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簡史》:對生命的一次印象

2020-10-12 emily_414
BBC拍攝的紀錄片大多小巧精緻且充滿古典的浪漫主義情懷。優雅高貴的英式英語講述的一般都是過去的老故事,令人沉醉嚮往。美麗動人的鄉間風景,鏡頭常常掠過大片大片的綠色原野,英吉利海峽的風,徐徐吹過,吹亂主人公們的絲絲髮帶,激起一波一波跳躍的陽光海浪。這部《印象派簡史》也不例外。雖然是一部講述法國印象派畫家們的紀錄片,但卻有著故事片一般的跌宕起伏的情節和令人心情愉悅的優美鏡頭,讓人不知不覺深陷其中,追逐著印象派畫家們的生命進程,陪著他們一起回顧一次「對生命的印象」。
  作為印象派之父,劇中的莫奈英俊美好正直,天性善良簡單。他熱愛自然,將天地作為自己的畫室,精力非凡、熱情洋溢的追逐著自然中那些稍縱即逝的永不會再出現的光影瞬間。
  對於他來說,繪畫是用畫筆和時間的一場爭分奪秒的賽跑。就像他的那幅為印象派命名的作品日出印象。他說是每一寸光影的搖動變幻造就了他畫布的美妙動人。
  他的好友另外一位印象派大師雷諾瓦則更迷戀俗世中的熱鬧。他曾說:「如果沒有女人那搖曳生姿的乳房,我都不知道我為什麼要畫畫。」
  作為印象派畫家中走的最遠的一個,塞尚更符合我心中對於藝術家的想像。劇中的他看上去有輕微的精神疾病,狂熱,不修邊幅,有社交恐懼症,雖然出生在貴族之家,但看上去更像一個活在自我世界中的流浪漢。他討厭巴黎,喜歡家鄉艾克斯的光禿禿的蒙特聖維克圖瓦山,在他的畫中,蒙特聖維克圖瓦山沒有朝陽在山後升起,那只是一座光禿禿的山,他喜歡他的萬年靜止不動和灰色、冷靜的稜角。他畫了他60多次。雖然他外表木訥,看上去冷血自私。但實際上他的心中仍翻滾著藝術家炙熱的情感。劇中一幕,在和兒子保羅分別時,他對保羅說,「保羅,要聽話。即使你沒有,你也已經得到我的原諒「。讓人動容。
  在印象派畫家中,德加的畫筆看上去最為陰暗和晦澀。就像他本人。他鍾情芭蕾舞臺上穿著紗裙旋轉的舞者,她們之於他是美也是醜,是真實也是夢幻。在她的畫筆下,芭蕾舞者們仿佛卸掉了人性,變成了被他在畫布上操縱的旋轉的木偶,上演的都是一出出彩色的噩夢。
  《印象派簡史》讓我想回到他們的時代,想去聞一聞他們曾聞過的春日的花香,想親自站在畫布前感受他們畫紙上的油墨的凹凸錯落,因為那是屬於他們的獨特的生命故事,是他們對於生命的一次印象。<圖片1>

相關焦點

  • 《印象派簡史》超級好看的【印象派簡史】←BBC把藝術史拍成了電影
    rdBBC系列電影「印象派簡史「日出·印象」誕生時依然沒有獲得認可甚至被評論者諷刺為印象派。漸漸的,這種展現美的表達形式被時代接受,印象派真的成為該流派的名稱,也算是命運的一種幽默。為了捕捉瞬間的光,莫奈喜歡在同一場景中,反覆多次寫生。哪怕對方只是一組平凡的乾草垛。
  • 《印象派簡史》莫奈和他的朋友們
    上學時在美術課本中了解過許多畫家和他們的作品,尤其對印象派印象深刻。前兩天看了BBC的紀錄片《印象派簡史》(也被譯作《莫奈和他的朋友們》)覺得現在的我不僅喜歡他們的畫,更喜歡畫這些畫的大師們~愛德華·馬奈2014年11月5日,他的《春天》在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行拍得3320萬美元。想起早年懷才不遇的這些大師們,死後其作品卻大受追捧,不免令人唏噓不已。
  • 《印象派簡史》群星閃耀時
    前一階段突然對西方藝術有了點小興趣,便找到了這一部紀錄片《印象派簡史》。起初,對於人物的臉盲以及對於藝術的的一竅不通讓我有些許的恐慌,不過BBC總是給人以眼前一亮,不誇張的說,讓我漸漸喜歡上印象派畫家們獨特的藝術。       畫家們個性迥異,有時執拗,有時卻是如小孩子一般真情流露。
  • 《印象派簡史》值得一看,最終還是更喜歡馬奈
    完了BBC的紀錄片,《印象派簡史》,《金雀花王朝》。一部是敘述法國的印象派畫家們,以馬奈(Manet)為開始,以莫奈(Monet)為中心,德加,塞尚,雷諾瓦等畫家從不為世人所接受到仍舊堅持自己對美的追求和探索,以及對藝術的痴迷和奉獻出自己一生的犧牲精神,都使人驚嘆…其中,馬奈對於人體和自然的細膩和潤澤以及絕對意義上的美麗色彩的鋪陳,德加的現實主義,莫奈對於一瞬間光影的流動與捕捉(使其作品具有濃濃的即時感),然後又想起在國博看到的那幅雷諾瓦的真跡,這個小個子的男人能畫出有著美麗面貌和鮮豔衣裙以及豐腴微笑的女士
  • 《印象派簡史》幾點想法
    以莫奈為敘述者,展示了印象派的發展過程以及代表人物各自的故事,依據當時的信件等資料,故事基本屬實。幾個感慨。一是友情。馬奈、莫奈、雷諾瓦、巴齊耶、德加、塞尚、左拉,等等,在藝術和哲學上他們產生分歧,爭吵甚至詆毀,但其實還是惺惺相惜。結尾時,友人故去,僅剩的幾個舉起酒杯,他們說「我們不再是改革分子,我們是傳統了」,然後他們敬自己,敬已經去世的並肩作戰過的友人。
  • 《印象派簡史》印象派畫家風流事
    3)愛德華·馬奈:印象派的pioneer式人物,鼓舞了莫奈等後人。道貌岸然,妓院常駐;風流一生,死於梅毒。4)保羅·塞尚:富貴人家的兒子,有一個地下情人和私生子。演員在紀錄片的髮際線十分搶眼,不知Cezanne真人是否如此。其他印象深刻的還有:5)德加:視裸女如動物,終身未娶。
  • 印象派繪畫是怎麼來的?其實「印象派」和「印象」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其中,印象派一直都是焦點人物,從來都不缺少關注。哪怕是對西方藝術稍有了解的人,提到莫奈、塞尚、梵谷也都不會陌生。 不過印象派的發展,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中又包含了很多細分的流派,今天就順著印象派的發展,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 《印象派簡史》他們,和他們的畫
    巴齊耶真是個好人啊,用這種一點也不傷害莫奈自尊的方式雪中送炭,同時他也知道以莫奈的行事風格,要是一次給他很多錢莫奈可能一下子就揮霍了。巴齊耶,這個總是西裝革履的人,有一顆金子一樣的心。1872年,在家鄉勒哈維爾,莫奈畫下了窗外的日出,這幅日後大名鼎鼎的《印象:日出》。
  • 《印象派簡史》變革時代的先聲
           大家都知道,在西方繪畫史上,最先擺脫古典風格而走入現代的是印象派,他們是第一個現代畫派。       印象派處於一個變革的時代,因此,必然與舊的事物處於一種衝突的狀態。在影片中,莫奈們和畫室老師、官方沙龍之間的衝突顯示了這種對抗。
  • 《印象派簡史》先取悅你自己,再徵服世界
    雖然是一部印象派畫家的傳記電影,我卻推薦給所有「目標迷惘」和「辛苦堅持」的人。這些印象派大師在他們求活的路上有目標,有激情,有堅持,有狂妄,有情,有義。他們不取悅任何人,只為心中的愛和激情作畫,所以,他們最終贏得了世界。莫奈對他的第一位老師說:「我已經看到了未來,你沒在裡面。」塞尚的畫完全不被人認可時,他的父親對他說:「或許是你不夠好。」塞尚回答:「或許我是個天才。」
  • 印象派
    這麼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搞這麼一個畫展,自然在巴黎引起了不小的驚動,人們紛紛前去一探究竟,結果一看,發現確實也不咋地,有一位記者在看到莫奈的《日出-印象》時就說:這畫如此粗糙,還不如一幅沒有完成的草稿,可能是憑印象畫出來的吧。印象派這個名字,就這樣誕生了。
  • 談談印象派創始人之一莫奈
    但凡畫油畫的人,都應該知道「印象派」的稱號源於莫奈的《印象·日出》這幅名畫。多年前在湖南省博物館舉辦的一次世界名畫巡迴展上,我有幸看過莫奈日出系列中的一幅原作。靜靜的凝視了很久,微閉著眼,感受畫家用筆時的灑脫隨性。激動了好幾天。
  • 《印象派簡史》致敬藝術家
    單單用「印象派」來描述這一幫天才藝術家們實在不是明智之舉。他們性格迥異,風格也各有千秋,對於藝術的見解也是不盡相同。 但是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在於對於真實的追求,莫奈說他追求的是必將逝去的瞬間,而塞尚的則是固化的時間。莫奈,巴齊耶,雷諾瓦,德加,塞尚,馬奈……偉大的藝術家之所以被人們所銘記,一部分取決於所處的時代,另一部分則是個人追求。
  • 《生命簡史》好玩嗎 遊戲玩法深度評測
    這個的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不過天平不可能一直平衡,今天我們就從媒體評測等方面結合玩家線上投票數據來剖析一下生命簡史好玩嗎,供大家參考! 先了... 生命簡史好玩嗎?最近我經常在後臺收到留言問生命簡史好玩嗎?
  • 《印象派簡史》致敬開創者
    每個藝術家都是獨特的,雖說都是「印象派」但人人都有自己的風格卻也因此人人都獲得了獨一無二的成功。「德不孤必有鄰」,這些大師也因此「求同存異」聚集在一起共同奮鬥出了既屬於他們自己也屬於大家的一片天。致敬所有的開創者!
  • 《印象派簡史》A single life is not long enough to know a single moment
    以生命最長的莫奈為核心人物,印象派發展的社會時代背景交代的挺清晰。整個發展脈絡中的大事件也很清楚。根據字幕,不同成員之間的交往和關係是根據當時的書信重新建構起來的,蠻有趣的模式。這種生動重現(也不是虛構)的講述故事的方式大概比通常學究性展示資料串聯時間線的方式更容易engage觀眾去了解歷史。每個成員的畫作風格特徵甚至相應的個性都展示的挺鮮明,生平幾乎也都覆蓋了。
  • 讀《生命簡史》有感:人類不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旁觀者
    《生命簡史》  [英]理察·福提著  高環宇譯  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生命簡史》作者理察·福提是英國資深古生物學家,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至退休他曾任倫敦地質學會主席,畢生與地質研究為伴,在三葉蟲與筆石動物、節肢動物演化、奧陶紀古地理重建與地層對比、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研究領域有很深的造詣。  福提還是地學科普達人,除了這本《生命簡史》,他撰寫的《化石:洪荒時代的印記》《藏匿的風景》《三葉蟲:演化目擊者》《地球:一段親密的歷史》等系列科普著作影響同樣深遠。
  • 《生命簡史》:保護環境、保護自己
    生命簡史重回剛才的問題:生命怎麼來的。要想知道這個問題,首先得知道我們身處的這片土地是怎麼來的?然後是第一個生命怎樣進化來的?隨著不斷發展,生命越來越多,人類逐步出現,最後形成現在的世界。《生命簡史》通過一幅幅圖畫向我們展示了這個生命起源和消逝的過程。
  • 印象派作品為什麼那麼貴?
    印象派繪畫也叫印象主義,是19世紀60—90年代在法國興起的畫派,是因克勞德•莫奈的油畫《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記者嘲諷「完全就是憑印象胡亂畫出來的」而得名。印象派產生的原因也許與照相術的發明有關,照相機所創造的畫面,其寫實性超越了手工繪畫的藝術家,因此,印象派藝術家開始尋找新的藝術表現方式。印象派是歐洲繪畫史上第一次以探索藝術形式為主的畫派,所以被認為是現代主義美術的開端。
  • 宇宙自然生命簡史 | 02
    宇宙自然生命簡史 |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