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真的拍炸了,誠意推薦~七年磨一劍,光狼就養了三年

2021-02-07 呂梁橫店影城


向朋友們毫無保留地推薦一部電影,不是說它做得完美無瑕,而是在近年的國產電影堆裡,這是一部最有誠意,最符合電影審美標準的作品。 現在還不便劇透,很多朋友還沒看,但是我可以解釋一下什麼叫誠意。誠意就是耐心,這部片子2009年就啟動了,歷經7年才呈現出來,其中最主要一個耗時環節就是訓狼,因為從小說作者姜戎,到中方製片王為民,以及導演阿諾一致認為,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用狗裝扮成狼來出演,必須用真正的蒙古狼。而狼基本不能被馴服,所以他們找到一個竅門,就是把剛出生的小狼崽抱來,小狼出生後12天睜眼,第一眼看到的必須是人,如果第一眼看到的是母狼,那麼它一輩子都不可能被馴服。

還沒睜眼的狼崽

一天天長大

加拿大狼王安德魯.辛普森

最終可以準確跑位

影片中出現了17匹狼,是他們分三批從各地動物園湊齊的,要等著它們長到同等大小,還要讓它們聽指揮能跑到指定位置,這個過程歷時三年。要提一下加拿大馴獸師安德魯.辛普森,他2002年就看過英文版的《狼圖騰》,當時他就覺得有一天會有人來找他加入,這一天等了7年。他帶了6名助手過來,所以這17匹狼都是聽英文口令的。他對訓狼的總結就是狼不能打也不能懲罰,只能無限地對它們好,給足牛腿肉,才能消除人與獸之間的隔閡,他讓演員沒事就去狼舍裡坐會,不幹什麼,就是建立信任。

再舉一個例子說明誠意,影片中需要一個雪景,但是他們在草原上等了兩個月都沒下雪,這在當地50年未遇,劇組不想用人造雪,因為化學藥劑會破壞草原,這與影片宣揚的環保精神有悖,所以他們從一千四百公裡外的長白山拉來20卡車雪,用3天時間鋪了兩萬多平方米。遇到困難時,有些人選擇捷徑,比如電腦特技什麼的,但是有些人就是死磕。

《狼圖騰》裡的所有蒙古人角色都由蒙古族演員出演,這是對原著和文化的尊重。漢人如果演蒙古人,可以山寨出彪悍,但演不出蒙古人骨子裡的驕傲。牧民畢利格老爺子基本不用發力表演,他的眼神、站姿,很多細節已經呈現出蒙古人外冷內熱的性格特徵。劇中唯一的女配角噶斯邁是由蒙古國演員昂哈尼瑪飾演,她基本不會說漢語,但在劇中的表現漂亮極了,很有魅力,不過導演很克制,沒有過度渲染感情線,畢竟是以狼為主角的電影。

一般表現人文、環保題材的電影要冒一些風險,因為顯得很文藝,不過『文藝』有時候是導演為票房不好找的藉口。《狼圖騰》的意境很文藝,但是視覺效果足夠震撼,特別是狼馬大戰那一場,真的拍炸了,高度還原原作,能滿足各階層的需求,所以我相信這部片子的票房會很嚇人。

這場戲先要用模型推演

再實拍

什麼手段都用上了

最後再吐槽一下兩位男豬腳。其實竇驍的表現還算到位,他的臉型相貌放在草原上也合拍,給他的表現機會並不多,他也能恰當地把自己按在戲裡。一個好演員最大的操守就是把自己融入作品的節奏,不要老想跳出來表現,《狼圖騰》要表現的就是在萬類霜天的自然界中,人類有多渺小。馮紹峰可能沒意識到這點,也許是中方製片人沒意識到。

紹峰的身形在中遠景裡出現時,還是有些美感的,但是特寫就不行了,他的臉雖然曬紅了,但還是線條太軟,油烘烘的,我覺得他為這個角色至少還應該減肥15斤。想想《達拉斯買家俱樂部》裡的麥克唐納,把自己折騰成那樣,很多戲你都不用費心演了,人往那一站就有說服力。還有邵峰那個聲音吧,太油膩了,每次他一喊:「小狼…」就讓人起雞皮疙瘩。在每天面臨生死的惡劣環境中,他就那麼堅持任性、賣萌、耍帥,像是個王孫貴胄踏青圍獵,沒有走出自己的少爺殼兒。他表情太靈動、太調皮,大家都擔心他會掏出手機自拍發朋友圈。每次他要演技大爆發的片段,可以說都成了影片的敗筆。如果我是剪輯師,會在國際版中把這些都刪掉。很可惜,他本來可以借這部戲封神的,但是他錯過了,因為他覺得自己已經是男神了。

油不油?

軟不軟?

你們沒看出我是全劇中最帥的嗎?

您太美了

哥在思考,嗐.

《《狼圖騰》大概兩個小時,我覺得是為適應中國市場,按法國人的習慣一部大片至少三個小時起,不知道國際版會有多長,據說要衝擊奧斯卡,期待導演版。

看出中文版和國際版海報的差別了嗎,出發點不同

還有一個提示,影片結束時別急著走,即便影院開燈趕人了,聽聽汪峰那首主題歌,仔細看看字幕,裡面出現很多馴狼師、馴馬師的名字,這能告訴你幾億元投資都去哪了。還有每隻狼演員都是有名字的,這也符合影片宣揚的人對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配樂也特別棒

最後自省一下,我也怕是自己被衝昏了頭腦,對這部影片過度讚美了。可能是太久沒看到像樣的國產片了,什麼《奔跑兄弟爸爸去哪有一個地方》,都可以稱作電影嗎,同檔期上映真是它們的不幸。也許《狼圖騰》只是一部標準的電影作品,呈現出對「電影」兩個字的起碼尊重,你去看看就明白了。

相關焦點

  • 《狼圖騰》真的拍炸了
    今天小編向朋友們毫無保留地推薦一部電影,不是說它做得完美無瑕,而是在近年的國產電影堆裡,這是一部最有誠意,最符合電影審美標準的作品。我跟朋友說,同期那幾部片子如果刺激到你,用這部片子去療傷好了。
  • 《狼圖騰》真的拍炸了,跳腳兒推薦
    請大牌明星,就像CBA請NBA的明星來打球,見效快,但是找大牌導演,就像請一個洋教練來,至少得讓他做兩三年才能見效,而且要確保他受組織的控制,出活兒還得聽話。從這方面講中國很難請國際導演來合作,阿諾是個例外,為什麼,因為中國沒有一個導演能拍好一部動物電影,小說紅了十幾年,之所以到今天才搬上銀幕,因為中國導演根本沒人敢接。
  • 揭秘《狼圖騰》殺狼鬥狼咋拍的
    主題到底是狼還是人與自然?狼到底是不是蒙古族的圖騰?高票房帶來了「全城熱議」,在業界引發了不同程度的討論。然而,對普通觀眾來講,我們更多的是感到好奇:既然是真狼拍攝,生性多疑又殘暴的狼有那麼聽話嗎?片中獵殺黃羊和狼馬大戰的場面是怎麼拍成的?小狼崽真的被摔死了嗎?那豈不是涉及到虐待動物?
  • 羊年說狼故事-阿諾和他的狼圖騰
    在首映禮上已經看過一次《狼圖騰》的小編,因為老公思聰家的萬達影院最近超高排片的力挺,忍不住又去看了一次。 狼並不像狗一樣好馴養,據悉,為了拍攝電影,劇組花了三年時間養了35隻蒙古狼。粗製濫造的電影負分滾粗了好嗎?別老把觀眾當傻子騙好嗎? 另外,電影拍的好不好,辣媽黃小閃也有話要說。
  • 《狼圖騰》不談狼性時在談什麼?
    從書籍《狼圖騰》走紅,到電影拍完上映,掐指一算已經過去了十年。這十年,從電影項目運作的角度講是一個鍥而不捨的感人故事,即所謂「誠意電影」的賣點;但已經隔了十年,那意味著,所有因書籍《狼圖騰》引發的爭議,都要重新推演一遍了。十年前的文化爭議從2004年開始,一本叫《狼圖騰》的書就常年傲居在暢銷書排行榜的前列。
  • ★橫店影城—《狼圖騰》大年初一,狼的誘惑,橫店鉅獻!
    昨日《狼圖騰》舉辦名人場試映活動,王蒙、鄭淵潔、劉恆、李敬澤、笛安、許戈輝、潘石屹、張頤武、敬一丹、史航、鮑春來等各界精英們在受邀觀看影片之後都給出高度評價。眾所周知地產大佬潘石屹一直都是忠實「狼粉」,《狼圖騰》除了改變了潘石屹對狼的看法,也給這位地產大佬在商業上很大的啟發,「我們應該團結合作,我們一定要想到誰也離不開誰,這就是《狼圖騰》對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啟發,最大的啟示,我再重複一遍,我們這個時代是誰也離不開誰的時代。」
  • 唇槍舌戰《狼圖騰》,為何是狼而非驢圖騰or羊圖騰?
    這就需要從創作團隊開始說起,《狼圖騰》的導演讓·雅克·阿諾是法國人,這部影片的主創團隊中一共有7個法國人,8個加拿大人。難道只有外國人能拍好《狼圖騰》,同時究竟什麼樣的中國故事才能獲得世界認可? 王為民:中國導演沒有拍攝動物的經驗,拍不了狼。
  • 關於電影《狼圖騰》中的那些狼
    片中最耀眼的明星狼Cloudy是製片人王為民一手養大的,為《狼圖騰》養過35隻狼的「土豪狼爸」王為民很樂意向記者講述他和狼的故事。剛剛推出新書《明星狼》的王為民打算先看看電影和書的反響,「如果《狼圖騰》的社會反響特別好,如果讀者對我這本書也特別感興趣,那我還會拍一部狼的電影——把《明星狼》也拍成電影,主角就是Cloudy。」
  • 《狼圖騰》電影的主角必須是狼,否則必敗無疑 丨 熱點
    可能再沒有一本書能像《狼圖騰》一樣,以一種低調的知青文學的姿態問世,卻折服了各個層次的讀者,引發的關於狼性乃至民族性的爭議經久不衰。而電影《狼圖騰》也不負眾望,真的拍炸了,觀眾跳腳兒推薦。「想不到四年過去了,你們在屏幕看到所有的狼,不管大的小的,都是我們一隻只養起來的。」製片人王為民認為狼是不可馴服的,不可能真的「養」狼,這也正是《狼圖騰》的精神。
  • 三年磨一劍,狼來了,劇如何?
    《狼殿下》是真的會玩。沒有一絲絲防備,11月19日,李沁、王大陸、肖戰主演的《狼殿下》就突然上線開播了。這部命運多舛、2017年就已經完成,卻被積壓了三年的古裝劇終於將它的面貌呈現在了觀眾面前。這部劇是有其明顯優點的:雖然三年前的服化道放在今天難免有些過時,但絕對質量良心,畫面中沒有那種讓人看膩了的國產塑料濾鏡,這一點是我很喜歡的。有圖為證,沒有誇張的磨皮濾鏡,飽和度過高的整體畫面;也沒有花裡胡哨的服飾以及廉價的置景。
  • 姜戎:《狼圖騰》電影的主角必須是狼
    從一些論壇的留言來看,粉絲們大多驚嘆現在的電腦特技真是足以以假亂真,卻沒有幾個人會認為,這些全部是真狼。雖然劇組一再重申確實是真狼,但是大多被認為是一種噱頭。可現在可以確認了,它們真的是真狼,特別的真。
  • 蒙古族是否以狼為圖騰?電影《狼圖騰》再引爭
    這個春節假期,在電影院線上演的一片「混戰」之中,並不「應景」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狼圖騰》取得了票房第三的佳績。  而電影之外,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一則聲明也令這部中法合拍片引發了諸多爭論。  郭雪波發表在微博的聲明稱,「狼從來不是蒙古人圖騰,蒙古所有文史中從未記載過狼為圖騰!這是一漢族知青在草原只待三年,生生嫁禍蒙古人的偽文化!蒙古人最早信薩滿後佛教。
  • 全世界能拍好《狼圖騰》的只有阿諾一人
    與此同時,「國人缺不缺狼性」的爭論迅速蔓延全國。「狼性」在原書作者看來絕不只是動物本能,而是更多被賦予象徵意義。  讓-雅克·阿諾被譽為「最會拍動物的導演」。  拍動物題材電影,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讓-雅克·阿諾。《熊的故事》、《虎兄虎弟》,讓他被譽為「最會拍動物的導演」。
  • 他們訓練一批狼拍了《狼圖騰》 然後告訴我狼不能被馴服
    選自果殼網(微信號:Guokr42)文丨Ent編譯丨球藻怪《狼圖騰所以你用三年時間訓練一種動物,到了足以拍電影的程度,然後用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它不能馴?而且它偏偏還是一萬五千年前人類馴化的第一種動物?它的後代——狗——還被稱為人類最好的朋友?好吧,以上吐槽並不完全嚴謹,畢竟一隻現代的狼確實不適合當寵物。這是因為,馴和馴是不一樣的。
  • 《狼圖騰》大片搶先看
  • 《狼圖騰》裡的狼是如何成為演技派的?
    「看,又是哈士奇來冒充狼了!」看《狼圖騰》的時候,如果有人這麼說,你可以義正言辭地告訴他:這是真真正正的蒙古狼!《狼圖騰》怎麼搞定了這群兇惡的狼?小格請出導演讓-雅克•阿諾,細細告訴大家講這幕後的精彩故事。
  • 關於小說《狼圖騰》的感覺
    現在的人們道德淪落,弱肉強食,狼性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我們當前更需要提倡誠信、友愛、對弱者的同情和保護等美德。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也曾在東烏旗插隊的劉小盟說:從史學的角度看,《狼圖騰》中一些論述與中國文化的基本常識不符。對狼的圖騰崇拜只存在於原始的先民信仰階段,且也只是諸多圖騰崇拜中的一種。該書作者說內蒙古民族視狼為圖騰,是對基本常識的捏造。
  • 《狼圖騰》為何會徵服觀眾?
    其中,表現人與自然、人性與獸性、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關係的影片《狼圖騰》,因為環保主題的「正」和文藝的「範兒」,市場前景最初並不被業界看好。但該片放映之後,無論觀眾口碑、專業評價,還是大眾電影網站的評分,都明顯高於同期其他影片。
  • 《狼圖騰》——讓·雅克·阿諾擰出的電影麻花
    【影評】《狼圖騰》 導演:(法)讓·雅克·阿諾 編劇:姜戎 《狼圖騰》——讓·雅克·阿諾擰出的電影麻花 作者:新閱讀群友北京朱弦  當《狼圖騰》在春節檔轟轟烈烈上映之初,我忍住沒去看。
  • 《狼圖騰》:故事濃烈,但舉重若輕
    電影《狼圖騰》海報。節制,還是節制。《狼圖騰》是讓·雅克·阿諾躲在鏡頭背後對動物的禮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