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這三首宋詞,寫出李清照對趙明誠愛之深,思之切的秘密

2021-01-12 品書法com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她18歲時,趙明誠第一次去她家,她在門後偷看趙明誠,情竇初開,春心萌動,相思難以按捺,寫下這首《點絳唇·蹴罷鞦韆》。

《點絳唇·蹴罷鞦韆》——宋代:李清照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通篇以真率的語言,描寫內心的情感,在當時以婉約含蓄為正宗的文藝領域裡要算得上是別開生面,獨放異彩的詞作了。

作者用淡雅的語言,描寫了少女內心美麗的形象和坦率的性格。把迷人的春天和真摯的情感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那是她獨有的寫作的特點。

其語言有濃厚的民歌風味,節奏上有一定的音樂性,長短錯亂的句子式,有利於表現突然發生的情感,聲情激越,扣人心弦。最後用誓言似的對準作結,強烈的表示了女主人公的愛情的堅貞補不渝。

新婚燕爾

新婚燕爾,丈夫趙明誠外出,恰恰又是重陽節,李清照思夫心切,寫了一首《醉花陰》寄給丈夫: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趙明誠拿到妻子寄來的相思詞,既被她的才情傾倒,又被她的柔情感動。讀了一遍又一遍,猶如嬌妻在懷,如醉如痴。但他馬上又被男人那點脆弱的自尊心所觸動。

傳說他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天三夜寫了50首詞。然後將李清照寄給自己的那首詞混在其中,拿給朋友看。

結果朋友告訴他,所有的詞中,只有三句絕佳: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婚後離多聚少的生活讓這位多愁善感的才女憂傷綿綿,愛之愈深,思之愈切,她在愛情裡不能自己,常常漫步在庭院,看柳絮輕飄,落紅成陣,越發如《一剪梅》,她只好借詩詞向丈夫傾訴自己的思念,寄給他一首首離別相思詞章。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代: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詞寄託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巧奪天工的別情詞作。詞中所表現的愛情是旖旎的,純潔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單純思夫詩詞有著不一樣的表達。

作者在這首詞中大膽地謳歌自己的愛情,毫不扭捏,更無病態成分;既象蜜一樣的甜,也象水一樣的清,磊落大方。作者越是把她的別情抒寫得鴻雁傳書,固可暫得寬慰,但無法消除她的相思,喜悅的背後,蘊藏著相思的淚水,這才是真實的感情。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趙明誠因奔母喪,任江寧知府。李清照南下和趙明誠匯合,一同前往江西。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是對古時女子的寫照,時代也沒有賦予女子憂國憂民的使命。

何況在亂世,身為弱女子,活著已屬不易,哪裡還會顧及其他。李清照偏偏不,不僅憂國憂民,還讓堂堂男兒汗顏。朝廷軟弱,不思進取;丈夫同樣怯懦,臨陣脫逃。

李清照悲憤難當。走到烏江時,看到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的地方,觸景生情,心潮激蕩,隨口吟出《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讓站在身後的趙明誠羞愧難當。加上背井離鄉,四處逃難。趙明誠抑鬱成疾,不久病死在今天的南京。

從此,李清照獨自一人在南方漂泊流離,但依然心繫家國:「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

一個痴情女子,對丈夫的愛,已經成為她生命裡的全部。心愛的人死了。李清照的詞自始而終一個「情」字一而貫之。夫妻之情,其情至深至大矣。她的愛情與希望跟著死去,於是她流浪天涯,懷著對愛人的綿綿思念,在極度孤苦,悽涼中,悄然辭世。

相關焦點

  • 千年才女李清照,寫下這三首詞,雖冷門,可訴盡女子柔情
    三首詞處處表現了李清照對丈夫的深深思念與牽掛。一個在家中孤單寂寞,滿含閨怨的女子形象躍然紙上。李清照與趙明誠二人的愛情故事也在如今被人們津津樂道。二人剛結婚的幾年,感情甚篤。他們一起琢磨金石古玩,研究字畫,常常半夜都不睡覺。那段時光是李清照最為快樂的時候。後來趙明誠常年在外遠遊出差,李清照寫下了很多訴相思苦之詞,比如這三首。
  • 才女李清照,寫下新婚的銷魂之美,妻子之詞,看得丈夫都不好意思
    中華詩詞文化博大精深,唐詩宋詞之美,將中國文字之美寫到了巔峰。或許你會認為男人在詩詞天地中佔盡鰲頭,卻不知李清照作為「千古第一才女」也是讓許多男子都是自嘆不如。她的才情不僅沒有幾個女人能超過,就是與他同一時代的男人也是萬萬超越不了的。
  • 愛酒好賭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用詩詞描繪自己的四段式人生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的人生可明確的分為四個階段,同時在詩詞中均有明顯體現。展現出時代賦予的情緒愁思,抒發出自己的風華與才情。這一時期的李清照所寫詩篇,皆率真的描寫出了單純美好。「賭書消得潑茶香」的青年時代18歲的李清照嫁給了門當戶對的趙明誠,二人婚後幸福美好,恩愛有加。丈夫趙明誠愛好金石,李清照給予大力支持。
  • 李清照筆下的春天,寄託著她怎樣的幸福與哀愁?
    眼下正值春天,通過讀李清照寫春天的詩詞,我們可以走進她的內心,去觸摸她寄托在這些詩詞裡的幸福與哀愁。未出嫁以前,李清照是出身名門的公主;出嫁以後,李清照是遇到良人的那個幸運者。她和趙明誠結婚後猶如神仙眷侶,說不盡的甜蜜與和諧。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均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 【解讀詩詞】李清照《聲聲慢》
    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沉鬱悽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悽涼的景況。此詞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作品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
  • 李清照受丈夫冷落,寫了一首詩抱怨,沒想到一語成讖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李清照作詞獨闢蹊徑,以俚俗之語成清麗之句,典雅婉約,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成就了兩宋詞壇婉約派的巔峰。其傳世的詞雖只有四十多首,但每一首都是傳唱千古的精品。作詩謝絕聊閉門,燕寢凝香有佳思。靜中吾乃得至交,烏有先生子虛子。眾所周知,李清照十八歲嫁給趙明誠,二人伉儷情深,且都喜好詩詞和金石,後世有「賭書潑茶」的典故,就是講李清照與趙明誠賭背書的故事,可見精神生活很和諧。
  • 《蝶戀花》:千古才女李清照的閨情詞,酒意詩情誰與共?
    讀一詩詞,也讀一人物,讀一人物,少不了兒女情長,李清照的愛情甜蜜又悽涼,離別新婚的玩古專家趙明誠,李清照的漫漫長夜是如何度過的呢?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細評讀完,可以效仿哦,也許能幫你度過孤枕殘燈難眠的夜。
  • 李清照趙明誠新婚燕爾,李清照問她和花誰美,趙明誠回答五個字
    李清照新婚燕爾寫了一首詞秀恩愛,為何被譏為淫靡庸俗之作?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李清照嫁給了才情兼備、與之意趣相投的趙明誠。兩個人的婚姻雖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卻是珠聯璧和,佳偶天成。其實,李清照這時正是花容月貌的年紀,更兼飽讀詩書。腹有讀書氣自華,一枝梅花怎麼會有她綽約多姿、儀態萬方?之所以如此,正是對梅花的羨慕嫉妒恨罷了。望著明豔不可方物的愛妻,與鬢間一時瑜亮的梅花,趙明誠不禁痴了,良久才知情識趣地說出了標準答案:「花美、人更美!」
  • 李清照因思念丈夫,特寫一詞,最後三句情真意切,成就經典醉花陰
    因此,詩人們也大都將自己的憂愁哀傷寄托在秋日的詩詞之中。清代的趙翼就曾借著秋風抒發自己對時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嘆;南宋的吳文英也曾借秋天之景來抒發與人別離的哀愁。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也是一首關於秋天的詩詞,想必不用猜你們也能知道是李清照之作。沒錯,這次要欣賞的正是宋代第一女詞人李清照所作的千古佳作——《醉花陰》。
  • 李清照南渡之時,寫下一首狂詩,全文沒一個髒字,卻是在罵人
    李清照能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只是因為她有過人的才華嗎?想當年,宋朝經濟繁榮,百姓生活幸福,是滋養文人墨客的沃土,怎會沒有一些擅長詩詞的有才之人呢?只因李清照不僅才華出眾,她更是有一顆男子一般憂國憂民的心。
  • 李清照:婉約清麗賢淑剛毅,獨樹一幟唯我易安
    每每吟誦李清照這首《一剪梅》,心中不免湧現一種淡淡的,雅致的,從容的,唯美的悲憫之情,同時令人浮想聯翩……在中國文學史上,唐詩與宋詞是兩座無與倫比的高峰。正如唐朝和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極富盛名的繁華昌盛朝代一樣。
  • 劇目︱新編京昆大戲《清輝朗照》——李清照與她的二個男人
    ◎京昆與宋詞的美好邂逅◎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兩宋戰亂,李清照深陷對已故前夫趙明誠的思念,恍惚間見到張汝舟。原以為是明誠再世,沒想到竟是一場騙局!再嫁的李清照是晚節不保嗎?她情真而情痴,但她更要自由!李寶春一人雙面瞬間變身演技大考驗也許您我都曾耽溺於消逝的美好,企盼未來的想像,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李寶春便是要詮釋如此反差極大的兩任丈夫,一真情一負心,悠遊轉換,讓您愛之深,恨之切,又不得不拍手叫好!
  • 詩詞丨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了一生
    二是蘇軾老先生去世,宋詞半壁江山傾倒。他晚年最擔心後繼無人,收了四個學生,即「蘇門後四學士」,其中一位叫做李格非。 三是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在這一年結婚。她剛過十八歲,老公是官宦子弟趙明誠。此等情詞豔語,即使與當時風流才情俱佳的詩詞高手相比,怕是也不分伯仲。新婚燕爾,丈夫趙明誠外出,又恰逢重陽節,在如此時刻,李清照思念不已,就寫了一首《醉花陰》寄給丈夫: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 納蘭性德的這首詞句句寫出思妻之痛,尤其是最後一句,寫入心坎
    在當時詞人只以為這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片段。這首詞的下闋,主要寫了詞人的觸景回憶。亡國之君李煜曾寫過「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如今的納蘭性德也是如此。平時,她不僅照顧自己,還與自己效仿李清照和她丈夫趙明誠賭書。通過過去與現在的對比,詞人感傷不已,卻也無可奈何。斯人已故,終不能起死回生。這是宇宙間的法則,任誰也不能違反。從最後一句,我們更能看出詞人曾經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不覺意,如今失去的追悔之情。
  • 李清照寫「花」無數,唯有三朵花,寫成經典永流傳
    身為才女的李清照,擁有天底下所有女人的愛好,那便是酷愛鮮花。李清照一生寫花的詩詞無數,真正寫出李氏風格,讓易安詞獨成一派,莫過於她廣為人知的三首詩詞。 才女李清照同樣如此,她生於書香門第,有著同齡人不曾具備的讀書條件。少女時代的李清照生在鐘鳴鼎食之家,活得天真爛漫,人生充滿樂觀和自信。 從她早期的作品中,大概能夠讀出一二。此時的詩詞風格明顯趨向於活潑明朗,有一種妙齡女孩的歡快,是那樣的自信,那樣的充滿朝氣。
  • 李清照:一個好酒愛賭,離經叛道的女人,卻是中國千年第一才女
    李家答應了這門婚事,於是18歲的李清照,嫁給21歲的趙明誠。婚後二人生活幸福美滿,又有收集金石的共同愛好。雖然趙明誠仕途不順,但也因此得以定居青州之,專心學術,夫妻二人共同完成著作《金石錄》。李清照是怎麼用一首詩氣死趙明誠的?
  • 李清照和趙明誠的這段愛情,是伉儷情深還是終被辜負?
    李清照是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代表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聲聲慢·尋尋覓覓》《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點絳唇·蹴罷鞦韆》等。
  • 李清照,你能矜持一點嗎?李清照:不能
    可李清照不在乎,所謂「千金難買我樂意」。套用現在的話語,或許便是:「李清照,你能矜持一點嗎?」李清照果斷的回覆:「不能!」前半生美好,後半生悽涼就是這樣一個有才華又不拘小節的小女子李清照,18歲時,在街上被京城才子趙明誠瞧見,心生歡喜。隔天,趙明誠到李清照家拜訪,李清照正在家中院裡蕩鞦韆,看到陌生男青年來訪,匆忙地跑了,邊跑邊回頭偷看,後來做了一首《點絳唇》。
  • 李清照與趙明誠志同道合
    趙明誠愛好金石之學,文學修養極高,他倆共同研究金石。然宋風雲變幻,她的夫君趙明誠母命難違,不得已出仕萊洲。李清照和趙明誠夫妻兩人感情深厚,趙明誠在汴京城中,半個月回家看望妻子,她望夫欲歸,滿腹愁思,黯然傷神,欲說還休。物是人非,欲語淚先流。她多麼希望早日與夫君朝夕相處,相敬如賓呀!
  • 李清照思念丈夫,寫了一首詞,最後三句堪稱經典,不愧是千古才女
    因而,詩大家也大多數將自身的憂慮悲傷寄予在秋天的詩詞當中。清朝的趙翼就曾趁著秋風瑟瑟表述自身對時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嘆;南宋的吳文英也曾借秋季之景來表述與人別離的哀愁。大家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也是一首關於秋天的詩詞,想必不用猜你們也能知道是李清照之作。沒有錯,此次要賞析的恰好是宋朝首位女詞人李清照所作的千古佳作——《醉花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