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被問「媽媽,有了弟弟妹妹你還愛我嗎?」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2020-12-24 寶媽育兒坊01

之前看過一句話:「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昂貴的玩具,也不是漂亮的衣服,而是手足。」的確,當父母逐漸老去,只有手足是和自己最親近的人,他們願意和自己分享喜怒哀樂,這種手足情也是任何感情都無法代替的。

當然,不排除大寶二寶雞飛狗跳的家庭。曾經就聽一個母親像我吐槽,說有了二寶之後,大寶性情大變,變得愛說謊,而且經常故意哭鬧。

其實,不管大寶還是小寶,都是父母的寶貝,只是可能家長在處理兩者關係上會有所差別。有二胎的不難發現,家長總是無意識的先顧小的,往往會忽略大寶的情緒。到底該如何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呢?下面這幾點建議,希望家長們可以參考。

1、注重大寶心理

有的父母認為生不生二胎是自己的事情,不用和大寶商量。其實我想說,大寶作為這個家庭的一員,他有權參與二寶的事情,並發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大寶年齡偏大的家庭,他們已經有了自主意識,如果爸爸媽媽突然生了二寶,會讓大寶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自然就會對二寶不友好。

在決定要二寶開始,家長就應該讓大寶參與進來。包括給二寶起名字、布置房間、準備東西,都可以徵詢大寶的意見。這樣大寶在全程參與下,會更有心理準備,小寶出生後自然沒有太大的心理落差。

2、防止別人的閒言碎語

很多老人喜歡開玩笑:「你媽媽有了小弟弟、小妹妹以後就不喜歡你了。」這樣的話看似是玩笑,但是在大寶聽來卻是小寶和自己搶爸爸媽媽的意思,會讓他極其沒有安全感。所以,家長一定要謹防這樣的玩笑話出現,讓大寶心裡更有安全感。

3、不要拿大寶和二寶比較

有了弟弟妹妹之後,大寶偶爾的調皮,都會換來家長的一句「你都多大了,還沒有弟弟妹妹懂事。」也許家長們把這看成了激勵大寶的策略,但是長此以往,會讓大寶變的不自信,同時產生一種嫉妒心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有缺點也有優點,父母不要刻意去比較兩個孩子,要尊重大寶,以鼓勵為主。

手足之前應該有最真誠的情誼,不要讓比較成為孩子之間美好情感的障礙。在這裡,希望每個二胎家庭,都能幸福美滿!

相關焦點

  • 「媽媽,我不許你生弟弟」,兩個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人生走向
    讓我們看看網友的現身說法網友A:二胎開放以來,我和老公商量想要二胎,一切都準備好了,而且成功懷孕,家人們都替我們開心。但是有一次我家大寶不小心撞了一下我的肚子,孩子爸爸看到了,馬上去制止孩子,告訴孩子媽媽肚子裡有個小弟弟不能隨便碰媽媽,兒子特別生氣,對著我就喊,我不許你生弟弟,看到孩子的無理取鬧我也很生氣,這個孩子怎麼能這麼自私呢?同時也很自責,難道是我的教育有問題嗎?
  • 媽媽,我的兩個蛋蛋可以孵出小寶寶嗎?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媽媽,我有兩顆蛋蛋,它們還會跳呢?是我下的蛋蛋嗎?」那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夜晚,我一如即往的幫包警長洗澡,四歲半的包警長自己洗小雞雞,他突然開口問道。聽著他這個問題,我笑著回答:「是的,你有兩顆蛋蛋,它們叫睪丸。」
  • 「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三種不同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孩子的這個提問,相信每一位職場媽媽都收到過。孩子小腦袋瓜問題千千萬,相比其他問題,這個實在太好回答了。也正因此,不少寶媽都未曾重視過,有的直接忽略,有的隨口一答,也有的粗暴斥責...但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可能會對孩子的職業觀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影響孩子一生。
  • 育兒有方 | 「爸爸媽媽為什麼要上班?」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她媽媽說:「人家有錢啊,你爸媽哪有能力不上班!」我們可以這樣回答:媽媽愛你永遠不嫌多,而上班能讓媽媽積攢更多的能量,變得更強大,才能更好地愛你。兩三歲的孩子,邏輯力、想像力剛萌芽,這樣的解釋能讓孩子覺得:媽媽不是不要我,而是更愛我。
  • 「媽媽,為什麼我們家沒有大房子?」你的回答,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思思盯著電視看了一會,忽然仰起頭撲閃著眼睛問閨蜜:「媽媽,為什麼我們家不住這樣帶樓梯的大房子?」 我心裡一震,緊張地看向閨蜜,不知她會如何作答。 千萬別小看你這個時候的回答,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還記得她跟我說過:「你知道嗎,就算我現在工作掙錢了,見到美好的事物也不敢去擁有,看到優秀的人也不敢去靠近,因為我覺得我不配。」 說這話的時候,她淚流滿面。
  • 我和弟弟你更愛誰?「都愛」不是最佳答案,機智父母這樣回答
    兩個孩子經常因爭風吃醋打架,有時候因為年齡的問題,父母多少會偏心老二一些,生活中也會忽略老大,給老二更多的關心。所以說家裡有了第二個孩子後,經常有一個疑慮充斥在老大的心理,那就是「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為了求證這一點,經常會問媽媽一個問題「媽媽,我和弟弟你更愛誰?」
  • 【高米愛樂•育兒】「爸爸媽媽為什麼要上班?」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我們可以這樣回答:媽媽愛你永遠不嫌多,而上班能讓媽媽積攢更多的能量,變得更強大,才能更好地愛你。想一想每天下班後,我通常疲累又沮喪,進屋就來個葛優癱。老公更是兩耳不聞女兒事,一心只想看手機。當孩子要我們陪玩時,我們會說:「我上了一天班了,你就饒了我吧。」
  • 孩子問:媽媽,你喜歡我這個人嗎?你會如何回答?
    媽媽遲疑後才回答:「我希望你儘可能成為最好的自己。」這個片段,讓我想起工作中遇到過很多類似的場景:在我接到的諮詢中,遇到一個媽媽。我問媽媽最關注孩子哪方面的問題,她認為哪些方面孩子需要改變?媽媽覺得孩子沒有百分百的努力,大概只用60%-70%,而不是用盡全力。我問她觀察到什麼樣的事情?
  • 孩子問:「聖誕老人是假的嗎?」你的機會就來了……
    孩子們能不愛嗎?於是,孩子們開始紛紛寫信,向爺爺許下他們的心願。有的孩子,向聖誕老人許願要禮物:群裡四歲寶寶和媽媽合作的寫給聖誕老人有的孩子,不忘幫弟弟妹妹要禮物:不得不感慨,生活在童話世界的孩子真幸福!可是——當有一天,孩子問你,「真的有聖誕老人嗎?」你該怎樣回答?你是矢口否認,還是立刻承認??
  • 「媽媽,她為什麼能插隊?」你的回答,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媽媽,聽到這句話,並沒有制止孩子的動作,反而衝司機吼道:「關你屁事,我偏要吊!」「我天天都這麼吊,就你有意見,你有病啊!」並進一步示意孩子:「吊,繼續吊。」司機再三表示這是為安全著想,但都被孩子媽媽怒聲駁斥。最後,這個媽媽竟然理直氣壯地撥打起投訴電話,指責司機嚇到自己的孩子。
  • 媽媽:給你生個弟弟或妹妹,你覺得咋樣?兒子的回答現實又戳心
    其中有一種家庭:就是想給孩子生個伴兒。這樣的家庭既然是給孩子生個伴兒,那麼自然就要考慮大寶的感受了。所以一般在決定要二胎之前會徵求大寶的意見。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大寶們的一點意見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大寶表示想要一個玩伴,而有的則是另一種想法。看看下面這個故事。故事一位媽媽和八歲的兒子在飯桌上吃飯。
  • 「媽媽,天冷了可以不去幼兒園嗎?」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如果有一天,孩子對你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了」,你會如何應對?
  • 「媽媽,我學不好語文!」你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寶貝,媽媽知道你現在還不太會騎,然而媽媽覺得,你有特別好的平衡車基礎,再加上我們多練習幾次,你就會騎了。 媽媽,我明白了,我現在還不會,以後我就會了。 【拓展】 在學習成長型思維之前,對於孩子說「我不會……」,我一般糾正他「別說我不會,你可以說媽媽你教我」。 而通過學習,「Not yet「 「我還不會……然而……」更能促進溝通,並促成孩子達成目標。
  • 你知道嗎?你的回答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摔跤了或者削鉛筆不小心劃到手指了,我父親會說:「哪裡疼了?不疼的,就留一點點血哪會疼?」我們一家人出行要走很遠的路時,我和弟弟累得腿酸腿麻,我父親會說:「就一點點距離,才不會累呢。你看有車的人哪裡看得到路途上這麼具體的風景?」
  • 【愛的啟示】你的一蹙眉,影響孩子一生
    朋友高聲喚著:「大朵、小朵,快去給阿姨拿水果!」小朵樂顛顛地跑去餐廳,拿來兩個橘子。正在玩玩具的大朵抬起頭,估計是看到小朵已經行動,便又繼續玩兒。朋友拍拍大朵的頭,說:「你這小懶鬼,總是沒妹妹跑得快!」擔心大朵受冷落,我便走過去,蹲下身說:「大朵,給阿姨唱首歌吧!」朋友說:「大朵不會唱,讓小朵來吧!」小朵馬上亮起嗓子:「兩個小娃娃呀,正在打電話呀……」「好哇!小朵真棒!」朋友帶頭鼓掌。
  • 「你大了,要讓著妹妹(弟弟)」的殺傷力有多大?
    結果老大不樂意了,嫌媽媽只給她買了一件,卻給妹妹買了兩件。實際上妹妹的兩件都沒有姐姐的一件貴,給妹妹買那條打底褲,也恰恰因為它超便宜。 可是小朋友不這麼衡量,覺得給妹妹買得更多,而且更好看,還說她也想要裙子。 她不同意給老大買,首先,老大已經有好幾條裙子了,其次,妹妹兩件都沒你那一件貴,你還委屈得不行?
  • 「你是哥哥,得讓著弟弟!」為什麼就得哥哥讓弟弟,姐姐讓妹妹呢
    「爸爸,您能不能試著相信我一次?」可崔兢的爸爸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反而指責小女孩:「你上學也學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古人都知道以大讓小,你又比她大6歲,這個道理還用爸爸說嗎?」「她小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
  • 「放假了,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
    「放假了,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小靜追著媽媽反覆問著。媽媽被問的煩了,就隨手把手機給了小靜,想了想,又說:「那你答應我,只能玩一會兒。」小靜捧著手機,盯著屏幕裡的動畫片,連忙點頭應著,看都沒看媽媽一眼。同樣是假期,面對孩子想玩手機的請求,媽媽們的回答也不盡相同。當笑笑也和小靜一樣,追著媽媽要手機玩的時候。
  • 小黎明曾問爸爸黎新生,自己為什麼沒有弟弟妹妹?
    黎明當初懵懂的問他爸爸,自己為什麼沒有弟弟妹妹?老黎一句話,黎明便再也沒有問過。一次,金星在採訪中同黎明說起了家庭情況,很驚嘆的問道:「你是獨生子啊?為什麼呢?」黎明很認真的回答:「因為只能生一個。」他的回答讓現場觀眾一愣,那個年代還沒有實行計劃生育,不存在只能生一個的說法。金星一番解釋之後,黎明才恍然大悟道:「原來我爸爸騙我,他跟我說只能生一個的。」老黎的回答可以說很機智了,提前響應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又避免孩子繼續追問。小時候我們總會問一些父母不願意回答的問題,往往會得到一個敷衍的答案,但父母要是回答的好,對於孩子是大有益處的。
  • 你愛你的孩子嗎?你真的愛他嗎?
    編者語:如果有人問你:「你愛你的孩子嗎?」你一定回答:「愛呀,我願意用我擁有的一切來愛他。」好吧,那如果他今天考了倒數第一或者回家突然說,不想上學了,你還愛他嗎?你想說,我還愛他,只是希望他不要表現那麼差,對嗎?這樣的愛,是真愛嗎?你愛孩子,是因為他們做出了什麼成績,還是因為他們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