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自幼喜歡讀書的朋友去參加哥哥的婚禮。儀式上,司儀請現場的來賓為新郎新娘送上祝福。其他人說的都是「新婚快樂」、「百年好合」、「早生貴子」這樣早就被用爛了的詞彙。當輪到這位朋友時,他站起身來,朗聲說了這樣一段精彩的祝詞: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祝哥哥嫂嫂白頭偕老,永結同心。」
話音剛落,全場先是鴉雀無聲,然後就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其實,這段祝詞是民國時期的一段證婚詞。與之類似的祝詞還有很多,比如:「喜今日嘉禮初成,良緣遂締。詩詠關雎,雅歌麟趾。瑞葉五世其昌,祥開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賓,永諧魚水之歡。互助精誠,共盟鴛鴦之誓。」
再比如:「從茲締結良緣,訂成佳偶,赤繩早系,白首永偕,花好月圓,欣燕爾之,將泳海枯石爛,指鴛侶而先盟,謹訂此約。」
然而,時至今日,我們的語言早已失去了那種傳統而深厚的韻味,現在很多孩子張口閉口只會說「我X,什麼鬼」,這種情況所折射出的,恰恰正是語文教育的缺位。
先後在臺灣東吳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執教過的張曼娟,既是一位資深的高級語文教師,也是一個從小就沉迷於中國傳統文化的60後。執教多年來,張曼娟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如何讓孩子們愛上中國的古典文化,並輕鬆掌握傳統文化的精髓?
在30多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張曼娟發現,對於孩子們來說,最有效率、最有成就感的傳統文化學習方式,莫過於學「成語」。
為什麼呢?別看成語只有短短四個字,但其中卻濃縮了很多傳統文化的精髓。其中不僅有代代相傳的典故,例如「四面楚歌」,也會教育孩子們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比如「識途老馬」;還有許多關於品格修養和思想道德方面的成語,比如「虛懷若谷」。
因此,如果孩子們能多學會一些成語,不僅能提高他們的傳統文學修養,對於提高品格和思想也大有裨益。
為了踐行自己的教育理念,2005年,張曼娟在臺灣開辦了一所名叫「張曼娟小學堂」的私塾,專門給孩子們上傳統文化和寫作課程。私塾開設十幾年來,有成千上萬的孩子通過在這裡學習,愛上了成語,也愛上了國學,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能在學習和生活當中,將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
為了讓更多孩子愛上成語,愛上語文,張曼娟結合自己多年的語文教育經驗,編成了一套《張曼娟成語學堂》系列叢書。目前,這套《成語學堂》的第1系列已經售罄。中信出版社與張曼娟合作,再次推出了《成語學堂》第2系列,其中包括《胖嘟嘟》《山米和浪花的夏天》《完美任務》《星星壞掉了》四本書,讓孩子們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輕鬆學會120個常用、易錯、常考的成語。
02
很多家長經常抱怨說:「孩子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很差,該怎樣改善和提高呢?」
其實,這些問題與語文素養和文化內涵息息相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就蘊含著無窮無盡的養分,只要孩子們能掌握足夠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這些問題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但想讓孩子掌握傳統文化,也需要方法和技巧,光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時候,就逼著他們背《三字經》《弟子規》《聲律啟蒙》這樣的國學啟蒙讀物。然而,識字不多的孩子並不理解其中的意思,想要背下來自然也就很困難了。
也有很多家長從小就讓孩子看《成語大全》之類的書,但這種書裡所講的成語故事,大多都並不好懂。比如,「買櫝還珠」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你看,故事發生的場景跟現在的生活有不小的差距,孩子們很難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內容,更不必說領會和應用「買櫝還珠」這個成語了。
有些家長認為,現在不懂沒關係,先背下來,長大以後慢慢就懂了。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式。要知道,很多只會死記硬背的孩子,並沒有真正學會知識,他們只能機械式地運用自己背下來的東西,還常常張冠李戴,鬧出許多笑話。
要想讓孩子們學得會、記得牢,用得上,就要用最貼近孩子生活的方式,讓他們對這些傳統文化感興趣,並且在理解的基礎上學。
張曼娟教成語的思路是:不講「成語故事」,而是講「故事成語」。
她把有趣的成語故事融合到孩子們熟悉的現代場景裡面,不僅能讓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輕鬆地掌握成語知識,還能全面提升孩子的「語文力」。
什麼是「語文力」呢?在張曼娟看來,所謂的「語文力」不僅包括閱讀力,還包括理解力與表達力,它不僅能提升語文水平,也是提升一切學科的基礎。
張曼娟認為,看懂考試題、考試得高分,這些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在未來漫長的人生中,假若沒有足夠的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他們將如何面對社會激烈的競爭?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這正是張曼娟耗費了十年心血,創作出這套《成語學堂》的初衷。
03
在《張曼娟成語學堂》的第2系列中,包括了《胖嘟嘟》《山米和浪花的夏天》《完美任務》《星星壞掉了》四本書,這些書講的不是傳統的成語故事,而是跟孩子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故事:有小朋友的打打鬧鬧、有每天寫不完的作業、還有嘮叨的爸媽……
換句話說,擺在你面前的這套《張曼娟成語學堂》,是專為孩子們打造的關於童年、成長和知識的一套書。
而且,張曼娟獨具匠心地在故事中融入了成語典故的由來,讓孩子們學會在正確的場合運用承運,避免他們錯用成語,而且能讓孩子們更進一步地體會成語的簡約和精緻。
全書共有四本,每一本都對應一個完整而有趣的故事,孩子們從每個故事中,能學會多達30個成語!四本書加起來,一共能學到120個最常用的成語。同時,在每一篇故事的文末,都有成語的出處、釋義、近義詞與反義詞,可以進一步擴展孩子們的成語知識庫。
在《胖嘟嘟》裡,一個叫小光的小男孩失去了他最好的朋友——一隻叫做嘟嘟的白色小狗。他想盡辦法要把狗狗找回來,卻一再落空。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失去了,是不是就永遠找不回來了?像是嘟嘟,像是外婆的記憶力,仿佛都找不回來了。但總有一些什麼,是永遠不會失去的吧——這是小光的功課,也是我們的追尋。
《山米和浪花的夏天》講述的是一個跨海尋親的故事。山米是一個生長在美國的少年,他帶著自己的身世之謎來到臺灣,與一群並無血緣關係的人生活在一起,而他們似乎是山米尋親的唯一線索。就連那隻叫做浪花的小狗,也成了山米的好哥們兒。不長不短的夏天,河與海交界的淡水小鎮,聆聽著潮汐的聲音,山米能找到他的生身父母嗎?或者他還能得到更多?
《完美任務》講述了三位性格不同的好朋友,他們成天抱怨著「無聊啊,好無聊」,在現實生活中做著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是補習,就是學才藝。如果可以生活在電玩的世界裡,應該再也不會無聊了吧?他們的夢想成真了,但嚴苛的考驗接踵而來。原來,電玩的世界比真實世界更加冷酷無情,三個人必須要同心協力,才能闖關成功。而他們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重返再也不無聊的真實世界!
告別,是《星星壞掉了》這個故事的重要主題。初中生小傑有溫暖的家庭,有和諧的校園生活,還有過人的繪畫天賦,只是沒人發覺他內心的那個傷口:多年前的某個夜晚,滿天星星都壞掉了,一片灰暗。那場大地震中,年幼的小傑無法與爸爸告別。當媽媽準備再婚時,那如琉璃般易碎,又如海洋般深邃的少年的心靈坍塌了,他必須啟程,開始一場命中注定的告別之旅。
除了成語之外,張曼娟還想跟孩子分享更多:怎麼與寵物建立情感,又怎麼與它們分離?當老人的記憶一點點失去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體貼他們的心情?無論是在真實世界,還是在虛擬世界,只有互助合作,才能挑戰人生的種種難題。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傷口,有人選擇流淚,有人選擇微笑,你又會怎樣選擇呢?
在這套《成語學堂》中,有溫暖的安慰,也有成長的啟示,有落淚的感動,也有歡笑的趣味——借問故事何處有?牧童遙指夢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