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睛看臺灣——臺北的夜空(一)

2021-02-10 覺海揚帆

      冬意漸濃。窗外的夜雨滴在竹林間,蕭蕭間更添了幾份寒意。

 

       打掃房間,把行李拿出來,將這幾天穿過的裙子歸置疊好,撕下旅行箱上的條碼紙。收拾文件袋,幾張機票滑落出來,兩張武漢至廈門的往返票,一張廈門至臺北,一張高雄至金門,另有一張金門至廈門的船票。這是我七天的行程。  

 

        10月19日,由楊恆均先生帶隊的臺灣遊學團在廈門集合,20日上午飛往臺北桃園機場。遊學團共三十多位成員,來自全國各地,都是楊恆均先生的讀者。談到中國民主進程的宣傳推廣一定繞不開楊恆均先生。他經歷豐富,視野廣博,多年來在網絡上大力宣傳民主制度,發表了許多影響深遠的博文,被網友們稱為「民主小販」。我長期關注他的博客,說他是我的民主思想啟蒙老師毫不為過。上個月得知他組織讀者去臺灣遊學,我便報名參加了。

     

      

      遊學活動只有七天,但卻像過了很久,因為每天都有新鮮動人的經歷。此刻收拾完行李,坐在檯燈下,有點急切地打開電腦,想要趁感受還鮮活時記下在臺灣這幾天的見聞。但我有點沮喪,似乎有太多東西推搡著想要破門而出,堵在門口反出不來。

 

       遊學團裡各位朋友們親切的笑臉,楊恆均先生爽朗而睿智的話語,在臺北國民黨總部坦誠友好的座談交流,在海軍左營區的參觀,與謝龍介議員吃飯聊天,還有臺北故宮博物院粉彩圓瓶,中臺禪寺的佛像莊嚴,阿里山的千年神木,日月潭的碧水白浪……這些畫面在我腦海中碰撞回溯,紛紛綿綿,不知從何說起。但定定神,始終盤旋不去的卻是一張極其普通、帶著點羞赧的臉。我發現這竟是此次臺灣之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畫面。

 

       那是到臺北的第二天,上午在國民黨總部座談完,下午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旅途中只要有機會,我更喜歡一個人到處走看。獨自參觀了中正紀念堂,想去誠品書店逛逛。坐計程車到半路,無意間看到路邊是國軍歷史文物館,我馬上下車,走近才發現已閉館。我只好在門口轉悠了一會兒,拍了幾張照片。

 

      聽司機說誠品書店已不太遠了,我打算走過去。正好迎面走來一位大叔,我上前問路。他用不太流暢的國語指著方向,見我還是有點茫然,略猶豫了一下說道:「我下班了沒事,要不我帶你去吧!」他見我有點詫異,趕緊擺手說:「你放心好啦,我不會怎麼樣的啦!」

 

       我笑道:「倒不是擔心,我怕耽誤您時間。」他說:「沒事啦,反正我也要去那個方向。你說話的口音好好聽,你是北京人嗎?」就這樣,我們聊起來了。


      大叔看起來五十出頭的樣子,戴著幅眼鏡,透著點文化氣,穿一件洗褪色的紅色T恤衫,領子已經磨破了,手指顯得很粗糙。除了有點羞澀外,氣質看起來倒像北京侃爺。說話間他帶我走到他那輛小又舊的摩託車前。在臺灣摩託車是非常普遍的交通工具,寬闊的大馬路上,摩託車與汽車並行,風馳電掣地駛過,各不相擾。他先帶我去買了一頂頭盔,說在臺北使用摩託車必須戴頭盔。我戴好了,他鬆了一口氣,拍拍胸口說這下放心了。

 

       坐上後座,大叔囑咐我扶好便一路呼嘯起來。我們看起來和來往的摩託一族沒什麼區別,但我卻興奮的想高歌一曲,我感到一段奇妙幸運的旅途經歷即將開始。

 

       很快,大叔帶我來到西門汀。各式各樣的特色招牌、霓虹燈,好像抬腳走進侯孝賢的電影畫面中。到了誠品書店,我挑書,他在外面抽菸等我,約好半個小時後在樓梯口見。沒一會他又進來,向我介紹一些書。從他的介紹中,看得出他也愛看書,對歷史和文字學很感興趣。他還愛好機械,業餘喜歡做一些機械手工。

 

     

      買好書出來,臺北立馬成為大叔家的客廳,他熱切地想要把家裡的各種寶貝展示給我看。他帶我去參觀電影街、中藥街,還去了幾個有名的夜市,那裡各種小吃琳琅滿目,我只恨自己胃太小。路過龍山寺,他建議我進去看看。我進去逛了一大圈回來,出寺門一抬頭,他竟然站在馬路對面。原來他怕我出來找不到他,一直在門口等著我。我怪不好意思的,他倒安慰我。

 

      逛了好久,我請他吃飯,他堅決只點了一份才一百二十臺幣的肉羹飯。他向我介紹,肉羹就是當年晉惠帝說的「何不食肉糜」的那種東西。我們邊吃邊聊天,得知他祖籍福建仙遊,來臺灣已經有七八代了。我好奇地問他們是如何投票選舉,他說選舉前會有人把選票寄到家裡,一般在附近學校投票。

 

       我說:「我長這麼大還不知道選票是什麼樣子呢。」

   

       他搖搖頭說:「哎呀,你們沒經歷過就覺得民主好,其實也就那樣啦!他們天天在電視上鬧來鬧去的,好煩的啦!」

 

       我問道:「民主自由難道不好嗎?」

 

       大叔說:「我按規矩做我的事,又不違法,沒人能把我怎麼樣。他們誰當總統不關我事,我已經很自由啦!」

 

       我八卦地問他支持哪一個黨派,他說:「先前我投過馬英九,但我也不是支持國民黨,我支持中華民國啦。我從沒去過大陸,最想去的就是北京的長城。等我攢到錢去大陸,到時請你當導遊哦!」

 

       中華民國,這個詞對我們既遙遠又熟悉。沒來臺灣之前,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段逝去的理想與情懷,是那些燦若星辰的大家風範與名媛閨秀的風採。來到臺灣,在桃園機場「中華民國入境」幾個字前,我有種強烈的穿越感,好像那一頁歷史只是被太平洋的海水隔斷,而今竟在彼岸重新續上再翻閱。

 

       談到中華民國,必然繞不開蔣介石。他在我小時候的歷史政治書中的形象是一層,下午我參觀中正紀念堂時看到的形象是一層,臺灣人口中的先總統形象又是一層,還有第二天黨外人士懸掛在紀念堂兩側的對聯:「拆除威權象徵,實踐正義;公布屠殺真相,清算到底」又是一層。我在筆記本上默默抄錄下他的兩句話:「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

 

       臺灣之行,我思考最多的問題是:真相是什麼?我們究竟知道多少?是以什麼立場、站在什麼角度在看?我沒有答案,也許思考本身就是答案。

 

     

      大叔帶著我騎摩託從下午逛到晚上,我們聊各自的生活。他告訴我,他最大的夢想是當導演,創作出一部可以轟動世界的電影。他平時會看電影方面的書,特別喜歡李安。他在講著這些,眼裡放著熱切的光看著遠方,似乎毫不懷疑。我知道這大概永遠不會實現,但我打心底尊重和祝福,一個有夢想的人是有福的。

 

       他說是自己羅大佑的粉絲,說著就哼起他歌,我跟著一起唱《戀曲1990》、《鹿港小鎮》。兩個相隔萬裡完全不相識的人,隔著深深的海峽,竟然唱著同一首歌。唱了幾句,他側過頭問我知不知道汪子琳,他特別喜歡她的《臺北的夜空》。還沒等我回答,他就自顧大聲唱起來。

 

       寬闊的馬路,一輛輛汽車和閃耀的燈火在我身邊飛速撲過。來自大陸的我,坐在一位萍水相逢的臺灣大叔的摩託車後,夜風吹動我的頭髮,耳邊飄過他快活的歌聲,一時間竟生起不知身在何處奇妙之感。這就是臺北的夜空嗎?

 

       我要回飯店了,他堅持送我到門口。我在包裡摸來摸去,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東西可送,也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滿滿的感激,於是很笨拙地掏出一些人民幣請他能收下,他瞪著眼睛搖頭堅決不要。


      我說:「這是大陸的人民幣,你不是想去大陸看看嗎?雖然很少,等你去大陸時就用得著了。」他見我態度誠懇,幾番推辭後才勉強收下了。道別了正往回走,又聽到他在叫我。他跑過來,有點羞澀地讓我留下電話號碼,說等他的電影拍好了一定會打電話告訴我。

 

      我仔細地寫下電話號碼,雙手遞給他,認真地說道:「接到電話後我會第一時間去電影院欣賞你的作品。當我在電影屏幕上看到導演是你的名字,一定會高興地歡呼!」他開心地笑了,臉上刀刻般的皺紋舒展如花。

 

     

      他是鄭德良先生,臺北市一位普通的做苦力打零工的人。我真誠地祝福他,希望有一天,某一部電影屏幕上會打出「鄭德良作品」。

 

       魚並不知道水的存在,也不需要知道水對它的意義,它只需要能自由自在地遊來遊去。臺北的夜空,是我們今晚的水域。


 

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覺海揚帆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臺灣邊吃邊看,行走臺北(一)
    今日主題色 「天藍」"有沒有人想一起去臺灣?""去啊去啊。"從這段對話到決定成行,只用了半小時。說走就走,也就是一拍大腿的事兒。11月24日,14:27分落地臺北桃園機場,地面溫度23攝氏度。你在杭州的大風裡瑟瑟發抖,我在臺北的711吃著雪糕。 到了臺灣,首先解決幾個嚴肅的問題:1. WiFi: 在機場可以租無線,每天159新臺幣,同時可以供5臺機器使用。
  • 走進臺灣&臺北篇一 迷失臺北,在霧中,在巷弄裡
    攝影師BaiHeng-yao拍攝了一組關於霧中臺北的攝影作品,他使用多次曝光捕捉到了夢幻的星雲、滿天星鬥的夜空和超現實的彩色光環
  • 臺北跨年夜 人山人海看101大樓煙火秀
    臺北跨年夜 人山人海看101大樓煙火秀   為了迎接2020新年的到來,臺灣各地組織了豐富多彩的迎新年活動,從臺北101大樓的絢麗煙火表演,到高雄義大世界的無人機燈光秀,更有島內民眾飛上藍天,迎接2020年的第一縷曙光。  廈門衛視駐臺記者 廖媛:伴隨著現場倒數,2020年來了!
  • 奧伯斯佯謬:夜空為什麼這麼黑?
    1823年,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黑漆漆的夜空,為什麼這麼黑? 看到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翻白眼……夜裡不黑,那叫白夜!
  • 臺灣 | 臺北某個地方
    Q:關於臺灣,閉上眼睛可以想起哪些?A:我先來說說我的,說起臺灣的音樂/電影/偶像劇/綜藝,都有說不完的話。
  • 臺灣行-初見臺北
    為什麼想去看長庚醫院?因為這不是一所普通的醫院,這是臺灣的經營之神王永慶創辦的私人醫院。王永慶的父親叫王長庚,因此王永慶用父親的名字來冠名他旗下的醫療事業。長庚醫院是慈善性質,不以盈利為目的,而且不止這一家,之所以現在才想起來參觀這家醫院,就是因為突然在地圖上看到,臨時起意所致。
  • sasa行走臺灣——【一頁臺北】
    後來的《薰衣草》《王子變青蛙》、《惡作劇之吻》全都是少女時代陪伴。初中的時候周杰倫和SHE風靡整個校園,他們專輯裡的每一首歌都會唱,每人一個封面精美的歌詞本,寫的全是他們的歌,後來喜歡的五月天、陳綺貞、張懸。 臺灣於我,好似一個說了好久想去卻一直沒去的地方,等到大陸的自由行開放,等到自己居住的城市成為了其中之一,心心念許久的地方,總算可以去完成。
  • 「打鐵花」驚豔長春夜空,非遺表演助陣臺北大街夜市~
    「打鐵花」驚豔長春夜空,非遺表演助陣臺北大街夜市~ 2020-06-12 04: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北,臺北(一)
    幾乎是一瞬間,我就愛上了臺灣。我們起了個大早,6:15就到了浦東國際機場,準備開啟我們的臺灣之行。這個匆匆忙忙的旅行是在三姐的威逼利誘下決定的,為了趕上三姐的節奏,我從北京到濟南、濟南到曲阜、曲阜到濟南、濟南到無錫這一堆行程只用了一天半時間。但當我灰頭土臉趕到浦東時,再孤零零地站在臺灣桃園機場時,我覺得人生就跟做夢一樣,一切都不在計劃之內。是的。
  • 一頁臺北 | 臺灣黑幫是怎麼收房租的?
    臺北沒有高樓林立,大部分是兩三層的小樓,和臺灣處於地震帶有關,同時也是因為臺灣很少面子工程。 走在臺北的街頭,如果論基建可能比不上大陸的二線城市,但秩序卻非常好。(貓村每個貓的紀念印章,會有他們的名字,比如黑鼻、麒麟尾)
  • 臺北世大運宣傳片涉嫌抄襲日本MV?臺灣導演:我眼睛業障重啊……
    臺北市2017年世大運將至,臺北市政府日前在Youtube上傳一支宣傳影片「Go Go Bravo 臺灣有你熊贊」,但卻立刻被眼尖網友發現
  • 看膩臺北101 五大視角IG達人帶你看
    臺北101是臺灣象徵性的地標,能夠俯瞰整個璀璨的大臺北,但如何拍出漂亮有質感的101,視角相當重要,而以下的五大視角
  • 黑眼睛看臺灣——愛與希望(二)
    10月20日,在臺北的第一天上午,我們前往國民黨總部與相關人士座談交流。來到黨部前,我們有點詫異。
  • 一周臺灣|臺北—宜蘭—臺中
    2011年還開放了福建全省及海西地區人民來臺灣離島的金門、馬祖、澎湖自由行(註:這類證件不能來臺灣本島),包括福建全省、麗水、衢州、潮州、汕頭、揭陽、梅州、撫州、贛州、鷹潭、上饒。(去到酒店只需要給前臺看訂房的相關信息就可以了,她會讓你填寫在臺灣的聯絡電話,我和閨蜜都沒開漫遊服務,但感覺聯絡電話蠻重要的,有一次訂的房花了我們30多分鐘去找,最後要求救路人幫我們打電話聯絡酒店)Agoda的房間可以用支付寶預先支付,這樣就不用攜帶太多現金,也不怕把錢花光要睡天橋底了(機智)。
  • 看著艋舺走臺灣 看臺北的絕代風華
    看著艋舺走臺灣,看臺北的絕代風華,跟著電影臺灣自由行。 臺灣,一個許久存在於我們臆想中遙遠的「小」島,我們從很多電影裡觸摸到它的輪廓:從《海角七號》初識了墾丁,從《夏天協奏曲》見識了金門,從《天台愛情》認識了臺南…但是,如果你看過《艋舺》,必定知道這樣一個地方,臺北萬華。看著艋舺走臺灣,看臺北的絕代風華,跟著電影臺灣自由行。
  • 臺灣印象(一)臺北的書店
    給我的感覺他不是一個售書的,而是一個相面的,進來一個男人,他會給你介紹政治類的,進來一個女人他會向你介紹美體,對於女學生,他介紹內地的於丹、餘秋雨……然後,還要向你介紹某個音樂家的某場音樂會。最後變成他和客人一起看完某場音樂會,買書多的人甚至可以得到他的音樂入場券。
  • 臺北1949,去臺灣的朋友看過來
    好東西就要分享,請分享給有需要的小夥伴吧。阿量每天發一個微信,帶你體驗365天的香港碩士學習實景。去臺灣的同學,咱有地接了,哈哈哈哈~前幾天,Will從臺灣回來,在一路,編了幾個帖子給大家分享路線。但是這次Will的遺憾是竟然沒怎麼跟臺灣當地的朋友接觸(確實機會很少),一路走來除了消費就是逛景點,總感覺還是有些缺憾的。是呀!
  • 背著吉他遊臺灣:(一)臺北紀行
    >(一)臺北紀行 文/張曉茵  七月二十八日的虹橋機場,人頭攢動。上海詮音吉他樂團要飛往臺灣,參加2018首屆亞洲國際吉他交響樂大賽啦!  前一天,有位小朋友的家長在群裡開玩笑說,如果航空公司不讓隨身帶吉他上機,可以考慮在櫃檯前滿地打滾裝可憐……為此我特地挑了件深橘色的T恤穿在身上。第一次帶著我心愛的吉他出遠門,沒有經驗,也不知道能不能順利上飛機。  好在我也沒有機會使上裝可憐這一招。值機的時候,我把吉他擺在了離行李稍遠的外圍。
  • 值得看 第一次臺灣自由行,從臺北到澎湖,細細品味每一處
    在歌中《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忠孝東路走九邊》在電影中《一頁臺北》《艋胛》在娛樂節目中《康熙來了》《雞蛋碰石頭》……可以說,我們內地人更多的還是通過音樂、文字和影像來認識和了解臺灣的。臺灣對我似乎又很陌生,作為一個旅遊達人,我卻從沒有踏上過這片土地,我心中也總有一個解不開的臺灣情節。
  • 從臺北到墾丁縱貫全島 初次臺灣自駕遊
    從臺北到墾丁縱貫全島 初次臺灣自駕遊 2018年12月09日 17:40 原創 來源:汽車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