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駕】松下或在中國部署兩條新汽車電池生產線;上海南通規模最大鋰電池基地開工;SK Innovation對中國歐洲電動汽車下重注

2021-02-24 集微網

1.SK Innovation對中國和歐洲電動汽車下重注,2022年電池產量增10倍 

集微網消息,據路透社報導,SK 集團的搖錢樹 SK海力士(SK Hynix),近來由於存儲器需求減緩,表現不如以往。SK 集團會長崔泰源(Chey Tae-won)轉而聚焦電動車電池,2017年底起,宣布將投資30億美元,準備在中國、匈牙利、美國興建新廠。SK Innovation 資深主管昨(26)日在韓國瑞山(Seosan)工廠表示,估計電池業務將在 2020 年達到損益兩平。

韓國的SK Innovation是戴姆勒和大眾汽車的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其目標是到2022年將產能提高10倍以上,以滿足全球需求。

奔馳製造商戴姆勒表示,到2030年將購買價值超過2230億美元的電池,因為它準備大規模生產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

隨著歐洲監管機構抑制柴油排放,戴姆勒和其他歐洲汽車製造商正在積極擴張電動汽車。

SK 集團會長崔泰源更加專注於該集團的電動車電池業務,因為其內存晶片製造部門SK海力士在經歷了長達兩年的繁榮後面臨智慧型手機製造商需求放緩的局面。

在Seosan工廠的一面牆上,崔泰源的一條手寫信息上寫著:「當所有車輛都裝滿我們的電池並更換汽油(車輛)時,SK的電池組將會啟動並運行。」

與競爭對手LG Chem和三星SDI相比,電動汽車電池市場較晚,SK Innovation已宣布自2017年底以來價值約3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將在中國、匈牙利和美國建立新工廠。

該公司電池團隊的Lee Du-beom表示,中國承諾到2020年逐步取消對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補貼,以及該國電動汽車銷售額的增加將使SK Innovation受益。

目前,使用韓國電池的電動汽車不符合中國的補貼資格。

「我們並不擔心中國市場,」Lee Du-beom說,「我們相信全球汽車製造商以及中國汽車製造商將需要從外國電池製造商那裡獲得電池。」

SK Innovation的電池業務團隊負責人Kim Tae-hyeon表示,SK Innovation計劃到2022年將年電池產能從目前的每年4.7千兆瓦時提高到55千兆瓦時。(校對/Aki)

2.馬斯克:明年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將覆蓋整個歐洲

北京時間12月27日晚間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今日在Twitter上表示,特斯拉計劃拓展其Supercharger超級充電站網絡,爭取在明年覆蓋「整個歐洲」。

之前,有用戶在Twitter上發布消息稱,愛爾蘭的一些地區非常需要Supercharger超級充電站。對此,馬斯克在Twitter上回應稱:「是的。明年Supercharger超級充電站將覆蓋『整個歐洲』,包括從愛爾蘭到基輔,從挪威到土耳其。」

上個月, 特斯拉開始為在歐洲市場推出Model 3電動汽車做準備,並在歐洲多個國家設置展廳。特斯拉當時表示,歐洲版Model 3將配備組合充電系統(CCS)快速充電兼容埠。此外,特斯拉還表示,在Model 3上市之前將升級歐洲當前的超級充電站,改用CCS插頭。

有分析人士稱,對於在歐洲新建的Supercharger超級充電站,特斯拉可能從一開始就使用CCS技術。由於CCS技術在歐洲被普遍應用於電動汽車,人們不禁要想:特斯拉是否將向其他公司的電動汽車開放其充電站網絡?

當前,Model 3可以說是主導了北美市場,不僅在電動汽車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在與燃油汽車的競爭中也處於領先地位。為此,今年9月就有報導稱,Model 3準備向歐洲市場進軍。該報導當時稱,特斯拉已開始生產少量歐洲版Model 3,並為歐洲市場註冊了首批Model 3車輛識別碼。

歐洲版Model 3和北美版Model 3在設計和配置等方面基本相同,主要的不同在於充電接口。在美國,Model 3採用特斯拉的專屬充電插頭。而在歐洲,Model 3採用修改後Mennekes Type 2插頭。(來源:新浪科技)

3.江蘇南通投資超50億元重磅儲能基地開工,規劃年產8GWh  

集微網消息,12月26日,上海電氣國軒儲能系統南通基地項目進行奠基儀式。

(圖片來源:南通經信微報微信公號)

據南通經信微報報導,該項目總投資超50億元,規劃年產8GWh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佔地442畝,總建築面積約28萬平方米。項目將分兩期建設,首期投資超過20億元,預計於明年四季度投產。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滬通地區最先進的、規模最大的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產業基地。

項目由上海電氣與國軒高科合作建設,業務範圍包括分布式微網儲能、新能源併網儲能、特種車輛動力電源、移動充電服務等,於今年10月28日籤約落戶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海海電氣是中國機械工業銷售第一的裝備製造集團,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著力發展新能源動力鋰電池以及輸配電設備兩大業務板塊,現擁有國內外五大研發中心以及七大產業基地,2016年銷售額近50億元。(校對/小北)

4.電動車需求大,三菱化學大力擴產電池材料 

集微網消息,三菱化學( Mitsubishi Chemical )26日發布新聞稿宣布,將擴增日本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電解液)產能,計劃將四日市事業所的電解液年產能自現行的1.1萬噸大幅擴產約5成至1.6萬噸。

日刊工業新聞7月5日報導,因2020年以後全球主要國家/區域將強化車輛CO2排放限制,加快電動車(EV)等電動化車款普及速度、推升電池材料需求旺盛,因此三菱化學計劃於2020年度結束前投資100-150億日元大幅擴增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產能,目標將電解液年產能較現行大幅擴增近一倍(增加95%)至8.5萬噸。

三菱化學指出,日本國內外電動車(E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V)、油電混合車(HV)市場呈現急速擴大,其中在日本國內,乘用車總銷售量中約25 %已進行電動化,且預估今後也將持續朝電動化演進。

三菱化學表示,為了應對今後旺盛的需求,將強化全球生產銷售體制,鞏固於車用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領導廠商的位置。

報導指出,三菱化學計劃於2020年度結束前將美國工廠(位于田納西州曼非斯)電解液年產能提高至3萬噸、達現行的3倍;位於英國蒂斯河畔斯託克頓(Stockton -on-Tees)的工廠年產能也將提高至2萬噸、達現行的2倍;於2018年初和宇部興產進行事業統合的中國常熟市電解液工廠年產能也將倍增至2萬噸。

日本民間調查機構矢野經濟研究所公布調查報告指出,因中國將自2019年起開始實施新能源車規範,加上2019-2020年期間日歐車廠將進行車輛電動化,車用鋰離子電池材料需求今後將持續擴大,預估2020年全球4大關鍵材料(正極材、負極材、電解液和分隔膜)市場規模(廠商出貨金額)將擴增至281.46億美元、將較2017年暴增9成(增加91.3%)。(校對/Aki)

5.日本鋰離子電池進化:續航將超1000裡   

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27日報導,1次充電可行駛相當於東京至大阪的500公裡的鋰離子電池技術開發在日本正日趨活躍。積水化學工業的技術已經具備取得突破的頭緒,旭化成也已接近。均能採用現有的電極,預計到本世紀20年代前半期實現實用化。

資料圖

日本經濟產業省將扶持充分發揮電池性能的技術開發。在世界範圍內,轉向純電動汽車(EV)的趨勢正在加速,如果作為課題的續航距離大幅延長,以鋰離子電池為主角的時代或將繼續持續。

如果在完全充電狀態下可行駛500公裡,將匹敵汽油車的性能。日本經濟產業省等認為這是純電動汽車普及的條件之一,提出2030年達成的目標。純電動汽車迅速普及的中國結束了對續航距離低於150公裡的車型的補貼,增加了續航距離長的車型的補貼。

鋰離子電池於1991年商品化,被用於筆記本電腦和攝像機等。2009年被用於量產型純電動汽車。完全充電可行駛的距離在200公裡左右。一般認為2010年代初以當時的技術難以達到500公裡,到2030年前後將被全固體電池等新一代電池取代。

新一代電池的開發在世界範圍內日趨活躍,但技術上的課題很多。另一方面,鋰離子電池的技術開發取得進展,500公裡的突破日趨具有現實可能性。研究人員等預測「鋰離子電池還能繼續使用10年左右」。

鋰離子電池通過鋰離子在正負電極間移動來產生電力和進行充電。要增加電池的容量,有必要增加電極中存儲的離子,或減少內部電阻,使電子通過更加容易。

積水化學開發的是用於正極的技術,在加入的炭材料的結構上下功夫,使電子流動更容易。擴大正極之中電子通過的通道,電子流動更加順暢,達到以往的10倍左右。除了大量獲得發生的電流之外,電極不易損壞,耐久性得到提高。

將使正極加厚,以便更多取得鋰離子。在實驗中,電池的容量提高了3成左右。可將續航距離從現在的400公裡提高至超過500公裡的水平。計劃到2021年作為零部件加以銷售。

旭化成則是通過向負極混入氧化矽,將容量提高2成左右。向採用碳類材料的負極中加入矽系物質,使得存儲鋰離子更加容易,能增加容量。但是,具有在捕捉一部分離子的情況下無法釋放的問題。通過在負極中預先注入離子,讓被捕捉的部分不產生活動,鋰離子的取得和釋放變得順利。旭化成力爭在數年後實現實用化。

此外,採用此前不存在的電極材料的研究也在推進。橫濱國立大學的藪內直明教授與松下合作,開發了混入氟的正極。不僅是金屬,氧氣也能用於電極內的電子流動,容量達到2倍。住友化學推進採用鋁的負極的開發,提出將容量提高至2.5倍的目標。

日本經濟產業省將自2019年度起,開發使完全用完鋰離子電池電量成為可能的技術。為了防止起火事故等,電池以低於上限的容量使用。將扶持能準確檢測剩餘電量的傳感器的開發,增加可使用量。在2019年度預算中列入2億5千萬日元,力爭到2023年實現實用化。

日本曾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席捲世界,但2011年以後專利申請出現減少。在中國,大學和企業等的專利申請增加,到2015年,發展為日本和中國各佔整體的3分之1。為了增加續航距離,大幅增加電池容量的技術開發正在推進,中國的專利申請預計進一步增加。

6.傳松下將擴大在華電動汽車電池產量:部署兩條生產線

據美國電動汽車新聞網站Electrek報導,中國已經成為電動汽車的主要市場之一。為充分開發這一蓬勃發展的市場,松下計劃將中國的電動汽車電池產量翻一番。《日本經濟新聞》稱,松下計劃投資「數億美元」,將在中國電池工厂部署兩條新的生產線。

報導稱,「總部位於大阪的松下在華的電池產能已經接近5千兆瓦時。現在,除了在遼寧省大連市擁有兩個廠房以外,松下已經為另外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廠房找到了建設用地。如果需要滿足新增訂單,松下將在未來考慮增加更多產能。」兩條新的生產線最多將增加80%的產能。

在今年早些時候工廠開始投產時,松下表示自己已經為此投入了4億美元。

松下目前正在工廠內生產「稜柱型鋰離子電池」。除特斯拉外,這是行業內最受歡迎的電池種類。

大多數電動汽車製造商都採用的是矩形電池,但是特斯拉卻與其它製造商不同。它是第一個將筆記本電腦內的圓柱形電池用於電動汽車的公司。2008年的Tesla Roadster就已經開始使用圓柱形電池,此後特斯拉也一直是採用這種電池的變體。松下則在日本以及內華達州的特斯拉Gigafactory 1工廠內為特斯拉製造這種電池。

今年早些時候,松下CEO表示,他們可能會與特斯拉在中國建造的Gigafactory 3電池工廠再度進行合作。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他們會從Gigafactory 3在當地的供應商那裡獲取電池。

目前,松下是特斯拉電池的唯一供應商,儘管後者的固定儲能產品也會採用其它供應商提供的電池。

如果松下想要為Gigafactory 3供應電池,那它需要在中國開始生產圓柱形電池,或是從其它工廠進口電池。

更多重磅新聞:

1.遭日本封殺後,華為登報聲明:我們是注重網絡安全的民營企業
2.商湯算法加持,讓OPPO R17 Pro變成一把萬能尺子
3.專家:5G流量單價將低於4G,商用進度不會延遲
4.日媒:將趕超蘋果,華為有望成為第二大手機供貨商
5.與Galaxy Note 7機身一樣大!Galaxy S10+保護膜諜照曝光
6.一加5/5T海外版獲得Android9.0穩定版更新
7.矽創Q4淡季不淡!傳感器仍是未來營收主要動力
8.重慶發新政:力爭2022年智能製造關聯產業產值突破400億元
9. iPad Pro 2018蜂窩版開賣,我就花1.5萬買臺iPad怎麼了?
10.擴大產品線,Realme A1將於明年登場
11.富士康明年開始在印度組裝高端iPhone
12.支付寶刷臉支付落地北京 技術已三四線城市鋪開
13.榮耀趙明:用技術驅動產業鏈新的解決方案,榮耀V20成標準制定主導
14.續深耕高端MLCC 臺系被動廠禾伸堂宣布啟動蓋新廠計劃
15.微軟下一代Xbox主機陣容可能包含企業版機型
16.總規模30億!福田成立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基金
17.珠海企業從事晶片設計研發 一年最高補貼500萬
18.當心!勒索病毒WannaCry仍然潛藏在世界各地的電腦上
19.中端機型新標杆,三星 Galaxy A8s 僅售 2799 元
20.外媒:三星業務危機重重 急需開展收購

請下載愛集微APP閱讀



相關焦點

  • 電動汽車電池之戰一觸即發,誰將拔得頭籌?
    而其最大的痛點在於低溫充電問題,當溫度低於-5℃時,充電效率低,不適合北方在冬天充電的需求。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不懼低溫;高溫下穩定不足。能量密度可達最高,但高溫性相對較差,對於續航裡程有要求的純電動汽車,其是主流方向,且適合北方天氣,低溫時電池更加穩定。特斯拉發布的Model 3,即採用松下的21700型三元圓柱形電池。
  • 歐洲最大電動汽車充電園區計劃部署2MWh電池儲能系統
    據外媒報導,一個據稱是歐洲規模最大電動汽車充電園區計劃部署Tesvolt公司提供的2MWh電池儲能系統,並採用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為該儲能系統充電。正在建設的Seed&Greet電動汽車充電園區將部署114個電動汽車充電器Schandert說,「通常情況下,大量電動汽車充電將會導致峰值負載,在電力需求峰值期間充電也很昂貴,因為它們需要公用事業公司在電網中提供更多的電力。而使用儲能系統來滿足客戶在電力需求峰值期間的用電需求可以節省大量費用。」
  • 2014年後新增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盤點
    波士頓電池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三元體系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廠家,技術領域涵蓋全球領先的電芯、BMS以及電池包的設計開發和技術支持工作,為近20款電動汽車提供動力電池整體解決方案。3.比亞迪鐵電池基地落戶深圳年產能8G瓦時2014年12月30日,比亞迪鐵電池基地落戶深圳坑梓工業園。
  • 磷酸鐵鋰電池是電動汽車電池發展方向
    電動汽車的心臟—電池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7198.htm為什麼說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心臟?這要先從電動汽車的歷史說起。一說起電動新能源車,很容易將其歸納為一個全 新的技術以及事物。其實,電動車的歷史遠比想像的早,甚至早於燃油汽車。
  • 磷酸鐵鋰電池是電動汽車電池的發展方向
    世界上第一輛電動汽車於1881年誕生,發明人為法國工程師古斯塔夫·特魯夫,這是一輛用鉛酸電池為動力的三輪車。之後就出現了以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等燃料電池作為電力。可以看到,雖然電動汽車早於燃油車發展,並在早期取得了一定的規模,但在近代,由於燃油汽車的大力發展,使電動汽車在競爭中受挫。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
    其中,湖南江南汽車、天津路通汽車純電動汽車產品的動力電池初始容量和循環100次後電池容量不符合國標。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每噸上漲1000元江西智鋰科技於宣布自11月19日起將磷酸鐵鋰訂單價格每噸上漲1000元。該公司主營電池材料的技術研發、生產、銷售。
  • 2020動力電池企業排行榜|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磷酸鐵...
    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裝機量累計為62.2GWh,同比增長9.3%。在補貼退坡壓力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也受到波及。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的統計分析,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共有配套動力鋰離子電池企業79家,相較2018年減少了13家,動力電池行業洗牌進一步加劇。
  • 電動汽車及車用電池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2014年和本年度非常火爆,預計本年度銷量將突破20萬輛,從而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市場,但這主要是政府強力刺激和市場封閉發展雙重措施下的結果,與電池價格的變化的對應關係還不太明顯。  真鋰研究和中國電池網認為,電動汽車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價格和純電續航裡程,解決這兩大問題的主要辦法除了提高電池組能量密度之外,還有就是標準化和輕量化,其中標準化主要是指核心部件如電池模塊、電機等的標準化,而輕量化則是指在不降低車輛安全係數的前提下,將體重較大的部件減重。這就是未來幾年電動汽車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這些方向目前都有車企和零部件廠商在積極嘗試。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7期: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名單發布 1...
    歐盟將出臺更嚴格的電池生產標準外媒報導,歐洲計劃對電池生產實施更嚴格的環境要求,旨在推動電動汽車和清潔能源的發展。今年1月-9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使用總量為83.0GWh,寧德時代的19.2GWh佔比23.1%,LG化學的18.9GWh佔比22.9%。  寧德時代下3.92億高速雷射製片機訂單12月4日,海目星稱收到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四川時代8份高速雷射製片機訂單,訂單金額約3.92億元。
  • 安全比肩特斯拉:國內十大鐵鋰電池電動汽車盤點
    ,以電池為動力的電動汽車更是備受熱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1-9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4.13萬輛。似乎電動汽車已經邁入黃金時代了,然而鋰電池的安全性不可小覷。試想,在電動汽車保有量越來越龐大的情況下,不安全的鋰電池無異於定時炸彈。
  • 2020年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電動汽車作為新一輪的經濟增長的突破口和實現交通能源轉型的根本途徑,已經成為世界各主要國家和汽車製造廠商的共同的戰略選擇,也是各國汽車市場的戰略選擇。在各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下,世界汽車產業進入了全面的交通能源轉型的時期,電動汽車進入了加速發展的新階段。
  • 動力電池市場大洗牌,下一個超級電池工廠會由誰來建造?
    早在2016年1月,松下便與特斯拉聯合投資了50億美元在內華達州的Reno市興建了全球最大的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該工廠日前已經投入生產。  緊接著在7月17日,LG宣布其總投資20億美元的動力電池項目將落戶南京江寧濱江開發區。該項目計劃於今年10月開工建設,2019年10月將實現量產,最終於2023年全面達產。
  • 前瞻電動汽車產業全球周報第93期:汽車業崛起!中國有了3家全球前10...
    重慶理想智造汽車有限公司再被執行近日,重慶理想智造汽車有限公司再成被執行人,於11月25日新增兩條被執行人信息,案號分別為:渝0231執2616號、渝01執2357號,執行標的分別為816359元、1050000元,合計約186.64萬。目前累計執行標的已超1000萬。
  • 奔馳中國電池廠年底投產;寶馬將在泰國建電池廠
    因寶馬摩託車在泰國生產的成熟體系,全新的動力電池工廠再次選擇了這裡。同時,這是其新能源全球戰略的第四家電池工廠,前三處分別位於大本營德國慕尼黑、美國的南卡羅來納州以及中國的瀋陽。四大電池工廠有一半定址亞洲,可謂「司馬昭之心」,足見寶馬搶佔亞洲新能源市場的決心。
  • 電動車反擊燃油車「大戰」將在中國市場上演|電動汽車|比亞迪|...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在今年1月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如果僅從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角度看,純電動車的裡程焦慮已得到有效緩解。目前主流的兩家中國能量電池電芯供應商——寧德時代與比亞迪所公布的技術信息似乎對此判斷提供了佐證。
  • ...時代配套純電動遊輪正式開工 電量超百輛純電動汽車電池容量...
    12月24日,寧德時代發布消息稱,近日,全球電量最大的純電動綠色商用船舶——「長江三峽1」號純電動遊輪正式開工。該遊輪搭載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總電量達到7.5MWh,相當於100輛以上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總和,是目前世界上設計建造的電池容量最大、客位最多、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純電動客船。
  • 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新能源汽車從區域走向全球的牽引者
    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入先進新能源動力技術可以讓國產新能源汽車如虎添翼。在第二屆「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論壇」上,愛馳汽車與丹麥藍界科技合作合作研發的甲醇氫燃料電池技術,而建設甲醇制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製造基地則在山西省高平市落地。2020年8月8日,愛馳汽車甲醇重整制氫燃料電池項目奠基儀式在山西高平市舉行。
  •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行業篇:智能電動汽車大勢已成,百舸爭流推動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演變
    受益於各國政府提供支持並實施各種優惠政策,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純電動、增程式電動、插電式混動、燃料電池等各類新能源車型,均取得快速發展,銷量與滲透率快速提升。根據國際太陽能和氫能研究中心數據,中國2015年起,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佔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從2014年27%增至2019年52%。
  • 電動汽車與氫燃料電池車對比
    新能源:BEV vs FCEV新能源汽車有兩個比較熱門方向,一是電動汽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簡稱 BEV),二是氫燃料電池車(Fuel-Cell Electric Vehicle,簡稱FCEV)。目前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大部分是電動汽車(BEV),比如特斯拉,蔚來等,通過鋰電池提供電力驅動汽車。
  • 小型電動汽車排名,小型電動汽車排行榜
    雖然成立的時間比較晚,但是麗馳品牌立於世界新技術的高地,高瞻遠矚,提前戰略布局,利用自身的後發優勢,實施轉型升級,投資領銜建設的千畝新能源產業園;全面引進全自動汽車生產線2條,投入總裝、塗裝、焊裝、衝壓四大汽車工藝。倡導低碳生活,圓更多家庭轎車綠色夢想是麗馳品牌新的追求,公司的願景是「成為全世界時尚電動汽車第一品牌」,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不斷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