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儒的書法

2022-01-05 藝術臺


溥儒為清代王室後裔,自幼接受著傳統儒家私塾教育,其以畫名於世。然其書法以「二王」帖學為宗,之後對唐、宋、元書家均有學習,在其晚年逐漸形成筆墨空靈、骨氣十足之書風,南渡臺灣之後被譽為「臺灣第一帖學大師」,可見其書法成就極高,對後世影響較大。


其精通經、史、詩、書、畫,著有大量的著作,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個展,書法作品流傳廣泛,海內外多有收藏,弟子眾多。而其又以畫名於世,但在畫上所下功夫並不多,而是書法和詩詞藝術佔去了他大部分精力,一生都在從事詩、書、畫藝術,走的是中國傳統文人之路。

觀溥儒一生輾轉奔波,而且承受著舊王孫之痛,時代的變遷與不斷的輾轉,使其晚年仍然無法回歸故土,由此觀來溥儒內心是痛苦的,由於其晚年渡臺,而且畫名比其書名大,致使大陸研究溥儒書法之人甚少。

就其書法而論,溥儒一生以帖學為標榜,其對於帖學的理解是獨特的。另外他在作品中所體現出濃厚傳統文化根基與個人情感的自然流露,正是我們現在的書法家所缺乏的,而其書法作品內容大多為其自己所寫詩詞,故更加易於抒發情感。其作品以行書和楷書偏多,尤其是其小行書,字裡行間文氣十足,而這要歸功於他重視字外功夫,集經、史、詩、書、畫為一身,其被稱為一代帖學大師是當之無愧的。


春日回文詩


溥儒 楷書詠八仙歌聯  水墨雲紋灑金箋  鏡框 

款識:

鍾離點石把扇搖,果老騎驢走趙橋; 

國舅手執雲陽板,採和瑤池品玉簫。 

洞濱背劍清風客,拐李提葫得道高; 

僊姑敬奉長生酒,湘子花籃獻蟠桃。

相關焦點

  • 溥儒書畫作品欣賞
    從這裡可以看出,溥儒的開蒙書法和大多數人還是比較近似的,區別只是溥儒涉獵更廣泛,寫大楷也並不是「非顏則歐」,反倒是楷書、魏碑、篆隸無所不包。這種「僧派」書法,從體勢上來看,疏散而近於唐人風格,若與前文所舉溥儒書七言聯相比較,則自然會覺得頗多相似之處,再加上溥儒本就家藏永光和尚書法,因此可以初步判斷,溥儒早年的行楷書法,實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永光和尚的影響。但大凡傳統文人書家,又少有不從臨摹碑帖入手的,特別是唐碑,幾乎是每一個學習楷書書家的必由之路。
  • 溥儒 小楷《金剛經》
    溥儒 小楷《金剛波若波羅蜜經》全文工楷端正,一絲不苟,體現書寫者的虔誠心意,背後還隱藏一段感人的至情真性故事……1949年,收藏家嚴笑棠因戰亂離家滯寓臺灣1953年,適逢嚴母吳太夫人70大壽,為盡孝心,嚴笑棠找到了一種超越時空的特殊的表達方式:書經壽母,請「渡海三家」之一的溥儒書金剛經全文,並作麻姑賀壽小畫及書法長生經幢頌詞,為留守的母親祈福。   書成之後,為了表達謝意,嚴笑棠行三叩九拜大禮,報答溥儒的厚隆情誼,而溥儒亦感動其孝心赤誠,為白描摹寫釋迦牟尼佛一尊,置於冊首。
  • 溥儒小楷《金剛經》書經壽母
    溥儒《金剛波若波羅蜜經》小楷,全文工楷端正,一絲不苟,體現書寫者的虔誠心意,背後還隱藏一段感人的至情真性故事
  • 【名家翰札】溥儒致陳巨來信札
    【名家翰札】溥儒致陳巨來信札本幅乃溥儒致近代篆刻名家陳巨來札。溥氏用印不少出自陳巨來刀下,〈安持精舍印冣〉中多有收錄。札中所及亦刻印求畫之事。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書法,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 溥心畬之父載瀅為奕欣次子。溥心畬的長兄過繼給了伯父載澄,襲了王爵;排行老二的溥心畬與三弟溥德奉母定居北京。溥心畬出生滿5個月蒙賜頭品頂戴,4歲習書法,5歲拜見慈禧太后,從容廷對,獲誇「本朝靈氣都鍾於此童」;6歲受教,9歲能詩,12歲能文,被譽為皇清神童。
  • 近代著名書法家溥儒,歐楷書《韓公獲麟解》欣賞,最佳的楷書字帖
    書法比繪畫和詩詞造詣高,可以直追張旭,懷素這些人。但後世的評論家都不這麼看,都覺得溥儒的楷書是清代第一流。要是我來排,溥儒的書法往好了說大概能剛剛擠進前十上下吧。因為他的書法太接近歐陽詢,個性顯得比較弱,有點劍走偏鋒的意思。歷代超一流的書法家,他們的書法都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大眾容易學習,適合拿來做範本。要想學好書法關鍵的就是要練,多練才是關鍵。其次是多讀帖,多臨帖,多看古人的字。
  • 溥儒:真正的文人,不該為賺錢煩憂
    溥儒(1896~1963),因為在詩、書、畫上與張大千齊名,後人將兩人並稱為「南張北溥」。他也是著名書畫鑑定家啟功的老師。他更是一個出門找不到回家的路,生活不能自理的傲嬌舊王孫。包括與墨雲的感情秘聞,溥儒的坊間小故事多之有多,為人們勾勒出一個活生生的「舊王孫」。然而最值得說的還是溥儒的書畫筆墨,早期家境顯赫,那些如今被視為國寶的頂級書畫資料對他來說都是觸手可得的,甚至乾脆在自家書房就能見到,比如晉朝陸機的《平復帖》、唐摹王羲之《遊目帖》、顏真卿《告身帖》以及懷素《苦筍帖》。這讓溥儒無師自通,書畫本領自學而成。
  • 溥儒筆下的妖魔鬼怪,很可愛!(高清80幅)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高清:3800幅古代繪畫圖庫,1200幅齊白石作品圖庫,27G歷代經典書法套裝,4100幅西方大師經典油畫,臨摹學習絕佳素材!溥儒,披著棉鬥篷作畫溥心畬(1896年9月2日—1963年11月18日),滿族,原名愛新覺羅·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著名書畫家、收藏家。
  • 溥儒為母刺血而書《心經》,為何?
    溥心畲刺血為母親而書的《心經》(2)溥心畲主張樹立骨力,強調書小字必先習大字,心經筆法,意存體勢,如此書法方能剛健遒美,秀逸有致。清帝溥儀下詔退位,貴胄法政學堂併入清河大學,溥儒遂入清河大學就讀。春仲,歐陽鏡溪南歸。居北京西山戒臺寺,由項太夫人親授其讀書習字。
  • 溥儒:龜壽千年冊
    溥儒 癸酉(1933年)作 設色絹本逍遙遊 —梅潔樓藏溥儒《龜壽千年冊》古人以龜為「靈物」,將龜與龍、鳳、麟並列為「四靈」。兩宋以前,對龜的崇拜至尊至深,漢代以「龜紐」為官印,唐代將虎符改為龜符,調兵遣將,北方邊陲的都護府以龜林府命名。
  • 「渡海三家」—溥儒畫選
    上款墨雲夫人為溥儒之愛妻李墨雲女士,從款識可得知溥儒此作是畫於夫人生日之際,無論從畫作的技法還是選材來看,可謂精心之作,是溥儒花卉作品中最傑出的一幅。墨雲夫人生日畫此敬祝,甲午正月溥儒。」由此可知是溥儒為自己的愛妻慶祝生日而作的一張工筆花鳥畫。溥儒自幼飽學,稍長專心研究文學藝術,能詩善畫。此圖中款識詩詞內容表明畫家借鮮花寄託他希望妻子芳華永駐的美好心願,也表達了他對妻子深厚的情意。溥儒善山水、人物、花鳥、走獸,山水以「北宗」為基,筆法以「南宗」為法。注重線條鉤摹,較少烘染。款識行筆飄灑暢酣,骨力遒勁,剛健遒美,秀逸有致。
  • 名字「小」拍品大,李可染、黃賓虹、張大千、溥儒、胡適等作品盡現...
    秋拍亮點一  「明月前身·溥心畬翰墨丹青」精選舊王孫、「渡海三家」之一的溥儒先生作品70多件,山水、人物、花鳥、靈猿、書法,不乏出版或名人上款之作,再現溥心畬先生貴胄風採。舊王孫、溥儒、天籟  款識:松鶴延齡以介眉壽。
  • 實物揭秘舊王孫溥儒的情感世界
    而也正在此時,抗日戰爭的爆發,溥儒一家的境遇在動蕩時局之下變得捉襟見肘起來,我們來看看溥儒這十年的境遇。 溥儒在解放前偷渡臺灣,至今仍然是一個有著各種解讀的未解之謎。溥儒作為大清國的舊王孫,對於推翻清朝的國民黨有著國讎家恨,但和共產黨卻無恩怨。事實上,溥儒到了臺灣,也因為大清舊王孫的身份拒絕收宋美齡為徒。而當時,共產黨對於溥儒禮遇有加,葉劍英更是親自寫信給溥儒,說為溥儒保留了故居西山別墅,希望他北上北京。溥儒為什麼會前往臺灣呢?
  • 溥儒雖然畫技高超,但並未開宗立派,但潛在價值極高
    溥儒《洛神圖》1957年具體而言:其一,形式上並沒有太多創新,這一點沒有如李可染在寫生方面的開拓,也沒有創造出傅抱石一樣的「抱石皴」。溥心畬 《焚香閒誦蕊珠經》再說說溥心畬繪畫、書法辨偽常識。溥心畬作品的鑑定相對其他大名家而言比較容易。
  • 溥儒繪畫大器晚成,寄情山水有畫必有詩,風格不輸張大千
    如果問現在的年輕人,張大千的作品與溥儒的作品,誰的繪畫作品更漂亮,更受人喜歡。絕大多數年輕人會選擇溥儒,因為他的作品更顯一個「雅」字。細觀溥儒的作品,真的可以用精美絕倫來形容,倒也不要貶低張大千的作品,大師張大千的作品風格獨特,潑墨重彩獨成一派無人可比,但相比溥儒的作品,更多人喜歡他的繪畫。
  • 千秋縱橫,翰墨流芳——中國近代書法之美
    中國書法之美,源於中國漢字之美。漢字和書法,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漢字因書法而有無限生動的形式之美,書法因漢字而有無比豐富的內涵之美。而書法和漢字之美,又都根源於自然之美。從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到如今為我們列印方便而普遍使用的宋體字,漢字經過了數千年的演變逐漸變化,這期間中國書法藝術也隨之進步升華著。根植於這片「特別的東方」的哲學的文學美學沃土的書法藝術乃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品種。
  • 歷代書法名家《心經》小楷書法藝術欣賞
    古往今來,《心經》深受人們喜愛,歷代書法名家和廣大書法愛好者以之練習書法或進行書法創作,既能提高書法水平,又能起到修心養性的作用。隋唐以來,有一批書法名家以小楷書寫《心經》,創作出大批異彩紛呈的書法藝術作品,筆者摘錄其中的精品,供廣大書法愛好者欣賞。
  • 劉海粟家藏畫作,齊白石、溥儒、陳之佛領銜八千卷畫專題,萬象雅玩精彩紛呈,今晚九點陸續截拍!
    夏伊喬《墨竹》水墨紙本 立軸款識:於畫見書法,蕭然學滯情。君看片石畔,忽然從竹生。乙丑冬日,夏伊喬。Lot4劉海粟《書法》水墨紙本 鏡片款識:建國三十周年與自然雜誌共慶節日。劉海粟題。溥儒《羅紋豬》水墨紙本 鏡片款識:心畬。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傳統文化「書法」與「佛教」的完美結合
    經常地念誦、抄寫《心經》可以積集非常大的功德,歷代書法大家書寫心經墨跡傳世頗多,楷行隸篆草,洋洋灑灑,一人一風,一家一貌,美輪美奐,嘆為觀止。書法乃中華文化藝術的魁寶。我們祖先依據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魚蟲鳥跡,創立象形文字,經歷代傳承,以漢子為載體,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表裡,與中華民族精神成一體,形成「意、音、形」三美書法藝術。他融匯著中華民族之血液,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之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