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邵氏+嘉禾」聯手的新藝城,為何只輝煌十年就落敗?

2021-01-09 騰訊網

說起港片時代,大家心中肯定都會想起這幾大電影公司:70年代的邵氏電影、80年代的新藝城電影以及90年代的嘉禾公司。

邵氏兄弟新logo

上世紀60年代,邵氏電影幹倒了電懋,成為香港影壇的無冕之王,正在邵氏將重心轉移到電視劇上時,結果嘉禾又異軍突起成為了一時之秀。

嘉禾片頭

眼看兩大電影公司開始打得不可開交之際,光頭佬麥嘉從美國回到了香港,當時的麥嘉滿腔雄心壯志,拉著洪金寶一起成立了嘉寶電影,可沒過多久就被嘉禾挖走了合伙人洪金寶。

影視劇中的洪金寶和麥嘉

於是,麥嘉只好拉來了鬼才黃百鳴,和石天一同創立了一家名為「奮鬥」的電影公司,隨後得到金公主老闆,頂級財團大佬之子雷覺坤的賞識,將公司納入了「金公主」院線,正式改名為「新藝城」

新藝城片頭

公司改名為新藝城之後,屬於新藝城七怪的時代終於拉開了序幕,麥嘉、石天、黃百鳴、徐克、施南生、曾志偉、泰迪·羅賓七人組合統治了整個80年代,喜劇片有《最佳拍檔》系列,黑幫劇情片有《英雄本色》系列,鬼怪片有《倩女幽魂》系列,《開心鬼》系列,以及林嶺東的風雲三部曲都是新藝城產出的經典之作。

黃百鳴、麥嘉、許冠文

可以說整個80年代都是新藝城的輝煌時期,同期的邵氏和嘉禾都被打得只能聯手拍電影來抗衡新藝城,可惜新藝城的輝煌僅僅持續了十年,在1990年拍完《蠻荒的童話》後就正式宣布解散。

《蠻荒的童話》張耀揚劇照

那麼究竟為何,這個打得邵氏嘉禾聯手的新藝城只輝煌十年就落敗?雪藏吳宇森、開除王家衛、戲耍周星馳!這些都是原因。

「新藝城」巨頭們

周星馳在後來和黃百鳴的開機合作上聊起:早知道現在這麼貴,當初就不會拒絕我了吧?而此時的黃百鳴卻一頭霧水,原來當初周星馳到新藝城面試,卻連面試的機會都沒得到就被接待人員敷衍了事拒之門外,最後那張表也沒能交到黃百鳴的手上。

《家有喜事》黃百鳴和周星馳

而師承張徹的吳宇森就更加委屈,因為和徐克的私交過好的原因,身在嘉禾的吳宇森化名吳尚飛,為新藝城拍攝了《滑稽時代》大獲成功,可讓吳宇森沒有想到的是,因為新藝城的異軍突起,讓嘉禾最終氣急敗壞炒了吳宇森的魷魚,終於獲得自由身的吳宇森馬上就加入了好友徐克的新藝城,到萬萬沒想到的是剛剛加入公司,就被石天趕到了臺灣,這一去就是三年

吳宇森

編劇出身的王家衛,在出道時就進入了新藝城,可因為寫作進度的緩慢沒能跟上林嶺東的進度,被徐克的女友當時負責行政的施南生,注意到此人竟然籤約兩個月都沒見過一次,於是施南生就找到了黃百鳴反映,而編劇出身的黃百鳴對此事十分憤怒。要知道黃百鳴一周就寫出了《最佳拍檔》,兩天就寫出了《搭錯車》,王家衛這樣兩個月還沒有作品的情況,自然可想而知。

王家衛

最終黃百鳴看著王家衛交上來的劇本,掃了一眼說了句「廢紙一堆」就將王家衛掃地出了門。而這堆所謂的廢紙,最終變成了那部《旺角卡門》

《旺角卡門》張學友

雖說上面的原因都十分荒唐,但實際上導致新藝城解體的真正原因,還是因為創始人之間的「分贓不均」各大股東七怪都離開新藝城,才導致新藝城的解體。

相關焦點

  • 曾逼得邵氏和嘉禾聯手的新藝城,卻只輝煌了十年,它經歷了什麼?
    十年來,新藝城有超過30部電影的票房進入香港票房榜的前10,在臺灣和整個東南亞市場都有很好的成績。新藝城最巔峰的時刻,曾令香港影壇兩大巨頭邵氏和嘉禾聯手來對抗它。邵氏和嘉禾本是死對頭,各自有自己的院線,為了對抗新藝城,他們破天荒的允許對方的電影在自己的院線上映。
  • 新藝城電影輝煌了10年,劉德華的電影處女作就是新藝城出品,為何...
    ,為何之後卻和新藝城零合作?】新藝城輝煌而短暫的十年,才出道的劉德華剛好趕上。 可是這幾十年中,除了他的電影處女作《彩雲曲》,劉德華沒再演過新藝城的一部電影,這是為什麼呢?
  • 新藝城十年之間的興盛與沒落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邵氏電影幹倒了電懋,在其將重心轉移到電視劇上時,嘉禾卻異軍突起。七十年代嘉禾力克邵氏,拍出了像《唐山大兄》、《精武門》等佳作,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潮流。沒曾想,1980年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成立。在此後的十年中,新藝城憑藉強大的實力,能與嘉禾、邵氏一較高下,甚至逼得兩方聯手。
  • 新藝城面對邵氏嘉禾聯合絞殺不倒,最後為什麼會解體?
    六十年代邵氏電影幹倒了電懋,嘉禾卻起來了,七十年代嘉禾力克邵氏,沒有想到八十年代新藝城異軍突起,電影公司的紛爭從未停止。新藝城在八十年代能夠在嘉禾和邵氏兩大公司聯合絞殺下蒸蒸日上,主要得益於新藝城七怪。
  • 新藝城七怪:敢與邵氏嘉禾兩大巨頭分庭抗爭,最後還是敗給了利益
    ,卻能在邵氏和嘉禾兩大老牌電影公司的統治下分一杯大羹。70年代嘉禾平地而起,前有李小龍後有許冠文,讓嘉禾有了與邵氏抗衡的實力。新藝城就是誕生在這兩大公司的夾縫之中,在無人看好的情況下卻接連創下多項紀錄,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神話」。
  • 十年新藝城,從競爭中促使香港電影商業化模式的創新與發展
    邵氏新藝城三巨頭在此後,新藝城有推出了《最佳拍檔》系列(當時大破票房紀錄)、《開心鬼》系列、《搭錯車》、《監獄風雲》系列等一大批優秀經典的電影,開始了新藝城輝煌十年。說新藝城是香港電影的一個奇蹟並不為過,從一九八零年到一九九零年,整整火了十年,鼎盛時期曾逼得勢如水火的老牌寡頭邵氏和嘉禾聯手對抗新藝城。
  • 1970到1999年,30年票房冠軍:嘉禾完勝邵氏和新藝城
    鄒文懷這個名字你可以不熟悉,不過他出品的電影你一定看過,「嘉禾」,這個自帶噔噔蹬蹬聲音出場的電影公司名字,是許多人的回憶。鄒文懷影響有多大,嘉禾電影公司有多厲害,我們今天用數據說話,盤點從1970年到1999年,這30年的香港電影票房冠軍,其中有14部出自嘉禾,新藝城5部,邵氏4部,永盛4部,然後思遠影業公司、羅維電影公司和星輝電影公司各佔一部,可以看出嘉禾完勝邵氏和新藝城。
  • 1985年,嘉禾、新藝城的票房爭霸,促成了甄子丹這部「舞打經典」
    嘉禾、邵氏成為了此時港片市場的兩大焦點。而李小龍、狄龍、姜大衛,也成為了此時港片銀幕之上,最具代表性的三位演員。70年代中後期,傳統的功夫片、武俠片雙雙出現頹勢,而許冠文憑藉喜劇,成龍、洪金寶憑藉功夫喜劇,快速在影壇崛起。嘉禾也因為洪金寶、成龍、許冠文三員大將的開疆擴土,在此時的港片票房市場之上,立於不敗之地。
  • 曾經輝煌一時的新藝城影業,最終還是走向分道揚鑣
    1958年,邵逸夫與邵仁枚兩人創立「邵氏電影」,由邵逸夫擔任總裁,從70年代開始,邵氏電影將重心轉移到電視上。而1970年才創立的嘉禾電影卻異軍突起,接連拍攝了《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等佳作。1980年,新藝城電影公司成立,開創了大受歡迎的開心鬼與最佳拍檔系列,鼎盛時期曾逼得勢如水火的邵氏和嘉禾聯手對抗新藝城。
  • 洪金寶創立的電影公司,雖然只存在8年,卻能和嘉禾、新藝城齊名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最為輝煌時期,80年代早期是邵氏、嘉禾、新藝城三分天下,到了80年代中後期則是嘉禾、新藝城和德寶三足鼎立。
  • 嘉禾創始人鄒文懷去世,曾與邵氏恩怨50年!
    事實上,鄒文懷曾為邵氏兄弟打下頭十三年的江山,並一手開創了嘉禾影業三十多年的輝煌。像諸多新人熱血澎湃得投入到自己工作中去一樣,相傳那時候邵氏有很多不錯到點子其實都是來自鄒文懷的主意,激情、一股勁得投身於邵氏,成為邵逸夫的智囊團是方剛的鄒文懷最有興趣的事。在五六十年代,邵氏的主要對手是國泰(電懋)。
  • 新藝城「七怪」荒唐事:放周星馳鴿子,雪藏吳宇森,辭退王家衛
    「新藝城七怪」的時代來了。如果說香港電影的70年代屬於邵氏,90年代屬於嘉禾,那麼80年代就是新藝城的天下。一部《最佳拍檔》包攬了香港喜劇片市場,一部《英雄本色》開啟了後現代黑幫時代,面對嘉禾與邵氏的圍剿,這個小公司仍能屹立不倒且屢戰屢勝。
  • 嘉禾影視的崛起與沒落,與邵氏抗衡十幾年,終被收購的連渣都沒剩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時嘉禾推出了一套「獨立製片人制度」,為後來嘉禾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基礎。「獨立製片人制度」簡單的說支持導演和演員成立衛星公司,然後嘉禾可以投資,一塊共同搞電影。這與邵氏影業的「籤約制」相比,極大地提高了演員的積極性。畢竟別人投資,自己只需要出力就行了,賺了大家一起分錢,不賺自己也不會虧太多。
  • 邵氏電影:香港影壇第一個巨頭,它錯過了多少黃金機會?
    事實上,從1970年邵氏開始涉足電視業,香港電影開始進入輝煌燦爛的黃金期,一直到90年代中期,都一直是整個東南亞地區的電影行業霸主。在這幾十年裡,香港因為電影業的火爆,湧現出上百家電影公司,包括嘉禾、新藝城、德寶、永盛等等這樣的新老巨頭。
  • 嘉禾和邵氏的恩恩怨怨
    而鄒文懷也確實當得起這份器重和重視,當時香港電影業國泰最大,而鄒文懷為了打壓這個對手,從國泰挖角了當家女星林黛,慧眼識珠地提拔了胡金銓、楚原一眾導演。並認清當時金庸等武俠小說風靡的現實,書改武俠電影也是出自鄒文懷的建議,如此下來並徹底的打壓了最大的競爭對手國泰,並實現了邵氏一家獨大的局面。
  • 「香港電影傳奇」新藝城七怪列傳
    當時三人已經拿了金公主娛樂有限公司的投資創辦新藝城影業,拍攝了《滑稽時代》和《歡樂神仙窩》,賺錢後「決定增產,增添人手,大展拳腳」,於是來請徐克執導《鬼馬智多星》。施南生有國外留學背景,擅長經營管理,她問了黃百鳴很多有關新藝城製片、宣發的問題。
  • 香港那些電影公司,嘉禾、邵氏、星輝、永盛等等,現在還有嗎?
    當時的80 90年代也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候,這些老電影公司一手捧紅很多明星。很多的經典的香港老電影到現在也是無法被超越的。嘉禾公司於1970年由鄒文懷、何冠昌和梁風共同創建而成,並於1994 年成為香港的上市公司,是香港電影盛世時期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發行公司之一,一手栽培出李小龍、成龍、張曼玉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巨星。
  • 在香港影壇叱吒30多年的嘉禾影業為何走向衰落?西瓜視頻帶你了解
    >嘉禾創始人鄒文懷,最初是邵氏公司的中堅力量,他和好友何冠昌一起創設的大片場制度打開了武俠電影的新格局,為邵氏的再度輝煌立下了汗馬功勞。這部片子上映後,邵逸夫大怒,以「版權」為由將嘉禾告上法庭。 這場官司足足打了一年,光是律師費就讓鄒文懷難以承受。 就在嘉禾公司陷入困境時,一個巨大的轉機出現了。
  • 鄒文懷離開邵氏,只因和邵逸夫的「寵妃」起了惡戰!
    不料,方逸華直接砍掉了一半,只批了5個吹泡泡的玩具,李翰祥知道後怒火攻心,差點犯了心臟病。方逸華凡事追求節儉,不管是服裝道具還是拍攝器具,都需要親自找她報銷,稍有不合理就打回不批。就這樣,一幹老臣都和方逸華起了衝突,一場老臣和寵妃的惡戰,正在蓄勢待發。
  • 香港十大電影公司之【新藝城影業】
    新藝城是香港電影的一個傳奇,從1980到1990年,整整火了十年,鼎盛時期曾逼得勢如水火的老牌寡頭邵氏和嘉禾聯手對抗新藝城。比如1982年嘉禾的《奇門遁甲》和《八彩林亞珍》就破例同時安排在嘉禾與邵氏兩大院線公映,可惜票房仍不及新藝城的《最佳拍檔》和《難兄難弟》,並且吳宇森亦因執導的《八彩林亞珍》票房慘敗,而被嘉禾一怒之下與他解約,但新藝城馬上就將吳宇森拉攏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