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究竟是一種方言還是語音?

2021-02-19 移動玩咖

北方的胖哥來廣州出差

由於水土不服

八阿哥帶他去買杯涼茶下下火

埋單的時候老闆說:多謝3蚊雞(粵語:3塊錢)

正當八阿哥準備把錢拿出來

胖哥立馬拉走我

涼茶都不要了

胖哥:「黑店黑店!一杯涼茶要3隻雞~~要報警啦!」

胖哥是想笑死我好繼承我的花唄吧!

經過八阿哥的詳細解說胖哥才明白

最後還說:粵語這種方言太難懂了!

如果這是一場粵語考試

胖哥是不是要報警說進錯考場了

事到如今 八阿哥也坐不住了

Pay attention

同學們坐好

飛機位的別吵了

八阿哥又要敲黑板了

粵語是方言還是語言 #

八阿哥才疏學淺

以下觀點僅(ren)供(zhen)參(yue)考(du)

在社會和政治的觀點認為,語言是具有官方權威性,是可以書寫成文的。

但是,方言大多是口語,標準不一

按照「地位」來說

可以按照【語言系屬分類】來理解

——語系(Language Family)

——語族(Language Group)

——語支(Language Branch)

——語言(Language)

——方言(Dialect)

——次方言(Sub-Dialect)

——口音(Accent)

【真or偽】這裡有段傳說

坊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當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國建立之初,粵語一票之差成為國語(普通話)。而且有板有眼地說,當時在國會內訂立國語時,要求粵語成為中國國語的呼聲相當高。當時廣東籍議員掌握了過半數議席,粵語成為國語理應不成問題;惟孫中山慮及中國之統一問題,逐一向議員遊說以漢語北方話作為國語。最終,粵語以一票之差(一說為三票)敗北,漢語北方話成為中華民國國語。

其實這是子虛烏有的

歷史上並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話說八阿哥年少時也信過這段古

八阿哥大(單)致(方)歸(面)納(認)了(為)粵語成為一種語言的原因

以上只是八阿哥的個人觀點

以下就看大家各抒己見了

有請聰明絕頂智勇雙全的你選出你支持的觀點?!

粵語可以是方言

粵語可以是語言

粵語一定不是方言

粵語一定不是語言

粵語是漢語的方言

粵語是漢語族下的語言

漢語被視為一種語言時,粵語是方言

粵語是普通話的方言

普通話被視為一種語言時,粵語是方言

--

無論是說國語還是說粵語

我們都是偉大的中國人

八阿哥在評論區羞澀地等著你們的觀點吶

相關焦點

  • 粵語,到底是一門方言還是一門語言
    這個爭論已經吵了十來年了,但是粵語到底能算一門獨立的語言嗎?還是僅僅是方言?粵語跟普通話,差別確實很大什麼是語言,什麼是方言,在語言學界並沒有嚴格定義。通常,語言學判斷是否為語言,只有一個「相互理解度」概念,也就是「在沒有學習過對方語言的情況下,對對方語言的理解程度」[1]。
  • 粵語究竟是「語言」還是「方言」?有什麼太特殊意義麼?
    當然,隋唐以前包括安南在內,便已是當時政權掌控範圍,語言是施政行政的一種特定條件,在施政範圍以內的事,語言能跑出「國外」去嗎?吃喝拉撒睡乃至前途幸福甚至造反,都被整個政權以文化方式串聯起來了,「語言」如何獨善其身???
  • 華為手機自帶【文字轉語音】可直接朗讀文章,支持粵語東北話方言
    華為手機自帶【文字轉語音】可直接朗讀文章,支持粵語東北話方言 原標題:華為手機自帶【文字轉語音】可直接朗讀文章,支持粵語東北話方言
  • 「無粵語不廣東」 訊飛方言保護計劃廣州站正式開幕
    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就在這一天訊飛輸入法與新華書店,在廣州四閱書店共同打造了一個「方言保護計劃公益聯名店」,以粵語讀書會的形式,邀請方言研究專家、粵語愛好者、訊飛粵語發音人,共同用聲音傳遞粵語之美。同時,活動中訊飛輸入法發布了最新語音技術成果應用,實現方言翻譯,解決粵語溝通障礙。
  • 有人說秦朝不說陝西話,而是一種類似粵語的方言對嗎?
    這是一種毫無依據、不負責任的說法。在唐代以前,古人的書面語和口語趨於一致,時間往前推的越早,則口語和書面語之間的區別就越小,具體放在不同區域,則會因為口音用詞意義而存在明顯的差異。換言之,秦漢時期古人的方言除了語音、語調、詞彙方面的用法外,相差是不多的。
  • 這兩本晚清民初方言詞典,記錄百年前滬粵語方言的「活化石」
    《晚清民初粵語法漢詞典》收錄了豐富的廣東方言口語詞彙和常用表達,用與法語發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母制定了粵語拼音方案,真實記錄了當時的粵語詞句、語音語調,同樣具有頗高的參考和研究價值。此外,作者還在前言處做了詳盡的粵語語音和語法說明。錢乃榮教授長期致力於吳語(上海話)研究和方言保護,曾開發「上海話輸入法」。
  • 粵語竟然有十幾種方言!你講嘅系邊種?
    2【南番順方言】因為今天的廣州、番禺及南海無論從地理還是歷史上看來都聯結得非常緊密——廣州、番禺、南海三個地名在歷史上甚至代表的都是同一個地方,所以今天廣州、番禺和南海的方言比較接近,但順德有不少字的發音跟其他地方不同,例如:「凹」不讀[nɐp]而讀[niːp];「吃飯」不叫「食飯」而叫「吔[jɑːk]飯」。
  • 那麼,粵語、吳語等方言呢?
    而少數人的方言,如粵語吳語都是漢語和當地語言混合而成的方言。經常有人發帖發文,像粵語吳語這樣的方言才是正宗漢語,而普通話不正宗!?如此荒謬的觀點居然有大量的人支持!甚至一些非方言人也不懷疑!真是笑話。 三年前我寫過一篇博文《陳小春懂訓詁學?不懂不要亂講》。
  • 當年選普通話時,北京話、粵語、四川話,哪種方言差一票落選?
    有傳聞說辛亥革命之後,民國政府為了選出國家通用語言,讓議員們以投票的形式決定,粵語因一票落選於北京話。但四川人對此提出了異議,有人說在1955年,召開了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大會同樣採取投票的方式選出官方語言,北京話獲得52票,四川話獲得51票,四川話也一票落選了。
  • 粵語處境艱難,廣東人疾呼保護粵語,方言消失,應該順其自然嗎?
    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由於普通話的推廣、全國人口的流動和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各地方言逐漸式微。而令人驚訝的是,粵語卻依靠港劇、粵語歌曲強勢逆襲,不僅粵區居民以說粵語為傲,甚至很多非粵語區的居民還自發學習。可近些年,就連強勢的粵語也盡顯頹勢,在青少年中使用率連年下跌。現在保護粵語呼聲越來越高。
  • 百度粵語翻譯功能上線 語音互譯讓溝通無障礙
    雖然她、他、它的配音不甜不嗲,但土生土長中國大陸的我們,就是喜歡那原汁原味的粵語腔調——雖不明,但覺厲。10月24日,百度翻譯(http://fanyi.baidu.com)網頁端和安卓客戶端同步更新,提供粵語翻譯功能,其中語音互譯尤為方便用戶,用戶說出普通話或粵語,即可同聲翻譯為對應的語言。
  • 微信粵語轉文字 網友:訊飛輸入法粵語打字還能轉普通話
    每當碰到微信長語音連條轟炸時,就特別需要語音轉文字功能。但是,如果對方講的是方言怎麼辦?日前騰訊微信團隊發微博稱,廣東地區微信用戶獨有粵語語音轉文字功能。然而非廣東地區用戶也很需要這個功能怎麼辦?網友們表示:用訊飛輸入法語音輸入粵語直接轉文字,甚至還可以轉為普通話,不限地區,人人都能使用,更贊!一般手忙腳亂或者不方便打字的時候會選擇發微信語音,但接收語音信息卻非常麻煩。介於「發語音消息添麻煩」和「自己打字很麻煩」之間,語音輸入不失為一種操作簡便又能解放雙手,也給對方提供方便的交流方式。
  • 小米電視版小愛粵語方言功能即將上線:超20000句常用語
    小米官方宣布,電視版小愛粵語方言功能即將上線!  我們獲悉,電視版小愛粵語方言功能支持粵語識別與粵語回復,超過 20000 句符合粵語文化的常用話語深度優化,針對粵語場景進行了語音識別專項優化。  為了讓更多米粉早日體驗新功能,現招募有「粵語技能」的小米電視用戶,加入內測隊伍!
  •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哪家最正宗
    還是覺得一陣「鳥語花香」?不錯,這些句子都是粵語寫成的,廣東人看著很親切,「北佬」想讀可就一頭霧水啦。地處嶺南的廣東方言對於北方人來說晦澀難懂,乃至常常被譏為「鳥語」。不過野百合也有春天,近年廣東一躍成為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大量外來人口抱著發財夢南下廣東,接受「鳥語」薰陶。不過,廣東的「鳥語」到底是如何來的呢?
  • 《王者榮耀》粵語語音包怎麼用 粵語語音包使用教程
    導 讀 王者榮耀五周年李小龍的粵語語音包怎麼使用呢?好多小夥伴的粵語語音包領取後還麼有使用。還有的是不知道如何操作。
  • 支付寶收錢到帳方言語音怎麼設置 支付寶方言語音設置方法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支付寶最新資訊 > 正文 支付寶收錢到帳方言語音怎麼設置 支付寶方言語音設置方法
  • 粵語才是古代的「普通話」?
    那麼,古代的讀音究竟是怎樣的?如何確定哪些是古音?換作粵語就可以和古人無縫銜接了?【變化的語音】解釋這些問題,要先從漢語的獨特性質說起。與拼音文字不同,漢字很大程度上獨立於語音——也就是說,語音的改變並不反映在文字上。
  • 微信語音轉文字功能現已支持識別粵語 並能夠智能識別生僻字
    「母雞母雞啊」「你系度廣咩啊」······如果你身邊有一個講粵語的朋友,相信你平時會聽到這些短語。微信上的語音信息轉文字功能太好用,不方便收聽時,長按就能轉換成文字閱讀。以前,如果對方發送的是粵語語音,微信可能就沒辦法轉文字了。9月17日,@騰訊微信團隊 發文表示,微信語音轉文字功能支持識別粵語了。
  • 中國最有地位的一種方言,約1億多人聽得懂,卻比粵語影響力還低
    江南地區地廣,說吳語的人大約有1億左右,是中國最有地位的一種方言,但隨著如今時代的發展,正宗的吳語已經開始特指蘇州話了,吳語人群的減少也就意味著吳語文化正在慢慢面臨消失。吳語從很早之前就開始內部分化,演變成多個分派,江南地區富饒造成大量外來人口的湧入,隨之帶來改變的便是當地語言的變化——使之兼具官話和寧波話的特徵,尤其是上海和蘇州小部分地區。
  • 佛山人的微信語音恐懼症有救了!粵語也可以直接翻譯成文字!
    如果要羅列那些讓成年人崩潰的瞬間微信60s語音轟炸的紅點一定可以算一個每當這個時候就特別需要語音轉文字的功能那麼問題來了方言要怎麼辦?(我哋廣東人點算啊)14日@騰訊微信團隊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微信語音可以翻譯粵語!這是聽到了網友的呼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