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飛揚》丨滿載復甦希望的海運貨櫃

2020-12-27 央視新聞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

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風雨兼程、勇毅前行,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發展穩定轉好,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新消費引領新需求,新需求創造新供給:線上經濟火爆,鄉村民宿走俏,大型基建設備脫銷,展會經濟「這邊風景獨好」……這些,正是國內經濟加速恢復、持續向好的刻度。這些,正是中國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標尺。 中國之聲推出特別報導《逆風飛揚》,記錄非凡的2020年我國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為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所作的努力和貢獻。

《逆風飛揚》:滿載復甦希望的海運貨櫃

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超過29萬億元,同比增長1.8%。到目前,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沿海主要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0.2%,自6月份同比增速開始轉正以來,增速正在逐月提升。貨櫃吞吐量全球第一的上海港同比增長15.7%,深圳港同比增長21.7%,青島港同比增長10.7%。

△青島港

外貿行業「淡季不淡」

下午兩點半,一艘從地中海航線歸來的貨船,即將停泊在青島港,青島港前灣貨櫃碼頭公司副總經理張軍,在現場調度著。

張軍告訴中國之聲記者,第四季度,是外貿行業的傳統淡季。往年這個時候,他與同在港口工作的妻子,相對清閒,兩口子可以有時間陪正在讀初中的孩子。今年卻大不相同。這個冬天,是在港口工作了近20年的張軍,所經歷的最忙碌的光景。

張軍:像上一周我周六晚上要值班,周天白天要值班,也不是說不想休,是你要先處理完一些事情。連續一周每天的作業量就超過3萬標箱,這是我們創造了新的紀錄。

忙,忙得不著家。不過,比起上半年的沒事兒可幹,眼下這腳不沾地,卻讓張軍心裡格外踏實。

張軍:我們半年幹了一年的活。像疫情之初沒有工作可幹,那時候我覺得更是可怕的,反而覺得天天忙更充實。

△張軍接受採訪

海運貨櫃「一箱難求」

秋去冬來,被新冠肺炎疫情所嚴重衝擊的一年,接近尾聲。張軍這一年,也被疫情形勢,截成了兩半:上半年,在馬裡亞納海溝;下半年,在珠穆朗瑪之巔。

張軍:當時太多的不確定性,年初的時候我們還從國外買口罩。但是從5月份開始,整個生產全面恢復,也超出我們的想像。

超出張軍想像的,還有從未出現過的海運貨櫃一箱難求。

張軍:我們從周五開始,全滿了。我們周邊的租箱公司的箱子全部已經租出去了。現在國外受疫情影響,像歐洲、美國這些港口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積壓,空箱很多都回不來。

△海運貨櫃「一箱難求」(圖片來源網絡)

生產企業保供應

南方中集公司總裝班長王雷,和張軍一樣忙。作為全球貨櫃生產的龍頭企業,東莞市南方中集物流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的貨櫃訂單,目前的訂單已經排到明年三月份。總裝班長王雷說,為了趕訂單,一線工人從一班倒變成了兩班倒,上廁所都要小跑。

王雷:我們是兩班倒,每個班11個小時。每個班原來是80多號人,現在有100多號人。

△青島中集特種冷藏設備有限公司

青島中集特種冷藏設備有限公司也從三季度開始逐漸恢復訂單。全力提產、保供應,這一態勢,預計會持續到明年一季度。

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粘君來:經過了年中的一段(時間)的清淡,那個時候我們放緩節奏。但是從三季度開始,我們現在就變得非常緊張,在全力的生產來保增長、穩生產。

△車間工人接受採訪

中國貨櫃行業協會會長、中集集團副總裁黃田華接受中國之聲採訪時預測,貨櫃短缺情況可能還會持續半年左右。

黃田華:我們監控到,正常中國如果有50萬新的貨櫃,在碼頭或者港口待用的話,是一個完全健康的狀態,但目前偏緊一點,大概30萬新箱的庫存。我預計可能在未來三個月或者半年,這種略顯緊張的平衡會有一個持續,這大概是目前行業的一個趨勢。

一艘艘船舶,滿載著中國製造,從神州起航,為全球民眾帶去清潔的生活必需品,也為全球經濟的復甦帶來了希望。

國內港口保安全

生產企業保供應,國內港口保安全。張軍告訴中國之聲記者,做好疫情防控是他每天最牽掛的事情,因為,要保證從中國出去的每一個貨櫃裡的每一件商品,都是乾乾淨淨的。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海外民眾的生命健康負責。

張軍:只要我們措施到位了,完全能夠避免發生感染。冷鏈專班每5天就要核查一次,我們的裝卸一類人員,每14天都要檢測一次。

△指揮員現場強調防疫工作

20年的堅守,是崗位也是家庭

港口的工作不分晝夜。每年的春節,張軍幾乎也都是在港上過,即將到來的春節,張軍知道,只會更忙。

張軍:因為船舶是沒有節日之分的,國外的船舶公司也不過春節,每年的春節幾乎都在港上過,可能過了初四、初五才能有休息的時間。20年都在這個崗位,這是崗位,也是自己的家庭。哪臺設備有什麼狀況,哪個泊位有什麼情況,哪個堆場的哪個角落是什麼情況,都在自己心裡。

△傍晚的港口(圖片來源網絡)

展望「十四五」,超越世界知名自由港

凌晨一點,進出青島港的船隻,依然穿梭。每天下班前,張軍都願意回頭看一眼這樣的景象。

張軍:前一段時間,我們國家剛籤署的RCEP協議,像青島作為一個離中日韓最近的一個港口,我們的發揮潛力還是比較大的。「十四五」我們的方向,對標釜山,對標新加坡,對標一些世界知名的自由港。隨著我們山東港口的一體化的改革發展,我們很快會能趕上他們,超越他們。

張軍相信,那一天,來得不會太晚。那時候,孩子該讀大學了,會像離港的遠洋船舶一樣,堅定、穩健地越走越遠。

△青島港

中國之聲短評

從「箱等船」到「船求箱」,從需要進口物資到出口貿易旺盛。這不僅體現了我國的防疫舉措行之有效,也體現了我國完備工業體系的堅實力量。在上下一心,共同戰「疫」的人民力量下,我國率先實現復工復產。今年下半年,中國出港貨輪持續爆艙,港內貨櫃供不應求,這背後體現的是我國外貿的逆勢走強。疫情下,我國展現了一個大國的擔當。面對貨櫃短缺的情況,中國作為生產大國,加大了貨櫃的生產力度,越來越多中國製造的貨櫃,正乘坐著一艘艘貨輪走向世界,在全球貨物貿易量持續萎縮的背景下,中國外貿有力提振了全球貿易與世界經濟復甦的信心,成為全球貿易的「穩定器」與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引擎」!

總監製丨高巖

策劃丨劉欽

審稿丨吳喆華 肖源

記者丨孫永 王偉 劉禕辰

播音丨郭鵬 劉夢雅

相關焦點

  • 「逆風飛揚」滿載復甦希望的海運貨櫃
    從12月12日起,中國之聲推出特別報導《逆風飛揚》,記錄非凡的2020年我國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為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所作的努力和貢獻。12日推出《滿載復甦希望的海運貨櫃》。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超過29萬億元,同比增長1.8%。
  • 《逆風飛揚》丨一艙難求、搖號預訂 今年中歐班列為何如此火爆?
    第二天早上7點左右,貨主的一共45個貨櫃全部就拉到我們的新築車站,我們是邊把貨櫃從汽車上裝到我們的火車上,然後一邊進行加固,三個小時之內,就在上午的10點左右,這45車滿載著40萬片口罩,還有94.9萬噸的熔噴布的7501次中歐班列,從新築車站就緩緩駛出,駛向義大利的米蘭」。
  • 長榮海運旗下貨櫃船遭遇強風,36個貨櫃落水
    2020年12月30日,臺灣長榮海運「EVER LIBERAL」號貨櫃船在從釜山港駛向洛杉磯途中遭遇強風,導致36個貨櫃船落水。
  • ...海運貨櫃一櫃難求,價格飛漲近3倍,頻頻爆艙甩櫃,發生了什麼?
    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顯示,自5月開始,運價指數持續上漲,截至10月9日,反映即期市場的上海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錄得1438.22點,已經達到2012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一家貨櫃製造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海運運力緊張除了反映在運價上,也反映在匹配的貨櫃上,從他們企業的貨櫃銷量來看,七八月份整個環比增速很快,且貨櫃的生產已經排到了年底。
  • 滿載50個貨櫃,中歐(廈門)班列跨越「鋼鐵絲路」直達德國漢堡
    滿載50個貨櫃,中歐(廈門)班列跨越「鋼鐵絲路」直達德國漢堡 2020-03-02 2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貨櫃嚴重短缺,貨櫃海運價格漲170%,布局公司市盈率最低5.4倍
    疫情下貨櫃嚴重短缺,貨櫃海運價格暴漲170%,業內直呼看不懂!布局公司市盈率最低僅5.4倍梁謙剛 數據寶美國新冠死亡病例逼近30萬人 短短16天,全球確診病例又激增1000萬。北京時間12月12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7000萬。
  • 貨櫃「一箱難求」背後:中國出口需求暴漲,班輪公司三季度賺翻
    記者 | 楊霞編輯 | 殷幼安從「箱等人」到「人等箱」,全球貨櫃海運價格暴漲、貨櫃供不應求的情況,近期受到業內外關注。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顯示,中國出口貨櫃運輸市場繼續高位運行,11月13日,中國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報收1107.28點,較較上期上漲11.6%。
  • 《逆風飛揚》丨煙火漸旺的舌尖幸福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隨著居民外出就餐增多,餐飲等服務消費明顯復甦。10月份,全國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轉正。中國飯店協會等發布的《2020年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表明,隨著疫情在全國範圍內逐漸得到有效控制,在歷經寒冰期、融冰期之後,餐飲行業正呈現逐步向好態勢。
  • 國際海運中貨櫃進水是什麼原因?該如何避免?
    貨櫃是一個大有用處的物流設備,很多物流運輸都有用到貨櫃,特別是海運,是使用貨櫃較多的地方。不過通過貨櫃海運,偶爾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貨櫃貨物受潮損壞。這時候會有一個疑問,貨櫃封閉嚴實,怎麼會進水?
  • 【點擊諮詢】成都開頂貨櫃海運公司操作流程
    【點擊諮詢】成都開頂貨櫃海運公司操作流程海運貨櫃的水取決於天氣狀況,海運航程的長短,貨物包裝材料、貨櫃狀況以及貨物的敏感等。真菌、黴菌、黴在相對溼度超過55%時會對貨物造成損壞。
  • 中集集團貨櫃控股與中遠海運發展上海寰宇舉行智慧財產權合作籤約...
    為了共築貨櫃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中集集團貨櫃控股與中遠海運發展上海寰宇就有關貨櫃製造運輸相關智慧財產權達成合作意向中集集團副總裁黃田化和中遠海運發展上海寰宇董事總經理李前敏分別代表雙方籤約,中集集團總裁助理王宇、上海寰宇董事副總經理俞震等雙方有關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共同出席了本次籤約儀式。
  • 《逆風飛揚》丨異軍突起的民宿經濟
    周邊遊、省內遊率先復甦,高頻次、短距離、小而美的鄉村旅遊最受遊客青睞。莫幹山的民宿陸續迎來了遊客。沈蔣榮說,如果說以前他關注遊客住得好不好,現在他更關心遊客玩得暢不暢快。植入更多的鄉村文化生活,是他復工後主要做的改變。沈蔣榮:我做了很多(事情),我們設計建設鄉村的一種氛圍、在活動當中客人的體驗。我們山上砍竹子、挖筍,製作竹筒飯,製作竹筒燉雞,打年糕。
  • 向海經濟新篇章 欽州港10萬噸級貨櫃船首航(圖)
    欽州港10萬噸級貨櫃船通航暨欽州港東航道擴建一二期調整工程開工儀式現場。俞靖 攝滿載貨櫃船舶駛入欽州港。俞靖 攝欽州港10萬噸級航道通航。郭子昕 攝欽州港首迎1萬標箱貨櫃船舶。郭子昕 攝7月29日,欽州港首迎1萬標箱貨櫃船舶「過水門」儀式。楊煜航 攝滿載貨櫃的「中遠太倉號」在欽州港停泊。
  • 好不容易訂到船艙,卻找不到貨櫃!記者調查:海運貨運量大增,運價...
    長三角一家海外物流企業的負責人劉均(化名)最近變得異常繁忙,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給出口企業找貨櫃。劉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現在海運有個突出的問題——比較缺柜子(貨櫃)。比如訂艙後,有艙位可以上貨物,但沒有柜子去裝。現在幾乎每個海運公司都缺柜子。」
  • 中遠海運貨櫃船大火初步確認因電池瞞報所致
    昨天,搜航網有為大家帶來中遠海運旗下COSCO PACIFIC輪去往印度那瓦西瓦港的途中起火這一重大事故, 今天,通過外媒及網友的爆料,更多信息及事故現場照片陸續匯總到搜航網。現做梳理並分享給大家:1.
  • ★海運價格飆升 外貿廠商話"箱愁"
    沉寂十年的海運市場這個冬天異常火爆。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發現,出口訂單快速轉好,國內貨櫃需求集中爆發,而海外疫情持續致全球貨櫃周轉不暢,海運價格飆升3倍仍「一箱難求」。外貿廠商成本急劇上升,出口業務大受影響。但海運屬於全球化市場,整體運力仍供過於求,造成目前的局面有其特殊性,船公司擴充運力面臨兩難選擇。
  • 中遠海運物流「嶽陽-深圳」貨櫃專列正式運行
    8月28日,由廣州中遠海運物流有限公司聯合湖南霞凝內陸港有限公司、湖南泰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組織舉辦的「嶽陽-深圳」貨櫃鐵路專列正式運行儀式在嶽陽北站圓滿舉行。「嶽陽-深圳」專列是響應嶽陽市政府號召,並在當地政府機構的幫助下,由中遠海運物流下屬的深圳中遠海運物流嶽陽分公司主導運營,使用公鐵海聯運的模式,在廣鐵集團等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傾情打造的一條國際出海通道,連接了海上絲綢之路,是習近平總書記「一帶一路」政策下又一條內陸銜接海運的主幹線,也是嶽陽走向世界的重要標誌之一。
  • 「絲路海運」助力「海絲」合作行穩致遠
    格但斯克港是波羅的海最大的貨櫃深水碼頭,也是中國到歐洲海運貨櫃幹線的最後一站。同時,波蘭是陸上絲綢之路通往歐洲的大門,中國始發的中歐班列貨物中,有80%是通過波蘭進入歐盟境內。史孟平說,處在這樣的地理位置,格但斯克港希望抓住「海絲」和「陸絲」交匯帶來的機遇。
  • 中遠海運一貨櫃船疑似起火、貨櫃墜海,事發南非海域
    搜航網獨家獲悉,當地時間本周一(5月25日),中遠海運旗下一艘船名為COSCO SAO PAULO的貨櫃船在南非海域突發事故!事發當時COSCO SAO PAULO正從南非德班港前往下個港口開普敦港,據悉,5月25日早上,該貨櫃船一處貨艙疑似起火,並被要求在開普敦外海錨地拋錨,期間COSCO SAO PAULO輪遭遇惡劣天氣,船體發生劇烈晃動,外媒報導事故中有可能造成貨櫃墜海丟失!
  • 海運價格暴漲為哪般?
    外貿回溫推動貨櫃運輸需求快速回升,同時進出口檢疫導致物流周轉效率下降,大量貨櫃滯留海外,全球可用貨櫃出現結構性短缺,「歐美箱子太多,中國箱子不夠」的現狀讓包括青島在內的海運市場出現一箱難求、一艙難訂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