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李小四眼觀三國》之「一曲知音相惜的悲情絕唱」
文/木子李小四
圖/網絡
「既生瑜何生亮」!
當公瑾在河邊撫琴悲嘆之時,很多人說他心胸狹窄,是小心眼,妒忌諸葛亮之才,因此才會被諸葛亮氣死的。
各為其主,作為吳之將領,周瑜縱然再欣賞諸葛亮,除了說服對方為已、卻不能用之外,豈不能有「養虎為患」之猶也?
同理,都說諸葛亮三氣周瑜,卻又去靈前弔孝,豈不是小人作為?也有人大嚷:「真是豈有此理」!
吾卻不這麼認為。
還是那句話,各為其主,屁股決定腦袋。作為劉備之軍師,亮出謀劃策、鞠躬盡瘁、從一而終,美名流芳。
除了各為其主的無奈,高手過招,反而英雄豪傑惺惺相惜,暗自心中早成知音。
亮欣賞周瑜,猶如欣賞一幅油畫,又如欣賞一匹駿馬!且對公瑾的人品、才華讚佩不已。
亮於靈前涕淚滂沱,對痛失對手、痛失知音的祭文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若非親吊公瑾,亮豈不終生鬱鬱寡歡,不得釋懷乎?
正如他最後哀痛到「嗚呼公瑾!生死永別!樸守其貞,冥冥滅滅。魂如有靈,以鑑我心;從此天下,更無知音!嗚呼痛哉!伏惟尚饗。」
雖是祭文,卻是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又痛失知音的悲情絕唱。
淚眼婆娑間,忍不住再看一遍、再看一遍……
一場亮哭公瑾的大戲,就這樣看了一遍又一遍!
嗚呼,哀哉!
瑜曰:「既生瑜何生亮?」
亮曰:「公瑾一去,此生再無知音!」
附祭文如下:
「嗚呼公瑾,不幸天亡!修短數天,人豈不傷?我心實痛,酹酒一觴;君若有靈,享我蒸嘗!」
「吊君幼學,以交伯符;仗義疏財,讓舍以居。
吊君弱冠,萬裡鵬摶;定建霸業,割據江南。吊君壯力,遠鎮巴丘;景升懷慮,討逆無憂。吊君豐度,佳配小喬;漢臣之婿,不愧當朝。吊君氣概,諫阻納質;始不垂翅,終能奮翼。吊君鄱陽,蔣幹來說;揮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籌略;火攻破敵,挽強為弱。」
「想君當年,雄姿英發;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義之心,英靈之氣;命終三紀,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腸千結;惟我肝膽,悲無斷絕。昊天昏暗,三軍愴然;主為哀泣,友為淚漣。」
「亮也不才,丐計求謀,助吳拒曹,輔漢安劉。掎角之援,首尾相儔;若存若亡,何慮何憂?嗚呼公瑾!生死永別!樸守其貞,冥冥滅滅。魂如有靈,以鑑我心;從此天下,更無知音!嗚呼痛哉!伏惟尚饗。」
2020年12月8日夜22:50於日照·東港
(該文首發於靜水深流美篇,次發於木子李小四微信公眾號,再發於齊魯壹點馨香雅漾籤約作者。轉發請註明出處或聯繫原創作者木子李小四,侵權必究。)
作者簡介:木子李小四,曾用筆名靜水深流,禮信等。一位愛好做飯的廚娘、愛好編織的凌波繩藝人。臭美心強、記憶力差的小女人。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樹痕文學社副社長,山東散文學會會員,山東詩詞學會會員,泰安市作協會員。目前有千餘篇作品散見於各種紙媒及網媒。祖籍山東平陰,現居於巍巍泰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