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營養學家研究建議,我們每天膳食當中,碳水化合物應佔全日總能量的60%~70%,米飯和麵食都是提供能量的主要來源。而一般發胖的原因是長期的日攝入量大於日消耗量,造成熱量過剩。
因此,不能單純說米飯和麵食哪個更容易致胖,要綜合考慮食物的攝入量、烹飪的方法、日熱量消耗量等因素。
【米飯和麵食的營養】
米飯是一種把稻米與水煮成的食物,是提供能量和營養的主要來源,我們透過消化系統將食物轉換成身體所需的熱量,以應付身體的基礎新陳代謝和日常工作、活動。
從營養角度來說,澱粉和蛋白質是米飯的主要營養成分,其中蛋白質含量約佔8%。大米蛋白質中胺基酸組成較為合理並且具有較高的生物效價,但其營養品質受到大米品種和加工工藝等因素的影響[1]。
米飯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其蛋白質主要是米精蛋白,胺基酸的組成比較完全,人體容易消化吸收。
此外,糙米飯中的礦物質、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含量都較精米米飯中的要高,但米飯中的賴氨酸含量較低。
麵食是指主要以麵粉製成的食物,中國的面點小吃歷史悠久,風味各異,品種繁多,主要有麵條、饅頭、花卷、油條、麻什、燒餅、餃子、包子、餛飩、麻花等,西餐有麵包、各種烤餅等。
麵食從熟制方法上可以分為蒸、煮、烙、煎、烤、炸、燜等幾大類型。製作的方法不同營養素損失也有所不同。
【不能單純由米飯和麵粉的熱量來判斷易發胖程度】
由熱量表知,米飯的熱量為116大卡/100g,麵食中的麵條熱量為280大卡/100g,饅頭熱量為221大卡/100g,油條熱量為386大卡/100g。
那麼就會有人認為,麵食比米飯更容易發胖,實際上,這種說法是片面的。因為我們一頓所進食的米飯和麵食的量是不一樣的,脫離數量談熱量,是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