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二寶家庭,如何讓大寶既有安全感又有責任心

2020-12-23 齊魯壹點

文/張泠

最近有一條新聞讓人揪心。江西一個10歲的小女孩,爬到陽臺的護欄外想要跳樓。小小年紀怎麼會輕生呢?從媽媽邊哭邊勸的話裡知道,女孩覺得媽媽平日裡偏心家裡的另一個,不愛自己,一氣之下做了危險的舉動。

二胎政策放開後,不時會聽到因為大寶的堅決反對迫使父母放棄生二胎的事例,有調查顯示,除了「養孩子成本高,再生一個養不起」等原因外,「大寶不樂意」竟然也成為重要原因之一。於是一些年齡大的人會感嘆:現在的孩子都太獨了,連弟弟妹妹都不想要。過去哪家不是「一窩」孩子?沒聽說誰家孩子哭著鬧著不讓爹媽再生娃的。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大寶們的「獨斷」呢?都是爸爸媽媽的心頭肉,怎樣做才能讓大寶既有安全感又有責任心呢?

被溺愛的大寶很「跋扈」

43歲的阿娟經過再三權衡,終於打定主意要「備戰」二胎了。一天晚飯後,她和14歲的女兒瑤瑤一起出來散步,當她告訴女兒要給她生個弟弟時,本來還喜笑顏開的瑤瑤先是一怔,隨即柳眉倒豎、杏眼圓睜,憤怒地喊道:「我不要弟弟,你要敢生,我就離家出走。」說完,一甩胳膊,頭也不回地跑了。

阿娟蒙了,她沒有想到女兒對她生二胎反應如此強烈。過了幾天,在女兒的房間裡,她和顏悅色、小心翼翼地再次提及生二胎的事,有了心理準備的瑤瑤這次沒有立刻惱怒,而是反問道:「你為什麼要生二胎?」阿娟說:「為了給你生個伴兒,也為了將來給你減輕負擔呀?我和爸爸將來老了,你自己照顧我們倆人多累啊?」「我不需要伴兒,」瑤瑤提高了聲音,「你們老了可以找保姆照顧。」第二次「和談」又以阿娟的失敗而告終。

被女兒懟得無言以對的阿娟很傷心,她怎麼也沒有想到被一家人捧在手心裡長大的瑤瑤這麼自私、這麼不通人情。滿懷鬱悶,阿娟找閨蜜傾訴,閨蜜聽完後一點都沒有吃驚或不解,她莞爾一笑,說:「很正常,預料之中的事。這就是你們溺愛瑤瑤的結果。」

瑤瑤自小就是個人見人愛的漂亮娃娃,家裡的六位長輩對她更是疼愛有加。自打她出生,六個大人就成了她的六顆「衛星」。她要騎大馬,爺爺立刻匍匐在地;她要坐飛機,姥姥馬上大彎腰九十度,兩臂側後舉;去商店,她看中的東西必須買,否則就席地而坐,哭號蹬腿;餐桌上,她愛吃的食物,一定要拖到眼前,別人不能動……在一次朋友聚餐後,閨蜜曾提醒阿娟,這樣溺愛孩子,會把她慣壞的。但阿娟當時很不以為意,以一句「樹大自然直,大了懂事就好了」回敬了閨蜜。

心理學上有個術語叫「觀點採擇能力」(也叫「角色採擇能力」),意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觀察、感受和思考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應從幼年開始。在幼年早期,寶寶基本上是自我中心化的,培養觀點採擇能力就是為了去自我中心化。如果寶寶沒有這種能力,長大後往往會「自我主義」。

阿娟最終放棄了生二胎的打算。女兒瑤瑤已進入青春期,她無法預知如果自己強行生二胎,會讓本已露出叛逆端倪的女兒出現什麼狀況。開始反省的她,準備好好陪護瑤瑤度過青春期。

大寶,你是爸爸的好幫手

小秦是眾人口中的暖男,他對自己的要求是不缺席每一個家庭成員的溫情陪伴。有了兒子大寶後,他就一直惦記著生二胎。大寶三歲生日剛過,小秦就把備孕二胎提到了議事日程。但是,妻子小月卻不想生,還舉出同事生二胎後,大寶連尿不溼都要爭著用的例子,佐證家裡會因此而變得雞飛狗跳,最後以一句「把我們所有的愛都給大寶不好麼」來反問他。

小秦將一杯妻子喜歡喝的花果茶端到茶几上,說:「我認為,兩個孩子在一起,更有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我保證家裡不會因此而變得雞飛狗跳,我還敢保證會把大寶安撫好,讓他和我一起期盼小弟弟或小妹妹的到來。」

有了丈夫的這般承諾,還有什麼可顧慮的?小月心情愉悅地進入了備孕階段。妊娠初期,她反應強烈,大寶看著動不動就「嗷嗷」嘔吐的媽媽嚇壞了,他驚恐地問爸爸:「媽媽是不是要死了?」小秦將兒子一把攬入懷中,告訴他媽媽肚肚裡有了小寶寶,他當初也是這樣在媽媽肚子裡鬧騰的,因為寶寶想著趕緊長大,趕緊出來見哥哥。喜歡看動畫片的大寶突然高興起來,說道:「我是熊大,小寶寶是不是熊二啊?」 

小秦被兒子逗笑了,忙說:「嗯,是的,熊大熊二一對好寶寶。」「那他什麼時候出來呀?」大寶有些等不及了。小秦趁機對兒子說爸爸媽媽都很愛你,但現在咱們要一起幫著這個淘氣的小寶寶趕緊長大,所以該怎樣愛護照顧媽媽,小寶寶出生後怎樣做才能讓媽媽少受累,怎樣做才能讓小寶寶長得快。小秦最後說:「大寶是爸爸的好幫手哦,咱們一起愛護媽媽和小寶寶好不好?」大寶大聲地喊道:「好!」

有人說有了二寶,大寶需要度過「愛的焦慮期」,意思是大寶由獨享愛到分享愛會心生焦慮,會失去愛的安全感,由此產生的焦慮需要家長格外注意。其實,「愛的焦慮期」可有也可無,關鍵看家長潛意識裡是否先有了這一意念,並不知不覺中不斷地暗示、強化這一意念;關鍵看家長怎樣引導、怎樣營造家庭愛的氣氛。

小月二胎生了女兒,完成了人生一個「好」字的書寫。讓她想不到的是兒子大寶從未有過不良情緒;相反,對妹妹愛得「不要不要的」,晚上必須「幫著媽媽陪妹妹一起睡覺」。

要白雪公主,也要小矮人

八零後小蘇,28歲那年生了頭胎。儘管有兩邊的老人幫忙,但初為人母的她還是感覺到了手忙腳亂。自己是獨生女,從小到大,養尊處優的生活把她養得「指如削蔥根」,腰如風擺柳,手無縛雞之力。雖然「女為母則剛」,但想起妊娠分娩的痛苦、養娃帶娃的辛苦,她還是不勝其苦。所以,當很多同齡人嚷嚷著生二胎時,她異常堅定地說:「你就是給我座金山,我也不會再生了。」

然而,小蘇的堅強意志竟然沒能戰勝女兒優優的「柔情」。優優上三年級時,周圍不少同學的媽媽生了二胎,她很羨慕那些有弟弟妹妹的同學。於是,她問媽媽可不可以也給她生個小弟弟或小妹妹,小蘇毫不猶豫地回答:「不可以!」「為什麼?」優優一臉不高興。「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媽媽就不能像以前那樣愛你了,他們會把好吃的好玩的分給他。」一旁的一位長者搶著給優優解釋。小蘇一聽急了,連忙分辯:「不是的,優優,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媽媽也會照樣愛你,你是我們的白雪公主。只是媽媽太累了,不想再生了。」「可是白雪公主也要和小矮人玩啊,我可以幫你幹活,我還可以幫著看弟弟妹妹呀!」優優一副很懂事的樣子。這樣的「柔情」,優優連續上演了一年多,甚至有一次還眼淚婆娑地說:「別人都有弟弟妹妹,就我沒有,白雪公主好孤單啊!」

小蘇的堅強意志終於被女兒的「柔術」瓦解,她決定帶著優優一起迎接二胎的到來。從備孕、懷孕,到住院分娩,再到後來的坐月子、帶娃娃,小蘇充分利用優優喜歡二寶的「自然優勢」,引導她學會自理、自立、自律,培養她做事有計劃、愛勞動做家務的習慣和分擔家庭責任的意識。同時,讓優優時刻感受到爸爸媽媽並沒有因為二胎的到來而忽視了她的存在。生活中,小蘇會經常以「來,我的白雪公主,讓媽媽好好親親你」的語氣向女兒示愛。等到產假結束,回歸工作崗位後,小蘇可以放心地將很多不太複雜的家務交由優優來做。10歲的優優不僅越來越有「貼心小棉襖」的模樣,而且還成為了「小矮人」的守護神,照顧小寶已然成為她業餘時間最快樂的事情。

五零後、六零後兩代人,是中國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要求只能生育獨生子女的父母,他們為保證國家全面健康、快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白駒過隙,今天,他們的獨生子女八零後、九零後又成為生二胎的主力軍,曾經的「小皇帝」們,轉眼就為人父、為人母。如何退去「獨生子女病」,如何迅速轉變角色,擔起養育一雙兒女的家庭義務和社會責任,既是每對夫妻、每個家庭的小問題,也是關係整個社會的大問題。

時代不同了,養育孩子的目的、「程序」也都悄然發生著變化。但無論怎麼變,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沒有孩子可以任由自己的性子就能長成參天大樹。養育孩子是一項工程,工程的設計者、建設者、享用者首先是父母。大寶、小寶都是寶,要做好工程,父母需要提前做好各種預案。

相關焦點

  • 二胎家庭還在「孔融讓梨」?讓二寶照顧大寶,更和諧有愛
    大多數父母在有了二胎之後,總給大寶灌輸這麼一種思想「孔融讓梨」,你比弟弟妹妹都大了好幾歲,應該要事事讓他。然而被很多父母都忽略的一點是,孔融才是弟弟,他把大的梨子主動讓給了自己的哥哥。父母一味的讓大寶對二寶做「孔融讓梨」,其實這就是一種不公平,一種偏心,明明都是自己的兩個孩子,都是親生的骨肉,為什麼還要差別對待呢?
  • 「有了弟弟,媽媽就不要我了嗎?」大寶排斥二寶,父母應該這樣做
    然而二胎的到來,著實給每一個家庭都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各種各樣的問題也隨之出現,首當其衝的,就是如何應對大寶對二寶的抗拒心理? 大寶產生抗拒心理的原因一.感到父母的關註明顯減少,家庭地位受到威脅面對剛出生的二寶,家長很容易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從而忽略了大寶。
  • 弟弟出生,Jasper嫉妒:二胎家庭,父母用三招解決大寶情緒問題
    其實幾乎所有的二胎家庭,都面臨著二寶出生後,大寶嫉妒二寶的問題,明星家庭也不例外。所以,家有二寶後,父母一定要學會處理好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尤其是要注意處理好大寶的情緒問題。不然懂事的大孩子會敏銳地察覺到父母有偏心之嫌,導致在未來生活中有意識地排斥家庭。 可見,在一個二胎家庭中,當二寶出生後,絕不能偏心二寶,相反,更要關心和體察大寶的情緒,以免讓這種情緒影響到大寶的性格和成長。
  • 大寶給二寶餵奶,姿勢堪稱「專業級」火了,網友:還是充滿了無奈
    現在有很多的二胎家庭,人們都認為二胎家庭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並且家庭幸福相處融洽。但是現實中有的家庭卻難以感受到溫馨的氣氛。
  • NeiNei長大了,吳尊如何掌握最幸福的家庭!
    希望他們能懂得惜福,珍惜既有的食物。看到男神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很多萌爸們現在是不是都應該回家反思下自己的管教方式了~說到對孩子的管教方式,我們的初衷都是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懂事、乖巧、獨立、有責任心那到底怎樣做才能讓寶寶更加懂事和長大以後有出息呢?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吳尊對孩子的溫柔耐心以及用心陪伴,值得所有二胎家庭借鑑。- 為什麼兩個孩子之間,不能和睦相處 -原因在於:危機意識。
  • 跟孫儷學3招,輕鬆幫助大寶接受二寶
    這個知道媽媽要生二寶時,會開心的興奮的跳腳的小暖男,也會在媽媽生完弟弟之後,情緒複雜的問爸爸,什麼是妒忌……你看,面對新出生的二寶,縱然再大大咧咧、被精心呵護養育的大寶,接受二寶的到來都需要一個過程。三、怎樣理解大寶對二寶的情緒感受在理解大寶對二寶的情緒感受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假如說,一對結婚十年的夫妻,雙方感情不錯,沒有小孩。
  • 家有二寶,如何讓大寶小寶和睦相處?
    不管是不是會有第二個孩子,以孩子為中心都是不健康的家庭狀態,這會造成夫妻關係的失衡,孩子不能愛他人,難有感恩的心,長大後受挫性差,甚至會導致嚴重的心理障礙,極端的案例比如大學生失戀後自殺。孩子應當從小就學習成為家庭中的一員,按照家庭的次序和規則生活。不管大寶的年齡是多大,媽媽一定要讓大寶參與到有關小寶的物品的準備工作中。
  • 寶媽深夜發朋友圈引熱議,為何有了二寶後討厭大寶,真的是偏心?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有很多家庭已經陸續迎來了第二個寶貝,甚至好多家裡的二寶跟大寶之間的年齡相差了十多歲。不管如何,對父母來說,兩個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說都是自己心疼的寶貝,只不過這是一種理論上的美好期望,現實中真的如此嗎?
  • 有了二寶後,大寶跟誰睡最好?這幾種不同的做法媽媽要知道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每個家庭生完二胎以後,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經濟壓力大不大、有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好兩個孩子、怎麼處理好大寶和二寶之間的關係等等。但還有一個問題,可能很多家長都沒有注意到。那就是生完二胎以後,你家的大寶是怎麼睡的?也許很多媽媽不在意,但是如果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很可能會對大寶造成傷害。
  • 二寶要出生了該怎麼和大寶說?做好情緒疏導,才能讓他倆友好相處
    這種角色交替回應的呈現方式,能夠讓媽媽對大寶的那種愛意顯現的十分強烈,讓大寶在看書的時候,可以充分的感受到來自媽媽的那種愛意,從而逐漸消除自身對於二寶的憂慮。讓大寶明白,其實二寶也是這個家庭中的一個成員,自己的家庭地位,未必會因為二寶的降臨,而發生較大的變化。
  • 生二寶後,大寶經常找茬,質疑媽媽不會帶孩子:妹妹被拐跑怎麼辦
    每次和大寶出門接二寶的時候,他總是問我:妹妹被拐跑怎麼辦?都說二胎家庭矛盾多,因為大寶和二寶年齡差距比較少,興趣愛好都相投,所以會經常爭搶一些小玩具。但是在我們家裡,卻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只要是買了新玩具,一定是大寶讓著二寶。也有很多鄰居問我:你用了什麼妙招,把大寶調教的那麼乖巧的?
  • 有了二胎之後,大寶跟誰睡?很多寶媽這樣說!
    其實在生活中,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由媽媽自己照顧,但是,有了二胎之後,開始想著照顧不到大寶的情緒,或者大寶開始沒有了安全感,所以,很多的時候,媽媽的內心都很糾結如何去解決,跟自己睡,大寶和二寶都沒有辦法照顧周全,也影響自己的睡眠以及情緒,但是又捨不得大寶沒有媽媽陪伴的夜晚。
  • 大寶為何排斥二寶?父母這樣做,讓他們長大後相處很艱難
    大寶4歲,二寶2歲,外婆抓著大寶的胳膊語重心長地說:「你是哥哥,要照顧弟弟呀。」大寶乾淨利落地回覆:「弟弟是媽媽生的,與我無關。」我看笑了,驚異於4歲的大寶有這麼清晰的邊界。朋友卻很發愁,如何能讓大寶喜歡弟弟呢?我給她留言:告訴外婆,像「你大,你要懂得照顧弟弟」之類的話以後就不要再講了。
  • 應採兒生二胎,兒子Jasper抑鬱嫉妒弟弟,二胎家庭關注大寶很重要
    畢竟,獨享了近七年的父母寵愛,突然來了一個小孩兒要和他分享親愛的爸媽,即使那個人是他的弟弟,即使之前爸媽跟他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但一想到要跟他分享爸媽的寵愛,他會抑鬱、嫉妒,有什麼奇怪呢?畢竟,他也只是個孩子。畢竟,人都是有私心的。不過話說回來,二胎家庭裡,父母更要照顧好大寶的情緒,關注他,不讓他感覺自己被父母忽略。
  • 龍老師原創:生二寶這事,父母最不應該徵求大寶的意見
    那一頓飯,先生點了好幾個菜,這原本是充滿喜悅的一餐,可我心裡卻堵得慌,不由自主地想起很多家庭都像先生這樣,關於要不要生二胎這事,一定要先徵求大寶的意見,美其名曰:「尊重」。何為「尊重」?那父母想要二寶,卻要徵求大寶的意見又怎麼能稱為「尊重」呢?我覺得這不是「尊重」,也不是徵求意見,而是給了大寶幹涉父母生活的權利,也給了大寶無理取鬧的理由。因為對父母來說,生不生二寶全由夫妻兩人商量而定,一是看夫妻倆的個人意願,二是看家庭的經濟實力。
  • 「爸媽不愛我,都是你害的」,大寶的話,揭開二胎家庭「暗傷」
    自從我國開放了二胎政策以後,就有不少家庭都要了二胎。這樣的家庭雖然看起來非常熱鬧,但是,如果家長做得不夠全面的話,就很容易激發矛盾。 所以說,和獨生子女家庭比起來,二胎家庭的矛盾往往也更多一些,家庭關係更容易破裂。 張女士有一個女兒,今年已經6歲了。
  • 大寶隨父姓,二寶隨母姓,不到10年,卻變成「最親近的陌生人」
    現在很多有二胎的年輕父母都會讓二胎隨母姓,甚至有的年輕女性在婚前就會跟男方家庭商量好以後二胎必須要隨母姓。01大寶隨父姓,二寶隨母姓,不到10年,卻變成「最親近的陌生人」一網友分享了她親身體驗的事,她也是一個二胎媽媽,
  • 養小人︱臺灣八零後媽媽談談二寶生活
    此劫難逃,早生早解脫有位朋友簡單直白的說,身為一個活在中國社會裡的人,一生的軌跡幾乎都是類似的:小時候被問:念哪個學校? 成績好不好啊? 要考哪個學校?上了大學後被問:有沒有男/女朋友啊?(照片來自網路 http://qqmei0904.pixnet.net/blog/post/365191547-心裡話%E2%80%A7關於生二寶)「 可是,隨著她年紀漸大,開始懂得如何和同年紀的孩子「社交」,從她看著同儕的眼神中,我知道,只有「手足」,
  • 「我這麼慘,都是你害的」,安吉一句話揭露了二胎家庭殘忍真相
    那麼,二胎家庭,父母該如何對待孩子呢?做法在二胎家庭,父母對大寶的態度,才是避免兩個孩子產生矛盾的關鍵,所以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要在大寶的心智下功夫。在還沒有二寶的時候就讓孩子有足夠的機會去嘗試與包容,這樣大寶未來才有足夠的安全感去接納一個二寶。
  • 當被問「媽媽,有了弟弟妹妹你還愛我嗎?」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當然,不排除大寶二寶雞飛狗跳的家庭。曾經就聽一個母親像我吐槽,說有了二寶之後,大寶性情大變,變得愛說謊,而且經常故意哭鬧。其實,不管大寶還是小寶,都是父母的寶貝,只是可能家長在處理兩者關係上會有所差別。有二胎的不難發現,家長總是無意識的先顧小的,往往會忽略大寶的情緒。到底該如何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