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映影片】深度解讀《攻殼機動隊》

2021-02-16 麥太太工作室

        首先聲明:我不是原著黨,所以觀影之後,我覺得挺好看的。(微笑微笑微笑)

麥太太觀後感:

        好看!音樂詭異,科幻特效超級棒,斯嘉麗勇猛and美,有一定的哲學思考。很久沒看到這麼純科幻的電影了。這的確是一部科幻片!值得一看!

1. 電影的主題曲reawakening《甦醒》。十分怪異的曲風,激烈的鼓點伴隨著尖銳刺耳的人聲,讓人過耳不忘!既日本又科幻。強烈推薦萬達IMAX,音響槓槓滴。在網易雲音樂裡能找到這首歌,強烈建議聽聽看,保證讓你過耳不忘。

2. 《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是由士郎正宗於1989年4月22日開始在講談社青年漫畫刊物《周刊Young Magazine》海賊版連載的漫畫,進度為每三個月一話,並於1991年10月5日以一千日元的高價(相對同期的其他漫畫而言)第一次印刷發行了單行本。雖然一開始該作由於作品基調灰暗,與當時流行氣氛格格不入,並不為編輯和部分資深讀者所看好,但是隨著劇情的展開,依靠士郎正宗的編劇能力與畫功(分鏡工整完滿,人物寫實),那一大堆的欄外補充文字和寓意深刻的劇情震撼了讀者的心,很快就成為了當時漫畫界最熱門的話題。1995年該作品由動畫界「怪才」押井守負責執導搬上了電影屏幕,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之後又被改編為TV動畫等。

        1995年押井守執導的《攻殼機動隊》,是一部影響力超越動畫領域的劃時代科幻電影,受到詹姆斯-卡梅隆、昆汀-塔倫蒂諾等好萊塢導演的推崇,還是沃卓斯基姐妹創作《黑客帝國》的重要靈感來源。之後又推出了劇場版續作和TV動畫等一系列作品。

        國內正在上映的真人版,是基於漫畫和動畫改編的。

3. 關於片名

       日文原名就是「攻殼機動隊」這五個漢字。先說機動隊。對於暴亂、群體事件等特殊情況,一般警察搞不定,出動軍隊又太誇張,於是日本設立了折中性的機動部隊,配槍,機動性強。

        再說攻殼。攻殼,全稱「攻擊性裝甲外骨殼」(參見原漫畫)。這個攻擊性裝甲外骨殼,指的就是塔奇克馬。塔奇克馬是一種擁有人工智慧的戰鬥型機器人,外形像只甲殼蟲,可自主行動,也可載人。因為其具有高度的人工智慧,因此也被稱為思考戰車。塔奇克馬在TV動畫版中主要負責賣萌,但在1995版和此次的真人版中都沒有登場。

        總之,裝備有「攻擊性裝甲外骨殼」的機動部隊,就是攻殼機動隊。

4. 什麼是公安九課? Section 9

        《攻殼機動隊》所描繪的未來,是個高度網絡化、人與生化人共處的世界,人類普遍用義體改造自己。同時犯罪活動也變得高科技化了,為適應時代需要,政府成立了一個特殊的警察部門——公安九課,俗稱攻殼機動隊。

5. 女主為什麼叫少佐?Major

        草薙(tì)素子,九課核心,義體化度99%(除腦和脊髓)。身高1.68米,擁有準確的判斷力、敏銳的應變力和爆棚的戰鬥力。軍隊出身,軍銜少校,少校在日文中寫作「少佐」,因此綽號少佐。「少校」的英文單詞是major。

        真人版中,斯嘉麗扮演的少佐遭遇了一次可怕的事故。之後她被救了,被改造成義體人,並且接受訓練加入為對抗新形態犯罪成立的公安九課。那時的恐怖主義也變得高科技化,能入侵人的電子腦並且控制他們為己所用。在對付一個新敵人的過程中,少佐發現自己的人生是一個謊言,她的記憶是被偽造的。於是她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尋回自己的過去,揭發幕後真相,並且阻止他們繼續作惡。

6. 《攻殼機動隊》的世界觀

        1995版《攻殼機動隊》中虛擬的城市新港市,原型是香港。真人版電影同樣赴香港、澳門和上海等東方城市取景,通過中日文字、伸展入高空的廣告牌、絢麗的霓虹燈和全息影像,營造中西文化合璧、傳統現代交融的感覺。在這座未來都市,夢幻中有著冰冷的疏離感。

7. 哲學電影到超級英雄

        在「攻殼」系列中,押井守的1995動畫版是最具影響力的版本,加上真人版在多處致敬了1995版的經典場面,因此把兩版放到一起比較是正常做法。

        1995版描繪的未來世界中,生化人的仿真度極高,外表與真人無異,同時人類也在用義體改造自己。那怎麼區分人類與生化人呢?標準是:人類有靈魂,生化人則沒有。但是,靈魂究竟是什麼呢?電影發出這樣的詰問,探討生命與靈魂、人類與人工智慧的關係,充滿哲思。

        不過,以1995版為標尺衡量真人版的觀眾,恐怕要失望了。因為真人版畢竟是一部耗資巨大的商業電影,將晦澀難懂的哲學思考賦予其上,是很冒險的,所以真人版的改編仍然走的是保守的好萊塢大片路線。它的故事主要基於《攻殼機動隊:崛起》,講述素子通過調查自己的過去揭發政府陰謀,進而展開復仇,不過這樣又成了超級女英雄的套路。所以,對於真人版的定義應該是:普及「攻殼」文化的好萊塢特效大片。

8. 賽博朋克

        cyberpunk,是cybernetics與punk的結合詞,是科幻小說的一個分支,以計算機或信息技術為主題,小說中通常有社會秩序受破壞的情節。現在賽博朋克的情節通常圍繞黑客、人工智慧及大型企業之間的矛盾而展開,背景設在不遠的將來的一個反烏託邦地球,而不是早期賽博朋克的外太空。它實際上標誌著針對以往科幻小說不注重信息技術的具體設定的缺點的改善和進步。

        賽博朋克著眼未來,對科技的發展強調審慎和反思。《銀翼殺手》和受《銀翼殺手》啟發(押井守是《銀翼殺手》鐵粉)拍出的1995版《攻殼機動隊》、《黑客帝國》是賽博朋克的標誌性作品。它們對未來的描繪都是陰鬱、壓抑、灰暗的,探討的主題也都是人工智慧與人的關係。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是評價極高的一部科幻電影。我之所以要提它,是因為《愛樂之城》的男主演瑞恩-高斯林,今年要演《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2049),俗稱《銀翼殺手2》,《銀翼殺手》的主演哈裡森-福特也會出鏡。《2》能不能突破《1》,讓我們拭目以待!作為高司令的影迷,《2》我肯定是要看的。這裡做個預告,影片預計於今年10月在中國上映。

9. 日本人名的英文讀法

        根據我多年學習語言的經驗,根據語言的基本規律推廣開去,任何一門語言的讀法,無非就是輔音+元音構成一個音節,或元音單獨成一個音節,按照這門語言的發音規律讀出即可。所以,日譯英時,日本人的人名就是按照日語發音用英文字母拼出來即可。其實很簡單,其實並不難!

10. 關於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字

        影片的英文名Ghost in the Shell。ghost指的是靈魂。shell指的就是她身上的殼。這部影片的哲學思考就是機器人尋找自己的identity身份,individuality。人工智慧科幻片基本上都是這個主題,所以它科幻,但同時也很沉重。推薦兩部電影《我,機器人》(i, Robot)&《超能查派》(Chappie)

11. 機械藝伎

        造型靈感源於日本藝伎,妖媚中透著陰森可怖。臉呈片狀,當臉皮掀開後,內部是金屬構造。

        機械藝伎由著名特效公司維塔位於紐西蘭的工作室實物打造,藝術品般精美。外殼以一個日本演員為藍本建模,片狀外殼靠磁力粘接,用手就能揭下來。有一個開關能控制面部開合,裡面內置齒輪和降溫風扇。通常狀態下的機械藝伎是由人戴著面具扮演的,露出內部元件侵入人腦時,則是道具加CG。

他們創造了我,但他們不能控制我

————草薙(tì)素子

12. 

        少佐是個外在和內在都在經受折磨的角色,而她最大的心魔,就是自身的身份認同問題。我對她的理解是:人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組合成的,聽起來有些高深,但我確實是通過這樣的理解來演繹少佐的。

        從體能方面看,演這個角色是有趣、有挑戰性的。我是有功底的,過去的十餘年來,我拍了很多動作元素豐富的片子,那確實是很瘋狂的經歷。這次為了少佐,我又接觸了MMA綜合格鬥,以此提高打鬥技巧。少佐是團隊的實戰指揮,因此我還接受了提高組織能力的戰術訓練。這些訓練讓我感到既新鮮又緊張。

——斯嘉麗-詹森

        之所以這麼賣力地吆喝這部影片,是因為我是斯嘉麗-詹森的鐵桿粉絲,歐美女影星中最喜歡她。

        從《馬語者》到《迷失東京》,從《鋼鐵俠2》到《復仇者聯盟》系列,在好萊塢標準模式鍛造下,作為漫威宇宙一姐的她,成了唯一可與大表姐平起平坐的主流動作女星,無疑,她更性感。

       縱觀斯嘉麗-詹森未來幾年的片單,無論是今明兩年上映的《攻殼機動隊》、《復仇者聯盟3》,還是傳聞中的黑寡婦單人電影、《超體2》,似乎都是在延續超級英雄神話。即使未來的角色難有驚喜,演藝之路看似狹窄單一,但不可否認的是,斯嘉麗創造了歷史:她已經在性感尤物中自成一派,進化為好萊塢首屈一指的動作夢露。

        還等什麼?快去影院欣賞這部風格獨特的科幻電影吧!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麥太太工作室」

博觀而約取

厚積而薄發

相關焦點

  • 《攻殼機動隊》&《速八》:影片出現香港的一些地方.
    莫過於《攻殼機動隊》和《速八》了在這裡暫且不論影片的好壞小編去影院除了一直盯著寡姐看之外還發現影片中不時出現香港的一些地方例如勵德邨、怪獸大廈、九龍城、油麻地的天后古廟、銅鑼灣電車總站等等甚至街道上醒目的「巴士站BUS」也時不時的出下戲《攻殼機動隊》電影截圖
  • 攻殼機動隊的音樂變遷
    昨天漫改電影《攻殼機動隊》上映,我作為湯包斯嘉麗的粉絲,即使沒有看完整部漫畫與劇場的版的《攻殼機動隊》毅然選擇了拉上朋友為票房做貢獻。但我們今天不論電影的好壞,來談談電影後所包含的文化及音樂,並推薦給大家幾首符合這版電影《攻殼機動隊》風格的歌曲。
  • 動畫版《攻殼機動隊》始末
    3年後,聞名全球的科幻巨作《黑客帝國》開映,影片的開頭字幕和《攻殼機動隊》非常相似,而影片中的「插入式穿越」更是和《攻殼機動隊》的「現實世界」與「假想世界」的關聯基本一樣。當時,關於《黑客帝國》和《攻殼機動隊》之間的爭議話題一直是日美群眾議論的焦點。之後,《黑客帝國》的導演沃卓斯基姐弟以「柔軟」的方式化解了這次「沒有結局的戰爭」。
  • 【寡姐新作】《攻殼機動隊》上映啦!
    在影片上映之際,時光網趁熱推出一篇系列觀前指南,為你揭開《攻殼機動隊》的前世今生。《攻殼機動隊》與賽博朋克提及《攻殼機動隊》就不得不接觸到賽博朋克這個名詞。後來這部電影上映後大獲成功,還陸續拍了兩部續集,影片的名字叫做《黑客帝國》。史匹柏也對押井守的劇場版讚譽有加,其後拍攝的《人工智慧》和《少數派報告》中探討的問題都借鑑了押井守的思考方向。押井守版《攻殼機動隊》不僅在賽博朋克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講日本動畫帶入國際。
  • 攻殼機動隊,還是空殼機動隊?
    相反,關於她的選角還掀起了這部電影最大的一輪口水戰:一個白人明星扮演東方角色,犯了好萊塢「政治正確」的大忌。假設我們忽略原作的基礎,僅僅把《攻殼機動隊》看作是一部帶有科幻元素的好萊塢爆米花大片,它其實可以稱得上是一部上佳之作。如果你是漫威系列的粉絲,大可將它當成一部「黑寡婦」的單人電影來欣賞,基本不會有什麼違和感。
  • 《攻殼機動隊》:好萊塢科幻大片的邊界
    突然亢奮,是因為被譽為「賽博朋克」經典的日本科幻動漫《攻殼機動隊》由好萊塢改編的真人版近日上映;突然失落,是因為這部真人版並沒有達到許多粉絲期待的高度。而《攻殼機動隊》的動漫原著,正是許多科幻迷眼中的「黑客帝國之母」——黑客帝國系列導演沃卓斯基姐妹是《攻殼機動隊》的粉絲,「黑客帝國」中沿用自《攻殼機動隊》的創意和致敬鏡頭更是不勝枚舉。包括「黑客帝國」標誌性的「字符雨」片頭,都是原樣照搬《攻殼機動隊》的1995年劇場版。
  • Netflix《攻殼機動隊》劇集導演專訪
    時光網訊 Netflix原創動畫劇集《攻殼機動隊:SAC_2045 》發布導演專訪與幕後花絮(中字)!導演神山健治和荒牧伸志現身解讀最新這版「攻殼」,還帶來了配音、動作捕捉等幕後乾貨。該劇已於Netflix全集上線,看過的朋友感覺如何?
  • 萌新該用什麼姿勢看《攻殼機動隊》?
    《攻殼機動隊》講了什麼故事呢?這種新類型的犯罪活動引起了政府的重視,所以成立了「公安九課」這個部門專門處理此類犯罪,其下轄的行動隊員就是「攻殼機動隊」。影片講述的就是攻殼機動隊對抗犯罪組織的故事。荒卷大輔是公安九課的負責人,指揮攻殼機動隊的各項行動。應該說,這是真人版《攻殼機動隊》最令人信服的一次選角了。畢竟無論在銀幕上還是現實中,飾演荒卷大輔的北野武都是名副其實的「老炮兒」。
  • 《攻殼機動隊》: 如果它不叫《攻殼機動隊》,還不至於是一部爛片
    《攻殼機動隊》系列無論在日本還是世界動畫史上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那麼攻殼機動隊到底是什麼?相信在此次真人版電影上映之前,這個略顯拗口的名字並不被大部分人所熟知。當時的社會電子腦、義體高度發達,電子犯罪激增,所以出現了公安九課這種軍人出身的攻擊性組織,成員大多是高度義體化生化人部隊,俗稱「攻殼機動隊」。
  • 攻殼機動隊|劃時代的傑作
    ☝這個版本是電影版的四月,有一部院線電影,幾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沒錯,DuangDuang說的就是《攻殼機動隊》沒看過《攻殼機動隊》原著,能看懂真人版大電影嗎?答案是:能。讓我們來說一說大家都比較迷的一個問題:《攻殼機動隊》中「殼」字的正確讀音攻殼機動隊關於「殼」這字的讀音有史以來爭論已久,大體上分裂為兩派,K 論者和 Q 論者。兩派之間戰火不斷,紛爭頻繁。其氣勢之宏大,意義之久遠,大有我不弄死你便不能苟活於此的覺悟。
  • 電影女巫 | 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 經典的代言詞
    Ghost in the Shell中文片名《攻殼機動隊》對於從未涉略任何一部《攻殼機動隊》動畫或劇場版的觀眾,可能會覺得是一部尚可接受的科技商業爽片,一部劇情無需經過大腦便可消化完畢的爆米花電影。斯嘉麗在《攻殼機動隊》的表現雖無特別亮眼的演出,不過至少把Major心裡的徬徨糾結給詮釋得極其到位,但礙於劇情故事稍嫌中二及過時而無法與觀眾產生明顯的情感投射與共鳴。
  • 【今日上映】攻殼機動隊 Ghost in the Shell
    類型: 動作 / 科幻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7-04-07(中國大陸) / 2017-03-31(美國)片長: 107分鐘攻殼機動隊的劇情簡介  ·  ·  ·  ·  ·  ·  《攻殼機動隊》由日本漫畫家士郎正宗(Masamune Shirow)創作,故事設定在未來的日本。
  • 攻殼機動隊 (2017)
    類型: 動作 / 科幻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 / 日語上映日期: 2017-04-07(中國大陸) / 2017-03-29(法國) / 2017-03-31(美國)片長: 107分鐘又名: 攻殼機動隊真人版豆瓣評分6.4攻殼機動隊的劇情簡介 · · · · · ·  近未來,人類的各種器官均可實現移植
  • 沒人比我更懂攻殼機動隊
    我求你們都去看《攻殼機動隊》的漫畫。 《攻殼機動隊》一共改編成了3部電影,1995年押井守指導的初版精煉了原作漫畫的核心劇情。作為公安法外部隊的領頭人,大佐草雉素子在帶領部下衝鋒陷陣的過程中接觸到一個無形的罪犯——在龐大的網絡系統中偶然成形的自主意識「傀儡師」。傀儡師享受著與網絡本身共存的半永久生命,並可以隨意複製自身、如病毒一般傳播。
  • 《攻殼機動隊》「寡婦」全裸鏡頭曝光!
    / 麥可·維克特 / 北野武 / 朱麗葉·比諾什 / 桃井薰 / 黃經漢 / 福島莉拉類型: 動作 / 科幻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7-04-07(中國大陸) / 2017-03-29(法國) / 2017-03-31(美國)片長: 107分鐘又名: 攻殼機動隊真人版攻殼機動隊的劇情簡介  ·  ·  ·
  • 《攻殼機動隊》:經典動畫改編毀於套路
    押井守導演的經典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被好萊塢翻拍成真人大電影,無疑是引人矚目的影壇事件。《攻殼機動隊》原作大名鼎鼎,該動畫上映的1995年還是迪士尼2D動畫片稱霸影壇的時代,第一部3D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也剛誕生,押井守能通過《攻殼機動隊》展現對未來世界瑰麗與詭異的想像,思考人和機器人的生命本質等深邃哲學問題,相當超前。
  • 《攻殼機動隊》電影真人版,終於要來了!
    《攻殼機動隊》真人版正式預告片終於上線了!早在2008年夢工廠就曾透露有意將《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拍攝成真人出演的3D立體電影,但是在這近乎8年的拉鋸戰中,除了隔三差五放出來有的沒的劇照和就沒超過10秒的片花以外,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確鑿的證據證明有可能上映,然而在我們都快忘記這一切的時候,《攻殼機動隊》的正式預告片來了!看到宣傳片我震驚了!
  • 《攻殼機動隊》-- 時隔二十年也不過時的科幻神作
    《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後面都簡稱《攻殼》)。確切來說它不是一部動畫,而是像《復仇者聯盟》和《海賊王》那樣的,擁有從漫畫、電影、TV版、OVA等一系列作品的總稱。作為一個科幻劇集,首部《攻殼機動隊》電影即便是在上映21年後的今天再次觀看,畫面配樂和劇情依然會讓人深深感到震撼,而作品內對未來世界的描繪與目前的社會現實極為接近,動畫中表現出的社會與哲學思考正是我們現在所需要面對的問題,對於這樣的作品,稱之為神作一點都不過分。
  • 攻殼機動隊.新劇場版
    ◎譯  名 攻殼機動隊 新劇場版◎片  名 攻殻機動隊 新劇場版/Ghost in the Shell: The New Movie◎年  代 2015◎國  家 日本◎類  別這句話改變了巴特等人的命運,同時標誌著傳奇戰隊——攻殼機動隊的誕生…◎花  絮·本片根據士郎正宗的同名原作改編,系《攻殼機動隊》誕生25周年紀念作品。影片屬於黃瀨和哉和衝方丁聯手打造的「崛起(Arise)系列」,此前總共拍攝4部,已於2013年6月—2015年9月期間公映完畢。
  • 《攻殼機動隊》拍電影版 「白雪公主」導演執導
    1995年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劇照    電影網訊 從廣告業起家、用《白雪公主與獵人目前,夢工廠相中了他,把電影版《攻殼機動隊》的導筒交到了他的手上。魯伯特·山德斯     早在數年前,夢工廠就獲得了改編《攻殼機動隊》的版權,但是影片的籌劃一直沒有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