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四面環海,但在東南西北的不同海域,海的出產也各有不同;面東,最為遼闊的外海,經常有種過去叫做「翻車魚」的出沒,漁民常常看見它仰躺水面,如作日光浴似的萌姿,便以「翻車」做名字來形容它,但在漢語習慣中,「翻車」用作名字,被引為不吉利的警覺,是擔驚受怕的暗示,更有好事人舉著「臺灣不翻車」的口號,2002年花蓮的漁業者、廚業者共同督促政府,為這條魚的更名,專門進行隆重的市民票選,就像英國近日「退歐」全民票選一樣。花蓮人「為翻車魚更名、徵名」活動,也有宣傳花蓮,推廣產品的兼顧--不就幾個漁民、魚販、海產廚子文明謀反,把「民主」的口號當作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逼宮國際學術單位,這成為被歷史稱道的事,沒有異議。
最後英文學名叫做mola mola的魚,英美地區稱海洋太陽魚、西班牙稱月魚,臺灣地區的舊名字叫「翻車魚」的,中文大名「曼波魚」被正式登記成功中國臺灣外海的海洋物種。--這曾是被看作是「民主的力量」!以後臺灣地區「民主的力量」逐漸被過度的「民主」娛樂化;以民主的名義進行各種社會情緒的娛樂遊戲;所幸,臺灣沒有再做其它全民的「票決」。
曼波魚的味道,還是乾淨鮮美的,花蓮著名的海產店家,用曼波魚肉成刀瓦片,與海蜆滾燙,其間蕩漾著薑絲與紅枸杞。我在湯碗裡添一勺米飯,與店主兼廚子分嘗,分屬兩岸的廚子,專業地一致認可:「曼波魚泡飯」有記錄進菜譜的必要,為美味的曼波魚再添一抹錦繡。
以後可以說:兩廚子能定事,也就要成個事!
與泡飯分配的三樣小食,除辣香螺、滷香魚外,紫嫣奼紅的一種,是「洛神茄」的醬汁浸泡的神彩;也許有人會問「洛神茄」何物?其實就是玫瑰蕾,化水之後的紫色嫣紅,浸過的熟化後透明的曼波魚皮,有陳皮、橙果與玫瑰味道裡酸香的妖嬈,我該把之歸作「女性資產階級」的喜愛,討海出生的廚子也懂這,說明這裡的趕海人:最懂富貴女人心!
退出餐廳,就著藍調的泡飯照片,自問下次與誰同再來?
編輯:臺小美
更多臺灣新鮮資訊,請持續關注
「Discover臺灣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