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日式A和拜日式B有什麼區別?這是瑜伽初學者經常會問的一個問題,今天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在梵文中,拜日式是Surya Namaskar。「 Surya」源自「 Su」的詞根,「 Su」是太陽的象徵,是釋放能量的手段。「 Namaskar」是一個恭敬的問候,翻譯為「我向你鞠躬」(類似於Namaste,意思是「我向你致敬」)。
Surya Namaskar傳統上是在清晨練習,因為太陽升起迎接新的一天。流暢的姿勢為平衡和全面的瑜伽練習奠定了基礎。它經常被用作熱身,因為它們會增加心率並在體內產生熱量。
以Surya Namaskar為中心的另一種瑜伽傳統是根據季節變化(即冬至,夏至和春分)練習108次太陽敬禮。即108遍拜日式。
拜日式是Vinyasa瑜伽練習的基礎。Vinyasa可以定義為連續不斷地將呼吸與運動聯繫起來。在這一系列瑜伽姿勢中,您每次運動都會關聯一次呼吸。例如,吸氣將您的手臂舉過頭頂,呼氣以向前摺疊。
拜日式增強熱量,舒展並增強全身,淨化器官,使脊柱靈活。定期練習,它們將為整個身體帶來力量和治癒能量。
如何練習拜日式A和板式B(以及兩者之間的區別):
當您準備好練習這些姿勢時,請記住將呼吸與運動聯繫起來。雖然在不同的傳統中,拜日式可能會有所不同,以下序列是練習中較為常用的。
拜日式A:
1.山式
山式(Samasthiti)開始:呼氣,山式站好,看鼻尖。
2.手臂上舉式
吸氣,伸直手臂上舉,抬頭仰視,看拇指。
3.站立前屈
呼氣,向前彎曲身體,延伸脊柱,看鼻尖
4. 半前屈
吸氣,抬頭,伸直脊柱,看第三隻眼[兩眉心之間]。
5. 站立前屈
向前彎曲身體,延伸脊柱
6 .高板式
呼氣,彎曲膝蓋,雙腳向後跳躍到'四肢支撐式'。看鼻尖
7. 四柱支撐
8. 上犬式或眼鏡蛇式式
上犬式是較深的後彎,而眼鏡蛇式是較柔和的後彎,因此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後彎
吸氣,滾動腳尖到上犬式,向天空注視;向後和向上。看鼻尖。
9. 下犬式
呼氣,臀部向上,進入下犬式。看肚臍。保持五次呼吸。
10. 半前屈
吸氣,雙腳跳回(或跨步),雙腳在兩手之間,抬頭,伸直脊柱,看第三隻眼:兩眉心之間。
11.站立前屈
呼氣,身體前曲,腰部彎曲到站立前屈。看鼻尖。
12. 手臂上舉式
吸氣,起立,始終注視兩眉之間,脊柱伸展,手臂向上,看拇指。
13. 山式
呼氣,兩臂放在身體兩側,看鼻尖。
這樣就完成了拜日式A的一輪。下面我們可以繼續進行拜日式 B了!
拜日式 B
1. 山式
山式(Samasthiti)開始:呼氣,山式站好,看鼻尖。
2.幻椅式
吸氣,曲膝下蹲,伸手上舉,看拇指
3. 站立前屈
呼氣,屈身向前,眼睛看鼻尖.
4. 半前屈
吸氣,抬頭,看第三眼。
5. 板式
呼氣,雙腳向後跳,看鼻尖。
6. 四柱支撐
屈手肘,四柱支撐
7,上犬式或眼鏡蛇式
上犬式是較深的後彎,而眼鏡蛇式是較柔和的後彎,可以選擇使用其中一種姿勢
吸氣,滾動腳尖到上犬式,看鼻尖。
7,下犬式
呼氣,滾動到下犬式,看肚臍。然後左腳後跟內轉,右腳前跨放在右手旁。
8,戰士一
吸氣,右膝彎曲90度,髖部擺正,伸手上舉,眼睛看拇指後面。
9,板式
呼氣,手分別放在右腳兩邊的墊子上,右腳往後跨。
10. 四柱支撐
屈肘進入四柱支撐。吸氣,滾動到上犬式,看第三眼。
11.下犬式
呼氣,滾動到下犬式,看肚臍。然後右腳後跟內轉.左腳前跨放在左手旁。
12. 戰士1–第二面
吸氣,左膝彎曲90度,肘部擺正,伸手上舉,眼睛看拇指後面。
13. 板式
呼氣,手分別放在左腳兩邊的墊子上,左腳往後跨
14.四柱支撐
屈肘進入四柱支撐,吸氣,滾動到上犬式,看第三眼。
15. 下犬式
呼氣,到下犬式,看肚臍(保持5次呼吸)
16. 半前屈
吸氣,雙腳向前跳回,看第三眼。
17.站立前屈
呼氣,身體前曲,看鼻尖。
18. 幻椅式
吸氣,屈膝下蹲,伸手上舉,看拇指。
19. 山式
呼氣,回到山式。
無論您是練習拜日式 A,拜日式B還是同時練習它們,您都會很快感受各種好處。它們是我們瑜伽練習的基礎部分,因此建議你多練習拜日式。
關於拜日式練習的建議:始終記住要進行修改,休息並進行必要的調整,以適應自己的身體和當天的需求。不要害怕使用輔具!始終保持與呼吸的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