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推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上海絨繡(高橋)的保護與傳承工作,一場特別的藝術家與絨繡工匠的作品聯合展昨天在高橋文化客廳書集Mr.Book開幕。藝術家梁鋼、唐耀中帶來了為高橋創作的繪畫作品,與絨繡工匠們創作的《彩繪玉蘭花》交相輝映。
圖說:藝術家與絨繡工匠的作品聯合展開幕 官方圖(下同)
此次展陳主題為「高橋家門口之約」,讓藝術融合傳統絨繡技藝。絨繡是中國的民間工藝美術品之一,又稱絨線繡,是用彩色羊毛絨線,在特製的網眼織物上,一格一針或數針繡制。這種繡藝在19世紀由歐洲傳入上海,經由上海絨繡藝人改進和創新,逐漸形成了獨特的上海絨繡。2011年,上海絨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圖說:展覽現場
近年來,高橋鎮政府為絨繡的傳承做了許多保護和推廣工作。2009年,高橋絨繡館在高橋老街開出,對絨繡進行展示、製作、銷售、保護和傳承;2012年,上海絨繡高橋傳習所揭牌,聘請了5位代表性傳承人和2名絨繡專業人員擔任老師,向社會招收學員,免費培訓絨繡人才;2015年,高橋鎮成立上海東岸絨繡藝術研究中心,讓傳統文化藝術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實現活態傳承,使絨繡成為好玩的藝術、好看的生活。
圖說:展覽現場
自2020年高橋鎮開展「幸福高橋·絨繡點亮生活」絨繡技藝培訓項目以來,已覆蓋高橋鎮16個村居,共設置了13個點位,200餘名社區絨繡愛好者參與絨繡課程學習。潼港一村的絨繡旗艦點就是先行者之一。明年高橋鎮將完成其餘27個村居的家門口絨繡點位全覆蓋。
圖說:展覽現場
在活動現場,絨繡傳習班學員代表暢談在學習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全體學員上臺接收了結業證書,其中部分優秀學員還被聘為2021年絨繡傳習班的助教志願者,逐步地讓更多的居民加入到上海絨繡的保護傳承,實現「傳、幫、帶」。(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