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帝駕崩之後通常都是由嫡長子來繼承皇位,也就是太子,然而有的時候這嫡長子卻不一定能夠得到皇位,有可能因為他們自身犯錯,也有可能是因為皇帝不喜歡他。這次要說的這位皇子,也是因為得罪了皇帝,被派去戍邊,可要說皇帝不喜歡他,應該是談不上的!他手握幾十萬大軍,本可繼位當皇帝,最終卻因為愚忠而死,讓他的弟弟撿了個便宜,也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扶蘇與蒙恬劇照)
這位皇子就是秦始皇的長子扶蘇,他身為秦始皇的長子,最終卻沒有繼承到皇位,他那昏庸的弟弟胡亥卻登上了皇位,最終秦國二世而亡,很多人都將這責任歸咎於趙高和胡亥,其實還有另外兩個原因,其一是扶蘇自己也有問題,他這人雖然在才能、學識方面都是沒問題的,但是有一個最大的缺陷就是太軟弱了,不知這個形容是否正確,但至少給蠢哥的感覺即使如此。其二嘛,那就要歸咎於古代的通訊技術太落後了。
(秦軍劇照)
先說說扶蘇這人,秦始皇一直都是想讓他來繼承皇位的,只不過這爺倆似乎生來就是冤家,其實可以說他們倆都有錯,要將兩人的性格綜合一下,秦朝也不至於二世而亡了,秦始皇錯在太激進,而扶蘇則是太保守,這打天下和繼承天下的人就是不一樣,秦始皇一統六國,經歷了種種戰事,覺得該殘忍的時候就得殘忍,他之所以將扶蘇派去戍邊,很大一部分原因並不是討厭這個兒子,更多的應該是想要歷練他,讓匈奴替他教扶蘇該怎樣去做一個君王。
(秦始皇劇照)
秦始皇要真的討厭這兒子,也就不會派蒙恬和他一起去了,而在秦始皇死後,扶蘇可是手握著30來萬的軍隊的,即便此時趙高他們假傳聖旨,只要他一聲令下,反攻鹹陽,應該也是能奪下皇位的,不過這就要歸咎於之前說的第二個原因了,古代的通訊效率實在是太差。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考慮過,扶蘇接詔的時候,他是不知道秦始皇已死的,所以在他看來,既然是自己的父親要自己死,他才心灰意冷的自行了斷了。說白了,他還是愚忠於秦始皇呀!
(秦二世墓)
假設當時扶蘇接到遺詔之後就發兵鹹陽,再成功奪下皇位,秦朝就一定會變得更好嗎?在蠢哥看來,秦始皇在位的時候已經是民怨四起,胡亥繼位再瞎胡鬧一頓,才有了秦朝二世而亡的悲劇,扶蘇繼位即便不會帶來太大的改變,但他一定不會讓秦始皇的暴政延續,也就是說,扶蘇應該是能夠為秦朝續上一口氣的,也許秦朝依然會滅亡, 但應該不會是在亡於二世,若再延續個幾十上百年,那中國的歷史就完全被改變了。只可惜當時消息太不靈通,他若是知道秦始皇已死,定要懷疑這遺詔的真實性,恐怕就不會乖乖送死了。
(扶蘇劇照)
當然,歷史是不容假設的,我們只知道扶蘇比胡亥的能力要強,再往後的發展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可惜了一代「翩翩公子」扶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