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面對性侵,怎麼辦?

2021-01-12 基督教資訊平臺

有一種悲涼,是面對傷害的時候得不到幫助的絕望,而後面還要面對別人的指責;有一種痛苦,是面對突然來的意外對我們嚴重的刺傷,而我們卻不知道如何面對。

這三年中一直輔導、幫助一個青年學生面對一件事情——性侵。而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她也總算從這件事情中走了出來。但是我想,針對性侵話題的反思卻不應該停止。

當這名女大學生還上大二的時候,要放假之前,一個弟兄邀請她去吃飯,結果就在吃過飯之後,這個弟兄將她侵犯了。在性侵之後,女孩因為害怕沒報警,擔心自己名聲也沒有和教會溝通,怕父母擔心也沒有告訴父母。事情之後性侵她的這個弟兄卻經常來找她,還向她表達愛意,想要和她做男女朋友,而女孩卻不知道怎麼辦。當我們發現這名學生不參加聚會了,每次打電話也不接後,就去探訪,後來在探訪的過程中才了解這件事。而她的恐懼,以及她的茫然和不知所措卻還沒有停止。

當教會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教會內部就有人的說,「既然這名弟兄和這名姊妹發生關係,那麼就應該在一起」,有人說「要報警,要走法律程序處理」,還有人說「就是這個女孩不檢點」,還有人說「要對這個弟兄進行教會內部的處分,讓他反思」等等

後來教會的領袖出面,因為不想讓教會的名被抹黑,就勸勉姊妹讓她原諒這個弟兄,然後對這個弟兄進行警告和溝通,讓他認錯。而這名弟兄先是和教會領袖交通得好好的,反過來還繼續纏著這個女學生。當這個女學生再和教會說這件事的時候,教會的領袖就顯得有心無力。這兩年的時間,她想過自殺,在這樣騷擾和麻煩中,抑鬱症也向她襲來。她就這樣一路走過。

就在前兩個月,當她大學畢業了回到了家,這名弟兄還找她。她就把自己性侵的事情告訴了父母,父母雖然責備她,但是卻為她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庇護所,為她出面和這個弟兄談,就這樣這個弟兄就再也沒來找她了。

但是回過頭來看這件事依然有一種悲哀氣息瀰漫著,面對性侵我們要怎麼辦?每天翻開新聞,發現性侵的話題並不少見,甚至還有漸漸增多的趨向

「女童保護」統計,2016年全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14歲以下)案件433起,受害人778人(表述為多人受害但沒寫具體人數的,按3人計算),平均每天曝光1.21起;2015年這一數據是340起,每天曝光0.95起,同比增長27.35%。2014年全年數據為503起,每天曝光1.38起;2013年全年數據為125起,平均2.92天曝光1起。

《中國婦女報》一則報導曾援引過這樣一組數據:全國婦聯一項針對北京、南京等城市15所高校大學生的調查發現,經歷過不同形式性騷擾的女性比例達到57%。

另一項調查也說明問題的嚴重性。有學者對1200名女大學生調查發現,其中有531名女性(佔總數44.3%)表示曾遭遇性騷擾,而且不少受害者遭受過兩次甚至三次以上的性騷擾。該調查還發現:23%的女大學生認為當前性騷擾的「情況很嚴重」,60.4%的女大學生認為「情況嚴重」

所選取的數據都是來自女性,近幾年關於對男性性侵的現象也有所增長。這都是不能忽視、真真實實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問題。性侵的來源主,根據不完全統計,有80%的性侵案件都是熟人作案,接下來簡單談一下,希望對我們有幫助。

第一種就是同學,朋友,同事帶來的傷害。當這一類人對當事人帶來傷害的時候,會讓人很難說得清楚。而且這件事又影響自己的形象和人際關係,抹不開情面所以有些人就選擇了隱忍。但是我想說人際關係固然重要,但是當一個人對我們有侵犯行為,不尊重、違背個人意志性侵,那麼在那一刻的時候,關係就已經結束了,就不要從朋友的角度考慮問題。

第二種就是老師,領導,利用職權帶來傷害。這樣的事件尤其在校園中發生,老師利用學習、論文的通過等等暗示或者利誘學生,對其性侵。很多學生因為屈於老師身份的威懾,以及擔心照片的傳播、名譽的影響就選擇了隱忍。但是我想說工作和學習固然重要,但是那不是我們生命的全部,只是人生的短暫插曲,相對來說我們的心靈、生命安全更重要。

第三種就是戀人,伴侶甚至家人。這樣不倫的事情我們應該重視,有些女孩子就受到父親的侵犯,而母親知道了卻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管不了。還有的是來自自己的親屬叔叔、爺爺、兄弟等等。很多孩子因為這是自己的家人,因此雖然知道不好,但是卻因為親屬的關係,迫於經濟壓力、言語的威脅等選擇了默默地承受。但是我想說,這不是簡單的家庭矛盾,而是一種犯罪,我們要逃避這樣的環境,選擇專業的人來幫助我們。

針對基督徒而言就是教友,牧者甚至同工。很多時候我們生活在教會中,覺得聖徒們都是相親相愛的,但是有些人就是利用聖徒們的單純對人造成傷害。就像前兩年某知名牧師性侵案件一樣,因此當這種事發生在教會並曝光出來時令人大跌眼鏡。查看歷史,天主教時期神父與修女間的事情也讓人髮指。還有些人打著神的旗號對人性侵,這在我們身邊就真實發生著。

然而現實中太多人受到傷害以後選擇了隱忍,以至於就會被二次傷害或者多次傷害,就像我所輔導的學生一樣,因為心裏面顧慮的太多。但是同時太多外在的聲音讓人難以接受,每當姊妹被性侵的的時候,很多人就一致用語言攻擊姊妹說「穿的太少」「給別人留下試探」「被性侵是主動留給了機會」等等,卻很少有人去譴責性侵者的行為。或許這也是受害人被侵犯之後不發聲音的原因之一吧!

當然我們要積極地遠離躲避性侵,但是當面對性侵的問題,我們要勇敢地面對,積極地採取措施。

第一方面,就是及時報警及時要搜集證據(第一時間到醫院檢查,做圖像視頻、音頻等取證),使自己有足夠的立場說明事實。我們是基督徒,但是我們要學會使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難道我們反而要因為當事人是基督徒就要包庇犯罪麼?絕對不是。相反,正因為我們是基督徒,所以我們要更清楚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第二方面,就是要及時和教會牧者溝通。這樣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問題,同時是一間教會的問題。重要的是教會應該站在公平正義的角度處理問題,不應該是為了單純地維護教會所謂的形象,敷衍對待問題。而這樣的敷衍更顯出牧者的假冒。

第三方面,就是要和父母(或者你信任的親人)溝通。很多人不願和父母說,怕父母傷心,但是這個世界最關心你的人永遠是父母(或者你信任親人),在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往往只有父母是與自己同一個立場的,所以面對性侵,一定要和父母(或者你信任的親人)一同面對。

第四方面,就是要找一個屬靈的同伴或者有經驗的長者。這一個屬靈的同伴一定是要能接納自己一切負面的情緒的,你能和他表達心裏面一切的變幻的,以及能了解事情發展的過程的。這樣一起面對的時候就會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第五方面,靠著神饒恕對方。傷害我們的人固然有錯,但是我們要在神的面前求神給我們一顆饒恕他的心。當然我們饒恕不代表和他恢復從前的關係,而是在心裡饒恕對方。就像耶穌能在十字架上為傷害他的兵丁禱告一樣。

第六方面,要仰望神的愛。因為在受到傷害之後,受害者的情緒是不穩定的,有發生各種意外的可能。越在這樣消極的情形中,越要投靠在神的愛中。在基督裡面尋找新的希望,在基督裡面靠著神恢復我們受傷的心。

在做青少年工作的的時候,我總會告訴青少年要保護好自己,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誰是壞人;在做家長座談的時候,我也反覆勸導他們保護好神給他們的產業,要留心查看孩子們的情況。有些事預防要比事後彌補更重要,因為性侵的傷害影響人的一輩子,經受的痛苦深刻又久遠。

筆者現在還會和輔導過的這個姊妹聯繫,但是看著她現在的笑容,誰又會想到她曾經的傷痛呢?但是雖然別人看不見,但是在她心中的痛又怎麼能輕易消失呢?我真的希望我們能保護好自己,也能保護好我們身邊的人,遠離性侵的傷害。

相關焦點

  • 基督徒面對不公平對待時該怎麼辦?
    基督徒面對不公平對待時該怎麼辦?我們內心渴望他人公平對待自己,或者是更多偏愛自己。但事實與現實呢?不管是在家庭中,或是在職場中,甚至是教會,或許我們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不公平的對待。那我們又該如何調整與面對呢?
  • 女生被性侵後該怎麼辦?
    女生被性侵後該怎麼辦?這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一般時候當女性被性侵後都會第一種選擇都選擇忍受,因為這畢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選擇報案感覺自己太丟人不光彩,有些時候即使被害人報案也會自己困惑很長時間才選擇報案維權。這也正是很多犯罪分子屢屢得逞的主要原因。
  • 基督徒面對世俗葬禮
    首先是舅舅,然後是伯父、姑媽, 昨天又剛從妻子伯父的葬禮回來……除了對歲月無情之嘆,同時深感中年責任之重;尤其作為基督徒,要負起社會的責任,還要背起基督的十架。基督徒該如何面對葬禮?這是一個深廣議題,又是一個巨大挑戰。
  • 基督徒的後浪,如何面對這個時代?
    同時,聯想到作為新一代的青年基督徒,作為神國的」後浪「,應當如何面對這一個特別的時代?狄更斯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於基督徒,特別是青年的基督徒來說,何嘗不是如此呢?2、線上線下須平衡這一段時間,因著外部環境的影響,基督徒只能進行線上的聚會和學習。很多年老的弟兄姐妹面對這一種新的模式,很難適應,因為對於手機、網絡、新媒體都很難適應。但對於年輕的基督徒,則如魚得水。因為平時都是手機不離手的,如今在手機上聚會、敬拜,既新鮮又方便。
  • 基督徒真的不能離婚嗎?若是已經離婚了怎麼辦?
    若已經離婚了怎麼辦?如今這個世代猶如挪亞的世代,人是又吃又喝,又娶又嫁,甚至是多次娶多次嫁。30年前的社會,從來見不到一個離婚的,即使婚姻遭遇問題也不會離婚,但是現在,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離婚潮流不僅在外邦人中盛行,還影響到很多基督徒,甚至在有些人的心目中離婚已經成了「先進」的體現。
  • 女性被性侵以後該怎麼辦?
    當她走到離學校不遠的一個巷子裡的時候,她遭到了惡魔趙鬥淳的性侵、毒打,腹部骨盆骨折,大小腸流出體外壞死、肛門和性器官80%損壞,經過8個小時的搶救,女孩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卻需要隨身攜帶尿袋,甚至可能面臨終身不育。我們對小女孩的遭遇萬分悲痛憐惜,對惡魔恨之入骨。然而小女孩的父親的一句話卻讓人們陷入了沉思:我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會是我的孩子,為什麼是我的孩子遭遇了這樣的事情?
  • 每日默想丨基督徒面臨失業應該怎麼辦(2020-4-25)
    現在家裡家人著急,自己也著急,怎麼辦?我很能理解他的心情,失業不僅意味著原來工作環境改變了,還意味著要面對未來生活的不確定。原來穩定的生活和收入不再平靜,現實迫使我們面對人生的風雨。由於疫情還在持續,很多人可能也像這位弟兄一樣面臨失業的風險或者已經失業,基督徒也不例外。基督徒該怎麼面對失業呢?
  • 從「該隱殺亞伯」重思:真基督徒如何面對逼迫
    2,基督徒和非基督徒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羅馬書 1:20 和合本)世人都知道有神明,卻不是都敬拜獨一真神。在很多非基督徒眼中,基督徒都是不務正業的神經病。
  • 基督徒如何面對自己的失敗與犯罪?
    基督徒一旦犯罪,生命中就會給仇敵留下破口。撒旦就會在那裡晝夜的控告我們,抓著我們的把柄不放。如果沒有及時解決我們的罪,那最終會成為仇敵口中的食物,被它所吞吃。神是公義的,神的兒女犯罪,也絕不會容忍,若頑梗不悔改,那麼等待我們的只有公義的審判和刑罰。犯罪的人,神不喜悅且撒旦也會來敗壞,且這個人也會失去尊貴和該有的價值。那我們應該怎樣來面對自己的失敗和犯罪呢?
  • 「被親哥哥性侵了走不出來怎麼辦?」
    知乎上有女孩子問:「被親哥哥性侵後一直走不出來怎麼辦?」她講述了自己小時候懵懂無知,和哥哥睡在一起,被哥哥多次侵犯的事情。一直到現在,她的父母仍然毫不知情,哥哥也沒有一絲愧疚。只有她自己深陷在噩夢般的回憶中,無法擺脫。
  • 天主教靈性大師範尼雲被爆性侵 中國有牧者談如何看待教會中的性...
    近年來,天教主常常被爆出一系列神職人員性侵事件,讓天主教教會陷入全球性醜聞,有報導稱,現任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的前任之所以選擇提前「內退」,就和天主教在世界各地被頻頻曝光的神職人員性醜聞有關。而往往神職人員涉嫌性侵或包庇性侵案件所牽連道的人物,也多為位高權重者。
  • 基督徒的葬禮
    「基督徒的葬禮」是聖徒一生信仰生活的表彰,「基督徒葬禮」的主要氣氛基調不是悽婉、哀怨,或者嚎啕,也不是敲鑼打鼓的歡慶。要知道,基督徒的葬禮是為了活人舉行的,因為我們的上帝是活人的上帝。在舉行葬禮時,因為當事人已經不在現場,葬禮有針對活人舉行的儀式的特徵,所以要在葬禮之前解決葬禮將要面臨的問題,這樣,對逝者生前的信仰教導比葬禮本身更重要。
  • 基督徒如何看待同性戀的問題?
    基督徒和教會不要再空談道德,而是要清楚地表明立場,維護ZJ自由,言論自由,治療自由。此法案的頒布令許多基督徒都呼籲尊重監護人權利與治療的自由,並且為信仰表明立場。或者這項法案並沒有發生在我們身邊,但這件事的確引起了不小的影響力。因為對於基督徒來講有一些同性戀是可以透過福音信仰而改變的,但法案的提出也明確指出同性戀的自由,其他人不得幹預。
  • 基督徒,當褪去虛偽面對真實的信仰與生活
    當然,我並不否定任何一個認真實踐信仰的牧師或者信徒,我相信這樣的基督徒很多。但是我們要看到的恰是我們自己,不要在羨慕別人的剪輯生活中失掉了自己,失掉了真實。耶穌在門徒心中是個有大能力的神,但耶穌沒有因此迷失自己。
  • 基督徒如何過好內室生活:暗中也當常常親近神
    我想起了影片《熔爐》的故事:一所披著慈愛學堂外衣的聾啞學校,常年來,校長和老師性侵和虐待這些有殘疾的未成年孩子......在權利和金錢面前,這些人可以肆無忌憚的踐踏所有的規則,在外人面前西裝革履,關上門卻露出禽獸的本來面目。 一天中有白天和黑夜,但人的道德感卻不應該隨著地球的轉動而改變。
  • 戀愛中的基督徒如何面對婚前性行為(一)婚前性行為的原因
    本文所指的婚前性行為屬第一種範疇,它是指男女雙方在戀愛期間發生的性交行為。其特點是雙方自願進行,不存在暴力逼迫;沒有法律保證,不存在夫妻之間應有的義務和責任;容易產生一些糾紛和嚴重後果。[1] 面對時代人心的敗壞和觀念的新奇,同時考慮基督徒是世界的見證的原因,本文所談的婚前性行為,因為只有在婚姻中夫妻二人完全敞開的面對彼此才是聖潔的,是不羞恥的,「人要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是給夫妻的祝福。
  • 面對性侵,這部偉大的女權電影早已說明一切
    哈維·韋恩斯坦性侵醜聞曝光後,剛剛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的簡·方達在一次電視訪談中說道: 「我在20歲時曾被一位法國導演性騷擾。他說這部戲裡的女主角有一場性高潮的戲,所以想看看我高潮時的樣子。我拒絕了他的要求,但依舊拿到了那個角色。我與那位導演在後來的拍攝中相處愉快,導演為人也很nice。」
  • 基督徒可以與非基督徒結婚嗎?
    這在今天的某些基督徒看來,或許覺得難以理解。認為以斯拉犯糊塗了,如果是擱在我們身上,我們可能還會找出種種理由反對,或說:「摩西怎麼能外邦女子,我們都在效法摩西!」或說:「外邦人也有好人啊,我看,以色列人有些人還不如人家外邦人呢」!……。可是,當時的那些官長與百姓,卻沒有為自己找任何藉口,而是順服了律法的要求。
  • 在槍炮與炸彈中,做一個基督徒
    截止到6月26日,據菲律賓官方消息稱,武裝分子仍然控制著馬拉威的4個街區,繼續使用狙擊手、爆炸裝置和榴彈進行攻擊,脅迫平民成為戰鬥人員,並藏匿在清真寺裡。硝煙仍未散去。據當地媒體報導,在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至少有9名基督徒在試圖通過武裝分子所設關卡時遭到殺害;另有一名天主教神父和15名同伴被抓為人質;不斷有關於基督徒被迫背誦穆斯林禱告詞,以及他們被迫成為人肉盾牌的消息。儘管暴力橫行,但也有報導稱,當地一些穆斯林冒著生命危險保護信奉基督教的朋友和工人,許多穆斯林居民把面紗送給基督徒,還把他們藏在家裡。
  • 「推薦」關於性侵、猥褻、強暴的十部電影
    星期五言:近些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那些伴隨其被揭露出來的性侵、猥褻、強暴事件也越發多了起來——從教授跟學生,到領導與下屬,再到長輩跟小輩……什麼尺度的都有!我想但凡有點客觀性以及辯證邏輯思維的人都不難發現這類性侵事件的幾個通性和特點:1、事件的雙方(指被害、施害方)基本上都是權利、力量、社會階層不對等的2、事件的發生本跟性別關係不大,那些男人(男孩)被性侵、施暴的案例也不在少數(重點在權利身份的不對等上而不是性別的不對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