囟門是寶寶的健康「指向標」:出現這4種情況,要及時就醫

2020-12-19 騰訊網

文|中醫李知行

剛出生的小寶寶頭頂,有一處摸起來很柔軟的地方。那裡沒有頭骨,仔細觀察,還能發現它會隨著呼吸有輕微的波動。老人通常告訴年輕的父母,那裡叫「滷門」,不能隨便摸,不然寶寶會變笨。

於是,一知半解的父母只會小心的護著,卻不知,滷門還是寶寶的發育及健康情況的「指向標」。

前幾天,閨蜜雯雯就因此在醫院鬧了個笑話。雯雯的兒子5個月了,那天,她帶著兒子去醫院例行檢查。

醫生問過基本情況後,就將手伸向了孩子的頭頂,見狀,雯雯大驚失色,一把拽住了醫生。

醫生懵了:「你做什麼?」

雯雯有些尷尬:「沒……沒什麼……」她不好意思說,這是下意識的動作。

自從知道孩子滷門不能摸後,誰要摸兒子的腦袋,她都會攔著。

見狀,醫生繼續他的動作,他把手放在孩子的滷門處,還用力按了按。雯雯瞬間變了臉色,推開醫生,把兒子抱在懷裡。

醫生愣住了,旁邊的小護士看不過去:「這位女士,你這是什麼意思?」

雯雯很生氣:「他怎麼能用力按呢,把孩子按壞了怎麼辦?」

小護士很無語:「張大夫怎麼用力了?我們這是專業的手法,通過滷門可以判斷你家孩子的身體情況!」

雯雯這才冷靜下來,想起自己剛才無禮的行為,後悔不已的給醫生道歉。

其實我知道,絕大多數家長都和雯雯一樣,對滷門只有一知半解。雖然知道它的重要,卻不知道通過它可以判斷寶寶的健康。

所以今天在這裡,就具體的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滷門的知識。

何為滷門?

寶寶誕生後,顱骨還不能緊密的結合,而頭骨之間的縫隙,就是「滷門」。

滷門一共有兩處,一處就是頭頂上方,被叫做「前滷門」,也是人們和醫生最為重視的地方。另一處在靠肩頭枕部,面積較小,閉合早,被叫「後滷門」。

由於滷門的閉合,是受到腦組織以及顱骨的發育影響,所以這也成為反應寶寶發育與健康狀況的一大標識。

父母若能學會辨別,就可及早發現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是否出了問題。

出現什麼狀況時,是家長必須重視的?

1.滷門發脹

在正常情況下,滷門微微凹陷,若某天寶寶的滷門突然發脹或鼓起,父母就應該警惕。

這意味著寶寶腦壓在增高,可能是因為受到了驚嚇。但同時還伴有發燒、嘔吐等情況,必須立即就醫,這一定是出現了病理上的問題。

2.滷門增長

滷門是隨著年紀的增加而逐漸變小的,直至完全閉合。但如果發現寶寶的滷門,非但沒有變小,還有增長的趨勢,就必須警惕。這意味著孩子或許有腦積、佝僂病,要及早診斷。

3.滷門凹陷

寶寶滷門的正常形態,父母一定是知道的,若某天寶寶的滷門變得凹陷嚴重,這意味著寶寶很可能是缺水導致的。這時,只要儘早解決寶寶的缺水問題,找到病因並及時補水就可以了。

4.滷門閉合時間

有些寶寶時間早,有些時間晚,因人而異。不過若是早於6個月或晚於18個月,就屬於異常情況了,最好還是去檢查一下。

總之,建議各位家長們,最好將這些變化記在心裡,掌握寶寶的健康發育狀況,也能更加容易。

另外,學會觀察固然重要,如何保護也是必須要學的,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寶寶保駕護航哦。

寶寶的滷門該怎麼呵護?

1.在滷門沒閉合期間,這裡是非常脆弱的,因此,一定要注意日常保護。別讓這裡被磕碰、按壓,也不要用手去撫摸。

2. 眾所周知,曬太陽是解決新生兒黃疸的好辦法。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讓滷門被暴曬,容易導致中暑,最好用帽子或頭巾,把頭部蓋好。

3.冬天天冷,雖然我們會在出門前給寶寶做好保暖措施,但是為了以防萬一,最好不要在這時給寶寶剃光頭,可以在滷門處留些頭髮,也是一種保護方式。

4. 寶寶出生後,頭上會有很多結痂的地方,其中也包括滷門。因此,我們在清理時,動作一定要輕揉,不要用手去摳,也不要用刺激的清潔用品。可以用紗布沾溫水輕輕擦拭,多擦幾次就可以了。

新生兒護理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各位爸媽們還需要多了解、多學習。如果在寶寶的發育過程中出現什麼異常,別猶豫儘早送去就醫,一定要將危險都扼殺在搖籃之中。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囟門關乎孩子的聰明程度?囟門的6種表現,與寶寶健康有關係
    囟門與孩子健康的關係不過,囟門確實跟孩子的健康有一定的關係。寶寶剛出生時,身體各部位都沒有發育完全,頭骨也是預留了未來生長的空間,這就是囟門。一般來說,新生兒囟門的尺寸大約是1.5~2釐米,到6個月時可達到2.5~3釐米。
  • 孕期4種情況要及時就醫 如何避免這些異常
    前幾天小編的朋友,孕晚期發現寶寶兩天沒有胎動,等到醫院的時候檢查時,發現寶寶羊水過少,雖然沒有到足月但只能剖腹產,等寶寶出生還是沒有保住寶寶。在孕晚期稍有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今天小編跟大家介紹一下,在孕期出現這幾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如何避免這些異常呢?
  • 囟門閉合晚影響孩子智力?囟門有這4種表現,父母就要引起注意了
    囟門有這4種表現,父母就要引起注意了◆ 囟門凹陷有的寶寶的囟門特別像一個小坑,如果有這樣的的寶寶家長就要注意寶寶的營養了,如果營養不良囟門會呈凹陷狀。因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而奶粉和混合餵養則需要適當飲水,無論是哪一種餵養方式,發現孩子囟門凹陷,孩子也可能缺水了,要及時補水。
  • 新生兒囟門的5種「異常狀態」,和常見的3個問題!
    只有極少數寶寶,在出生時就已閉合,這也屬於正常情況。囟門可以反映新生兒頭部,以及身體的發育情況,所以媽媽在照顧新生兒時,要細心觀察新生兒的囟門,以便及早發現異常,並及早做出對應措施。新生兒囟門的5種「異常狀態」1、囟門凹陷如果新生兒出現大量出汗、嚴重腹瀉或發熱、體內嚴重缺水等現象,可導致囟門凹陷,這種情況需要立即補充體液。如果新生兒長期飲用不良,體重明顯低於正常兒,也會出現囟門凹陷的情況。
  • 寶寶頭頂的「囟門」有多重要?為什麼有的寶寶能看到,有的卻不能
    寶寶的囟門在正常狀態下是平面狀態,如果出現凹陷或者凸起,那都是寶寶身體不正常不健康的表現。 囟門凹陷: 如果寶寶體內缺水,比如寶寶拉肚子後,寶媽未能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或者給寶寶使用大劑量的脫水劑來降低顱內壓,這些情況都會讓寶寶前囟門因為脫水出現凹陷。這種時候,寶媽們要及時給寶寶的身體補充水分,以免寶寶身體過度缺水而影響新陳代謝功能。
  • 寶寶囟門很重要,2點教你判別是否閉合?囟門發展需遵循這個規律
    自從寶寶出生後,寶寶的健康就是父母最大的心願。寶寶剛出生時,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全身都軟軟的,大多父母都不敢輕易下手去抱,怕折騰到寶寶,但除了身上軟軟的之外,寶寶的頭上有一處位置才真正算得上是軟軟的,因為這裡真的沒有骨頭,這個位置就是囟門。
  • 可能是這3個原因,第二種情況要及時就醫
    一天要換好幾條內褲,懷孕本就不方便換衣服,麻煩的很。萍萍也不知道是生病了還是懷孕期間的正常現象,準備去醫院檢查檢查。其實內褲上的分泌物很可能是白帶,白帶狀況可以反應身體的一些變化,白帶異常往往暗示著身體出現問題了,下面來看看懷孕期間白帶異常可能是什麼原因。孕期內褲總是黃黃的?可能是這3個原因,第二種情況要及時就醫。
  • 摸寶寶囟門會不會影響智力發育?這4個冷知識,是很多父母的盲區
    但是,這個時候你提到寶寶的囟門,大多數的父母就會是一臉茫然、無法應答,這就是大部分寶爸寶媽的知識盲區。而有一部分爸爸媽媽有所了解,不過這種了解也不夠到位。閨蜜懷胎十月生下了一個非常健康可愛的寶寶,渾身肉嘟嘟、白嫩嫩的。
  • 寶寶大便出現4種現象時,說明健康出現問題,家長不能掉以輕心
    寶寶的便便,是衡量他健康的重要標誌。正常情況下,吃母乳的寶寶,便便是金黃色的,呈軟膏狀,並且沒有什麼明顯的臭味,一天排便的次數在3-5次;而吃奶粉的寶寶,便便是呈淡黃色或者土黃色的,比較幹硬,一般不會沾紙尿褲,一天排便次數在1-2次之間。
  • 嬰兒囟門跳動不明顯 嬰兒囟門跳動不明顯正常嗎
    嬰兒囟門跳動好嗎對於剛出生的小寶寶,醫生都會通過觀察他的頭頂發育狀況來判斷小寶寶是否健康以及排除一些疾病。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眾所周知,剛出生不久的幼兒頭骨之間沒有完全發育好,它之間還存留著間隙,這在醫學上被稱作滷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檢查項目,那麼嬰兒頭頂不跳動正常嗎?
  • 寶寶吐奶很常見,可出現這4種情況的時候,家長抓緊帶娃上醫院
    可就是這一耽誤,孩子出現高熱驚厥,這才給孩子送醫院,醫生給的意見是可能是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從這個事情看切忌不能「諱疾忌醫」,沒有那誰生來就是做父母的,要學習並相信科學。什麼是吐奶呢?出現這4種情況的時候,立刻帶娃上醫院◆ 身體發育緩慢這一情況典型的表現就是:體重不增,有的嬰幼兒食量大,越吃越多,幹吃不胖。
  • 嬰兒的囟門不能摸,摸了會「變啞、變傻」?醫生:和你想的不一樣
    這是因為,嬰兒在第一年的時候,大腦重量能增加1倍,2歲增加兩倍,以後的速度也會減慢,而小小的囟門則是孩子大腦發育的「天氣預報」,能反映出孩子頭腦發育的情況。雖然囟門對嬰兒來說非常重要,但真的如老人所說,是不能碰的嗎?醫生解釋道,這和你想的不一樣,事實上,孩子的囟門沒有這麼脆弱。
  • 囟門閉合的時間,對大腦發育有什麼影響?如果是第三種就該注意了
    大家主要觀察的就是前囟門了,前囟門是在頭頂,面積相對後囟門也較大,曝光度也大,所以需要更加的注意以及保護。通過觀察寶寶囟門的閉合時間和閉合情況,來了解寶寶顱內大腦的發育情況是否正常。為了方便大腦發育,前囟門會在一歲半以後開始閉合,但是後囟門的話在寶寶6~8周就會開始閉合。寶寶囟門閉合對大腦發育的影響了解囟門的家長都會知道,囟門的閉合時間對寶寶大腦的各種發育會有很直接的影響。但其實每個寶寶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也可能是寶寶自身的發育問題,要按照具體情況來判斷。
  • 1個月4個男孩中招……出現這種情況要及時就醫
    男孩子念初一,也是出現左側腹部的疼痛,到醫院來檢查。剛好那天是我值班,發現也是睪丸扭轉,B超後做了一個急診手術,萬幸,蛋蛋也保住了。一個11歲的小朋友,右側陰囊疼痛了4天,來醫院檢查。超聲檢查後沒什麼大的問題。我們懷疑是一個睪丸附件的扭轉,已經到恢復期了,我們也就不特殊處理了。
  • 囟門,寶寶的「頭等大事」,這兩件事千萬要注意!
    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小鳴媽媽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囟門的相關知識吧!一、什麼是囟門?囟(xìn)門,是寶寶兩塊額骨與頂骨之間形成一個無骨的,只有腦膜、頭皮和皮下組織的菱形空間,即前囟門;寶寶兩塊頂骨與枕骨之間形成的一個無骨的小三角,叫後囟門。
  • 孕期如果有這5種跡象,可能是「胎停育」的預兆,孕媽要及時就醫
    懷孕是每個女人生命中快樂和需要慶祝的時刻,在這段時間裡,準媽媽要用最好的方式照顧自己,這樣寶寶才能夠在準媽媽的子宮裡,得到足夠的營養並進行成長。 懷孕後女性會盡其所能,確保胎兒在體內正常發育,但有時會出現胎兒發育遲緩或出現異常的情況。
  • 寶寶出現這4種情況,說明身體很缺水,很多媽媽卻渾然不知
    冬季天氣乾燥,有些女性的皮膚都起皮過敏了,甚至很多人都因此還感冒了,大人尚且如此,抵抗力差的寶寶就更別提了。如果寶寶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寶寶正在缺水,很多媽媽卻渾然不知。所以,媽媽們一定要細心照顧寶寶,仔細地觀察寶寶。
  • 寶寶囟門的那些事
    正常嬰兒坐位時,囟門略微凹陷。顱內的腦脊液和身體的血液、組織液不斷交換,保持平衡。當身體丟失較多水分時,腦室的腦脊液也會減少,壓力降低,囟門便會明顯凹陷。如嬰兒因嘔吐、腹瀉後出現這種症狀,說明身體已中等程度的脫水,要及時補充水分,否則,因嬰兒自然調節能力差,耐受力不足,可能發生循環衰竭,有生命危險;由於餵養不當造成重度營養不良的極度消瘦嬰兒也會出現囟門凹陷,此時需加強營養,合理餵著。
  • 出現這些情況…要立即就醫!
    在出血的前幾天,醫生通常會要求孕婦徹底臥床休息。如果出血並未止住,出血量依舊很大,請及時就醫進行細緻的檢查。醫生會建議孕婦不要參與重負荷的活動,包括舉重物,頻繁上下樓,騎車等。這些運動會造成子宮損傷,傷及胎盤上剛形成的嬌嫩血管。孕婦必須避免此類活動,哪怕出血量很小也不能做重活。
  • 關於寶寶囟門的幾個冷知識,新手爸媽需要了解清楚,孩子少遭罪
    別小看囟門這個位置,它是可以對寶寶的發育和身體健康進行反應的。通過了解囟門的變化,不僅可以及時了解一下常見小兒易發病,及時診斷治療,還能感知到寶寶的身體發育是否正常,辨別身體存在的異常。新生兒囟門閉合時間通常成年人顱骨間不存在間隙這是由於囟門已經閉合顱骨發育完全,而新生兒顱骨間的間隙多是由於囟門還未閉合。通常情況下,寶寶在出生之後後囟就很小甚至已經閉合,最遲也會在出生後6~8周內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