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祈禱的手》背後的故事

2021-01-15 同行

點上面「同行」免費快速關注訂閱

訂閱後您每天會收到主內福音信息



德國藝術大師亞爾伯•杜勒有一幅名畫「祈禱的手」,這幅畫的背後有一則愛與犧牲的故事。

亞爾伯•杜勒,1471年5月21日生於德國紐倫堡,1528年4月6日卒於紐倫堡,是德國中世紀末期、人文主義初期著名的畫家及藝術理論家。「祈禱的手」是他1508年的作品,這一雙長滿老繭、指甲破損、指節粗大且布滿了皺紋的手,曾握過畫筆,也曾握過工具,曾飽經風霜,歷盡艱辛,為人類創造了幸福;如今卻合起來舉向天主,作聖潔而虔誠的祈禱。這雙手的姿勢顯得多麼安靜與美麗,它的構圖非常簡單,但卻十分感人。

十五世紀時,在德國的一個小村莊,住了一個有十八個孩子的家庭。父親是一名冶金匠,為了維持一家生計,他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生活儘管窘迫逼人,然而這個家庭其中兩個孩子卻有一個同樣的夢想,他們是弗朗西斯和亞爾伯,兩人都希望可以發展自己在藝術方面的天份,不過他們也了解到父親無法在經濟上供他們兩人到藝術學院讀書。

晚上,兩兄弟在床上討論一番後,得到一個結論:以擲銅板決定——勝方到藝術學院讀書,敗方則到礦場工作賺錢。四年後,在礦場工作的那一個再到藝術學院讀書,由學成畢業那一個賺錢支持。結果,弟弟亞爾伯勝出。

亞爾伯在藝術學院表現很突出,他的作品比教授的還要好,他畢業後,並沒有忘記他的承諾,立刻返回自己的村莊尋找四年來一直在礦場工作供他讀書的哥哥弗朗西斯。他返回家鄉那一天,家人為他準備了盛宴,慶祝他學成歸來;席間,亞爾伯起立答謝弗朗西斯幾年來對他的支持,「現在輪到你了,哥哥!我會全力支持你到藝術學院攻讀,實現你的夢!」

弗朗西斯站起來,望著心愛的弟弟亞爾伯,握著他的手說:「看看我的雙手,四年來在礦場工作,毀了我的手,關節動彈不得,現在我的手連舉杯為你慶賀也不可能,何況是揮動畫筆或雕刻刀呢?弟弟,太遲了....,不過看到你能實現你的夢想,我十分高興。」親友目光都轉移到弗朗西斯身上,只見弗朗西斯兩行眼淚直流。他垂下頭,邊搖頭邊說:「不……不……!」

幾天後,亞爾伯不經意的看到弗朗西斯跪在地上,合起他那粗糙的手祈禱著:「主啊!我這雙手已無法讓我實現成為藝術家的夢想,願您將我的才華與能力加倍賜予我弟弟亞爾伯。」原本對哥哥已十分感激的亞爾伯,見到這一幕,立刻決定繪下哥哥的這一雙手,他心想:「我雖然無法將技巧還給他的手,但我要向整個世界表示我的摯愛與感激,我要畫下這雙正在祈禱的手,畫下它的高貴,愛與無私;當人們看到這幅畫的時候,會聯想到這世上一切做過苦工的粗糙的手,都是高貴而美麗的,讓人們向這些手表示感激與敬意。」

時至五百多年後的今天,亞爾伯.杜勒的速寫、素描、水彩畫、木刻、銅刻可以在世界各地博物館找到;不過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他的「祈禱的手」。

‍同行微信公眾歡迎主內肢體訂閱關注我們同行微信公眾平臺,我們公眾號會每日發送福音信息到您的微信,幫助您得到屬靈造就、與神同工同行!

同行微信公眾號: tongxingzazhi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使更多人得福音益處,與我們同工同行!投稿及建議請發送到郵箱:tongxingzazhi@163.com

同行讀者qq群:176068037,加群請註明讀者!

相關焦點

  • 世界名畫《祈禱的手》帶給我們的感觸
    德國有一幅名畫叫《祈禱的手》。灰色的背景上,只畫著一雙正在向上帝祈禱的手,合攏的雙掌伸向天空,因勞作所致,關節變得僵硬而粗糙的雙手,與祈禱的虔誠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是一雙傳達著愛的祈禱和祝福的手。這幅畫之所以具有強大的震撼力,還源於下面一個故事。
  • 【名畫賞析】丟勒-《祈禱之手》
    丟勒最為傳世的作品是《手》,後來被人們改名為《祈禱之手》,其影響力超過其他任何作品。 《祈禱之手》 丟勒和他的一位好友都是力爭上遊的藝術家,但是兩人都很窮。
  • 【故事】祈禱之手
    ——空谷——   德國藝術大師阿爾布雷特·丟勒(Albecht Durer)有一幅名畫『祈禱之手』,這幅畫的背後有一則愛與犧牲的故事。  十五世紀時,在德國的一個小村莊裡,住了一個有十八個孩子的家庭。父親是一名冶金匠為了維持一家生計,他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
  • 祈禱之手
    德國藝術大師AlbechtDurer有一幅名畫『祈禱之手』,這幅畫的背後有一則愛與犧牲的故事。 十五世紀時,在德國的一個小村莊裡,住了一個有十八個孩子的家庭,父親是一名冶金匠為了維持一家生計,他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 生活儘管窘迫逼人,然而這個家庭其中兩個孩子卻有一個同樣的夢想。
  • 薦讀 名畫《祈禱之手》背後,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看看我的雙手--四年來在礦場工作,毀了我的手,關節動彈不得,現在我的手連舉杯為你慶賀也不可能,何況是揮動畫筆或雕刻刀呢?不,弟弟……已經太遲了……」幾天後,丟勒不經意的看到哥哥跪在地上,合起他那粗糙的手祈禱著:「主啊! 我這雙手已無法讓我實現成為藝術家的夢想,求你將我的才華與能力加倍賜於我弟弟丟勒。」
  • 每日英語:名畫背後的愛情故事
    ●英語對白選自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名畫·愛情·少女 是該電影的標籤●如果明知道結局,少女還會不會戴上耳環?The finest in Delft.●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上映後便風靡全球,通過電影,導演彼得·韋伯讓我們領略到了世界名畫背後的故事。
  • 辛普森亂入名畫,學名畫背後的故事,嗯……這些名畫都可愛極了!
    這是一個以經典動畫劇集《辛普森一家》*和知名美術作品為主題的「惡搞名畫」系列。*《辛普森一家》:美國動畫情景喜劇,該劇主要講述了霍默、瑪姬、巴特、麗莎和麥琪一家五口的生活的故事,諷刺性地勾勒出了居住在美國心臟地帶人們的生活方式。
  • 【丟勒-祈福之手背後的故事】
    自1815年開始,德國每年都會舉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阿爾布雷特·丟勒節」 他的藝術作品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廣泛收藏 但是丟勒最廣為人知的作品還要數繪製於1508年的素描名作 《祈禱之手
  • 《藝術的歷史:名畫背後的世界史》:破譯名畫背後的「摩斯密碼」
    不僅文字可以記錄歷史,其實在一幅幅名畫的背後,也組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世界史。蔣勳先生在《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中曾寫到過這樣一句話:「美是人類一路走來艱難的記憶」,這種美在很多時候就是體現在藝術上的,藝術背後的那些記憶,有艱難困苦,有矛盾和割裂,也有走向和諧統一的時候。
  • 影評:《金衣女人》天價名畫背後的故事
    說到世界名畫,大概第一個能想到的就是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在奧地利,也曾經有一幅名畫,被稱為「奧地利的蒙娜麗莎」——克裡姆特的《金衣女人》(Woman in Gold),但是,它還有另一個名字——《艾蒂兒·布洛赫-鮑爾畫像一號》(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 祈禱的手,藝術的手,科學的手
    《祈禱的手》(德語:Betende Hande),也被稱為《使徒的手》(Study of the hands of an Apostle),是阿爾布雷特•丟勒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作。《祈禱的手》👇是受委託製作的一幅祭壇畫。
  • 川普在波蘭:一幅名畫背後的歷史故事 | 世相
    圖/白宮名畫的故事:川普訪波蘭/《雷伊坦——
  • 「戴」上口罩的世界名畫,你見過嗎?
    使用消毒劑保持手和個人用品的清潔。 《使用洗手液》改編自名畫《創造亞當》。《創造亞當》 是米開朗基羅於1511年至1512年創作的西斯廷禮拜堂天頂畫,是《創世紀》的一部分。該壁畫描繪的是《聖經·創世紀》中上帝創造人類始祖亞當的情形,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是創世紀天頂畫中的第四幅。原畫中,畫中右側穿著飄逸長袍的白鬍鬚老者是上帝,亞當則位於畫面左側,通身赤裸。
  • 那些中國名畫背後的故事,知道?
    《64幅中國名畫背後的故事》所展示的64幅中國歷史頂級名畫,是中國美術史的豐碑,華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動的歷史、無聲的樂章!
  • 達文西創作世界名畫的背後故事
    這是取材於《聖經》的一個故事。畫面講述的是耶穌在餐桌上對他的12個門徒說,你們中間有一個人出賣了我。話音剛落,全場震驚。餐桌上坐著的12個門徒,有的大驚失色,有的義憤填膺,有的感到絕望,有的則想為自己申辯,只有一個門徒神情緊張,身體後仰,右手緊握著錢袋,他就是收受統治者30塊銀幣後將耶穌出賣的叛徒猶大。再猶大的背後是黑暗的陰影,而在耶穌的背後卻是開啟的窗戶,一片陽光照射進來。
  • 名畫與封面「齊飛」!靜觀全世界的抗疫設計
    )的世界名畫系列防疫海報。他面前的桌子上覆蓋著美麗的阿拉伯風格地毯,背後華麗的柱子可能是他自己的住宅的一部分。改編後的海報中紅衣男子正在用水龍頭裡流出的水洗手,以提示大家疫情期間勤洗手。《使用手套》改編義大利畫家喬瓦尼·巴蒂斯塔·薩爾維(GiovanniBattistaSalvi)畫作《祈禱的聖母》(OurBlessedMother)。薩爾維是義大利巴洛克畫家,以對拉斐爾風格的執著追求而聞名。目前沒有找到這幅原作,與其最接近的是下面這幅薩爾維的《祈禱的聖母》,畫面中聖母的表情平和寧靜,雙手輕輕合十正在祈禱。
  • 名畫「變身」的口罩海報,雜誌封面的抗疫設計
    他面前的桌子上覆蓋著美麗的阿拉伯風格地毯,背後華麗的柱子可能是他自己的住宅的一部分。改編後的海報中紅衣男子正在用水龍頭裡流出的水洗手,以提示大家疫情期間勤洗手。《使用手套》改編義大利畫家喬瓦尼·巴蒂斯塔·薩爾維( GiovanniBattista Salvi )畫作《祈禱的聖母》(Our BlessedMother)。薩爾維是義大利巴洛克畫家,以對拉斐爾風格的執著追求而聞名。目前沒有找到這幅原作,與其最接近的是下面這幅薩爾維的《祈禱的聖母》,畫面中聖母的表情平和寧靜,雙手輕輕合十正在祈禱。藉助這幅畫,祈禱疫情快點退散,人們別再受病痛折磨。
  • 《千裡江山圖》能夠被譽為十大傳世名畫,只因它背後故事令人尊重
    中國的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無論什麼時期,作畫都是文人墨客非常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流傳下來的畫作非常多,國家文物局組織著名的專家學者跟藝術大師,經過了認真點餓挑選研究,最終挑選出了十幅稀世珍品,他們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而《千裡江山圖》就是其中之一。
  • 視界|名畫「變身」的口罩海報,雜誌封面的抗疫設計
    《使用洗手液》(Use sanitizers to keep your handsandpersonal accessories clean.)使用消毒劑保持手和個人用品的清潔。《使用洗手液》改編自名畫《創造亞當》。
  • 原來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藏著這樣一段秘不可宣的愛情故事
    奇蹟的是,導演彼得·韋伯看過這本根據名畫改編的書後,又立刻將其改編為感人至深的愛情電影,並大獲好評。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上映後便風靡全球,通過電影,導演彼得·韋伯讓我們領略到了世界名畫背後的故事,電影中飾演少女葛麗葉的斯嘉麗·詹森,更是把少女的姿態還原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