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探樓邦,更多內容請關注原創作者
原文:剛需買房容易觸犯的這3個誤區,準備買房的朋友了解一下
房價一路狂飆的時候,購房者爭先恐後,房價處於下行時,需房者反而不急不忙了,有聲音認為:房價最多跌到租售比3%,全款年租房收益4%以上可大量買入。
那麼第一次買房容易觸犯的這3個誤區,準備買房的朋友了解一下:
1、注重價格,未仔細檢查開發商信息。很多家庭總想買最低價的房子。可是拿地建房是個高成本過程,房企低於市面價銷售,本身就是不合理的。那些為了圖低價而沒有嚴格檢查開發商信息的購房者,就很容易有買到爛尾房的風險了。2、只關心地段,沒檢查房子質量。前首富李嘉誠曾三次強調,房子價值主要在地段,不少人買房也遵循這一目標,對房子地段非常挑剔。但往往單一的這樣選房,不關心房子質量,雖然很容易買到地段好的房產,但因房屋過於老化,無法正常居住。
3、不認真檢查合同,一味信任銷售人員。在籤合同時,購房者如果沒有認真檢查合同條款,全權交給銷售人員辦理,很可能會被坑,在買房後出現問題時,維權之路就將會很艱難了。
現在是手裡有多套房子的人恐懼,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變現難,房子不當吃喝,現金為王,大面積拋售不可能,但是5-7月份我估計會出現小波拋售,周邊朋友,據我所知已經沒有現金支撐目前的優越生活了。
房子肯定要賣掉一套,畢竟中國還是有儲蓄的習慣的,所以大範圍拋售不現實,你小看中國人的儲備了。每年死亡人口已經增加到1000萬,大量二手房正在加速進入市場!
每年新生兒已經縮減到1400萬,每年建設新房約1300萬套,商品房約12億平方米,幾乎每個新增人口一套!
隨著2015年以來高中畢業生數量逐漸減少,那些加速擴建的大學城也會荒蕪,各大城市已經在搶人,你卻依舊熱衷搶房!
這次的情形遠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有點類似於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情形,捂緊錢袋,現金為王,多看少動,明年出手。
現在絕大部分買得起的剛需在2016-19年這幾年都買了,未來10個賣房子的人,只有2個買房的人,就看你們那剩下的那些沒賣出去的房子,不被套牢才怪!
現在買房的都是真正的有錢人,至少是工作非常穩定的企事業單位公務員等,一般的打工的包括老闆企業家不會再投資房產了,因為說不定就破產了,未來20年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沒有穩定性。
100平的房能租3萬,那100萬是底價了,不可能跌破100萬,100平能租6萬,那200萬就是底價。兜裡有錢的,幾年前就買完了。跟風上的要麼剛需要麼有點閒錢的。疫情這會,兜裡都沒有多少流動資金,不降價,誰會拿吃飯的錢去買房子?
現在這種情況下,買房的不光是高位接盤俠,還是有點傻,明知虧本,還要去買,別被人忽悠了,五折以下再出手吧,燙手的山芋,熱鍋上的螞蟻,還不了房貸的,就得斷臂求生,總比,斷供拍賣好吧!
到目前為止,筆者所獲消息是,全國十強之列的頭部房企,基本上都在裁員了。最高的裁員比例超過30%,有的企業則通過自然流失的看起來不像裁員的方式裁員。
筆者認為看點如下:房地產市場在快速的收斂,效率越來越高,單位體量的房地產所需的服務人員在下降。房地產作為一個開發行業的體量在減小,作為一個投資行業和財富領域的體量在增加,所以有些原本的開發人員轉型去做財富管理、資產運營了。某些大企業在轉型中消耗子彈太多,現金流跟不上了,需要削減能力,節省成本。中國的發展從城市化階段進入到城市群階段,在布局上也在收斂,單位人工的產出增加了。
對於以上信息,你怎麼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信息,請以實際情況為主。如有侵權,請原作者速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修改,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