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臨清「宛園」:領略江南園林和運河文化的碰撞

2020-12-28 瀟湘晨報

12月15日,聊城市首屆網絡文化節「新動能·新聊城」中央、省級媒體聊城行活動正式啟動。12月17日上午,媒體行採訪團來到運河名城臨清,走進風光旖旎的宛園,一邊領略園林的詩意之美,一邊感受著運河文化的魅力。

宛園,位於臨清市西北隅,佔地116畝,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水面面積1.8萬平方米。其設計理念為:「山水詩、山水畫、山水園」。採用曲折幽深,小中見大、以少勝多、引人入勝,縮千裡江山於方寸間等多種建園造林手法,創造有江南蘇州園林文化神韻的山水鑑賞文化意境和詩情畫意。

移步易景,奇石遍布,行進其中,可以完美感受到「千景匯集小天地,百幅圖畫在園中」的藝術效果。「走進來還真是別有洞天啊!」採訪團紛紛發出這樣的讚嘆。在這裡,採訪團親身體驗了非遺傳統文化麵塑和剪紙的文化魅力,欣賞了京劇之鄉臨清的傳統京劇折子戲。什香面、八大碗……園內的臨清美食更是讓大家流連忘返。

曲橋樓閣錯落於秀水山石間,青磚碧瓦俱染江南靈韻。走在宛園中,聽著導遊細緻的講解和互動,蘇園風格之精巧躍然眼前。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展示了運河名城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廣博內涵。

近年來,臨清深入實施「文化+」「旅遊+」戰略,打造運河名城——臨清文化旅遊服務品牌。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展示了運河名城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廣博內涵。積極拓展臨清文化和旅遊公共文化服務功能融合形式,提升文化服務效能,推進臨清文旅融合深度發展。

【來源:央廣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美女主播遇上花燈會 「發現山東」系列直播活動首站探訪宛園
    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期待通過手機直播屏幕領略異地風情。4月17日,「發現山東」自媒體網紅系列直播活動首站在臨清宛園成功舉辦,20餘名網紅主播、媒體大V們來到有「蘇風京韻」的宛園,為大家帶來精彩紛呈的盛春山水秀與花燈夜景直播活動。
  • 臨清運河鈔關文化宴,光看就受不了了...
    官宦、商人為了享樂和應酬,極為重視、講究美食,從各自家鄉帶來身懷絕技、技藝高超的官(家)廚,為他們製作美味地道的佳餚名吃,使大江南北、關內關外的珍稀原料和美饌佳餚、名點名吃雲集臨清。同時,鈔關、工部分司、臨清州衙的官員們相互宴請,從而推動了臨清飲食業的快速發展,名菜名點層出不窮。
  • 「中國江南運河第一撬」暨伯瀆文化廣場奠基儀式舉行
    儀式上,梅村街道黨工委書記朱冬青對伯瀆文化廣場項目作了簡明扼要的介紹。伯瀆河畔魚米鄉,千年梅裡至德邦。三千多年前,泰伯率領吳地百姓開鑿了江南第一條人工運河——伯瀆河,變水澤為糧田。有了伯瀆河,水上交通和交通工具也隨之誕生,一個以梅裡為中心的經濟文化中心也就形成。時至今日,伯瀆河依然是錫東地區水上運輸的主要通道,澤被後世。
  • 課植園的聯想 在江南園林品味古人的詩與遠方
    朱家角,舊稱「珠裡」,既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又是上海近代工商重鎮。若從這個角度來品味鎮上的百年課植園,人們會驀然發現,看似一樣的白牆黛瓦,其實是有別於其他江南園林的——「課」所代表的學習、誠信、人文與「植」所代表的實踐、財富、實業,在這裡盡情相擁。
  • 走進運河三城 :滄州、聊城、棗莊
    》,走進運河沿線的河北滄州、山東聊城和棗莊,去看看那裡的運河故事。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6年多過去了,運河沿線的城市又發生了哪些變化?一起走進運河沿線的河北滄州、山東聊城和棗莊,去看看那裡的運河故事。
  • 中國古典園林如何命名?以蘇州園林為例,聊聊園名背後的文化內涵
    說到中國古典私家園林,不免想到蘇州園林,這裡一直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名聲。到清末時期,蘇州已有各色園林170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60多處。每一所園林都有自己的名稱,而且對於園子的起名是十分考究的,那麼這些中國古典四家園林的命名都是出自於何處呢?
  • 江南園林、北方園林、嶺南園林三大園林風格淺析
    江南園林多為士大夫和達官貴族所建,其規模較小、布局精巧,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澱、高雅的藝術格調和精湛的造園技巧,為三大風格之首。其­主要分布於江浙一帶,如蘇州拙政園、留園、網師園以及上海豫園等。清初營建北京的三山五園(見圓明園)和熱河的避暑山莊,有意仿效江南園林意境。如清漪園的諧趣園仿寄暢園,圓明園的四宜書屋仿海寧安瀾園;避暑山莊的小金山、煙雨樓都是以江南園林建築為範本。這些足以說明以蘊含詩情畫意的文人園為特色的江南園林,已成為宋以後中國園林的主流。北方士大夫營第建園,也往往延請江浙名師為之擘畫主持。
  • 令人讚嘆的臨清民俗文化
    臨清-文化悠久,傳統特色,極具內涵。  今天讓我們了解一下臨清令人讚嘆的民俗文化吧。臨清亂彈竹馬表演有七匹馬和一頭黑驢組成,每匹馬脖子上均系有五個銅鈴。馬身上分別塗有紅、白、黑、青、黃五種顏色。演出時七馬一驢八件套,按淨、醜、生、旦編排。在演出過程中,騎黑驢的丑角演員在場上最為活躍。傳統劇目有《三請樊梨花》、《楊家將》、《穆桂英》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臨清駕鼓
  • 北京文博丨《運河之上》節目回顧:大運河的文化
    承載了寶貴的文化記憶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讓我們以運河水為墨講述大運河北京段的故事品味大運河千年古韻近日,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合作推出《運河之上》系列廣播節目,圍繞大運河的歷史、文化、考古、水務、園林等五個方面,結合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系列活動進行宣傳推介,展現京華風範、運河風韻、人文風採、時代風尚。
  • 運河大家談|胡夢飛:解讀廟宇中的運河民俗文化
    那麼當今時代,這些廟宇和它所反映的文化內涵有何現實意義?  胡夢飛:京杭大運河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它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被譽為「古代文化長廊」,其歷史遺存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絕好實物資料。
  • 來自乾隆的江南旅遊攻略,江南水鄉最美的景,千萬別錯過!
    如果你想領略江南山水的魅力,聆聽關於乾隆的傳聞逸事,跟隨乾隆的腳步,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跟著「乾隆下江南」路線  遊賞江南水鄉 No.1 南京 乾隆行至江南第一站就是南京。
  • 什麼樣的音樂會,能讓你看見湖光、閱盡山色、遊遍園景,還能領略...
    隨著傳統名曲《春江花月夜》奏響,一幅空靈純美的長卷徐徐鋪展,引領觀眾走進傳統的江南意境。今晚,上海民族樂團《錦繡中華·最憶是江南》民族管弦樂音樂會在上海大劇院上演。音樂會由青年指揮家姚申申、彭菲執棒上海民族樂團完成,並就此拉開了上海民族樂團2019-2020演出季的序幕。
  • 江蘇不為人所知的景點,典型的江南園林,被稱為「晚清第一名園」
    它也被稱為「晚清第一名園」,許多名人都曾在此居住過,這個景點就是何園,典型的江南園林,園裡的建築都是晚清風格。現在這個園林已經成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如果想去參觀,需要購買門票,票價45元。何園的主人曾經是個官僚,是個傳奇人物,何園是他的私宅。何園以前叫「寄嘯山莊」,這座江南園林建於清朝中期。
  • 中秋遇國慶,聊城文化活動嗨翻天
    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注意到,8天的長假,聊城古城區的非遺購物節、景陽岡打虎實景演繹、京劇豫劇雜技演出,月季公園的3D光影水秀展演以及臨清宛園美食文化旅遊周、東阿阿膠城的各類表演等,著實讓假日外出遊玩的人們感受到了文化帶來的獨特魅力。
  • 江南園林哪裡妙?南京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自古被稱為「江南第一州」和「天下文樞」的金陵南京就是我國舉足輕重的都市,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和重要的文化、科教中心。南京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鍾靈毓秀,物華天寶,虎踞龍盤,人傑地靈,山川秀美,氣象恢宏,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十朝菁華匯於其間。
  • 北國江南 運河鄉情
    原標題:北國江南 運河鄉情   沿著運河唐人街西岸的景觀路南行,綠樹掩映中突然出現的一大片徽派風格建築令人眼前一亮。
  • 展覽│廣西民族博物·園韻文心——蘇州園林文化特展
    「園韻文心——蘇州園林文化特展」。 本次展覽分為園之史、園之觀、園之趣三部分,共計展出蘇州園林博物館館藏精品實物一百餘件,包括家具、花窗、匾額、書畫、刺繡、印章、貢墨、筆洗等多個種類。
  • 邢襄傳雅韻 園博聚盛景——省第三屆(邢臺)園林博覽會領導嘉賓參觀...
    當日,參加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參觀園博園。秀麗的風光、多彩的文化,大家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大家表示,本屆園博會不僅是邢臺的一次形象展示,更是邢臺城市轉型的一次積極探索。園博美景引人陶醉其中新落成的園博園,綠意蔥蘢、湖水粼粼、山石聳立、花香四溢。
  • 走遍瘦西湖 ——藏在運河深處的一方文化景觀
    走遍瘦西湖   ——藏在運河深處的一方文化景觀
  • 500年前一個朝鮮人漂流到了臨清,目睹了臨清的繁華……
    最初疑為倭寇,經六審而釋疑,受到明朝地方和朝廷的禮遇。遂自浙不由陸路至杭州, 杭州走水路,沿京 運河經揚州、濟寧、臨清、天津至北京,再由陸路至鴨綠港式,返回故國。朝鮮國王令他將136天的海陸經歷用漢文敘寫撰呈朝廷。朝鮮國王看後備受感動,遂遣使赴北京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