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旅行社從業者:把自己「擺」到線上

2020-12-23 文旅中國

近日,隨著跨省團隊旅遊恢復、景區接待遊客量提升至承載量的50%,旅遊業呈現出種種「回血」跡象。告別被「待業」的焦灼,旅遊從業者信心逐漸回升。回顧上半年的歷程,在這次全行業遭遇挑戰的情況下,一些反應迅速的年輕人走進了新領域、做起了「雲旅遊」,不僅為個人職業發展找到了新方向,也為行業的創新發展添柴加火——

心態不崩,在崖邊站穩

講述人

■ 馬甜甜

■「90後」 山西侯馬三皇旅行社計調人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旅遊業的境況為我帶來很大的心理衝擊。這兩年,外界都認為旅遊業迎來發展的好時機,大眾旅遊消費需求高漲,從事旅遊行業的人員都深有同感,疫情發生前,那是忙都忙不過來,很少去思考未來,工作層面的設想和計劃都排得很滿。2019年底,我們旅行社開策劃會的時候,還對2020年做了很多規劃。可就在今年大年初一,整個工作全面停止了。

當時,我整個人都是懵的,一下子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日子在前所未有的困惑和焦慮中一天天過去。沒有收入,沒有明確的復工安排,我越來越心慌。看看身邊的同事、同行,沒有誰能置身事外,迷茫是普遍的,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做起了微商,說白了就是轉行。但即便是離開旅行社創業或者再就業,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工作重新開始?這個問題也很難回答。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反反覆覆地問自己。

疫情發生後一個多月的時候,我偶然發現了某短視頻平臺發起「文旅短視頻訓練營」公益培訓計劃,邀請行業專家、短視頻製作達人和平臺運營人員,為文旅從業者講授行業趨勢和短視頻創作技能,希望為疫情結束後的文旅行業復甦打下基礎。我心想,與其著急,不如學習。我就報名參加了培訓。這次線上培訓一共有4600多人參加,學員有像我一樣來自旅行社的,也有來自景區、酒店民宿、旅遊商品、餐飲行業的。

就是在這次學習中,我職業生涯的另一扇門打開了。10天的系統培訓,我從一個之前只關注有趣短視頻內容的「旁觀者」,成為一個開始「專業」製作短視頻內容的「創作者」。

我甚至想以短視頻內容製作來再次定位我的職業方向,能不能通過短視頻為自己的家鄉代言?能否為大家介紹山西秀美的景色,帶大家玩轉景區,把有趣的豐富的旅遊路線推薦給大家?

儘管線下旅行受限,但我感覺到人們對旅遊的熱情並沒有減弱,尤其對於陌生的城市、景區等旅遊目的地,宅在家裡的人們其實想了解更多。這種需求的增強也是各種「雲服務」在疫情期間湧現的根本邏輯。我開始嘗試結合音樂、文字,將景區特色、旅遊攻略、當地美食等內容,用變化多樣的剪輯風格呈現出來,讓更多願意了解山西文化、歷史、旅遊資源的人能夠有內容可看。我想,也許因為看到這些視頻,有一天他們真的願意來玩呢。

我知道,運用新媒體做營銷不是新鮮事,其實是疫情把我們逼到了「全面上線」的境地。以前旅遊社也會在網上發一些景區的視頻,但僅僅是「擺」在網上而已。有沒有人看?到底有沒有為旅行社或者景區吸引來遊客?轉化率幾何?這些重要的問題沒有人去問。現在,我們整個旅行社達成了發展方向上的共識:要學著用有趣的講述方式,線上傳播與線下營銷相結合,吸引大眾對景區產生興趣,為旅行社帶來更多人氣。這要求我們把自己「擺」到線上。

說來容易,實踐過程中要克服很多困難。首先拍攝、剪輯需要專業化,其次要有主題內容,最後要形成風格。我開始嘗試寫腳本,策劃主題、內容,學習拍攝手法,一次次嘗試,一次次調整:比如,了解到人們更希望看到「旅遊攻略」性質的內容,我就總結了山西當地適合自駕遊、適合拍攝照片、適合親子遊等景點集合,配上景色視頻和自己的講解。把資料剪輯在一起很容易,但要形成特定的風格,這就要不斷摸索了。我選擇每次由自己作為「山西侯馬小妮」,笑著跑進鏡頭,為大家帶來一期期不同的旅遊主題。有時候這樣的「跑」進鏡頭、「笑」起來,需要反覆拍攝五六次,才感覺呈現出了自己想要的那種風格。我是出鏡的,同事幫忙拍攝,他本來是一個攝影「小白」,現在也「挑剔」起來,開始喊「停」「再來一遍」。其實,我們都愛上了短視頻。

這些事情,看起來一點也不像是旅行社從業者的工作,但現在它們是了。

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旅行社的傳統工作正在漸漸恢復。在旅行社裡,我是一名計調人員,負責統籌旅行團、散客的運行、安排等服務內容。我發現,即使目前恢復了跨省團隊旅遊,但行業和遊客都需要一段時間、一個過程去逐步適應,所以目前省內遊客對周邊遊的消費意願仍佔最大比重,同時,山西省內有非常豐富的景區資源,並且人們更願意嘗試自駕遊。因此,我們旅行社仍然把工作重點放在省內遊和自駕遊方面,這也是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需要。省內跟團遊的話,我們要求上車有20%的空座率,各輛車都會做好防控消殺工作,配有體溫檢測設備。

對了,有人說自駕遊會火起來,這對旅行社的業務也是一個衝擊。我不這麼看,國家提出要高質量發展,我認為自駕遊對旅行社來說並不意味著訂單減少、遊客減少,而恰恰是對個性化旅遊提出了更高要求。自駕遊遊客往往需要旅行社提供定製的旅遊路線安排和更優惠的景區票價。

疫情都不怕,還怕別的什麼呢!我慶幸自己沒有離開旅遊業!希望疫情曾帶來的焦灼,成為我以後堅持不斷學習、不斷思考的行動力,讓我可以在行業內不斷創新、不斷深入下去。

觀眾體驗:

沒法「說走就走」,就先「想看就看」

講述人

■ 佟安安

■ 山西遊客

對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山西人來說,家鄉好玩好吃的太多了,但說實話很多地方我也沒去過。剛剛走入職場,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不算大,疫情發生前,我總是喜歡四處旅遊。去年計劃著今年要去西藏、雲南、桂林,但疫情來了,「說走就走」是沒戲了。

有句話說得好,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這就是「詩和遠方」的魅力吧。我幾乎一有空閒時間就刷短視頻、看直播,就這樣「去」了好多地方。很多平臺的旅遊直播內容有國內外上百個景點,真是看得我眼饞心痒痒。

以前,我就看過一些關於景區的短視頻內容,那時候更多關注去過的地方,會有一種回味的感覺。當視頻介紹到遊玩時沒留心的細節,還會產生再去一次的衝動。疫情期間,我關注了很多和旅遊相關的短視頻以及直播內容。我有時候甚至覺得,這種「雲旅遊」的方式甚至比實地旅遊更讓人專注,因為實際上人們在旅行途中,常常因為要拍照就錯過了導遊對景點歷史、文化等內容的介紹。而且,有的直播、短視頻真的很有親和力,內容也有一定主題,甚至比導遊講的還要有趣、生動,真是激發了我很多去遠方的興趣。

不過,現在的旅遊直播也好,短視頻內容也好,集中展示的還是特色風景,兼顧介紹下當地特產帶帶貨,照顧的還是大眾需求。我建議,如果能針對不同遊客的需求,在直播中更注重內容的精準策劃、設計更多互動環節,比如介紹不同人群偏好的不同旅遊路線,或者結合吃、住、行、遊、娛、購一條龍服務提供可選擇方案,對於很多潛在的旅行愛好者來說,可能更有吸引力。

專家點評

期待旅遊業出現現象級線上線下融合產品

陳少峰 (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 )

疫情期間,因為缺乏資金、消費的「流動性」和「流通性」,線下的文化產業和旅遊業遭受嚴重損失,但網際網路相關業態的發展勢頭更好了。

近年來,我們一直說,文旅融合不僅是文化、旅遊的融合,還包括科技、網際網路等的全方位融合。融合的最大優點之一就體現在產業鏈的延長,而新媒體包括短視頻、直播等形式與旅遊的結合,有利於促進這種全方位融合。這次疫情為行業帶來的更多是反思和整合,我認為尤其是對注重線下業務的旅遊行業來說,未來更需要在網際網路上做業務拓展,比如傳統線下業務與線上機構加強合作,如果是旅遊公司、旅行社的話,去推出一些更專業化的內容和服務。期待旅遊業出現一些現象級的線上線下融合產品。

最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向社會發布了一批新職業,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網際網路營銷師」下新增的「直播銷售員」這一工種。這意味著直播將步入正規化、職業化。對於加入直播「帶貨」的主播們來說,專業性是需要具備的基礎素質。未來,出現「旅遊直播銷售員」是很有可能的。這需要旅遊從業者換位思考,需要具備在短時間內為消費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內容、產品和服務的專業能力。

記者手記

最初「見到」馬甜甜,是在抖音上無意中看到了@甜小妮兒丫的一則短視頻,內容是介紹山西侯馬特色小吃。第一次聽說侯馬這個地方,記者很快就被短視頻內容吸引,不斷翻看。「侯馬小妮兒」是馬甜甜在視頻裡對自己的稱呼,她總是笑著跑進鏡頭,每個視頻都會帶大家打卡好吃、好玩、好逛的地方。在這樣的「雲旅遊」過程中,燦爛的笑容、誘人的美食和如畫的景色,讓人忘記了疫情期間憋悶在家的單調,備感輕鬆舒爽。

在和馬甜甜聊開了之後,記者才知道這些如詩如畫的短視頻內容,是她作為一個「待業青年」在滿心焦慮的情況下嘗試製作的。她用學習、嘗試、改變,克服了「沒有收入、沒有明天」的恐懼。當周圍環境發生改變的時候,我們也要直面改變、擁抱改變,要迎難而上、「危」中尋「機」,而不能怨天尤人、沉淪不前。這是馬甜甜的精神面貌和所作所為帶給記者的最大感受。

記者:於帆

責編:勾曉慶

相關焦點

  • 文旅部發布全國旅行社調查報告,事關每位旅遊從業者!
    經過整改後的數據調查明顯真實了很多,尤其是12月4日公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全國旅行社統計調查報告》,被旅遊從業者公認為:內容極度真實!極度慘澹!慘澹!旅行社接客量減少近90%!這份報告在被旅行社從業人員大呼內容極度真實的同時,也在深深地刺痛著每一位旅行社從業者的心。遊客組織量同比減少近90%!換句話說就是,旅行社今年的業務恢復量僅僅只有往年的10%左右。這是一份慘澹的行業調查報告,更是一份旅行社生存警示錄!
  • 直擊前線旅行社從業者:至暗時刻,未曾倒下
    2020年春節,對於旅行社從業者來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至暗時刻」。蓄勢待發的出境遊黃金周,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戛然而止。面對航班停飛,出入境管制,遊客滯留,以及大規模的退團與行程修改,首當其衝的國內旅行社如何在冰火兩重天的斷崖中快速整理表情,沉著應對?
  • 2020年旅行社從業者的真實收入情況,可能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尤其是旅行社從業者,不少旅遊從業者表示: 今年做旅遊的,能活著就已經是勝利了! 超70%從業者本職收入不足2000元 近日,國內旅行社行業內的某頭部對平臺上的旅行社從業者進行了一次2020年旅遊本職收入問卷調查。
  • 難忘2020|篳路藍縷,旅行社從業者的求生36計
    不論國內還是國外,面對疫情衝擊,旅行社從業者這一年所能做的就是在艱難中求生,在跌宕中摸索,「務實」可能是他們最真切的寫照。入境遊代表:旅遊熱情不滅,豐富產品是關鍵今年51歲的劉士俊是地地道道的黑龍江哈爾濱人,從事旅行社工作已有20年。眾所周知,冬天旅遊市場最熱鬧的兩省,一個是海南,另一個就是黑龍江。
  • 有旅行社開了線上超市賣的東西和旅遊沒半點關係
    業務停擺期間,房租要付、員工工資要發,很多旅行社都在經歷最困難的時期。旅遊行業的「要緊處」,從業者各自選擇了什麼樣的方向?A自救80後旅行社女老闆帶著員工做電商今後要把電商作為業務新板塊旅遊業停擺以後,河南唐人行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姜曉青決定跨行進入電商領域,搭建平臺,並創立了自有社交電商品牌「唐果優品」。
  • 上海旅行社來長三角「後花園」踩線了
    大家共同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將上海市民帶到長三角「後花園」臨沂來旅遊,讓他們感受親情沂蒙、紅色臨沂的風採。考察團還到沂水、平邑、蘭陵等縣進行了實地考察。  在沂南舉行的座談會上,主要從事上海學生假期紅色研學旅遊的朱才明表示,「在沂蒙紅嫂紀念館,聽著講解員聲情並茂的講解紅嫂的感人故事,我的眼睛溼潤了,孩子們來了之後肯定能受到教育,回去後他將大力推廣上海學生到紅色沂蒙的研學旅遊
  • 我市六成以上旅行社線上復產
    近日,記者在滄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了解到,隨著我市跨省(區、市)團隊遊逐步恢復,有六成以上旅行社通過線上實現「破冰」復產。「雖然沒有開門,但我們已經復工了。因為開門迎不到客,額外還會有多項開支,所以現在很多旅行社和我們一樣線上復產。」
  • 線上銷售、定製產品、蓄力復甦 傳統旅行社疫情中「花式」自救
    在線下業務停滯後,如何維持生存的問題,讓許多旅行社犯了難。導遊變身主播直播「帶貨」,旅行社負責人開始在朋友圈賣水果,員工通過「共享模式」成為外賣小哥……在積極謀求自救的趨勢下,許多旅行社將視線投向了線上平臺,探索經營新模式。山東嘉華文化國際旅遊集團董事長張明表示,公司將探索「旅遊+生活」的旅遊新零售模式,把旅行社作為流量入口,把旅行社由人流圈變成生活圈。
  • 旅遊業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事實上,隨著線上的獲客成本愈發高企,OTA(Online Travel Agency,即「在線旅遊電商」)紛紛選擇「著陸」,將目光瞄準線下門店,加速線上與線下的融合。在散客化的大勢所趨下,旅客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與碎片化,線下門店的體驗越來越受到重視,傳統旅行社也需要來一場「消費升級」。
  • OTA加緊線下布局 傳統旅行社加速轉型
    OTA加緊線下布局 傳統旅行社加速轉型 中國網地產 2016/10/26 11:04:00 原標題:OTA加緊線下布局 傳統旅行社加速轉型來自湖南省旅遊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第三季度短短1年時間,省內共有71家旅行社被註銷。
  • 雲南旅行社抓住「跨省遊開放」機遇乘勢而上
    但在一些地方仍有「學生暑期必須留在當地」「出市區必須報備申請」「原則上不得跨省旅行」等規定,因此,希望全國各地對《通知》精神都儘快落實。大多數旅遊從業者對《通知》出臺表現得很理性。昆明市旅行社行業協會會長朱伯威指出:「《通知》對開展跨省旅遊涉及的行程管理、行前管理、企業內部管理、應急處置、保證措施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要求,相當於給旅行社的服務設定了更高標準。」
  • 線上銷售、定製產品、蓄力復甦 傳統旅行社疫情中展開「花式」自救
    在線下業務停滯後,如何維持生存的問題,讓許多旅行社犯了難。導遊變身主播直播「帶貨」,旅行社負責人開始在朋友圈賣水果,員工通過「共享模式」成為外賣小哥……在積極謀求自救的趨勢下,許多旅行社將視線投向了線上平臺,探索經營新模式。山東嘉華文化國際旅遊集團董事長張明表示,公司將探索「旅遊+生活」的旅遊新零售模式,把旅行社作為流量入口,把旅行社由人流圈變成生活圈。
  • 冰與火之歌:旅遊行業從業者們的堅守與主動出擊
    數據和圖片來源:飛常準  5月9日,攜程旅遊大數據實驗室與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聯合發布了《雲旅遊,周邊浪--2020五一「直播+旅遊」大數據報告》,結合線上、線下的角度回顧今年「五一」假期國內旅遊的情況,聯合進行了景區直播活動,展示了「直播+短視頻」如何帶動起線上旅遊新業態,並如何賦能實體旅遊復甦。  根據報告顯示,歷經3個多月的行業寒冬,旅遊業在今年「五一」人氣明顯回升。
  • 苦等172天的旅遊從業者:從月賺2萬到淨貼17萬,在家種菜緩解焦慮
    從1月24日暫停跨省旅遊,到如今,已經過去了整整172天。在漫長的日子裡,旅遊從業者們忍受著無盡的孤獨和寂寞,也在用盡各種辦法,苦苦支撐著自己的產業,等待著寒冬過去的那一天。雷子告訴AI財經社,「她告訴我不要擔心,她和老伴兒一定會參加北京跨省團隊放開後的首發團,來繼續支持我的生意。雖然現在政策遲遲沒有動向,但這簡直比我接到一個訂單還興奮,這意味著起碼有恢復的跡象!」從2015年10月旅行社成立之初到疫情發生之前,雷子的生意一直不錯。往年,五臺山、雲南等地一直是旅行社內的明星產品。「沒有疫情的話,純利潤每月基本穩定在2萬元左右。」
  • 臨沂迎來上海20家旅行社集體「踩線」
    近日,在沂南智聖溫泉酒店會議室裡,來自上海旅行社協會虹口區分會的20家精英旅行社負責人,暢談起在沂南「踩線」的感受時說。  自12月9日起,這20家旅行社組成的考察團先後到臨沂市沂南縣、蘭陵縣、沂水縣等地「踩線」,白天觀摩景點,晚上舉行座談,親身感受「親情沂蒙·紅色臨沂」的風採,力圖吸引更多的上海市民來到長三角的「後花園」臨沂旅遊。
  • 4000多家旅行社線上復工 重慶入選全國十大最受歡迎目的地城市
    自7月14日國家文旅部發布通知恢復跨省旅遊以來,國內已經有30個省市宣布有序開放跨省遊,4000多家旅行社線上復工,在攜程報名參加「安心遊」的遊客,單日最高突破2萬人。其中,重慶成最受歡迎目的地城市之一,全國排名第六。
  • 代售門票兼職微商 我市旅行社花樣自救
    雖然省內遊恢復,但很多遊客更願意自駕前往,旅行社只能從代售門票中獲取微利,無法完全滿足旅行社人員、房租等日常成本開銷。為此,有的旅行社做微商賣貨,有的轉戰其它行業,擺開陣勢謀求自救之法。春節期間,疫情導致旅行社停業,鞍山環球商務旅行社負責人王慶迅速變身帶貨微商,並組織旅行社員工與丹東、鐵嶺、撫順、營口等地的旅行社同行取得聯繫,開始售賣丹東九九草莓、撫順麻辣拌、鐵嶺榛子、營口海鮮等特色產品,很快得到微信好友和客戶群的認可。後來微商產品逐漸擴展到各種水果等日常生活用品,不但緩解了自身壓力,增加與客戶的互動,也讓員工有事做、有錢賺。
  • 線下旅行社開業不開張有英語導遊跳槽教育培訓機構
    7月13日,天明路66號的白綠門頭,早已變了模樣:原來的旅行社不知何時搬走,一家手機維修小店的紅色門頭,覆蓋在了那一抹綠色上。截至7月上旬,旅行社行業已經在待業狀態下煎熬度過5個多月。此前,跨省遊未放開,線下旅行社「顆粒無收」,不少從業人員主動離職,帶著未盡的夢想另謀出路。
  • 昆明8月旅遊紅黑榜發布 9家旅行社上黑榜
    掌上春城訊昆明市旅發委9月10日發布8月旅遊紅黑榜,10家旅行社登上紅榜,9家旅行社、2名旅遊從業者被列入黑榜。雲南樂客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石林光大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昆明康輝旅行社有限公司、雲南省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昆明風情國際旅遊(集團)有限公司、雲南天喻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昆明天翔旅行社有限公司、昆明翠華旅行社有限公司、雲南雲途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和雲南華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10家旅行社,因8月遊客接待量排名前10,並且當月無違法違規、無旅遊投訴記錄,登上紅榜。
  • 全年近2萬旅行社註銷!旅遊業的年關變「難關」!
    免票量越大,說明景區的生意就越難做,今年有多少景區是在在賠錢賺吆喝,景區的生意有多難幹,只有景區自己心裡最清楚。3、今年旅行社量註銷超13%當然,旅遊業的艱難並不只出現在行業內的某個單體業態上,而是遍布旅遊業的整個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