,讓我們深刻領悟了一個大道理:「睡後收入」真是太重要了!那擁有睡後收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的轉型之路在哪?
    從服務內容看,歐美發達國家的業務發展比較成熟,主要為客戶提供專業化、個性化和綜合性私人財富顧問服務,幫助客戶搭建家庭財富組合,做好風險管理和風險保障,體現出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近幾年,由於經濟增速趨緩,優質項目越來越少,信託、券商資管和基金子公司等持牌資產管理機構也開始搭建自有財富團隊賺錢更多的利潤,優質的金融產品優先供應自有團隊和自有客戶,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拿到的產品質量和代銷佣金越來越低。許多銷售能力比較強的財富公司,不滿足於微薄代銷佣金,開始進軍資產管理行業,直接參與資產端的投資。
  • 恆天財富周斌:權益投資御風而行 彩虹專戶服務助力投資者踏浪前行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恆天財富已經由一個產品業務團隊成長為一家面向高淨值客戶開展一站式綜合理財服務的大型金融集團,在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全球投資、期貨服務等多個領域均已進行了布局。周斌表示,在接下來的十年,恆天財富將向「做客戶的私人財富管家」全面轉變,向權益服務專家轉變。針對今年公募基金市場的火爆,有人稱是近年來金融市場的「小高潮」。
  • 豪門管理財富秘籍——新加坡家族辦公室
    什麼是家族辦公室?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根據美國家族辦公室協會(Family Office Association)的定義,家族辦公室是「專為超級富有的家庭提供全方位財富管理和家族服務,以使其資產的長期發展,符合家族的預期和期望,並使其資產能夠順利地進行跨代傳承和保值增值的機構。」
  • 王增武:財富管理市場的下一個十年——基於家族企業主調查的視角
    回顧剛剛過去的2019年,國內財富管理市場發生了不少值得關注的事。2019年,金融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財富管理業表現尤為突出。國務院金融穩定委員會推出了十一條對外開放措施,其中包括允許外資參與設立、投資銀行理財子公司,允許境外資產管理機構與中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子公司合資設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財公司,這兩條直接與財富管理業相關。
  •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舉辦「深圳先行示範區金融峰會」
    為助力方案落實,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於12月20日在鵬舉辦「深圳先行示範區首屆金融峰會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圍繞「雙循環新格局與資本市場新徵程」的主題開展對話與交流。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給香港市場帶來了多元化的角度,促進了香港金融市場國際化,同時也推動了國有企業的改革。她分享了香港交易所近年來在同股不同權等方面改革和創新的經驗,並指出改革要平衡市場需求和監管要求,以保持市場穩定。在資本市場改革方面,她建議,機構投資者可以發揮更大的功能,此外,衍生工具在風險管理方面有很大發展空間,香港可以扮演內地市場風險管理中心的角色。
  • 財富爆發 資產配置需求升級 鳳凰金融智能化賦能金融服務
    隨著經濟發展,居民財富大幅積累,為了實現財富的升值保值和傳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對資產進行合理配置的重要性。進行資產配置時,相關專家建議要遵循72法則、4321法則、黃金三原則等等。 不過,雖然這些法則很容易理解,但是具體操作起來還是有難度。
  • 解碼瑞銀:財富管理巨頭的秘密
    2)監管機構層面,以功能監管為原則,對不同類型、所有制、內外資機構給予公平準入機會,統一財富管理的業務規則。3)金融機構層面,找準自身定位,借鑑外資巨頭發展經驗,提高專業化服務能力,包含投資管理、財富規劃、借貸服務以及企業諮詢等一攬子服務,加大金融科技投入。風險提示:本報告不構成投資建議。資產管理監管政策不確定性。
  • 宜人財富王浩宇:投資組合成客戶自主選擇財富管理機構的關鍵
    投資圈有句名言,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同樣,查理·芒格反覆說「我有一個簡單的捕魚成功法則:去有魚的地方捕撈。」這也是大師們成功的法則之一。  近年來財富管理市場快速增長,財富管理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我國中產及大眾富裕人群(指個人可投資資產在10萬美元至100萬美元之間的人群)的數量和財富規模日益龐大。
  • 高盛高華陸天:資產管理、財富管理業務將是中長期發展重點
    從公司戰略層面考慮,高盛高華未來將在全方位增碼IBD、經紀、自營等業務的同時,著重關注中國資本市場資產管理業務、財富管理業務發展。  此外,他表示,近期,海外市場對短期投資A股興趣加強,長期來看,海外投資者也較為看好中國經濟和中國市場。
  • 發揮光大優勢,打造財富管理生態圈
    在梁純良看來,伴隨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全面推進,金融市場準入、業務範圍等方面放寬是必然趨勢,這也是國內財富管理機構必須適應和面對的新環境。事實上,2019年以來,中國金融業已經加速對外開放。02深度融合金融與科技,打造線上線下連結互通平臺為把握財富管理市場的發展機遇,光大證券以「大財富」生態系統為核心,金融科技驅動和網際網路平臺思維為依託,通過生態圈化的商業運行模式,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 孫國勝:藝術品金融是財富與精神的傳承
    藝術史系就變成了人文學院,下設美術史專業、文化遺產專業和藝術管理專業。到大三的時候,孫國勝他們面臨著專業方向上的選擇。雖然當時也不太懂,但是他和一部分同學卻想嘗試一下藝術管理這一全新的專業方向。就這樣,他成為了中國第一個藝術管理專業的第二屆本科生。但其實孫國勝並不了解這個專業要做些什麼,只是覺得這是一個與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相關的專業。
  • 興趣投資?科技新貴打理財富也隨性
    從財富管理的視角看,科技新貴的金融行為自然值得重視。科技新貴是由有著不同背景和不同個性的人士組成。在這個大框子裡,裝著性格豐富多元的不同精英。也就是說,科技新貴的金融行為不可能是一個模子。當然,也會有一些共性。我們試著來聊聊。
  • 上海銀行積極擁抱財富管理新時代 傾力打造智慧助老服務體系
    一方面,受前期資管新規和一系列去金融槓桿政策的出臺,金融泡沫正逐步減少,舊有的生產和投資模式被新的模式與機會所取代;另一方面,疫情衝擊導致居民財富縮水,收益穩定、安全可靠的產品成為不少居民的首選;同時,疫情也顯著增加了家庭線上投資的意願,這對財富管理機構的線上化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
  • 交行行長就經濟恢復、投資展望、財富管理對話華爾街頂尖...
    9月1日,全球財富管理論壇(GAMF)舉辦高峰對話「危機下的全球經濟金融形勢與金融行業未來發展」。交通銀行行長、高級經濟師劉珺與摩根資產與財富管理公司執行長Mary Erdoes就「經濟恢復、投資展望、財富管理市場的挑戰與機遇」等相關問題展開討論。交通銀行行長劉珺
  •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將在控制和決策層面將深入影響到金融領域
    未來幾年,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會有更廣泛和深入的應用,特別是在控制和決策層面將深入影響到金融領域,比如在金融方面可以對投資決策進行優化。而人們普遍意識到的是,alphago的這場勝利,將會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一場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所引導的革命,廣泛地影響到金融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