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火的國產都市劇非《三十而已》莫屬。劇中三位女主不僅為我們呈現了三十歲女性的不同煩惱、心酸、煎熬,更是代表了不同的理財思維。與其看著劇中主角而加深年齡焦慮,不如趁現在跟著女主角們學學投資理財,一起實現財富自由,走向人生巔峰!
劇中三位女主有著不同的性格、喜好和背景:有點「傻白甜」的公司小職員鍾曉芹,獨自在大城市拼搏的高級銷售王漫妮和創業之後家庭事業兩手抓的全職太太顧佳,她們分別代表了「小白投資者」、「投資進階者」與「高階版投資者」。
「小白理財」鍾曉芹
在公司按部就班地上下班、熱心助人卻總被同事當做「萬能貼」女孩的鐘曉芹,應該算是最不擅長,或者說幾乎沒有投資思維的普通小白代表。因為是本地人,即使結婚後,生活中也有家人不時照顧。所以她活得平淡又隨心,不爭不搶,也自然沒有危機意識。
但乖乖女也會有著急的時候,受不了跟丈夫的「喪偶式」婚姻而「激情離婚」的鐘曉芹也願意重新開始、重啟人生。綜合來看,這位「小白投資者」的投資理財風格應當屬於「激情保守型」。
理財建議:
1、提升個人競爭力。在這個年齡,存量資產並不多,所以在資本積累的初期,通過努力工作賺錢才是王道。要提升個人在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保證事業上更進一步。
2、強制儲蓄。可以以定投的方式來強制自己儲蓄。從20多歲開始投,每個月拿出幾百劃入指定帳戶,20年甚至40年之後這看似不起眼的累加所產生的複利效應將會非常巨大,況且部分青年人在日常工作之餘還會有一些兼職收入,與其將這筆額外所得盲目消費掉,不如做點投資「以小養大」。
資產配置上:鍾曉芹可以遵循4321原則,即收入的40%用於供房及市場理財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於保險。
產品方面:保守型投資者厭惡風險,寧願理財收益不那麼高但也要保證本金安全。可以選擇銀行存款、國債、定期理財產品等產品,風險較低,也可以最大程度確保本金安全。保險方面,建議配置基礎的保險產品如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以及家財險、車險等。
「投資進階」王漫妮
王漫妮的狀態,與鍾曉芹剛好相反。作為在上海打拼了八年的滬飄,她深知只有留在一線大城市,才能獲得最多的向上發展機會,能力才是挺直腰杆的資本。因此她目標清晰明確,每天都打滿雞血地努力。早上第一個到公司,晚上最後一個走,銷售業績總是排名前列。
但是王漫妮雖然收入高卻是個十足的月光族,就連旅行刷卡1.8萬元都需要分期付款。「精緻窮」的王漫妮遊輪旅行果斷升艙、萬那杜說走就走,追求品質、不懼風險,加上她還單身,沒有太大家庭負擔。綜合來看,她屬於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進階者,但卻因為「月光女神」而沒有太多選擇。
理財建議:
1、強制儲蓄。「月光族」首先應建立理財檔案,對開銷情況進行分析,哪些是必不可少的開支,哪些是可有可無的開支,哪些是不該有的開支。要合理規劃資金使用,強制儲蓄以增加現金流。
2、合理負債。租房一族永遠面臨房東的不穩定因素,比如突然賣房,而漫妮也是在交不起房租的時候考慮回老家發展。這個階段可以有更多明晰的財務目標,比如買房、買車等等,建議可以合理負債,貸款購置這些大件物品,儘可能增加閒置資金。
資產配置上:王漫妮暫時不用供房,同時需要減少不必要開支,因此可以35%用於市場理財投資,20%用於日常生活開支,30%用於銀行存款,15%用於保險。
產品方面:王漫妮可以在鍾曉芹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風險稍高的理財產品,比如股票、黃金、股票型基金。保險方面,王漫妮無房,車也是送的,可以適當減少財產險的投入,增加意外、醫療、重疾險的保障額度,同時可以增加定期壽險、養老險等產品的配置,也相當於強制儲蓄了。
「高階投資」顧佳
為了孩子教育,大手筆買了上海市中心的大房子;為了老公事業,調動各種手段就為混入「太太圈」。身為創一代的顧佳,是最具有投資思維的一位。她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顯然已屬於中產靠上,不過企業經營有風險,加上她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頂梁柱,理財風險不應過高。因此,適合顧佳的風格應該屬於高階穩健型,要平衡不同風險的投資,做到攻守兼備。
理財建議:
1、分散投資。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
2、抵禦風險。應著眼於長期增值,保護和改善未來的生活水平,以實現多年後養老、子女教育等長期財務目標。
資產配置上:顧佳需要考慮子女教育和養老規劃,因此可以20%用於房產、收藏品等實物資產,20%日常生活開支,30%市場理財投資,15%教育規劃,15%用於保險。
產品方面:在配置長期穩健類收益資產比如銀行大額存單、固定收益類、家族信託等產品的同時,可以配置指數基金、債券基金。並且可以適當投資高風險、門檻較高的產品,如股票、股票基金、陽光私募、私募股權等。保險方面,由於丈夫的煙花公司是一個高風險企業,所以此類企業主需要通過保單來規避債務風險、稅務風險甚至是刑事風險。而儲蓄型的保單可以在有需要的時候取出,比如顧佳想開甜品店的時候就是通過保單實現的。儲蓄型保單同時也可以為多年後的養老以及子女教育做一個長期規劃。
資產配置策略的基本原則
在三位女主身上,我們看到了提前做好人生規劃與財富規劃的重要性。
如果鍾曉芸沒有把銀行卡交給老公保管,而是自己做好家庭財務規劃,就不會在職場中那麼卑微;如果王漫妮能做好財務規劃,不是「月光女神」,面對刁鑽的客戶,完全會有底氣diss回去;如果顧佳在孩子出生後早早為孩子上學做好教育規劃,就不會出現四處請託的尷尬情況了。
人生如戲,但是劇中的主角總是能走出低谷,之後乘風破浪有如神助,現實卻並非如此,我們還是要結合個人家庭的實際情況提前做好資產配置。
01
準備好應急資金
就一般理財規劃來說,應急資金應該為一個家庭正常情況下3個月至一年的用量。3個月為最低量,一年為最高量,有這個資金量,在大的風險或突發風險面前,家庭才有足夠的抵抗力。資金量過低,就不足以抵禦風險;資金量過高就過度謹慎,資金的整體收益率就會降低。
應急資金應重點兼顧流動性與安全性。主要的配置形式包括:現金、活期存款、一年以以內的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可轉讓的理財產品等。
02
做好保障規劃
保障規劃重點要關注兩方面。一是突發事件的發生,為了防止突發事件對家庭的影響,要適當配置一定的意外保險,比如車輛、重要的家庭財產等。二是家庭成員的健康,建立家庭所有成員的健康計劃,可以投資一些健康險等險種,尤其是家庭主要收入的成員,要重點配置。
03
做好生息資產的有效配置
配置生息資產時,要綜合考慮風險和收益以及長短期限。具體來講,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高中低風險資產相結合。從資產配置比率來講,高中低風險資產應以三分法為主,即各佔三分之一,這種配置方法可以有很好的風險抵抗能力。萬一哪一方面發生風險,還有足夠的資金抵禦其他的風險。當然,不同的風險偏好人群,可能在比率上有微調,但建議仍要維持基本的平衡。
第二、固定收益和權益類相配合。早期我國整體風險相對偏保守,也由於品種的限制,因此固定類收益佔大多數,權益類很少或基本沒有。近幾年,情況正相反,有的人過度強調權益類投益,風險不斷擴大。疫情給了我們很好的教育,雖然每個人的風險偏好不同,但大眾在投資中一定控制風險,風險第一,收益第二。
第三,短期投機和長期投資相結合。投資是假定所承受的資金投入風險和將要得到的收益是相當的,即收益的預期相對穩定。投機則是指資金的投入會得到一種不可預測的收益,可能高,也可能低。根據投資和投機的定義,實際操作中,長期限的一定要以投資為主,看重投資對象的穩定性和收益性。短期則可以進行少量的投機。
第三、中國和全球相結合。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對於高淨值人群來講,外匯和國外資產可以適當配置。
第四、注重資產組合。俗話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投資中的資產組合,更多是為了分散風險,確保資產的安全。
關於資產的操作,低風險投資一般個人操作即可,高風險資產交由專業人士操作更妥當,選擇安全穩定的財富管理平臺和專業的理財規劃師,將錢配置在最具增長潛能的資產上,同時還能防控金融風險,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