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瓊花:絕跡八百年 歐陽修贊其天下無雙

2021-01-07 人民日報

喻繼高《瓊花聚仙》

現代人所見到的瓊花,其實是聚八仙,而古代的瓊花則是另一種花。因古代瓊花已絕跡近八百年,我們只能通過古人的描述去了解它,而通過欣賞宋代的瓊花畫,可以進一步獲得感性認識。

歐陽修稱瓊花天下無雙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種花至美至潔,天下無雙,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倒。只可惜它命途多舛,飽經滄桑,歷盡悲歡離合,最終毀於元兵之手。它,就是被譽為「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的瓊花。

由於瓊花生前已是世間罕有,再加上香消玉殞至今已近八百年,故有關瓊花的身世、花容、花色等問題,就成了千古之謎,人們只能根據傳聞作種種推測。有人說這種花在漢代已有,有人說隋煬帝開鑿運河下江都(即揚州)就是為了賞瓊花。有人說它是玉蕊花,有人說它是聚八仙。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瓊花一名,最早出現在宋人王禹偁筆下。王禹偁於北宋至道年間任揚州太守,曾作《后土廟瓊花》詩,其序雲:「揚州后土廟有花一株,潔白可愛。其樹大而花繁,不知實何木也。俗謂之瓊花,因賦詩以狀其異。」可見瓊花之名在王禹偁記敘之前已流傳民間。但後人卻以為此名是王禹偁因見此花瑩潔如白玉而起的,並譏誚王禹偁不解「瓊」的含義。如宋祈在《宋景文筆記》中說:「維揚后土廟有花曰『玉蕊』,王禹偁愛賞之,更稱曰『瓊花』。按許慎《說文》曰:『瓊,赤玉也。』王不解其義非白花名也。」北宋蔡居厚的《蔡寬夫詩話》也說:「李衛公《玉蕊花》為潤州招隱山作也。今招隱無復此花,詢之土人皆莫知為何物。或雲即今揚州后土祠瓊花是也。自王元之(王禹偁字元之)始易其名,晏元獻嘗以李善《文選注》質之雲:『瓊乃赤玉,與花不類也。』」儘管如此,瓊花這個名稱還是深受人們喜愛。

瓊花何時在中國出現?古今大部分學者認為,漢代在揚州就有瓊花並建「瓊花觀」之說純屬子虛烏有,隋煬帝為賞瓊花而巡幸江都也是小說家之言。瓊花的出現,不會早於唐代。據北宋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記載:「揚州后土廟有瓊花一株,或雲自唐所植,即李衛公所謂玉蕊花也。」但這種說法頗為模糊,宋敏求也拿不出什麼證據。真正可信的,還是瓊花出自宋代。宋代大量的文獻證明,早在宋初,它已經在揚州后土廟出現。除王禹偁見過它的芳容並賦詩外,歐陽修在北宋慶曆年間任揚州太守時,又在瓊花旁建「無雙亭」,以示此花天下無雙。並賦詩曰:「瓊花芍藥世無倫,偶不題詩便怨人。曾向無雙亭下醉,自知不負廣陵春。」與歐陽修同時的韓琦也作詩讚道:「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年年后土祠,獨此瓊瑤貴。……我來首見花,對花聊自醉。」

元代詩人以瓊花映襯「大無畏」的精神

在宋代,揚州瓊花聞名遐邇,婦孺皆知,人人想栽培,連皇帝也曾試圖將之移植到皇宮禁苑中。韓琦的《后土廟瓊花》詩已提到過:「嘗聞好事家,欲移京轂地。既違孤潔情,終誤栽培意。」南宋周密的《齊東野語》記載更詳:「揚州后土祠瓊花,天下無二本,絕類聚八仙,色微黃而有香。仁宗慶曆中,嘗分植禁苑,明年輒枯,遂復載還祠中,敷榮如故。淳熙中,壽皇亦嘗移植南內,逾年,憔悴無花,仍送還之。其後,宦者陳源命園丁取孫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則大減矣。今后土之花已薪,而人間所有者,特當時接本仿佛似之耳。」可知每次移植都不成功,即使勉強嫁接成活,其香色也大不如原種。

而瓊花的命運,也十分坎坷。據杜斿《瓊花記》記載,宋高宗紹興年間,「金人渡淮,趨揚州,直入觀揭花本去,其小者剪而誅之」,後經道士唐大寧在原地的小根處精心護理,復又起死回生,花繁葉茂。一百年後,蒙古鐵騎以十萬兵攻佔揚州,致使瓊花樹枯葉萎,香消玉殞。據南宋蔣正子的《山房隨筆》記載:「德祐乙亥(公元1275年)北師至,花遂不榮。趙國炎以絕句吊之曰:『名擅無雙氣色雄,忍將一死報東風。他年我若修花史,合傳瓊姬烈女中。』」將瓊花喻為忠貞不渝的烈女。謝翱也有詩曰:「揚州城門夜塞雪,揚州城中哭明月。……宮花窣簾塵掩襪,玉華無因進吳越。漓漓淮水山央央,誰其死者李與姜。」將瓊花的毀滅寫得十分悲壯,更以瓊花映襯了為抗元而戰死在揚州的將領李庭芝和姜才的大無畏精神。

《洪武郡志》則記載:「(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花朽。」與《山房隨筆》所記瓊花毀滅時間略有出入。約二十年後,道士金丙瑞在瓊花故地補植聚八仙,從此以後,人們便以聚八仙代稱瓊花。故後人有詩曰:「天上奇花玉色浮,只留一種在揚州。如今后土無根蒂,蜂蝶紛紛各自愁。」

瓊花多為一花九朵

與聚八仙不同

瓊花究竟是什麼花?其真面目究竟如何?前面提到過,有人以為它是玉蕊花,有人以為它是聚八仙,後來還有人說它是繡毬花,甚至還有人說它是梔子花。對上述觀點,前人多有辨析,認為均不符合真相。其中聚八仙與瓊花最相似,曾與瓊花有過零距離接觸的宋人鄭興裔,為此專門寫了一篇《瓊花辨》,他說瓊花與聚八仙有三種不同之處:「瓊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黃,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漸青,不同者一也;瓊花葉柔而瑩澤,聚八仙葉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瓊花蕊與花平,不結子而香,聚八仙蕊低於花,結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這三點差異中,香氣的有無是最主要的區別。另外,聚八仙的花形是聚傘花序生於枝端,花大如盤,由八朵五瓣花圍成一周,圍繞著中間一團花蕊,在微風吹拂之下,宛如八仙起舞,故名「聚八仙」。而據宋人描述,瓊花多為九朵花圍繞花蕊,這也是兩者的另一不同之處。由此可知,曾親眼目睹過瓊花的宋人對瓊花與聚八仙的區別是很清楚的,且認為瓊花比聚八仙珍貴得多,難怪在宋人張翊的《花經》中,瓊花被評為「二品八命」,而聚八仙只是「六品四命」。

然而,僅據宋人的文字描述,仍未能真正認識瓊花的真面目。幸好宋代畫家曾繪過不少《瓊花圖》,其中一部分尚留傳至今。如宋人韓佑的《瓊花真珠雞圖》繪瓊花一枝,錦雞兩隻,雄者立於石上,雌者立於地下。瓊花樹葉色翠綠,花色潔白。仔細端詳,可發現樹上的瓊花多為一花九朵,確與聚八仙不同。

那麼,瓊花在植物學分類上究竟屬何種植物呢?據花卉專家研究推斷,古代的瓊花應是聚八仙的一個變種,且只宜生長在揚州后土廟,移到別處則難以成活。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隋煬帝曾到揚州看瓊花,這個故事是真是假,其實真正的瓊花很漂亮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瓊花觀又被稱為蕃釐觀,位於江蘇揚州文昌中路,是一座始建於漢代的中國古代傳統建築,也是揚州市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瓊花觀的建築時間,大致在公元前11年左右,即西漢元延二年。一開始之時,瓊花觀是一座后土女神廟,后土女神的出現,源自於古代母系氏族社會,據說她掌管陰陽、哺育萬物,因此也被稱為是大地之母。
  • 飛花令,含有瓊花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瓊花,又稱聚八仙,是一種珍貴的花,葉柔而瑩澤,花色微黃而有香。也指古歌曲名,即《玉樹後庭花》,同時也比喻雪花。瓊花的高潔與美麗,也為世人所公認,歷代歌詠瓊花的詩篇不計其數,揚州瓊花名揚天下。》宋·歐陽修揚州無賴月,獨自照瓊花——《揚州廣城店》明·張以寧瓊花春島百花香,太液池邊夜色涼——《李宮人琵琶引》 元 · 王士熙窗籠樹色瓊花島,砌入荷香太液池——
  • 紅旗、瓊花、鑽石……哪個牌子是你的回憶揚州懷表曾排名前十
    揚州鐘錶廠曾生產懷表和手錶,款式多樣,瓊花牌懷表更是曾排名全國品牌前十。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揚州民間收藏家張玉順,就收藏了數十款瓊花手錶和多款懷表,「每每看到這些表,能想起好多事。」紅旗牌懷表。瓊花懷表,曾名列國內品牌前十揚州鐘錶廠生產的懷表,最早是紅旗懷表。
  • 詩畫揚州(91)點讚!青年歌手謝宇軒,連續三年唱「揚州」!
    >演唱:謝宇軒    譚茜藝指:朱   兵錄混:江蘇福麥唱片出品:江蘇貝多文化 行走了兩千多年啊帶著鹽商傳說,帶著維揚芳芳煙花三月來到我身旁小橋流水念泗,歌榭樓臺五亭只見瓊花引蝶燕飛翔 吟詠了兩千多年啊,唱著民歌小曲,唱著茉莉芬芳
  • 「煙花三月下揚州」中的「煙花」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五千年來的歷史上,揚州因為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條件,成為了自漢至清,經濟繁榮與文化興盛的一座歷史名城。揚州曾有過三個鼎盛時期:最初是在西漢中葉時,第二次是在隋唐到宋朝時期,第三次是在明清時期。揚州的繁榮程度隨著王朝盛世的變化而改變。
  • 中山公園的瓊花競相綻放~
    中山公園的瓊花競相綻放~ 2020-04-18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揚州慢的智慧
    我家鄉揚州,很多小店端上來的蛋炒飯,就是這麼做的。 心急也做不好正宗的揚州蛋炒飯。 古人說,事緩則圓,急事緩辦,都是這個意思。 揚州人性格裡,也是有慢慢做的基因。
  • 歐陽修的哀思:匆匆一世,幸得遇這些人
    《墓志銘》中,歐陽修對杜祁生平,從其少舉高第,授官揚州推官開始,到歷知平遙、乾州、揚州等,再到入職三司、拜天章閣侍制,再到拜樞密副使、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權職宰執,最後以太子少師致仕,進行了詳細敘述。可以說,這些史實為後世了杜祁其人,提供了珍貴的資料。當然,這種敘述生平事跡的手法並非歐陽修首創,而是唐宋以來,《墓志銘》寫作的通行手法。
  • 歐陽修很豁達的一首詞,情真意切,開篇第一句卻被蘇軾取笑
    至和二年,劉敞出使契丹,歸來之後因避親出守維揚(揚州別稱)。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在揚州,揚州有太多令文人墨客魂牽夢繞的地方,而揚州又恰好是歐陽修曾經待過的地方,有著太多關於詞人的回憶。此次送別友人,歐陽修觸景生情,寫下這闋「朝中措」,沒有太多的華麗用典,也沒有刻意的描摹,只有一紙真情摯語,一改唐五代以來極力渲染紅香翠軟的表現手法,不落窠臼,婉而不柔,豁達豪放。
  • 謝宇軒歌唱揚州的三部曲
    一,《醉揚州》《醉揚州》2017年發行,是謝宇軒出道的第一首單曲。朝朝暮暮瓊花笑,幾處琴聲戲芍藥,不需等到,煙花三月楊柳窈窕,前世今生,誰會去管天荒地老,哪一天遇到你,都是剛剛好。二,《我在揚州等你來》《我在揚州等你來》2018年發行
  • 文豪,歐陽修
    此後,歐陽修又經歷兩次人生劇痛:25歲,結婚,第二年夫人就去世了;27歲,第二次結婚,第二任夫人又去世。時隔多年,歐陽修才敢走入第三段婚姻。少年喪父,青年喪妻,歐陽修年輕時已經歷了同齡人不曾經歷的人生。
  • 歐陽修《朝中措》「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大家好,我是小美,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歐陽修與歐公柳,本文章閱讀時間大概需要5分鐘,感謝讀者們的耐心閱讀。歐陽修在揚州當知州的時候,在瘦西湖旁邊的蜀岡上,建了一座平山堂。平山堂竣工時,歐陽修親手在堂前的平臺上種植了一棵柳樹,後人都稱此柳為「歐公柳」。歐陽修非常喜歡平山堂,經常是一大清早便帶著客人們來到這裡,或是遊玩觀景,或是嘯吟暢飲,久久不願離去。
  • 蘇軾很感傷的一首詩,悼念逝世8年的歐陽修,最後13字驚豔世人
    【臨其詩境】今天我們來看歷史上幾乎是最著名的一對師徒,大家猜猜是誰?歐陽修和蘇軾。歐陽修作為文壇領袖的時候,蘇軾還年輕,是歐陽修一首提拔的蘇軾,也很早就表示了此子不凡,自己之後的文壇一定是由蘇軾主導的。蘇軾年輕時候雖然狂,但也是特別的尊重恩師,他懂恩師對他的栽培,也沒有辜負他。
  • 煙花三月,忽然揚州.
    一想到三月,就想到瓊花岸柳,就想到揚州,心裡不自覺地念起了那句「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自古便是春遊的好去處,煙花三月,除卻隋堤綠柳,不少人都是奔著這仙姿綽約的瓊花而來。無雙亭下,株株瓊花,暗香浮動,也算是沒辜負這廣陵的春。鑑真路的櫻花大道,一地春光,雪白的早櫻、緋紅的晚櫻,叢叢繞繞。
  • 天下無雙-張靚穎.
    《天下無雙》是張靚穎演唱的歌曲,亦是電視劇《神鵰俠侶》的主題曲,由樊馨蔓和時勇作詞,陳彤作曲,發行於2006年5月。        確定張靚穎為主唱後,創作者為其量身訂做。張紀中看中張靚穎的聲音有張力又不失細膩的特點,提出主題曲要兼具流行傳唱性和能體現張靚穎聲色優勢的要求。
  • 歐陽修《三琴記》
    其書法學顏真卿,並收集自周代穆王以來金石遺文、名人筆跡,作《墨池閱古》二編。曾編著書法專著《墨池編》20卷。元豐七年(1084年),應太守晏公之邀,撰《吳郡圖經續記》3卷,為中國現存宋代古方志之一。又精通古琴,著有《琴史》。著述尚有《樂圃餘稿》等。元符元年(1098年)二月病逝,葬於吳縣支硎山,張景修撰墓志銘,米芾題寫墓碑。
  • 可憐玉樹庭花後,又向江都月下聞,歐陽修這兩句詩有什麼深意?
    一、詩酒不離身這首詩創作時間為慶曆八年(1048)或皇祐元年(1049),歐陽修當時他大約42歲。在慶曆五年,他因參與慶曆新政被貶謫。先後在滁州、揚州、潁州、應天府任職。這首詩寫於揚州。《醉翁亭記》就寫於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正是歐陽修被貶為滁州太守的時候,文中寫到: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慶曆七年時,歐陽修又有《懷嵩樓新開南軒與郡僚小飲》:繞郭雲煙匝幾重,昔人曾此感懷嵩。
  • 揚州美食之都,高郵鹹鴨蛋、揚州炒飯……你知道幾種?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天下三分月華,揚州獨佔兩分。難怪揚州如此秀美,古往今來,引得無數文人騷客流連忘返。 被稱為世界美食之都的揚州,在教科書也數次出現過此地的名物。高郵鴨蛋、揚州炒飯,誰人不知?
  • 歐陽修,最好的老師
    八百年後,大家熟悉的曾國藩,煞費苦心地挑選出三十二位穿越華夏文明三千年的「聖哲」,其中,就有歐陽修。這位當年一再落榜的考生,如願以償,跟孔子、孟子站到了一起,不但打敗了每一個競爭者,還打敗了時光。跟他一起擠入「三十二聖哲」的,還有他尊敬的亦師亦友的範仲淹範大哥。有志青年請注意,年輕的時候,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向年長的朋友汲取智慧,會影響你一生的成敗。
  • 歐陽修寫的「山色有無中」,有人憑此說他是近視,蘇軾巧妙回答
    有一次,歐陽修出使遼國,接待官員請來當地一位歌妓助興,叫她好好款待歐陽大人。歌妓只是點頭,並不多說話,大家還以為她畢竟是邊遠地方的歌妓,什麼都不懂。誰知席間歌妓一開口,唱的竟全是歐陽修的詞。由此也可見歐陽修的詞在當時影響之大,粉絲之廣。有一次,這位歐陽大咖寫了一首詞,他的鐵桿粉絲看到後,說歐陽修是近視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