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那些年風靡臺劇裡的蚵仔煎,是起源咱泉州的!

2021-03-05 五店市老晉江美食街

吃了這麼久的蚵仔煎

它到底是怎麼來的?

因為《轉角遇到愛》這部臺劇

蚵仔煎這道名小吃

可謂是留在了很多人的記憶裡……

不相信你沒看過!!!

那時候羅志祥還不是朱碧石

  大S還沒有嫁人……

傳聞公元一六六一年時,荷蘭軍隊佔領臺南,鄭成功從鹿耳門率兵攻入,大敗荷軍,荷軍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在缺糧之餘急中生智,就地取材將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後世,成了風靡全省的小吃,也是閩南最具特色的餐桌美食。

晉江有句諺語:「肥蚵肥韭菜」,「正蔥二韭」。


蚵仔煎的秘訣就在於新鮮蚵仔。靠海吃海的晉江,早市上的蚵仔現剝現賣,顆顆肥美,入口才會是鮮美多汁。

 


加上雞蛋的黃,番茄醬汁的紅,極具色彩衝擊力。 

入口後,番薯粉Q彈軟糯,甜中帶鹹、鹹中帶辣,咬到一塊蚵仔,鮮甜的味道又馬上在口腔中爆炸開來,品嘗過後相信你會馬上明白,簡單的蚵仔煎為什麼會是晉江具代表性的市井小吃了。

蚵仔(牡蠣)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抗癌海產品,也是一種很好的美容食品。同時,婦女更年期症候群和懷孕期間也皆宜食用牡蠣。

海蠣煎

還未吸吮你的甘甜

那濃濃的鮮味就已經讓我沉醉

又酥又脆的雞蛋

用它金黃的懷抱包裹著一粒一粒飽滿的海蠣

唯有番茄醬能做你的情侶

在我的咀嚼和吞咽中升華你的魅力

那又甜又鹹的口感

在口水中揮之不去

。。。

老晉江美食街歡迎您

電話熱線:36206588

相關焦點

  • 臺劇「標配美食」蚵仔煎的前世今生
    導讀: 蚵仔煎(閩南話為ǒu ā jīan),是臺灣夜市裡相當普遍的一道小吃。在眼花繚亂、口味眾多的臺灣小吃中,蚵仔煎依然以它獨特的美味及其蘊含的文化傳統,成為臺灣夜市上最為風光的小吃。起源 對很多大陸遊客來講,蚵仔煎並不陌生。事實上,臺灣的蚵仔煎和韓國的「炸雞配啤酒」一樣,也是被偶像劇席捲的一種美食,被賦予一種戀愛的味道。
  • 泉州特色美食---蚵仔煎(海蠣煎)
    蚵仔煎蚵仔煎發源於泉州
  • 來龍洞,教你正確吃蚵仔煎的方法!
    還是少不知事的時候,深陷臺劇的小浪漫之中,其中尤其對《轉角遇到愛》表示深刻(暴露年齡了...)
  • 閩南名小吃---蚵仔煎
    蚵仔煎蚵仔煎(閩南話為ǒu ā jīa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發源於泉州,是閩南、臺灣等地的經典小吃。起源是先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蚵仔煎據傳就是這樣的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臺南安平地區一帶的老一輩的人都知道的傳統點心,是以加水後的番薯粉漿裡攪拌入蚵仔、蛋、蔥或蒜等食材所煎成的餅狀物。
  • 電視劇裡讓你爆燈的「蚵仔煎」,在家就能做!
    臺灣的小吃種類多樣,口味眾多,如新竹炒粉、鹽酥雞、滷肉飯、三杯雞、鳳梨酥、蝨目魚……琳琅滿目,但讓柿君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那道口感香脆,內餡香滑的小吃——蚵仔煎。 蚵仔煎起源於泉州,關於它的起源,有一則有趣的故事。
  • 你吃過那些年風靡臺劇的蚵仔煎,你可知道標配美食背後的故事?
    《轉角遇到愛》這部臺劇蚵仔煎這道名小吃可謂是留在了很多人的記憶裡……如果有機會去寶島玩
  • 臺灣美食「蚵仔煎」
    蚵仔煎並非臺灣特有小吃,在閩南語系地區(閩南、潮汕)自古有之,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有人認為蚵仔煎是臺南安平的傳統點心「煎食追」的變形,但我認為不是,因為從我對臺灣與福建兩地小吃的了解,「煎食追」比較接近「蚵嗲」。而蚵仔煎比較接近潮汕的「蠔烙」。
  • 閩南特色小吃-蚵仔煎
    蚵仔煎普通話譯作「海蠣煎」,發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臺灣地區,廣東潮汕的經典小吃。
  • 閩南小吃丨鮮香細膩蚵仔煎
    蚵仔煎(讀做ô-ā-jiā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發源於福建泉州,是閩南,臺灣,潮汕等地經典的漢族小吃。起源是沿海地區人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在閩南,泉州蟳埔村(潯埔)以盛產海蠣出名,附近晉江、南安、石獅、安溪等縣市的人們都特地驅車來到這裡,購買剛剛「討海」歸來漁船帶回來的新鮮蚵仔。因為盛產蚵仔的緣故,這裡的民居利用海邊灘涂上取之不盡的蚵仔殼,蓋起極具閩南特色的蚵殼厝。
  • 蚵仔煎:貧苦精神的象徵!
    蚵仔煎 中國臺灣小吃銷售排行榜第一名的蚵仔煎是先民困苦,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 起源 關於它的起源,有一則有趣的故事。
  • 那些火熱的臺灣美食,大多來源於泉州~
    2007年,小豬和大S主演的《轉角遇到愛》火遍大陸,也帶火了蚵仔煎這一美食。 其實,無論是在臺灣、福建還是廣東,蚵仔煎都是再平民不過的食物,原材料就四種:蚵仔、青菜、雞蛋、地瓜粉。臺灣漢族裡有44.8%,約900萬人祖籍就在泉州。 陳曉卿說:「許多臺灣美食的根在泉州,儘管臺灣美食形式上更精緻,更具現代化特色,但真正的味道還是在泉州」。 這些真正的味道,閩南人和臺灣人會用一個共同的詞來形容——古早味。
  • 轉角遇見蚵仔煎
    蚵仔煎的「蚵仔」就是牡蠣。它的發音念作"哦啊煎",不過輸拼音的時候並不能直接打出來. 也許就是讀音的關係,蚵仔煎一開始並不是一道廣為人知的小吃。可以說它的流行因為一部2007年(暴露年齡的時候到了)播出的電視劇《轉角遇見愛》。
  • 臺灣美食,來自咱福建?
    看著臺劇長大的一代裡,只有一種人對臺灣數不清的美食免疫:福建人。唱著「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的閩南人,明清時期就已經渡海去臺灣大開發了。所以當你炫耀起去臺灣吃過的美食,福建人總會略帶高傲地說:「噢就這個啊,我們那裡也有,幹嘛跑臺灣去吃?」
  • 大叔教你蚵仔煎,鮮香味美,簡單易做,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還是少不知事的時候,深陷臺劇的小浪漫之中,其中尤其對《轉角遇到愛》表示深刻(暴露年齡了……),因為它,讓我對蚵仔煎染上了不得不愛的感情。
  • 泉州小吃
    蚵仔煎1、回味無窮的蚵仔煎 關於它的起源,有一則有趣的故事。
  • 非遺美食之旅專題十二:蚵仔煎
    蚵仔煎(讀做ô-ā-jiā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發源於福建泉州(閩南)一帶,是閩南,臺灣,潮汕等地經典的地方小吃。
  • 蚵仔煎——泉州獨有的海味浪漫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在泉州的閩南人,呼吸盡了海邊的每一種味道。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外公常拉著我的手帶我去趕海。 我最歡喜的,便是跟著外公拿著一個小鏟子挖牡蠣。外公的動作很麻利,一下午能挖滿滿一桶牡蠣。
  • 不去臺灣夜市能吃到正宗蚵仔煎嗎?能!
    臺劇《轉角遇到愛》的播出不僅讓大s和羅志祥成為國民cp,也讓蚵仔煎火遍全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蚵仔煎的誕生還有一段歷史可溯呢
  • 舌尖上的海洋 | 臺味小吃——蚵仔煎
    關於蚵仔煎的起源,有一則民間傳說流傳甚廣。相傳,1661年,荷蘭軍隊佔領臺南,鄭成功意欲收復臺灣,與荷蘭軍隊大戰。鄭成功率領的軍隊從鹿耳門攻入,攻勢猛烈,大敗荷軍,卻在此時遭遇了缺糧的困境。鄭成功軍隊中的士兵急中生智,就地取材,將當地盛產的蚵仔用番薯粉等包裹,做成煎餅,用以果腹,取名為 「煎食追」。用以代替糧食的 「煎食追」 流傳至今,成了風靡臺灣的小吃蚵仔煎。
  • 在泉州,胖是可以被原諒的
    但是在泉州這座城市,是不存在第二種情況的! 對於吃貨而言,沒有什麼事情是「碗」救不了的。 外表呈錐形的滿煎糕,看似相貌平平,裡料卻是誠意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