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易旭東 方志四川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眉山人陳希亮蘇軾主政陝西鳳翔
易旭東
十一
天府文化注入周秦文化(下)
幾乎走遍了關中的主要山水名勝,遊遍周至山水勝景、道教名山大觀。
三年中,與長安山水結下了不解之緣。
以山水而得名,周至縣,屬鳳翔府轄。
位於周至縣的秦嶺國家植物園(圖片來自網絡)
西安的西大門。距西安市區68公裡。
終南縣,今西安市周至縣終南鎮。
地處關中西部,關中平原著名的大縣。南依秦嶺,北瀕渭水,襟山帶河,秦嶺主峰太白山,矗立在縣西南隅,由八仙臺分為南北兩支山脈,分道逶迤流走,宛如兩匹振鬣飛馳的駿馬,競相追逐,奔向東海之濱。峰嶺險峻,溝壑縱橫,如同豎立起一架碧綠的翡翠屏風,涵養著豐富的水源,環護著肥沃的平疇。
「盩山厔水,擅關中第一;鍾奇毓秀,宜其迥邁群倫」。
秀麗山水,秦皇漢武、隋唐帝王秉燭夜遊,樂而忘返,傳說中的神仙蹤跡,絡繹不絕。自東漢馬融在仙遊寺附近石室苦讀成名,唐朝詩人岑參、劉長卿都曾在南溪結廬,王質夫隱居薔薇澗,盧綸避亂杏林莊。詩人白居易,在周至擔任縣尉期間,和周至山水結下不解之緣。
蘇軾,三年三次來訪周至。
足跡所至之處,詩情奔湧,佳作聯翩。特別喜歡仙遊寺附近玉女泉水的香冽甘美,竟和方丈相約,剖竹為符,遣州吏定期汲取,以竹符作為憑信,戲謂「調水符」。
樓觀臺,道教樓觀的發源地。
樓觀臺國家森林公園內(圖片來自網絡)
周至縣境內,終南山北邊,東距西安70公裡,西距周至縣城15公裡。
傳說周代大夫函谷關令尹喜在此結草為樓,以觀天象,因名「草樓觀」。迎來老子在此著《道德經》五千言,並在樓南高崗築臺授經。相傳,秦始皇修廟於樓南,漢武帝建宮於樓北。
「其樂如始」。聞知蘇軾正在樓觀酣遊,章惇再次覓蹤訪至。
蘇軾寫下「此後一覽秦川小,不待傳經意已空」的千古絕唱。
遊西樓觀時,興致勃勃,終日未竟,夜宿大陵山,寫了《溪陰堂》一詩:「白水滿時雙鷺下,綠樹高處一蟬吟。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溪南十畝陰。」
山上是吾老洞、尹喜墓,山下是就谷水、老子墓,對面便是延生觀、玉皇殿,古洞幽境,仙山秀水,名人逸事,兩人又一次醉臥周至。
蘇軾多次來到長安遊玩山水。
兄弟倆曾寫過數十首關於長安山水的詩文。
長安是蘇軾文學創作的重要起點。
延生觀,位於周至縣樓觀臺西約3.5公裡就峪口,始建於唐,曾稱玉真觀、升天台,為玉真公主修道的場所。玉真公主,唐玄宗胞妹,師從道士史崇玄,紀念母親而修建,寓意天下所有人長生不老。詩仙李白,就在延生觀被玉真公主所薦,入朝為官,留下讓人羨讓人妒的「終南捷徑」的佳話,300年之後,蘇軾初入仕途後身臨其境,觸景生情,戀戀不捨,慧思如泉。
延生觀(圖片來自網絡)
蘇軾為歧下大旱,到樓觀西邊的太白山祈雨,蘇轍途經關中,兄弟倆同遊樓觀,親臨其境,感受終南山仙都福地道教情趣。隨後又遊覽唐時的玉真公主別館,登山上小堂而吟詩。
治平元年(1064年),正月十一日,再次由子蘇轍約章惇一同再遊樓觀。
蘇軾留下《仍書樓觀》,蘇轍寫《和子瞻三遊終南山九首》。
在詩中寫道:「終南太白橫翠微,自我不見心南飛。行穿古縣並山麓,野水清滑溪魚肥……君看麋鹿隱豐草,豈羨玉勒黃金鞿。人生何以易此樂,天下誰肯從我歸。」
長安山水的美,竟讓蘇軾樂而忘形,醉不欲歸。
周至縣城南17公裡的黑水峪口的仙遊寺。
西安仙遊寺博物館(圖片來自網絡)
與仙遊寺寺僧覺岸成為摯友,二人常抵掌而談。
有一回,覺岸正在佛堂吃魚。自知有違佛規,選擇在午後。不料,蘇軾突然出現,一時大窘,藏魚於磬中,自我解嘲,用一副對聯的上句「向陽門第春常在」為話頭,索求下句。
心知肚明。蘇軾微微一笑,侃侃對來:「積善之家慶(磬)有餘(魚)!」
一語雙關,趣含譏諷。
留下「佛堂吃魚」的佳話。
在陶淵明的田園之樂中,樂不僅在看到南山,賞悅的更在見南山時的「悠然」心情的體驗;白居易也不在乎景觀規模,而滿足於「竹間琴一張,池上酒一壺」,從中體驗悠閒自適的愉悅。
「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溪南十畝陰」。
不僅是眼中的景,更是一種心境體驗,感受一種精神境界。
從大自然的景物中感悟人生。
山水詩,描寫了南山的雄偉俊奇,給南山平添了幾分靈秀。
詠史詩,秦始皇的殘暴,唐玄宗的荒淫,董卓的貪婪,諸葛亮的忠貞,都生動的呈現。
記事詩,以細膩流暢的筆觸,記錄了多次遊覽的詳細行程。
清晰地看到蘇軾以儒教為主的忠君愛民思想,佛教拯救眾生的悲憫情懷,道教自我救贖,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儒道佛三教在身上逐漸長成,和諧統一,並由此開始一直影響一生。
良性互動。美麗的長安山水給了充分的養分,長安厚重的文化積澱增添了審美情趣。
(未完待續)
前期回顧
……
作者簡介
易旭東,男,知名紀實作家,非學院派天府文化學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學者。曾在多家報紙任副總編,中央級報刊任部門負責人。發表近400多萬字的紀實作品,近50篇作品獲各種獎項。2012年辭職,從新聞「回歸」到文學,閉門讀史,跨文體、非虛構「紀實」歷史。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易旭東
配圖: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易旭東 ‖ 眉山人陳希亮蘇軾主政陝西鳳翔(23):天府文化注入周秦文化(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