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只剩三年,你要怎麼活?如果知道自己即將告別這個世界,你會想留下什麼……
「您好,您還在新華社工作嗎?」6月16日晚,突然收到基層足球教練荊永興的信息。我有些詫異,這是我們成為微信好友後第一次對話。夜已經很深了。
重病中的荊永興
「您看看我的故事值不值得報導。」他的第二句話顯得小心翼翼。隨後發來的資料裡,「癌症晚期」「病危」的字眼赫然驚心,我騰地坐起來——他應該只有30多歲啊!照片裡的人形銷骨立,一時竟難以辨認。
初見荊永興,是大約兩年前北京的一個青少年足球活動。那時候他就挺瘦,個子不高,性格開朗。寥寥數句交談後我們互留了聯繫方式。印象中他的朋友圈更新很勤,發的都是他的小球員、他的妻子兒女、他鍾愛的曼聯隊,還有他對中國足球的思考。透過屏幕,他看上去精力充沛。
「我教過很多小孩踢球,不能教自己兩歲的兒子踢球,這是我最大的遺憾。我想讓兒子長大後知道爸爸做過什麼事,有過什麼夢想。」他又發來幾行文字,「我還想呼籲更多人關注中國足球,關注青少年足球。」
他的回覆很慢,時斷時續。我不忍打擾他,於是聯繫了他的夫人沈嬋,看到了病歷。我這才知道,我認識的荊永興,在成為一名足球教練的時候就已經是一位癌症晚期病人。在沈嬋的講述中,荊永興的形象漸漸清晰起來。
他始終是一名普通的基層足球教練,他又從來都不是一名普通的教練。這是一個用足球與生命賽跑的故事。
倒數
29歲那年,醫生告訴荊永興,最多還能活三年。倒計時嘀嗒作響,在冷酷流逝的時間裡他問自己:我要怎麼活?
就在半年前,荊永興還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那是2012年,他和同為曼聯球迷的妻子生下一個漂亮的女兒,他在旅遊公司的事業蒸蒸日上,他還通過了曼聯足球學校的教練員培訓,距離足球教練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荊永興(左二)在曼聯足球學校教練員培訓中
沈嬋記得她懷孕時,兩人去參加球迷活動,荊永興拿起一個足球塞到衣服裡,兩個「大肚子」相對大笑。
不料命運弄人。2013年3月,荊永興確診胃癌晚期,腫瘤惡性程度很高。沈嬋不敢相信,從不抽菸喝酒,愛好只有足球的丈夫,怎麼會得這個病?
經過全胃切除手術和八個周期的化療,荊永興從138斤瘦到95斤。「醫生說,這種情況存活一年的概率在50%左右。想要存活三年以上,需要奇蹟。」沈嬋回憶。
看著襁褓裡的女兒,夫妻倆沒有時間流淚。2014年初,荊永興身體有所好轉,他開始籌劃做些事情。「他太愛足球了。雖然不能劇烈運動,但他還是想教小孩踢球。他是想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去過。」沈嬋這樣理解丈夫的選擇。
荊永興、沈嬋與當時一歲的女兒
沒有運作、沒有宣傳、沒有團隊,荊永興的萊亞青少年足球俱樂部就這樣成立了。他在河北燕郊找了塊場地,拉了個橫幅就開始培訓。「有人願意踢我就教」,荊永興這樣想。
俱樂部剛創建,沈肖楠就帶著兒子報了名。他回憶,荊教練從來只象徵性收一點費用,「有時候忘記交費他也從不提醒,都是後面想起來再補交。」
他的課程給另一個家長馮永亮留下這樣的印象:「荊教練會根據不同孩子的情況進行針對性訓練,整個訓練課一個半小時從來都不懈怠。輸球的時候他都是鼓勵孩子,告訴他們輸在哪裡。他不僅僅是在教孩子踢球,更是通過訓練教孩子如何做人。」
馮永亮自己也是足球愛好者。「把兒子交給他我一直很放心,孩子也特別喜歡他。」
新生
俱樂部漸漸有了起色,報名的孩子多了起來。荊永興找著機會就帶孩子們去參加北京的各項比賽,更是在燕郊的多項賽事中獲得冠軍。
為了給孩子們提供高質量的訓練,荊永興考取了中國足協D級教練員資格證,成為專業足球教練。沈嬋有些驚訝,沒想到半路出家的丈夫,竟然把這個事情真的做成了。
活起來的俱樂部似乎也給荊永興的生命注入了生氣,三年轉瞬即逝。除了飯後短暫難受外,荊永興的生活似乎和常人沒有太大區別。沈嬋覺得,這簡直是「上蒼開恩」。
「上蒼」的恩賜不止於此。2017年春天,沈嬋發現自己意外懷孕。荊永興對她說,是否留下這個孩子,他沒有任何發言權,因為他的身體情況無法做出任何承諾。
在現實壓力面前,沈嬋猶豫了很久,決定放棄這個孩子。到了醫院,她竟掛錯了號,本應去計劃生育科卻跑去了婦科,孩子暫時留了下來。回到家裡,看著若有所思的丈夫和眼含淚水的女兒,沈嬋改變了主意。「所有人都說我腦子進水了。」
5月31日,小球員們探望荊永興
2018年3月,小兒子出生,荊永興很是高興。他在朋友圈寫道:「姐姐是對足球不感興趣了!兒子快快長大!好和爸爸一起踢足球、看足球比賽。」他開始憧憬帶著兒子在足球場飛奔的畫面。
這時的荊永興在業內已小有名氣。他收到北京一家專業青少年運動公司的邀約,成為足球項目策劃總監,主要負責校園足球教練培訓工作。重新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荊永興計劃著,等兒子長到兩三歲,攢夠了錢,就帶著全家人去老特拉福德看曼聯隊的比賽。
日常工作加上周末帶隊訓練、參加公益活動,荊永興的生活被足球填滿。有時候,沈嬋都忘記了自己忙碌的丈夫是個病人。
荊永興與中國男足隊員于大寶一同參加「紅粉筆」公益支教活動
沉默
腫瘤在他身體裡埋下的不定時炸彈終究還是炸了。
2019年2月,荊永興平靜的生活被打斷。他病情惡化,癌細胞轉移至腸道。幾次大手術過後,關於足球的夢想不得不戛然而止。沈嬋說,這是命運帶來的一場驚慌失措。
荊永興解散了俱樂部,把球員們一個個推薦到其他球隊,家長們紛紛嘆息。他也辭去了在青少年運動公司的工作,老闆誠懇挽留,讓他養好病隨時回去。然而對於真實的病情,荊永興卻閉口不談。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們的荊教練其實早就是一位癌症晚期病人。
荊永興為校園足球教師授課
接到記者的電話,張榮晉才第一次了解自己這位前同事的病情。「那時他只說自己胃不好、吸收不好,所以才這麼瘦。身體的事情他從來沒有提。我不知道,完全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張榮晉一連說了三遍。
「不管是備課還是做項目,他都非常細緻、認真。」張榮晉說,「給老師們培訓,反響都很好。」
荊永興的小球員們,直到今年5月底才得知他的情況,第一次去看望了他。荊永興默默解散俱樂部時,只告訴家長是身體原因。「沒想到會是這樣,他還這麼年輕。」沈肖楠沉重地嘆了口氣。
沈嬋說,丈夫從不願拿自己的病說事,他害怕被別人照顧。「他只想做一個足球教練,教好每一堂課,帶好每一個球員。」
5月31日,小球員們探望荊永興
念想
「我現在就是希望我在這世上能有個念想!我家孩子以後百度爸爸的名字能找到我!而且能為有這樣的爸爸感到欣慰。」我的手機屏幕再度亮起,彈出這樣一段話。
以沈嬋對丈夫的了解,主動找人說出自己的故事甚至比他身患重病還要去當教練,更加需要勇氣和決心。
現在荊永興住在醫院裡,因為疫情原因,家屬無法探望。醫院已多次下達病危通知書。沈嬋說,女兒已經長大了,但兒子還很小,荊永興總擔心兒子不記得自己,所以想儘可能多地留下一些痕跡。
其實,36歲的荊永興已經留下了許多痕跡。
在萊亞俱樂部簡介中,荊永興寫道:「俱樂部宗旨是讓孩子通過快樂足球運動能更全面、更健康地成長。在增強體魄的同時,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和責任感,提升專注力以及建立自信;同時發揮足球很好的交流溝通載體作用,拓展孩子的社交能力。我們相信,足球對青少年而言具備非常全面的素質提升特質,我們正在為此努力!」
足球無關生死,足球高於生死。儘管它無法逆轉生命,但卻給了熱愛它的人面對一切的勇氣。
等到小兒子長大,他會看到,他的爸爸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在走到生命終點之前從未放棄理想。
祝福他的世界,也常有足球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