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 | 裝滿了廣州人的生活百態!

2021-02-19 廣州玩樂範

在廣州西關有一條街,從早上7點開始就漸漸多人了,來這裡的人不是提著拉車,就是推著貨車,而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服裝人」!沒錯了,這裡就是十三行。

提起十三行,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個批發服裝的地方,也是一個賺錢的風水寶地,但卻很少人了解到,在十三行風光的背後,有著這樣一群努力的人。

也很少人知道在十三行附近有一個「十三行博物館」,就算經過99次「文化公園」,也沒有一次為它停下過腳步。今天範爺就帶大家認識「另一個」十三行吧。

很多人都覺得做服裝很好賺,但其實她們5點就要起床了,6點多就要開檔,根本沒有時間陪伴家人,就連和孩子吃飯的時間,都在檔口裡。有多少人為了生活,犧牲了大部分陪伴孩子的時間。


搬運工冬天和夏天是最辛苦的,就算手掌都裂開了,他們也在堅持。只要有老闆需要他們,無論是颳風下雨,他們都第一時間接單搬貨。做這行競爭大,你不接,別人就搶著接。適者生存,不適者就會被淘汰!


休息的時候,隨便一個地方都是他們休憩的地方,沒有空調,沒有風扇,躺下直接就睡,誰不是為了生活呢?


範爺曾聽過一個老闆的自白,如果我還年輕,如果我還沒有做媽媽,一定不會做服裝,拿貨是最辛苦的,在這個時候她們都是女漢子。

在光鮮的背後,總有一些人成為這條街,最耀眼的風景線。他們不是老闆,但是沒有他們,十三行就不完整了。

在30多度的高溫下,範爺看到了仍在崗位上工作的勞動者。有環衛工人、有拉貨員、快遞員。

在和環衛工人的交談中才得知,十三行這條街,一掃就是12年,每天朝5晚5,能堅持下去的理由就是為了兩個小孩。她很自豪的告訴範爺,女兒是暨南大學的研究生,儘自己能力,把最好的都留給他們。

坐在麵包車上的拉貨員,也在這裡做了13個年頭了,哪裡需要我拉貨,馬上就去,堅持10幾年,為了家人不能放棄啊。

在這裡工作的人,背後都有一個不想揭開的故事,有時候堅強的外表,也有脆弱的一面,在這裡,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強者,他們不會為了現實而低頭。

行外人都知道,想買便宜的衣服就來十三行,但知道十三行的拿貨技巧,以及裡面的「行規」卻很少,現在範爺就帶路,介紹6大商場的批發聖地。


來到十三行已是中午10點,太陽最猛烈的時候,此刻來拿貨的人已經很少了,但拉貨的人卻很多。

「紅遍天批發商場」,現在商場的外牆正在維修,但並不影響裡面,還是可以放心買買買的。紅遍天裡面的女裝年齡段比較偏向28歲左右,風格偏向成熟。

相對其它批發商場,這裡的人還是比較多的。現在也是處於「換季期」很多女裝都是100塊3件,散客的話,一般都喜歡來這邊。價格優惠,質量也有保證,沒有約束一個款買多少件,100塊任你搭。

裡面的店員都比較忙,不是在招待客人,就是在打包,上班時間除了吃飯,她們基本都很少閒下來,在這裡她們是女強人,在外面她們是小仙女。

旁邊就是「誠大時裝廣場」同樣也是女裝批發。風格偏多,年輕的、中老年的都有。來這裡的人基本都是拿貨的,因為很多店,都要求1個款要帶3件或者5件。對於我們來說不是很划算。

裡面的人不算多,路過的時候店員都會很主動的向你推介衣服。她們的口頭禪都是「這個款很爆的,多帶幾件」。

每一個款式,她們都會用盡所有的銷售技巧,把這件衣服賣出去,做銷售的收入基本靠提成,為了生活,她們不敢停下來。

「新中國大廈」在十三行是比較出名的,一共有48層。做服裝的人,都一定會來這裡走走。曾經聽人說過,在越高的樓層賣衣服就越貴。而且很多門店一個款都要3件起,拿貨2件基本也很少了,對於我們這些散客是不划算。

"新中國大廈"也是比較多人的,遇上拿貨高峰期,基本都是肩膀碰肩膀,還不能還價。除非遇到下雨天,人少了,價格就好談。


範爺上過10樓,感覺越往高層的衣服款式就越新穎,很多都是新版來的。難怪價格會比下面的貴。不過上面的商鋪基本都是3—5件起。

在旁邊就有個「耀生服裝批發市場」範爺逛了一圈,裡面都是賣上衣的比較多,價格也不貴,這裡的話就可以2件起。款式都很簡單的,適合大眾的小仙女。

現在去的話有些商鋪也是在做降價活動,短牛仔褲100塊5件,夠穿2個夏天了~

小背心,短T也不錯,遇到有降價的就下手吧。

「十三行網批創衣創」裡面很多小店都是可以一個款2件起,和朋友拼單也是很划算的。有些老闆也是很好說話的,你可以一個款拿兩件,看見其它有喜歡的就可以拿一件了。

除了上面的批發商場,還有一個叫「豆欄街」的批發街,過個小馬路,對面就是了。這邊的話大部分都是買短袖的,質量有好有不好,因為這裡的價格比較低,一般擺地攤的人,都會選擇來這邊入貨,屬於中低檔批發商場。

範爺建議,想來這邊掃貨的小仙女,記得要早點到,因為下午2點半這裡的商鋪就開始關門啦。

街道兩旁就已經是服裝批發店了,但是街道的商鋪,買童裝的相對較多。因為最近是「換季」期,很多服飾價格也相對便宜,像童裝100塊就有4件,算起來一件才25塊。

這邊的童裝大部分面料都是純棉的,質感也很好。短T短褲套裝的,應有盡有,女孩子的小短裙比大人的還要潮,有些套裝也是100元/4套,正直降價期,有需要的可以來打卡!

以後向別人介紹十三行,你可以很驕傲的說,除了賣衣服,這裡還有一個博物館,就在文化公園裡面。來之前記得帶上身份證因為要登記拿票,還要過安檢,火機也不能帶。

在清朝時期,提起十三行沒有人不知道它的輝煌。特別是老廣,每當提起過往都能說夠三天三夜。可惜歷史不再重演,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保存歷史」,用博物館的方式,告訴每一代人。

博物館分為兩層,其中一樓就有6個小主題展覽,二樓是文物專室陳列展,其中館藏文物近1700件(套)。來這裡觀看的人,大部分都是帶著小朋友來的。

進入博物館,你會看到玻璃櫥櫃裡的精緻小帆船,它們分別都有一個名字,不同的船形有著不一樣的用途,有一些是官用船、有一些是運貨的。

在展廳還有一個古代迷你版的廣州地圖,能找到你們的家嗎?

這裡的每一座平房,當年都真實的存在過,有些名勝古蹟,至今還在。

以前賣茶葉的地方,就已經有很多種選擇了,像「雨前」、「雪谷」,這些茶名,範爺還是第一次聽到。

博物館的每一個設計,都把當年的外貿元素融入到裡面,連牆壁都畫著清朝時代十三行繁榮昌盛的景象。

一些老廣看到熟悉的青花瓷水壺,會忍不住用手機拍下,記得當年家裡也有一個。

那時候外國人住的房子就已經很高檔了,水晶燈、木質鋼琴、盡享奢華,在那時候有這些配置的人,都是大戶人家。很值得一看。

來十三行最近的途徑,當然是從文化公園裡面穿過去啦,很多人來都是直奔批發市場,卻忽略了它是一個公園。

來這裡最多的人就是老廣了,有些還會帶上自己的孫女、老伴。只有經常來的人,才會發現這裡的好。

有個叫「西閣苑」的地方就很值得去,裡面是一個園林,有小橋流水、有瀑布。就算是一個人來的小仙女也可以拍拍風景。

橋上的老人,一直在看著眼前的人工瀑布,範爺走的時候,還打了一聲招呼,老廣人就是有親切感。

公園裡也有很多嶺南的元素,古色古香的園中設計,仿如還原了當年十三行的景觀。

園中還有一個「水族館」一到周末總能吸引一大班小朋友,裡面還有一些海洋動物的標本,你有來過嗎?

十三行不止賣衣服,在它的附近還有一個博物館,以及文化公園。在你記憶當中,十三行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編輯:荔枝/攝影:荔枝

詳細美食潮玩攻略

請添加範爺微信:gbaby55 

備註:潮玩

相關焦點

  •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帶你領略清朝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
    大家好這裡是「在運動中找到平衡點」愛旅遊,愛生活的分享,這次的主題是「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帶你回到清朝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它的最大特點是館藏品全部由中外熱心人士無償捐贈」。「陸上絲綢之路」,主要輸出的是絲綢,故稱之為「絲綢之路」,等到清末十三行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已經是以陶瓷和茶葉為主要輸出物,絲綢已經不佔主導地位了,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的主題主要是展示清朝閉關鎖國後的十三行發展過程的歷史展。
  • 羊城百態:廣州人水中夜賞泳裝秀
    中新社廣州八月六日電題:廣州人水中夜賞泳裝秀          中新社記者邢健  在炎炎夏日裡,廣州知名的水上樂園「黃金海岸」為招徠顧客頻出奇招,繼推出「水上電影節」之後,連日來又推出「水上泳裝秀」,吸引了數以千計的泳客慕名而至,場面十分火爆。
  • 廣州人也未必知道,知名批發圈十三行,原來曾是明清對外貿易重地
    在廣州,2016年8月底正式落成了十三行博物館。 「十三行」是廣州人都知道的批發市場集散地,但年輕一輩卻鮮有了解其風光無限的歷史商貿地位。 被列為「廣州重點文化項目」的十三行博物館,設有「清代十三行歷史展」和「十三行時期文物展」。
  • 《哈哈哈哈哈》義烏之行展現抉擇兩面 生活百態笑聲盡顯溫暖本色
    5H旅行團的旅程已經走過了三期,在這趟由東到西、半工半遊的旅途中團員們已經嘗試了搬冰工、綁蟹工、劇場打板等十幾種工作,這次來到義烏的幾人在街頭擺攤賣貨,也踏上了「行得好vs吃得好」的旅途,感受生活百態中的溫暖本色。
  • 廣州十三行介紹今昔對比 十三行具體地址一覽(圖)
    十三行從事服裝批發的商戶們。  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十分熱鬧  十三行上,拖車拉貨的人絡繹不絕。廣州十三行介紹今昔對比 十三行具體地址一覽(圖)  廣州地名系列之十三行路  說起「十三行」你會想到什麼?是馳名中外的服裝批發市場?還是那個曾經風光的對外窗口?
  • 無意走進一座公園,竟揭露廣州十三行驚人歷史,還誕生過世界首富
    「十三行」這三個字,對現在的廣州人來說不過是一個地名,是批發市場的代名詞,但在17-19世紀,十三行不僅是一個地名,更是一片商館、一個商人群體、一種貿易體制。廣州是海上絲綢貿易的起點,曾經一口通商存在過很多年,人們不禁要問,當時,皇帝為什麼要選擇只開放一個港口,而且為什麼非要選擇廣州呢?
  • 這11個戒不掉的生活習慣,一看就是地道廣州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貪吃廣州,ID:wanle02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廣州人一直都是被魔怔化的角色在外人看來好像每個廣州人都會吃福建人每個廣州人都有十棟樓收租但作為一個廣州人小編只想說我真的不吃福建人也真的沒租收啊那有什麼方法能快速識別地道的廣州人
  • 十三行博物館:再現東方奢侈品中心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總建築面積6090平方米,以「文物 + 文獻史料」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十三行的歷史。常設展覽有「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和「十三行時期文物陳列展」。其中,「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包含「開海設關」「十三行風貌」「十三行行商」「十三行貿易」「中西匯流」「走向近代」等六大部分,豐富的文獻史料、文物,展示了十三行從輝煌到終結的歷史。
  • 粵商文化與廣州十三行
    16世紀中葉,廣州有處有十三家商號壟斷經營,故稱廣州十三行。但清代廣州十三行地區的洋行數目時多時少,少則幾家,多則數十家,只是偶爾才正好有十三家。17世紀後半葉,清朝廷實施「海禁」,不僅商民船隻不準下海貿易,外國商船亦「片帆不許入口」,明朝以來繁盛的若干貿易口岸走向凋敝。
  • 紀錄片《十三行》:來一場年輕人與「錢」的對話
    【什麼叫「十三行」?】在十八、十九世紀,這一百來年的時間裡,有累計不過百名被朝廷任命的民間商人,他們經營著十三家上下的貿易商行,在廣州這唯一的口岸,從事西洋貿易。最終讓全世界超過20%的財富圍繞著這個口岸流轉。這就是「十三行」。
  • 從平民主持人到廣州人心目中的「街坊英雄」,陳揚不變的生活態度
    2003年,在珠江經濟電臺的陳揚主持了一檔《心靈地圖,珠三角生活態度》節目開始為大眾熟悉,這是一個給人生活情感療傷的節目。 他了解低層的生活,他的節目也貼近大眾,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富有感情。
  • 不是所有穿拖鞋、收租的才是廣州人!教你10個特徵分辨真正的廣州人!
    然鵝我只想說,你們真的誤會廣州人了廣州不止有富豪,還有負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那一圈鑰匙如果有人問你去不去吃M記那他99%就是廣州人廣州人對經常幫襯的店鋪都會取個親切的名字對於廣州人來說啷碗就是他們最後的底線和尊嚴飯可以不吃,但碗一定要啷!
  • 紀錄片《十三行》,解密劃時代性的錦綸會館平移
    視頻節選自紀錄片《十三行》第四集《國家品牌》,董事長李國雄現身回顧錦綸會館平移工程,再現魯班精湛創新技術。本集於2020年2月2日晚廣東衛視春節檔播出。《十三行》以廣東十三行歷史為藍本,追尋「一口通商」時期廣州十三行的對外貿易足跡,深度探尋十三行對今天的中西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所起的重要歷史意義和影響。十三行時期的各種故事,猶如蝴蝶效應影響了今天中國和世界的生活方式。澳門,作為200多年前與全世界貿易的前沿地,大量的文化交融與經濟往來早已奠定了它成為國際化都市的基礎。
  • 揭開廣州十三行的神秘面紗
    說到中國近代經濟社會發展,往往繞不開廣州十三行。她是大清國門打開之前,與外國人做生意的窗口。對於多數人來講,也僅限於此,為什麼叫十三行,他到底是做什麼的?我們一般都一無所知。
  • 十三行博物館獲贈千件藏品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記者昨日獲悉,近日,「王恆先生、馮傑女士伉儷捐贈十三行博物館藝術品協議書」籤署儀式在荔灣區舉行。王恆、馮傑將其收藏的1199件捐獻給了籌建中的「十三行博物館」。王恆是一位廣州市企業家,藏齡已10年。
  • 一條三號線,串起廣州人一半的生活
    1號線是廣州地鐵最早通車的一條線路,但要論在廣州人心目中的存在感,它還得往後靠一靠。/upsplash3號線東延線一開,17、18、22號線一通,不知道房價增長的速度,和那些住在更遠地方的人衝上地鐵的速度,哪個更快一些?問中國地鐵哪裡最擠,廣州3號線當然榜上有名。
  • 屬於廣州人的7-11,正在慢慢消失?
    年紀大些的廣州人會稱「七十一」,既「老廣」又年輕的廣州人會叫它「七仔」。7-11有很多,但「七仔」,卻是華南地區「獨有」的。(△  via網絡)在中國,7-11由三家公司分別經營。廣州7-11隸屬的華南市場代理權掌握在香港牛奶國際手上。
  • 十三行首部「日記」出爐
    ……這是出自《清代廣州十三行編年史略》的選段。17日上午,《清代廣州十三行編年史略》發行儀式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舉行,同日發行的還有《廣州彩瓷鑑賞》和《華林禪寺五百羅漢雕像》兩本書。編年史全方位展現十三行發展脈絡2016年, 位於清代十三行商館區遺址上的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開館, 成為展示那個具有時代特色的中外文化交流時期的基地, 然而系統的文字理論材料仍然缺乏,《清代廣州十三行編年史略》的出爐正填補了這一空白。
  • 《十三行》帶你「穿」回兩百年前的「宇宙中心」!
    紀錄片《十三行》是一部關於「賺錢」的紀錄片。
  • 《釜山行》一部敘述人性百態的喪屍片
    《釜山行》引言《釜山行》的出現,是繼《生化危機》後再次將「喪屍」這一題材展現在人們的面前。恐怖的喪屍與複雜的人性,在不斷的刷新著人們的感官。緊湊的劇情與平民化的人物設計,使《釜山行》好評如潮。再來觀看《釜山行》,確實算不上重口,甚至還可以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