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大山人的蔬果,味道就是不一樣
八大山人 枇杷八大山人是近代多位名家爭相學習的對象,他的畫大多小而精妙,其筆墨和形式簡練的背後,給人留下了無窮的審美空間,使後人們在翻閱畫卷時意猶未盡。八大山人 蔬果圖卷-梨今天來看看他筆下的蔬果圖,味道的確不一樣,極簡的筆墨,奇絕的構圖,獨特的意境,很是耐人品味!
-
「每日映畫」2020.06.04 朱耷(八大山人)作品(上篇)
八大山人畫並題【鈐】八大山人(朱文無框屐形印)竹石 【款】 八大山人【鈐】個相如吃(白文方形印)鱖魚 【題識】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河。更求淵注處,料得晚霞多。八大山人畫並題 【鈐】八大山人(朱文無框屐形印)禊堂(白文長方形印)荷花 【花押】個相如吃【鈐】在芙山房(白文方形印)貓 【題識】林公不二門,出入王與許。如公《法華》疏,象喻者籠虎。
-
傅抱石、朱敦儒、八大山人頂尖傑作登陸拍賣行,三件作品受關注
1942年秋,南洋歸國不久的徐悲鴻看到了傅抱石即將展陳的《大滌草堂圖》,十分欣賞,他引用杜甫詩句,題寫「元氣淋漓,真宰上訴」八個大字,讚嘆傅抱石筆墨之飽滿酣暢,兩人友情成為畫壇一段佳話。朱敦儒是兩宋之際有「朝野之望」的文壇巨擘,他的書法師法鍾繇而自存風骨,朱熹認為朱敦儒的小楷「精妙醇古」「近世楷法,皆所不及」。
-
八大山人畫只鳥買了六千多萬,但他絕不是最貴,最貴的居然是他?
宋徽宗畫了20隻鳥賣了5510萬元,八大山人畫了一隻鳥,賣了6272萬元,是不是已經覺得價格很驚人了?但最厲害的還在後頭,他畫的一隻鳥,賣出了4.255億!他就是齊白石!先來說下鳥在中國書畫上的地位中國繪畫史上,花鳥和山水是大多數畫家都喜歡題材。鳥因為能在天上飛,最早的鳥都還是比較神幻的。
-
畫景畫人難畫心,畫山畫水難畫情
畫景畫人難畫心,畫山畫水難畫情,都說書畫千古事,宋風海陽一心拼!畫山不難於巍峨,而難於博大;不難於清華,而難於古厚!畫山用筆,必重起伏,或橫臥其管,以三四指屈伸鉤挑而取之,或直樹其管,自上而下,蹙節頓挫而為之。或直臥其管,轉折以下,逆其毫而用之。山形既定,施以皴染,則易渾厚。畫水之法,轉筆為波,折筆為浪。折,剛也;轉,柔也。畫澗水繞石,折曲成文,筆若遊絲,不可妄生圭角,需提筆輕運,使轉虛靈。
-
八大山人(朱耷)全集(168幅)
竹石 【款】 八大山人【鈐】個相如吃(白文方形印)鳥石 【款】黃竹園畫 八大山人【鈐】黃竹園(白文方形印)小魚 【題識】到此偏憐憔悴人,緣何花下兩三旬。定昆明在魚兒放,木芍藥開金馬春。八大山人畫並題【鈐】八大山人(朱文無框屐形印)
-
「揚州八怪」之首的金農,如何畫筍、吃筍
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紫籜坼故錦,素肌擘新玉。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日前,「國博珍藏雲欣賞」帶來昔耶居士——清代書畫家金農先生的《花卉蔬果冊》,帶領大家開啟一次畫上的美味之旅。這幅《花卉蔬果冊》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曾於「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中展出。
-
花卉蔬果冊:齊白石晚年力作!
一方面面對家鄉連年的兵匪之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北京當年書畫市場的繁榮,對藝術理想的執著追求的齊白石雖已年過半百,卻抱著「餓死京華,公等勿憐」的信念,毅然北上移居,以畫謀生,終而通過不懈努力從默默無聞到蜚聲中外。初到京城的齊白石境遇可謂艱難,因其畫風與主流相悖,而頗受冷遇,鮮有問津。在其1920年的畫款中便可知一二,「觀此者,若以尋常觀畫之眼使之,則此畫醜矣。
-
動物畫技法入門:動物畫的筆墨技法
動物畫技法入門:動物畫的筆墨技法執筆學畫之前要掌握執筆方法。
-
以筆墨為例,絕不僅僅是筆與墨在宣紙上畫出筆道、滲化墨象!
以後又有王維、蘇軾、黃公望、倪瓚、青藤、八大山人……歷代文士、畫家群體中的眾多典範,以其身體力行、繼承推進,使理想人格既充滿了歷史的崇高感,又展現出時代性的鮮活風貌。這種群體性的理想人格,並不以其理想性而導致抽象的觀念,也不以其群體性而外在於個體感受,因為這種群體性的理想人格必須在具體的個人身上得到體現,從而才是有血有肉的風範,才是活的生命境界,也才真正成為心靈支柱與精神家園。
-
筆墨融情,溫馨蘊藉——宋省予畫貓賞析
祖父向來追求筆墨與造型的完美結合,因此特別重視觀察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其有詩云:「一枝一葉常觀察,胸竹何如眼竹真。」曾聽姑姑說,暑假祖父帶她去福州動物園遊玩,觀賞動物時,祖父不時用手指在大腿上勾勒對象形態,並認真觀察動物的各種動作和神態。我幼時翻看祖父畫冊,所繪花鳥魚蟲、飛禽走獸形神兼備、呼之欲出,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他畫貓,父親說,畫中的貓就是在師範學院宿舍陪伴他多年的那隻貓。
-
中國畫壇的一代宗師,他的畫曾賣上億元,卻被生活逼成了精神病!
清朝建立之後,南昌陷落,八大山人全家90餘口悉數被殺,只有他一人僥倖逃脫,於是隱居深山,在他28歲的時候出家為僧。八大山人國畫《魚》公元1680年,面對國破家亡的離亂和自己身心俱疲的悲慘境遇,八大山人瘋了,他被生活逼成了精神病,這種精神病更多是病理的成分,而不是故作佯狂。
-
嘉德秋拍今日啟幕 朱敦儒、傅抱石、八大山人三件億元級拍品亮相
她說,本季秋拍有三件「高價種子選手」:一件是近現代大家傅抱石的傳世名作《大滌草堂》,一件是北宋詞人朱敦儒的《暌索貼》,一件是八大山人的《山水花鳥書法冊》。三件作品都至為珍罕,有望創出過億佳績。來自於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古代專場的朱敦儒信札《暌索帖》。朱敦儒是兩宋之際有「朝野之望」的文壇巨擘,他的才能和成就是多方面的。
-
你知道八大山人中「八大」的意思嗎?
八大山人,哪八大?流傳的說法之一:山人是高僧,曾持《八大人覺經》,因以自號。其款題「八大」二字必筆畫連綴,「山人」二字也如此,形似「哭之笑之」。「八大人覺經」,講的是「世間無常……、多欲為苦……、心無厭足……、懈怠墜落……、愚痴生死……、貧苦多怨……、五欲過患……、生死熾然……」。而八大山人自己不作解釋。
-
湯哲明:「傳奇人物」葉茂中其畫其人
葉茂中的野心,遠不止在傅抱石畫格中用力,而是進此遠追石濤、八大,並上溯元人王蒙,這是一根完整的鏈條。因四王等正統派畫家筆筆古人的不越雷池,振發了石濤、八大從我手寫我口的角度掀起的藝術洪流。自元人以下的筆墨傳統,至此有如遭遇前路大石的巨瀑,頓時被扯成正統派與野逸派兩道,飛流激射直下,掛到了近代,掛到了讓老葉心儀的傅抱石……老葉是泰州人,江蘇水墨畫自建國後受傅抱石影響極大,特別是山水畫家,泰半乞靈於傅氏筆墨的狂逸蕭散,頗有「關陝之士摹範寬、齊魯之士摹營邱」的遺韻。老葉也不例外,在藏界他非但以收藏傅畫知名,畫上自然也於抱石皴心印極深。
-
他是明朝皇室後裔,曾畫一隻小鳥拍出6272萬,被稱為畫壇最貴小鳥
在明末清初時期出現了一個畫家,他畫的鳥魚禽類風格獨特,尤其是對眼睛的刻畫都是以白眼向上的形象示人,其中他畫了一隻小鳥,後來拍出了6272萬,可見其作品受推崇的程度。說到這裡,很多人都知道這個人是八大山人了。
-
上海最大規模山水畫邀請展:呈現三代人的筆墨與山水文心
「文心雕龍——上海山水畫邀請展」現場主辦方表示,由於時間等各種原因,此次大展邀請的上海山水畫家仍難免有疏漏處,「但毫無疑問的是,作為上海二三十年來規模最大的山水畫大展,這次大展也是一個真實的紀錄,從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生的畫家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畫家,三代人的筆墨與心中的家山,不僅是百年來中國山水畫跌跌撞撞迴環往復一路走來的鮮活見證,也承載了中國畫前輩大家到當代上海畫家對中國畫與中國文化的諸多思考與期望
-
中國畫的筆墨風骨——著名書畫家、指墨畫大師朱祖國談中國畫藝術
對於中國畫而言,沒有用筆的根本,就缺少了中國繪畫的根基,而書法應該是提升中國畫用筆必然途徑,缺筆的畫是油是俗!便失去了藝術的生命力。筆如其人!石濤崇尚的一畫論揭示出:中國書畫線條背後隱藏著,創作者精神世界的表達和追求,透過畫家用筆方式與線條功利完全可以看出作者有無大家氣象。正是因為它是人的身體狀態、精神面貌、文化素養、筆墨功力等綜合因素的瞬間表現。
-
八大山人與石濤:骯髒不平之氣,發之於詩書畫
(八大山人) 筆頭那識祖師禪,寂照虛空近自然;但覺淋漓元氣溼,不知是墨是雲煙。(石濤宏濟) ——居巢《今夕盦讀畫絕句》 《鄭板橋集·題屈翁山詩札,石濤、石谿、八大山人山水小幅,並白丁墨蘭,共一卷》詩云: 國破家亡鬢總皤,一囊詩畫作頭陀;橫塗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