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平假名、契丹文、西夏文與中國道教書法有什麼關係?

2021-01-12 文藏書畫

日文平假名的形成就是草書的減省,是把草書的結構拆解後將之符號化;它的片假名則是楷體減省後的符號化,然後用他們重組成一種文字。這就提到了假名書法的問題,日本人有很多直接用假名寫書法)。我們知道日本的書法有漢字書法和假名書法兩個系統,假名書法也是源遠流長的。

圖片源於網絡

契丹文,有時候稱為遼文,也是根據漢字的部件加以變化而形成。過去甚至用它來印出了遼文的大藏經。因存世遼文文字量大,所以現在也有書家從遼文裡找靈感,寫成契丹文的書法。

圖片源於網絡

另一個大家更熟悉的就是西夏文。西夏文也是根據漢字重造的一套文字,早期大家都看不懂,跟徐冰的天書一樣,意義不明確,但是漸漸被破譯了,我們現在已經看懂了不少,是現在一般市面上最喜歡寫的。他們的構字法都是組合型的,跟日文看起來相反,但實際上一樣,因為你要組合先要拆解,對不對?把漢字拆開後再來編組。而這種處理文字的方法,我覺得都跟道教有點關係,是從道教的「合文」「復文」中取得靈感。

圖片源於網絡

那什麼叫「復文」呢?就這是《太平經》的「復文」,道教從黃巾起事,造《太平經》出來後,就有這樣的文字。這類文字在道教裡非常常見,即使是全真教廟裡的門聯也常出現。還有「復文」書法是:「獨坐雲中神仙府,叉丫山上道人家」,邊上是楷體詩文,中間都是「復文」,這是道家的書寫方式。

圖片源於網絡

我認為道家的這類文字,可以看出後世契丹文、西夏文乃至日文的淵源,而且日本還保留了古代道士畫符的竹筆。我現在寫的雲篆,用的也是竹筆。現在一般人見都沒見過,即使是造筆的廠家也不大會造,但民間有些地方還保留了。通過上述內容可以得出,這些文字的書法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使用竹筆,竹筆是這些文字書法早期的工具。

相關焦點

  • 日文竟是山寨中國唐代樂譜
    「新文明文化史觀」薦文日本文字(假名)並非日本人發明,大部分人可能認為,在公元5世紀左右,日本人民以漢字為基礎創造了一種嶄新的音節文字-假名。而實際的考古結果不禁讓人大跌眼鏡----日文竟然是活活山寨了唐代樂譜。閒話不多說,直接上圖證明吧。ZT日文中的「假名」分「片假名」和「平假名」兩種。
  • 日文是一種語言,為什麼會同時造出兩套假名文字?
    不過,稍微熟悉日文的人都知道,日本的假名現在是分兩個體系的:片假名和平假名。這兩個體系不單單是簡單地互相補充的關係,而是有些像兩套文字(或者說英文的大小寫字母),這是怎麼回事呢?先說說平假名是怎麼回事,平假名是從中文漢字的草書演化而來的。
  • 為何總是能在日文中看到中國的「繁體字」?日文是如何形成的?
    久而久之,日本文字在寫法和筆鋒上變得和漢字尤為接近……我們知道,日本文字中「假名」包括了平假名和片假名,這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從此之後,日本全面向唐朝看齊,派遣眾多學者學習中國文化與語言文字,學習唐朝的經濟體制和政治制度,在盛唐時期,來到大唐的日本人多達數萬人。日本借鑑唐代的漢字,逐漸修繕日文。毋庸置疑,日本是一個十分好學的國家,時至今日,這一優點仍然值得世界上的諸多國家學習。
  •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比如日本的建築就是模仿的唐朝建築樣式,日本的神道教,是我國道教和日本原始宗教結合的產物,日本的很多風土人情,也都能夠在我國找到模板。但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漢字,中日雙方都有著爭議,畢竟文字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承認日文發源於我國,那就相當於承認了日本的文化都是源於我國。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
  • 日語學習|日語中的平、片假名,究竟是指什麼?
    平假名 其實平假名是從漢字的草書演變而來,為了書寫和歌、物語而誕生,是表音符號的一種,後來不斷簡化至此。 它由48個字構成,用來書寫土生土長的日本詞、虛詞、動詞結尾和用來書寫那些用正式批准的通用字無法書寫的中國外來語。早期時是為日本女性專用,又稱【女文字】,文字整體更為圓滑。
  • 日本教授稱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怒斥,真相讓他們心碎
    不過這些都不算什麼,要說到日本受到我國文化最深的還得是文字,文字對於一個民族是非常重要的,它畢竟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文化傳承必不可少的東西,不過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是不是真的是由我國漢字演變而來的,學術界還是有不少正義的,我國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日本的演變跟我國漢字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日文就是起源於我國漢字。
  • 關於日語假名,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派出遣隋使的聖德太子)隋唐時期,漢字首次傳入日本,出現了一套以日文發音和漢字書寫相結合的語言系統,也就是用漢字來為日語口語注音,即萬葉假名(又稱「真名」)。(楷書→草書→平假名)盛行草書的平安時代,漢字的草書被簡化為「平假名」。當時平假名又叫「女手」,意為女子書寫用的文字,男人不使用。
  • 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教授認同了這一看法,日本網友心碎一地
    不過這些都不算什麼,要說到日本受到我國文化最深的還得是文字,文字對於一個民族是非常重要的,它畢竟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文化傳承必不可少的東西,不過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是不是真的是由我國漢字演變而來的,學術界還是有不少正義的,我國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日本的演變跟我國漢字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日文就是起源於我國漢字。
  • 「土田國際教育」為什麼日語會有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書寫形式
    日本語,簡稱日語、日文,是主要為日本列島上的大和民族所使用的語言,是日本國家的官方。日語的使用範圍主要是在日本國內。巴西、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多米尼加和夏威夷等地區的日本移民也在使用日語。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曾經統治過的中國大陸地區、臺灣地區、朝鮮等地區都有受過日語教育的人在使用日語。
  • 日語有片假名和平假名為什麼還要漢字?
    公元五世紀左右漢字從中國傳到日本,後來日本人依據漢字創造出平假名和片假名,但是字形上有所改變以適於日語的書寫。日語中的平假名本身就是一些中文字的草體書寫而平假名毫無疑問都是我們使用的一些偏旁部首一直對這個問題也帶有極大好奇的我問了下我的日本籍日語老師,他的正統回答也是網上能夠隨意找到的關於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敘述,但是我相信很多沒有學習過日語的普通讀者都不想,也看不太懂那些過於複雜的表達。
  • 掌握日語五十音片假名和平假名的作用,輕鬆學會五十音
    日語的字母稱為假名(かな),有平假名(ひらがな)和片假名(カタカナ)兩種。平假名和片假名是一一對應的。平假名和片假名是是1種讀音的2種寫法,「假」即「借」,「名」即「字」。指借用漢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義,所以稱為「假名」 。
  • 日語「假名」究竟是什麼東西?有多「假」?
    l  片假名日語為「片仮名(かたがな)」。「片」在日語中有「旁邊、一邊」的意思。(大家可能知道「片思い(かたおもい)」這個詞,它表示「單戀」,因為是一方面的想法)那為什麼說「片假名」是從「一邊借來的」字呢?在假名還未誕生之時,漢字是日本人的主要書寫方式。
  • 平假名和片假名的來源
    最初是把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的,即日語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這些漢字後來逐漸演變成假名。「假」即「借」,「名」即「字」。只借用漢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義,所以叫「假名」。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義的漢字叫真名。這樣,一篇文章中並用真名、假名,顯得非常混亂。
  • 一文看懂怎麼在手機和電腦上輸入日文
    很多人學習了日語但完全不知道怎麼在電腦或者手機端輸入日語,也有人不會打疑難詞,或者不知道各種使用竅門快捷鍵,所以今天我想寫一下在電腦上或者手機上輸入日文的具體方法竅門注意點等等,沒有廣告,請放心閱讀。文末附上了日本最快打字速度的小女孩採訪視頻,5分鐘打1265字。
  • 日語入門—— 日語中的平假名與片假名的淵源
    你們知道片假名和平假名有什麼區別呢?它們到底是怎麼誕生的呢?不少日語初學者對此抱有很大的疑問。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深入探究一下五十音圖中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到底有什麼淵源吧。片假名的「片」是不完全的意思,平假名的「平」是「容易」的意思。據說,片假名早在奈良時代末期至平安時代初期,日本佛教興盛時代,僧侶們研究佛經時,作為漢字的簡略符號而開始使用的。
  • 被日語假名折磨到懷疑人生?和色假名卡片了解一下!
    然鵝微博上的小夥伴反映:學日語的孩子你傷不起 誰說日語好學的啊泥煤啊五十音圖就背到死啊50個平假名和色色卡     日本古典文學裡經常出現的色彩,如《源氏物語》、《枕草子》中出現的紅緋「べにひ」山吹色「やまぶきいろ」琵琶茶「びわちゃ」等統稱為「和色」,日本傳統詩歌繪畫乃至陶藝紡織中都有它們的身影
  • 遼代契丹文題跋的《八十七神仙卷》賞析
    現藏於    旅美華人著名畫家,鑑定家,收藏家王己遷生前曾收藏一幅與《八十七神仙卷》極其相似的《朝元仙仗圖》。傳為北宋武宗元所作。此畫也是絹畫。畫幅巨大,寬58釐米x777.5釐米。約為《八十七神仙卷》四倍。況且,在巨幅長卷中,八十七位神仙(缺一人)有六十五個人物的的傍題(即方框內標註名號)。顯得粗糙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