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孩子潛能?美國耶魯大學天賦自測法,這20種行為幫你判斷

2020-12-23 小羊爸爸話育兒

每個周末,沒有懶覺,沒有娛樂,跟著鬧鐘起床,送孩子去興趣班已成為無數家長的「副業」。這份「副業」全年無休,毫無報酬。不是在興趣班,就是在興趣班的路上,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

上興趣不僅是孩子的事,也需要全家動員負責接送,雖然興師動眾,全家「遭罪」,但是家長還是樂此不疲的堅持著,更多的家長認為這對孩子的興趣培養有幫助,可以陶冶情操;也有的家長想讓孩子走專業路線,對孩子的升學會有幫助;也有家長是想培養孩子一種習慣……

那上興趣班和不上興趣班真的有差別嗎?

記得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有幾個室友晚上聊天說道:「好羨慕晚會上那些身懷絕技的同學,其實,我小時候也學會舞蹈的,不過我中途放棄了,如果我的父母當時逼我一把就好了,也不至於現在一個拿得出手的特長都沒有!」

另外一個室友補充道:「是啊,我小時候家庭條件一般,關鍵是我們那裡觀念比較落後,只要讀書就能有出路,其他都是無用,我也就一門心思死讀書,無暇顧及什麼興趣愛好了,現在我在才藝方面「一無是處」,每次我填寫簡歷的時候,看到特長那欄,我都不知道寫啥,完全是空白,有一種輸在簡歷起跑線的感覺,甚至有些自卑!」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這就是差距,有興趣特長的就可以當「演員」,沒有興趣特長的只能當「觀眾」了。

孩子的自控力相對較弱,「喜新厭舊」是他們的天性,他們不知道一份堅持或者一份放棄的分量,他們更多的時候很難先知先覺……

父母的逼迫可能嚴厲,但卻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那些從小被父母逼著上興趣班的孩子,長大後絕大多數都會慶幸父母的做法,因為他們會因為這些特長而變得不同,明白父母的苦心。

《家有兒女》中,劉星和劉梅的一段對話,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劉星埋怨媽媽劉梅,「小時候怎麼沒有給我培養一個特長啊」。

劉梅說:「小時候給你報這班那班啊,想讓你學,你自己不學啊!」

劉星反駁道:「我不願意學,您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您就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教育我。」

劉梅竟無言以對……我想,任何父母都不想聽到孩子這樣的抱怨。

所以,我們不能「放縱」,不能將興趣班過渡的妖魔化,認為孩子上興趣就沒有快樂童年了,畢竟興趣班可以學習知識、擴展視野、培養興趣,又可以鍛鍊孩子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動手能力等,還能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表現力、創造力。

但是也不能過渡「逼迫」,把課外時間都排的滿滿的,孩子沒有了自我的時間,反而容易產生牴觸情緒。

所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時,不僅考驗的是家長的毅力和決心,還有家長對孩子天賦和興趣的認知!

曾經和一個朋友聊天,她很苦惱的說:「不知道給孩子報哪個興趣班好。感覺唱歌比較容易,但是好像學不到什麼東西;想讓孩子學鋼琴,這是自己小時候的夢想,但是孩子不喜歡;又說其實跳街舞也挺好的,看人家的孩子跳舞可酷了。」一連串的糾結中……

那麼多的興趣班,該給孩子報哪個呢?每個興趣班好像都充滿著誘惑力,似乎都有要學的理由,其實,讓興趣班回歸「興趣」本質,是最好的選擇。

摩西奶奶說過:「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天賦所在。」每個孩子的天賦都是獨特的,家長要放下虛榮和攀比的眼光,卸下急功近利的心態,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身上獨一無二的閃光點!

如果你不是很擅長發現孩子的天賦所在,或者說孩子的天賦並沒有那麼明顯,那麼可以藉助美國耶魯大學羅伯特·斯騰伯格博士研究的天賦自測法, 通過孩子20種行為來判斷孩子的天賦:

1、他在背詩和有韻律的句子時很出色。

2、他很注意你在愁悶或高興時的情緒變化,並作出反應。

3、他常常問諸如「時間從什麼時候開始」「為什麼小行星不會撞到地球」這樣的問題。

4、凡是他走過一遍的地方,他很少迷路。

5、他走路的姿勢很協調,隨著音樂所做的動作很優美。

6、他唱歌時音階很準。

7、他經常會問「打雷、閃電和下雨」是怎麼回事。

8、你如果用詞用錯了,他會給你糾正。

9、他很早就會繫鞋帶,很早就會騎車。

10、他特別喜歡扮演什麼角色或編出劇情。

11、出外旅行時,他能記住沿途標記,說「我們曾到過這裡」。

12、他喜歡聽各種樂器,並能辨別它們發生的聲音。

13、他畫地圖畫的很好,路線清楚。

14、他善於模仿各種身體動作及面部表情。

15、他善於把各種雜亂的東西按規律分類。

16、他善於把動作和情感聯繫起來,譬如他說「我們做這件事興高採烈」。

17、他能精彩地講故事。

18、他對不同的聲音發表評論。

19、他常說某某像某某。

20、對別人能完成與不能完成的事他能作出準確的評價。

如果孩子在1、8、17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語言天賦。

如果孩子在6、12、18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音樂才能。

如果孩子在3、7、15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在數學、邏輯方面有天賦。

如果孩子在4、11、13條表現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空間方面的才能。

如果孩子在5、9、14條表現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身體動覺才能。

如果孩子在10、16、20條表現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自我認識才能。

如果孩子在2、10、19條表現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認識他人的才能。

選擇大於努力,在選擇興趣班這件事情上,凸顯的格外明顯。給孩子選擇興趣班,就像大浪淘沙一樣,要根據孩子的天賦和興趣所在,讓孩子有更多的嘗試。畢竟,真正的順其自然,並不是不作為,而是竭盡全力以後的不勉強。

相關焦點

  • 耶魯大學潛力自查表:孩子潛能在哪裡?別埋沒了孩子的天賦
    在娃還小的時候,如果寶媽寶爸知道孩子擅長什麼、興趣愛好是什麼,對大人和小孩來說,是件非常幸運的事。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來自耶魯大學給家長做的孩子潛力自測表。通過這份自測表,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孩子的潛能在什麼地方,往哪個方向培養孩子。
  • 不知道如何挖掘孩子的潛能?「天賦自測表」助你養出牛娃!
    比如說,孩子愛玩角色扮演、孩子喜歡跟著音樂搖擺、孩子對教的兒歌記得很牢、孩子很容易覺察到別人的情緒……這些分別代表娃有什麼天賦?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來自耶魯大學心理系教授羅伯特·斯騰伯格給家長做的孩子潛力自測表。通過這份自測表,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寶寶的潛能在什麼地方,對往哪個方向培養孩子,能夠心中有數。
  • 孩子最大的潛能是什麼?附潛能對照表測試!
    毫無疑問,這也是優勢,也是天賦使然。雖然之前總是說天賦,說潛力,至此,我才徹底明白,孩子和孩子真的是不一樣的。只有找到孩子的潛能所在,有針對的教育孩子,他才能事半功倍,才能真正成才。如果一味跟風,你會難有所獲不說,孩子的成才之路可真的被你耽誤了。廢話不多說,先來點實料,總是在說找潛能,找天賦,那麼要如何找天賦呢?
  • 耶魯大學校長: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技能,是培養這4種軟實力
    在普通家長的眼中,我們希望孩子受教育以後,能擁有一項專業的技能!用句老話講,希望孩子有手藝,無論啥時候都「餓不死」! 但耶魯大學300多年建校歷史中,一位就任長達20年之久的校長理察·萊文的一番話,給人一種當頭棒喝的感覺!
  • 父母如何挖掘孩子的潛能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是金子,自己家的孩子卻是沙子?每一個正常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他們的智力水平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是,長著長著有的孩子就成了學霸,有的孩子一不小心就成了學渣!這與孩子成長早期父母是否正確挖掘孩子的潛能有很大的關係!
  • 別總說孩子腦子笨,了解「智力三元」理論,正確激發孩子的潛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頭腦出眾。決定孩子智力高低的既有先天的遺傳因素,也跟後天的教育有關。並且每個孩子都有他們各自的潛能,有各自的優缺點,父母不能單從孩子某一方面的表現來判斷他們是否聰明。
  • 講座|耶魯媽媽帶你教孩子如何用「耳朵學英語」
    這不,應廣大用戶要求,統統給大家安排上,本周三(9月23日)晚八點,耶魯媽媽再次現身,本次為大家帶來如何教孩子「用耳朵學英語」! 這裡可能有新夥伴對耶魯媽媽不太熟悉,耶魯媽媽20多年前就提出了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在陪伴孩子成長中一直秉承寓教於樂的育兒方式,鼓勵孩子全面發展。她的兒子未經波折就被兩所美國常春藤大學、一所排名第一的文理學院錄取,不見硝煙就被保送清華。
  • 耶魯大學校長:中國孩子很聰明,但我更喜歡印度的,這並不是歧視
    耶魯大學是美國著名的高等學府,為世界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頂尖人才。包括我國的「鐵路之父」詹天佑、「人口學第一人」馬寅初老師等都是在耶魯大學求學的。而我國很多其他的著名人才與研究者也在耶魯大學求學過,但是耶魯大學的校長卻直言:中國孩子很聰明,但是我更喜歡印度的。這一切都是因為,在耶魯大學的校長看來,中國孩子很有硬實力,但是缺乏一項「軟實力」——情商。
  • 潘石屹兩兒子上哈佛耶魯,美國私立大學培養統治者,招生看什麼?
    美國留學,事關孩子一生前途,孩子投入青春年華,家庭投入不菲資金,無疑是家庭的重要決策。本專欄解決兩個問題:如何問鼎最好的美國大學?如何從留美獲得最大的投資回報?20多年的留美諮詢經驗、案例以及對申請趨勢的前瞻性研究,我傾囊相授,歡迎訂閱本專欄!
  • 如何判斷,是否患了性病?醫生:學會這3種自測方法,男女要多了解
    不安全性行為以及不使用避孕工具、對性健康的忽視等,都是導致性病多發的重大因素。性病的發生會引發各種疾病,引起身體不適,甚至危害生命。因此很多朋友都畏懼它的發生,今天我們就來教大家,如何自測「它」。如何自測是否患了「性病」?1.
  • 「美國大學TOP30」人文教育典範——耶魯大學
    今天,張老師給大家介紹的美國排名前30的大學是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耶魯大學坐落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紐哈芬,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全美第三古老的高等學府。也是著名的常春藤聯盟成員。
  • 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戴維·斯文森:如何在低波動的前提下取得高收益
    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著有《不落俗套的成功》 戴維·斯文森可能是你沒有聽說過的最有名的投資大師,有人稱他為機構投資界的沃倫·巴菲特。 戴維·斯文森擔任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27年,其間他把10億美元的資產變成239 億美元,27 年的年化收益率達到13.9%。
  • 虎媽貓爸培養孩子多才多藝,是老熊掰玉米,還是開發天賦潛能?
    有智慧的父母,非常懂得要發揮孩子的天賦潛能優勢,而不是看著人家的孩子學這個,你的孩子也跟著學,人家孩子發揮的是天賦潛能優勢,加上後天的努力,一定能夠成才。而你的孩子,可能比人家的孩子更努力勤奮,可是所學的才藝是孩子的短板。
  • 42%美國人拒絕接種疫苗|耶魯大學心理學家:不確定性讓人變得自私
    為此,我們《心理學簡報》在查閱了相關文獻後,發現早在2018年由耶魯大學、牛津大學和倫敦大學的心理學們組成的研究團隊就已經研究了關於民眾接種疫苗的心理分析。接下來,我們將主要參考這份研究文獻,從心理學角度為讀者們分析為什麼有的人願意接種疫苗,有人卻十分抗拒。
  • 哈佛媽媽天賦教育法:孩子和你都是鑽石
    教授:她曾任香港科技大學的兼任副教授,現於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金融工商管理碩士(FMBA)的領導力和組織行為的課程。姚青萍的先生是美國的組織行為學博士,目前在國內知名商學院擔任組織管理學的教授。他們相識於大學校園,在結婚的這40多年裡,相濡以沫、相互成就,他們不止教學育人,更以身作則給年輕人一個幸福人生的好楷模。
  • 《孩子潛能自己查表》:把握孩子天賦事半功倍,附解決辦法
    以下是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斯騰伯格博士,提出的《孩子潛能自查表》,父母請對照,因材施教,也許你的孩子就是下一個「天才」。一、語言天賦:他在背詩和有韻律的句子時,很出色;你如果用錯了詞,他會糾正你;他講故事很精彩。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上表現,恭喜你,孩子可能有很好的「語言天賦」。
  • 耶魯大學危險了!
    不僅僅是地名、軍營,也包括大學。於是,耶魯大學,鼎鼎大名的耶魯大學,危險了。這所曾培養了老布希、小布希、柯林頓、希拉蕊等美國政要,號稱「總統搖籃」的美國大學;這所也曾培養了詹天佑、馬寅初、晏陽初、林徽因等中國名流,被不少中國學子嚮往的美國大學,面臨校名不保的命運。
  • 鼎鼎大名的耶魯大學危險了!
    不僅僅是地名、軍營,也包括大學。  於是,耶魯大學,鼎鼎大名的耶魯大學,危險了。  這所曾培養了老布希、小布希、柯林頓、希拉蕊等美國政要,號稱「總統搖籃」的美國大學;這所也曾培養了詹天佑、馬寅初、晏陽初、林徽因等中國名流,被不少中國學子嚮往的美國大學,面臨校名不保的命運。
  • 6個子女相繼畢業於哈佛耶魯,這位「神仙媽媽」是如何做到的?
    她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將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子女們畢業後分別擔任著名大學的教授、院長和美國白宮衛生部長助理等要職。 這位了不起的媽媽就是全惠星。她是前任耶魯大學教授,現任東巖文化研究所理長。曾獲得韓國國務總理獎、KBS海外同胞獎、美國康乃狄克州總督獎等榮譽。
  • 美國司法部起訴耶魯大學!哈佛也有類似情況,原因與川普有關?
    該訴訟進一步強化了川普政府反對精英大學招生中的「平權行動」,此前政府已公開支持亞裔美籍學生起訴哈佛大學歧視行為的訴訟。 司法部稱:與條件相似的黑人申請者相比,亞裔美國人和白人申請者被錄取的可能性通常只有八分之一至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