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願清單,一部講述如何面對死亡的電影

2020-12-24 小莫談影視

遺願清單

遺願清單是2004年由華納兄弟公司出品的一部有關人生理念的電影,這部電影與其他電影不同,電影中的主角是兩位身患癌症的病人,其中一位黑人修理工錢伯斯先生家庭美滿,熱愛生活並知識淵博對於人生有自己的熱愛跟理解,但是年至晚年,錢伯斯先生由於癌症不得不離開工作與家庭搬入億萬富翁愛德華的醫療機構中接受實驗性治療來為自己的生命做最後一搏,無獨有偶,愛德華也在一次嘔吐之後在醫院檢查之後發現自己身患癌症的不幸消息與錢伯斯安排在同一個病房。

毫無疑問,接受實驗式治療的過程是痛苦的。無論是從一次次藥物試驗產生的副作用與癌症帶來的身體上的病痛還是在一次次實驗式治療失敗所帶來的心靈上痛苦都讓兩個人身心俱疲。在這痛苦的過程中,錢伯斯先生除了觀看自己最喜歡的節目和跟老婆聊起自己三個子女之外,還在紙片上記錄自己尚未實現的願望。偶然一次機會,愛德華看到了這張紙片。在相處的時間中愛德華對於錢伯斯對於家人溫暖的態度跟對於死亡的樂觀頗為欣賞,對於這位與他一樣徘徊在生死邊緣的室友愛德華有了同病相憐的感受,一個想要幫助錢伯斯實現心願的想法逐漸在心中形成。

在一次實驗之後,醫生對於兩人的身體情況判斷兩人已經時日無多,擺在兩人面前的就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就是選擇參加最新的醫學實驗治療方法最後一搏,要麼就是選擇在最後的時間中體面地去面對死亡。兩人對於這個在意料之中的結果雖然毫不意外,但依然感到失望與沮喪。錢伯斯的妻子從自己護士職業的角度勸錢伯斯參加治療,她不想像自己給同樣病狀的病人送終一樣看著他的丈夫離去。但是愛德華卻下定了決心,利用自己的財富在錢伯斯最後的時間讓他去完成人生尚未實現的心願。

他們兩個老人在人生的最後時間從高空中的飛機跳下,在裝潢考究的酒店用餐與住宿,在酒店與度假勝地跟年輕的女孩子跳舞感受年輕帶來的歡樂。但是快樂終究比不上死神的腳步,很快錢伯斯的身體就開始變得脆弱,反覆的症狀無時無刻都不在提醒著他時日無多的事實。錢伯斯在紙上寫下了他的最後願望,希望愛德華能夠重新看待自身的感情和對於家庭的溫暖內心,他希望這位慷慨的老友能夠打開心房坦率地去面對真實的自己。但是起初愛德華並沒有體會到老友的苦心,而是覺得錢伯斯多管閒事,是在給自己所營造的快樂旅途帶來不愉快跟麻煩。愛德華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正確地看待自己的過去,與過去的自己作出諒解是自己一生的心結。

然而錢伯斯的身體沒有時間了,在一次病發之後,錢伯斯被送入重症監護室,最終搶救無效告別了人世。但是在人生的最後的時間,他用自己的生活理念跟家庭告訴了愛德華家人才是最寶貴的財富這一道理,而愛德華也放下了自己的負擔,第一次坦率地面對了自己的過去,跟前妻取得了諒解。

那麼我們這些普通人又應該怎麼面對死亡呢?

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個問題都是很迷茫的,但是從每個人對於人生的態度來看,這個問題又是大相逕庭的。

覺得人生是痛苦的人,活著對於他來說本身是一種折磨,只是因為自己心中某些執念而一直堅持活著的他本身就能坦率地面對死亡,這種人的一身都是如苦行僧一樣只為了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面對死亡之時也只是會害怕自己的價值與犧牲不能實現自己的目的,所以對於這些人來他們會用自己的過去來面對死亡,他們的人生的路是直線的,他們的目的地是在遠方的,生命是他們行走的燃料,而自己的夢想則是前方的太陽,對於自己在夢想中的每一步他們都毫無不後悔,等到他們接近死亡之時,回頭看去人生之路無比漫長遍地都是他們的夢想,即便沒有完成夢想,但是他們也死而無憾

覺得人生是有牽掛是有執念的留戀人間的人,他們的人生是在別人身上的,對於他們來說,家人與朋友的安好是他們人生之中最為重要的事情,他們並不害怕自己的死亡,只是擔心自己給家人添麻煩。對於他們而言,只要家庭美滿了,自己的人生就仿佛就在人世間留存下去。

中國是一個很避諱死亡的民族,覺得不吉利。從我們出生到現在,我們的教育從來沒有讓我們正視死亡這件事。白巖松說過,中國人在談論死亡教育這事上面,就是空白。在遺願清單這部電影中,錢伯斯先生之所以能淡然面對死亡,無非是:信仰。所以面對死亡,我們都應該有我們自己的信仰,無論是家人還是夢想,人這一輩子,我們總需要有一些東西讓自己活著,也總需要一些東西讓我們能夠坦然接受死亡的結局。沒有人不害怕死亡,只是有些時候,我們的勇氣讓我們能夠坦蕩蕩地來,坦蕩蕩地走。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遺願清單中的經典臺詞:

1、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答案眾說紛紜。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麼,有人說要看他的信仰,有人說要用愛來評判,還有人說人生根本就毫無意義。我,我覺得可以從那些以你為鏡的人身上,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義。我能肯定的是,不管按什麼標準,愛德華·科爾在人世間的最後時光,比大部分人畢生的光陰更為充實。我知道,他在離世的時候合上了雙眼,卻敞開了心靈。

2、「早晨的化療多麼芬芳!」(愛德華)「讓我像個勝利者。」

3、「感覺怎樣?」(愛德華)

「什麼?化療?不算太糟。只要你不介意一天到晚吐個不停,眼睜睜看著血管變黑,感覺骨頭越來越軟,剩下的感受麼,跟在海邊日光浴差不多。」(卡特)

「那我就放心了。」(愛德華)

4、我原本想當一名歷史系教授。」「我一個黑人,年紀輕輕一貧如洗還拖家帶口,能有份待遇不錯的工作還不趕緊接了?我一直想回去,但45年一晃就過去了。」(卡特)

5、「如白駒過隙。」(愛德華)

6、曾經有這麼個調查:有一千個人被問及,若有可能事先獲悉,想不想知道自己確切的死亡時間,96%的人選擇了不想,我總覺得自己屬於另外的4%。如果能知道自己的生命還剩多少,我覺得這其實是一種解脫。但事實證明,我不屬於那4%。基本上我們已別無選擇。(卡特)

7、「我大一的時候,一個哲學教授,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人生前景規劃的作業,他稱之為『遺願清單』,將此生想做的事情列成一份清單。我就寫了『賺一百萬』啊、『成為首位黑人總統』啊之類的年少輕狂的想法。現在我想重寫這份清單,但是……」(卡特)

8、「出於善意,幫助陌生人。

笑到流眼淚。

親眼目睹神跡。

開一次野馬跑車。

去跳傘。

親吻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

……」(兩人共同擬定)

9、「別為錢犯難,我也只剩下錢了。」「你說一直沒機會嘗試,這不你的機會來了嗎?」(愛德華)

10、「什麼?我的機會?犯傻的機會?」(卡特)

11、「總比沒機會犯好。」「我回去上班,然後傻坐著,聽別人說著融資次貸的事情,假裝自己還關心那些該死的錢;你呢回家,沐浴焚香穿好壽衣,任由身邊的人圍著你,看著你咽氣,而你還要安慰他們?那就是你想要的?在同情和悲痛的氣氛中慢慢窒息?我可不願意。在你的內心深處,相信你也不願意。」(愛德華)

12、我拋棄了他們?我在引擎蓋下幹了45年,為的就是讓他們心無旁騖,這點我做到了。我想也該給自己一些時間了。(卡特)

13、「感覺怎麼樣啊?這才是生活。」(愛德華)

14、「我恨死你了。」(卡特)

15、「盡情享受藍天吧!」「我有一種墜入深淵的感覺。」「我有一種墜入愛河的感覺。」(愛德華)

16、「人活著就為了在某天死去。」(愛德華)

17、美,就一個字。

18、我就喜歡這種感覺:飛掠極地上空,下面是一片荒涼。

19、那些星星,真是造物主的傑作。

20、你相信這一切都是某隻大手創造的?

你不信麼?

相信的意思是不是說:當我抬起頭望著天,發著這樣那樣的誓言,上蒼就會幫我度過難關?不,我不相信。

要這麼說,地球上95%的人都錯了?

大家對於遺願清單這部電影有什麼自己的看法跟思考,也歡迎在評論區中分享自己的感悟,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於你有所幫助,希望大家點讚收藏。

相關焦點

  • 《遺願清單》:直面死亡,我們應如何自處?
    《遺願清單》是一部由羅伯·萊納執導,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西恩·海耶斯等主演的喜劇片,於2007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2009年,該片獲第32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提名,豆瓣評分9.2。 該片很簡單,講述了一個家財萬貫卻孤身一人的富翁愛德華和為了培養子女成才而做了一輩子汽車修理工的黑人卡特,兩人同時患了癌症住進同一間病房。
  • 誰說面對死亡只有恐懼?《遺願清單》:人活著就為了在某天死去
    但是死亡這件事情,就一定是悲傷的嗎?畢竟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大家都知道有結束的一天,那麼我們該以什麼心態面對這件事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部面對死亡,選擇過好當下的電影——《遺願清單》,它的臺灣譯名能夠很好地解釋這部電影的主旨《一路玩到掛》,滿滿都是快樂的因素。電影兩位男主角是億萬富翁愛德華和黑人修理工卡特。
  • 日版《遺願清單》:清新細膩的遺願清單
    所謂《遺願清單》,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在將要去世前,完成一個人餘生未完成的事情。這樣的題材的多數是打抒情牌,以及也因為深深符合中老年人觀眾的口味而在電影市場上所向披靡,無論票房還是口碑都是雙豐收的。畢竟講的是人生、死亡和人性那深厚而溫情的內核。
  • 《遺願清單》:死亡與幸福,原來可以離得這麼近
    《遺願清單》是羅伯·萊納導演的一部影片,由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弗裡曼主演。前者的著名作品有《飛越瘋人院》《閃靈》等,後者曾出演過《肖申克的救贖》《七宗罪》等諸多作品,這樣的兩位老戲骨,演技自是無需置疑。《遺願清單》講述了一個溫情的故事,清單作為影片的全線索,引出了一間病房裡的兩個老人從陌生到相熟相知的過程。
  • 豆瓣高分電影《遺願清單》,讓無數人淚奔,值得深思的佳作!
    《遺願清單》是一部由羅伯·萊納執導,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西恩·海耶斯等主演的喜劇片,於2007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兩個患了末期癌症的病人如何面對癌症為他們帶來的「死刑」,及他們在餘下的日子裡如何度過豐盛和歡樂的人生的故事。影片講述的故事是兩個瀕臨死亡的老人去完成他們在病床上擬下的遺願清單的故事。影片風格很簡單很樸素,沒有過多的環境和氣氛的渲染,只是非常寫實地敘述了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故事。
  • 生命、信仰、愛與死亡,電影《遺願清單》隱含的人生終極奧義
    卡特的「遺願清單」,加上愛德華的財力,實現了一場夢境般的環遊世界之旅。雖然是絕症老人做主角,但影片全程洋溢著積極樂觀的活力,對白中獨特的美式幽默,衝淡了死亡的黑暗,體現出一種奇異的豁達。兩位主角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病痛中建立深厚友誼,追隨自己本心,完成了對人生終極意義的探索。那麼,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復盤這部影視經典,再次領略佳片魅力。
  • 精神分析|讀解電影《遺願清單》
    由美國導演羅伯·萊納執導的《遺願清單》,在描述兩個身患癌症僅有半年生命的老人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完成願望清單故事時,巧妙地利用人的潛意識,使觀眾產生了共鳴。看似在探討死亡,實則是在啟迪觀影者把握當下,去創造有活力的青春,有意義的人生,和有價值的生命!幾十年一晃就過,如白駒過隙。「什麼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呢?」是該片留給觀影者最大的思考。
  • 從人物塑造、空間色彩和主題態度解析電影《遺願清單》的對比藝術
    ——《遺願清單》圖文 | 阿黛電影導讀 《遺願清單》是由奧斯卡影帝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弗裡曼共同演繹的劇情影片,講述了兩個身患癌症的患者,在餘日無多的境遇下,共同完成了「遺願清單」的生命之旅這兩個不同世界的人是如何從對立走向相交的呢?因為都患有癌症,因為無可避免地面對死亡。在此機緣和境遇之下,兩個性格迥異的老頭相約完成遺願清單。在完成遺願清單的過程中,讓我們看到了不同的生命感悟。
  • 如何度過《遺願清單》的兩個女人,生命的最後一刻你選擇?
    01年當如果你得了絕症,只有幾個月的生命時,你想過你將如何度過剩下的時光?放棄還是享受?電影《遺願清單》是關於講述如何在生命的最後一個時光中度過兩個人。2007年,由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主演的電影獲得了巨大的票房。
  • 《遺願清單》:一部電影,讓你擁有向死而生的力量
    ,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弗裡曼共同演繹的一部電影《遺願清單》。這部電影於2008年在美國上映,看完有這樣五條感想。1.這是一部越早看到越好的電影,它能讓你更珍惜生命,想做的事就趕緊去做。2.「向死而生」其實是面對生命最積極的心態。3.做個精神世界豐富的人,即便面對死亡也是從容淡定的。4.死亡,是生命最偉大的發明。
  • 【愛電影】《遺願清單》
    而就在幾天前的晚上,在已經爆滿的硬碟裡隨意翻看到了這部電影,我想這是上天的指引。電影《遺願清單》講述了一個病房裡兩位垂暮老人的故事。他們一位是億萬富翁愛德華(傑克·尼科爾森飾演),白手起家有錢有權的孤家寡人;一位是修車工卡特(摩根·弗裡曼 飾演),年輕時為了家人放棄了歷史教授的夢想,生活清貧但家庭幸福。他們身份懸殊卻都身患癌症,進入了生命的倒計時,一次次化療把他們折磨得不成樣子。
  • 福音電影《遺願清單》在死之前,我想?
    編者按:《遺願清單》是由導演羅伯·萊納打造的一齣喜劇寓言,它用輕鬆的口吻和觀眾暢談著人生的意義。死亡是個宏大又神秘的話題,每個人都知道,每個人都見過,每個人都熟悉,但每個人都不了解。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遺願清單》:一部讓人重新思考人生意義的影片
    這是電影《遺願清單》開篇,旁白的一段話,發人深思...... 電影講述的是兩個癌症晚期患者,因病結緣,在人生最後的日子裡,決定為自己好好活一次。 他們列了一份遺願清單,每一條都是曾經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
  • 豆瓣高評分電影,《遺願清單》:兩個男人尋找生命盡頭的快樂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遺願清單》,《遺願清單》是一部由羅伯·萊納執導,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西恩·海耶斯等主演的喜劇片,於2007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 2009年,該片獲第32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從那以後,這部電影便對很多生命到了盡頭的人起到很大的作用。
  • 《遺願清單》影評
    每個人都害怕暴力,可是世界上有一種我們誰都無法反抗的暴力機制,叫「死亡」,我們的生命無時無刻不在被它的陰影所籠罩。無時無刻都害怕它的到來。因為我們害怕失去再見這個世界美好的機會。《遺願清單》不只是關於如何面對死亡的故事,看完這個電影,更令我感慨的是兩個陌生人之間的友誼。他們貧富差距很大,但他們在生命的末尾給予對方陪伴,並共同體會了最後的酸甜苦辣。
  • 《遺願清單》:一份臨終前的清單,藏著人生的三個真諦
    電影《遺願清單》是典型的美國好萊塢式喜劇,傑克·尼科爾森與摩根·弗裡曼兩位奧斯卡影帝聯袂出演,2007年上映至今已十餘年,豆瓣給出8.6的高分證明了這部片子經久不衰。《遺願清單》講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一個家財萬貫卻孤身一人的富翁愛德華和為了培養子女成才而做了一輩子汽車修理工的黑人科爾,兩人同時得了癌症住進同一間病房。
  • 評豆瓣高分電影《遺願清單》:漸入佳境,叩擊心靈
    無奈的卡特寫下《遺願清單》,無意中被愛德華撿起,於是開啟了一場老頑童冒險式的履約計劃。影片大致內容如此。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煽情的告白,更沒有博人同情的賣慘鏡頭,自始至終,影片充滿了直視人性的幽默,和輕鬆愉快的氛圍。如此一部不顯山不露水的製作,卻能在各大影視頻道贏得高分評價,始終被網友喜愛、推薦,自然有它不一般的魔力。1.
  • 2018遺願清單完成小組線上課程 |祝福自己沒有辜負生命給我們的每一個權利
    》是一部電影,講述了兩個身份迥異的癌症晚期病人住進一個病房,經歷了對疾病的無奈和失望,他們不願意躺在病床上等待死亡的來臨,他們決定寫下這一生想做卻沒有做的事,一一去完成。第一次看《遺願清單》是在臨終病房和我的病人小諾,她是一名白血病患者,已經很多年了,在她知道自己生命已不可逆轉的時候,我們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結束,她邀請我一起去寫下自己的遺願清單,於是我們寫下,我陪她去完成,她去世的那天,她說,我很滿意我的人生,雖然它真的太短了,但是我知足了。她平靜地離開這個世界,我也笑著流出眼淚送別她。那一年,她22歲。
  • 在線高清電影 |《遺願清單》可能會改變你一生的電影!
    編者按:《遺願清單》是由導演羅伯·萊納打造的一齣喜劇寓言,它用輕鬆的口吻和觀眾暢談著人生的意義。
  • 《遺願清單》觀後感
    該電影講述的是兩個身患重病的老人在同一間病房裡相識並一起實現自己遺願的感人事跡。 裡面的主人公之一愛德華是一個富可敵國但是脾氣暴躁的老人,而卡特是一個生活拮据但是思想睿智的老人。他們兩個人在性格和條件上正好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互補關係,這也為後面的故事提供了條件和基礎吧。卡特在得知自己僅剩一年時間前列出了一份「遺願清單」,但在得知自己時間不多時,他選擇了丟掉那張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