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美術館,安靜欣賞一幅畫時,你思考過展覽是如何從無到有被建構起來的嗎?目前在故宮舉辦,從法國奧塞美術館精選69幅藝術大師名作、跨海來臺展出的「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周年大展」,由時藝多媒體協助規劃,突破展品保險、運送成本與作品維護等難關,精彩呈現給觀眾。
策展,是經常被人忽略的專業角色,但實際上展品運輸、保存方式、布展掛畫與參觀動線規劃,處處都是學問,每個小細節都是關鍵。為此,記者邀請此次展覽的相關人事——王華瑋,為大家分享這次策展背後的秘辛。
在臺灣近距離欣賞法國奧塞美術館的珍藏。圖/時藝多媒體提供。
69幅藝術大師名作 運送過程曲折複雜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周年大展」為紀念其立館30周年,在主辦方的積極爭取下,於韓國展覽結束後,將作品移往臺灣故宮,作為亞洲展覽的最後一站。
但畫作從韓國運送來臺灣,卻成為展覽的頭號難題。首先,必須考慮放置展品的箱子尺寸是否能放在客機貨艙或一般貨機,若無法,就得使用大型貨機,但如果艙高足夠的大型貨機沒辦法直飛臺灣、需要轉機,又會牽涉到展品是否要暫時搬離機艙,而離開機艙,環境的氣溫與溼度改變,畫作可能面臨變質、褪色等危機。
王華瑋表示,由於目前韓國到臺灣沒有直飛的大型貨機,整件事情變得更加複雜。他們與奧塞美術館、韓國運輸單位、航空公司多方協調,安排於在香港轉機,否則將演變成展品先從韓國直飛回法國,再從法國直飛來臺灣的狀況。
放置奧塞美術館展品的箱子。圖/截取自Youtube。
她也提到,奧塞美術館的69幅藝術大師名作總保值近150億元,如果將所有畫作放在同一架飛機,航空公司無法負擔高價的賠償金額,所以被要求分成5批運送。再者,畫作只能獨立放置,不能像普通的物品隨意堆棧,佔用的空間相對大,還要委派一名押運員全程陪同,運送費用也因此增高許多。
當展品抵達桃園國際機場,經快速驗關後,立刻透過專業的氣墊式溫控貨櫃車運送到故宮。總監王華瑋說明,氣墊式溫控貨櫃車相較一般的貨櫃車,擁有溫溼度控制與防震的功能,確保畫作不會面臨受潮與震動的危險。
氣墊式溫控貨櫃車從機場開往博物館途中,在高速公路上由國道警察前後護送,市區則實施全程交通管制,一路綠燈通行,直接抵達故宮的文物庫房。王華瑋笑著形容,大家嚴謹運送這些作品的過程,就像電影故事般精採刺激。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周年大展」布展過程。圖/時藝多媒體提供。
從空調系統到布展掛畫 每個步驟專業謹慎
油畫保存不易,常因為環境溫度與溼度過高,讓畫面逐漸劣化。為了讓展覽空間能更精確控制溫溼度,確保奧塞美術館的畫作安全無虞,故宮也在展前更換與維修圖書文獻大樓的空調系統,並特地從日本訂製冰水主機,而所有作品也先放到故宮本館的文物庫房保存。
等到正式布展,展品才從本館庫房搬移到圖書文獻大樓。雖然本館庫房與圖書文獻大樓的距離並不遠,但主辦方請專業藝術品運輸公司用氣墊式溫控貨櫃車運送展品,花費一整天時間,才將所有存放畫作的木箱,小心翼翼地搬到展覽地點,工程浩大。
奧塞美術館69幅藝術大師名作的開箱過程。圖/截取自Youtube。
王華瑋表示,放置展品的箱子移到展廳後,需要靜置48小時,讓箱子適應周邊環境的溫溼度,絕不能立刻開箱。在開箱過程中,奧塞美術館的工作人員也會在一旁監看,確保畫作安全無虞。
她也提到,這次開箱、布展掛畫的工作,找來專業的藝術品運輸、布卸展公司「安全包裝」負責。奧塞美術館相當肯定他們處理藝術品的態度,認為臺灣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豐富,執行每個流程時都非常謹慎小心。
專業的藝術品運輸、布卸展公司「安全包裝」懸掛作品。圖/時藝多媒體提供。
像19世紀法國畫家尚–雷昂.傑洛姆(Jean-Léon Gérôme)描繪一對青年男女逗弄鬥雞的作品《鬥雞》,尺寸大、畫框也很重,布展難度相對高。在懸掛這幅作品時,安全包裝找來8到10位工作人員一起輔助,並使用特製的掛鈎與器具。
近年來,畫作遭到人為破壞的消息時有所聞,像國外曾有人一拳打穿莫內名畫,臺灣則有小男孩跌倒壓壞畫作。在這次「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周年大展」也會加強倡導禁止事項,避免畫作在展覽期間受損。
「畫作遭到損傷與展場環境安全有關,不能全怪跌倒的人。」王華瑋說明,他們會要求民眾入內參觀禁止飲食、攜帶長柄傘具,避免飲料與水滴濺灑,導致油畫受潮,或有人因地板潮溼失足跌倒,不小心碰觸到畫作。
19世紀法國畫家尚–雷昂.傑洛姆《鬥雞》,1846年。圖/時藝多媒體提供。
辦展覽就像在賭博 人潮總是未知數
1997年,中國時報曾舉辦過「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特展」,當時南北兩站吸引超過100萬人參觀,相當轟動;2008年,聯合報舉辦的「驚豔米勒─田園之美畫展」,單站更超過60萬人次。然而,近年來觀看藝術展的人次已明顯地逐年遞減。
從事展覽規劃12年的總監王華瑋,她分析道,現在出國機會多、網絡信息發達,可能對許多民眾來說,國際重要的藝術作品不再那麼稀奇,再加上臺灣每年展覽數量增加,人潮被分散到其他類型的展覽,對藝術展的興趣降低。
米勒《拾穗》再次來臺展出。 圖/方浚哲攝,時藝多媒體提供。
「雖然大家可以搭飛機直接到國外欣賞奧塞美術館的館藏,但時藝多媒體仍希望舉辦大規模的海外借展。」王華瑋表示,每檔展覽都會有不同的主題與脈絡,就算是同一幅作品,人們在不同的展覽欣賞,也會有不同的感受。
這次展覽忠實呈現19世紀以來歐洲重要的藝術發展,共分為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學院派與寫實主義、印象派與自然主義、象徵主義與折衷主義,與二十世紀現代藝術之起源等五個展區,帶領觀眾了解現代西洋藝術史的發展。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的「印象派與自然主義」展區。圖/時藝多媒體提供。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的「印象派與自然主義」展區。圖/時藝多媒體提供。
來源:城市美學新態度(臺灣)
叢書由著名藝術批評家、藝術史學者、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書呂澎先生擔任主編,旨在完整地呈現當代中國優秀藝術家在不同時期的創作,以及其藝術所引發的討論和提出的問題,並做忠實的鋪陳介紹。
此套叢書匯集國內外批評家及策展人對藝術家及其作品的評論、藝術家創作自述、藝術家的對話訪談等各類文章,以大量的圖片作為說明輔助,針對不同藝術家就其藝術生產過程進行分章討論,完成每個藝術家創作生涯的文獻性梳理
精彩繼續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日本藏家為何7億購入 ,被安迪沃霍捧紅但心中只有畢卡索的巴斯奎特?
▽
▽
▽
市場部 010-51374005-852 藝術家 010-51374003-860
拍賣部 010-51374001-815 展覽部 010-513740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