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nb招股書:首次披露過去一年的跌宕業績

2020-11-17 界面新聞

11月17日,Airbnb向納斯達克遞交了IPO申請,首次披露的招股書中,呈現了其疫情前後的收入和虧損情況。

在第三季度,Airbnb的業績實現反彈並盈利,實現淨利潤2.1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27億美元;今年三季度營收為13.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6.5億美元下降近19%。雖然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嚴重影響,Airbnb在過去有其他幾個季度實現盈利,包括2018年第二、第三季度,以及2019年第三季度。

Airbnb表示,計劃在納斯達克以股票代碼「 ABNB」上市交易。2019年9月,該公司宣布計劃今年上市,並在今年8月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文件。

Airbnb在全球市場提供短租民宿預訂,以及當地體驗活動的預訂服務,並收取一定服務費用來盈利。受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影響,Airbnb今年前9個月的淨虧損為6.9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翻番;前9個月的營收為25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37億美元。2019年全年的營收為48億美元。

在招股書中,Airbnb也將新冠疫情大流行,列為公司第一位風險因素。「 Covid-19大流行和減輕Covid-19大流行的行動,對業績產生了重大不利影響,並將繼續對我們的業務,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造成嚴重不利影響。」

Airbnb招股書截圖從招股書披露的住宿和體驗預訂量波動情況看,今年4月全球的預訂總量最低,同比下降72%,而從4月到6月,預訂的總住宿天數和體驗活動出現穩定的反彈,6月的預訂量同比去年下降21%。而從7月至9月,預訂量則一直保持穩定。

招股書顯示,新冠疫情爆發後,之前預訂的行程大量被取消、更改。2020年1月取消的住宿間夜,是當月總體預訂量的13%;而在3、4月份,取消量超過了該月預訂總量。從4月到9月,取消量佔總預訂量的比例明顯下降。

Airbnb表示,截止2020年9月30日,公司業務受到COVID-19重大影響,用於經營活動的現金淨額為4.906億美元,同比減少9.097億美元;自由現金流為負5.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8.399億美元。

為應對疫情危機,Airbnb進行的縮減成本舉措包括:暫停所有可自由支配的營銷計劃支出;全體職員人數裁剪約25%;設定2020年可能沒有員工獎金的預期,並降低執行團隊成員6個月的薪水;大幅減少所有可支配支出;暫停所有設施的擴建;大幅減少臨時員工隊伍。這些裁員和其他重組行動預計將使Airbnb2020年的費用在1.35億美元至1.5億美元之間。「我們認為,這些變化將更有效地管理業務並改善財務運營。」Airbnb稱。

另外,Airbnb還將Booking Holdings,Expedia Group,Google,TripAdvisor,Trivago,Craigslist以及連鎖酒店萬豪,希爾頓等公司列為競爭對手。

大流行之前,Airbnb的估值為310億美元,此外在疫情流行、旅行中斷後,一些投資者購買了估值為180億美元的股票。IPO後,Airbnb的估值可能超過300億美元,並募集到30億美元的資金。

而Airbnb上市後的反應也將體現投資者們在行業遭受重創且未來前景不確定的一年中,對住宿相關的股票的期待。

在疫情對行業影響的復甦期,Airbnb將其業務重心定位在了城市周邊自駕可達的度假地附近,以期能比酒店業更快地恢復過來。Airbnb表示:「我們已經幫助了數百萬人滿足了人類對於連接的基本需求。」 「通過這種聯繫,人們可以體驗到更大的歸屬感。」

Airbnb寫到:「人們想離開家,渴望旅行,但他們不想走遠,也不想在擁擠的旅館大廳裡。隨著數以百萬計的客人短途旅行,Airbnb在世界各地的國內旅行迅速反彈。隨著在家工作變成在Airbnb上的住所工作,幾天以上的住宿訂單開始增加。我們認為,旅行和生活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全球大流行已經加速了人們在任何地方生活的能力。我們的平臺已被證明可適應這些新的旅行方式。」

另一個招股書披露的趨勢是,疫情之後,Airbnb的主要收入來源從歐洲轉移到北美。在2020年之前,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EMEA)是Airbnb的最大收入和預訂來源,尤其是巴黎、倫敦、巴塞隆納等城市。但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由於歐洲對封鎖採取了更為嚴格的措施,並對城市重新開放持謹慎態度,因此北美的預訂量和收入出現了反超。

在今年前9個月,住宿和體驗的預訂量,在北美為5640萬,佔總數的38%,而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為5530萬,即佔38%,亞太地區為2020萬,即佔14%,拉丁美洲有1500萬,即10%。從預訂交易額來看,前9個月中,北美的GBV(預訂的帳面價值)為97億美元,佔總額的54%,而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為56億美元,佔31%,亞太地區為16億美元,即9%,而拉丁美洲為11億美元,佔比6%。

丹佛大學教授卡倫·謝(Karen Xie)研究短租行業時對《紐約時報》評論說,Airbnb的快速反彈表明它可以從酒店中贏得客戶,但是隨著病毒再次流行,這種成績可能會消失。她說,在下一次疫情防控中,「他們將再次面臨艱難的時刻。」

《紐約時報》報導,創業公司正開始利用股票市場募集資金來應對病毒大流行帶來的經濟破壞,Airbnb很可能會在12月上市,使投資者有時間消化本月美國大選的結果。

Airbnb將擁有三類股票:A類股票持有者將獲得每股一票,而B類股票持有者(包括Airbnb的創始人和早期投資者)將獲得每股20票。H類不投票,主要是針對長期持有者。Airbnb的最大股東包括銀湖和第六街,它們在疫情爆發時投資了該公司。紅杉資本,Founders Fund和Accel也擁有相當大的股份。Airbnb的創始人-執行長Brian Chesky,以及Nathan Blecharczyk和Joe Gebbia各自擁有大約15%的B類股。

相關焦點

  • 新瀚新材再闖IPO:業績連年喜人 產量步步倒退 董事長行賄未披露
    即便成功過會,但新瀚新材的背後卻隱藏著不少風險因素,除了被深交所揪出的董事長行賄未披露一事,還有輔導券商曾持股、專利發明人署名不合法規、曾因員工突發死亡被告上法庭等各種被市場關注的因素。此外,公司即便連年收得喜人業績,但產量卻一直在下滑,研發費用也並不如同行付出得多,市場競爭地位也似乎落下對手一成。
  • 新瀚新材再闖IPO:業績連年喜人,產量步步倒退,董事長行賄未披露
    即便成功過會,但新瀚新材的背後卻隱藏著不少風險因素,除了被深交所揪出的董事長行賄未披露一事,還有輔導券商曾持股、專利發明人署名不合法規、曾因員工突發死亡被告上法庭等各種被市場關注的因素。此外,公司即便連年收得喜人業績,但產量卻一直在下滑,研發費用也並不如同行付出得多,市場競爭地位也似乎落下對手一成。
  • 燦星招股書披露公司營收,綜藝股要來了?
    營收主要來自綜藝製作據最新的招股書顯示,燦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數量將不超過4260萬股招股書中稱,燦星擬投入15億元,將製作近20部綜藝節目,在鞏固音樂類節目的領先優勢之餘,在談話類、舞蹈類、人文類、戶外秀類節目上全面發力,並還將繼續涉足網絡綜藝製作領域。
  • 華視娛樂招股書披露眾多「秘密」:《那年花開》售價超3億元,孫儷單集片酬150萬
    作者/楊柳青 編輯/鄭道森隨著華視娛樂招股書的公開,孫儷電視劇片酬的秘密有望揭開冰山一角。 近日,華視娛樂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公司擬在創業板公開發行不超過4000萬股,募資9億元,用於補充影視劇業務營運資金項目。
  • 中熔電氣招股書披露專利信息,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不符
    根據招股書披露,中熔電氣成立於2007年4月,由「西安中電變壓整流器廠有限公司」連同多名自然人組建成立;當時,中熔電氣目前的實控人、董事長方廣文,還是庫柏西安熔斷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直到2009年8月才開始擔任中熔電氣總經理。
  • 螞蟻集團剛剛披露的招股書給出答案!半年大...
    螞蟻集團剛剛披露的招股書給出答案!從7月20日到目前,短短一個月,螞蟻集團便披露了其上市招股書,進展可謂「神速」。儘管每股發行價格和目標估值尚未確定,但市場普遍相信,螞蟻將大概率創下近年來全球最大規模的IPO之一。2018年螞蟻集團C輪融資時,根據公開報導其估值已經達到1500億美元。
  • 招股書披露 雲從科技墜入凡間
    12月6日,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雲從科技已正式啟動IPO程序,提交了上市招股書,準備全力衝刺科創板。然而,作為AI四小龍中最年輕的一位,又有「國家隊」的光環加身,雲從科技卻與其他AI企業存在相同的痛。流血上市、未來長期無法盈利、應收帳款高企等問題似乎成了AI企業的「標配」。
  • Airbnb上市,又一批工程師財富自由
    一個月前,Airbnb正式提交招股書。昨天Airbnb首日公開交易,發行價68美元。開盤直接飆升到146美金,比發行價68美元翻倍還多。按照146美金/股的價格計算,公司目前稀釋後市值超過900億美金,是上一次估值180億的5倍。
  • 博納招股書揭秘: 《中國機長》《紅海行動》等36部片賺了多少錢?
    編輯|夏添8月24日,證監會披露了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未含保底收益) 根據招股書內容,博納影業此次計劃募集資金14.25億,分別計劃將6.05億元投入博納電影項目,8.20億元投入博納電影院項目。
  • 招股書裡的大忽悠,吉貝爾上市割韭菜
    從一年多拆解的上百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招股書來看,印象最深刻的一點,大部分科創板公司都有一整套拿得出手的高科技產品。甚至有的科創板公司的創始人或者技術大拿,是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主要人員。但是,有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卻非常奇怪,對自己的核心產品的技術藏著掖著,不肯在招股書上寫出來。比較蹊蹺的是,它順利上市了。它就是吉貝爾。
  • 圖南股份淨利飆升靠財技,新三板年報與招股書打架,或藏1/4產能
    從經營業績來看,在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報告期內,圖南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07億元、3.45億元和4.34億元,年化複合增長率為18.98%;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530.93萬元、4207.84萬元和7421.21萬元,年化複合增長率為120.17%,經營業績成長性看似不錯。
  • 美暢新材業績遭遇「過山車」 大客戶身份、財務數據存疑
    掛牌新三板的美暢新材早在2019年4月就已發布了擬在創業板IPO的招股書,招股書披露,2016年~2018年營收和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均實現持續快速增長,然而4月份披露的2019年年報卻讓人大吃一驚,營收和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同比下滑44.70%和60%。
  • 民宿巨頭Airbnb新生納斯達克
    充實錢袋子,疫情下的IPO  機構方面,Wolfe首次覆蓋愛彼迎,並給予其跑贏大盤評級。業績方面,疫情當前,愛彼迎第三季度實現扭虧為盈,第三季度營收13.4億美元,同比下降19%,淨利潤2.19億美元。招股書稱,「我們的商業模式開始反彈」。即使全球旅遊業活力仍未達到鼎盛,但也顯示了其韌性。
  • 燦星文化更新招股書,有《好聲音》卻無好業績 近四成資產為商譽
    文|GPLP犀牛財經 開心11月3日,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向深交所重新提交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燦星文化成立於2006年,主營業務為綜藝節目錄製及運營,代表作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歌聲》等。
  • 大地熊IPO:業績下滑吃「皇糧」,關聯交易存隱憂
    6月29日,證監會同意了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地熊」)的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將於7月13日進行申購。據悉,大地熊此次將發行2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由華泰聯合證券保薦。
  • 賽倫生物兩版招股書孰為真?多項數據打架、現重大會計差錯更正
    11月9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上海賽倫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倫生物」)遞交的招股書。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706萬股股票,計劃募資4億元資金,投資特效藥及創新技術研發項目、急(搶)救藥物急救網絡服務項目、廠房擴建項目。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賽倫生物首次衝刺科創板。
  • 1900字「帶」你讀完421頁京東數科招股書
    1900字「帶」你讀完421頁京東數科招股書 摘要 【精華版來了!1900字「帶」你讀完421頁京東數科招股書】9月11日晚間,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向上交所遞交上市招股文件,擬在科創板上市。
  • IPO雷達|成長性堪憂業績惡化,均瑤乳業上市目的存疑
    如今均瑤乳業披露的2019年業績進一步證實了這種擔心。更嚴重的是,均瑤乳業為自己開出的「藥方」恐怕不那麼對症。在銷售已經承壓情況下,繼續擴張產能,不僅不能解決面臨問題,還會加重成本負擔,侵蝕利潤率。 募資項目必要性存疑均瑤乳業成立於90年代,是民營企業均瑤集團旗下子公司。公司目前主要產品為「味動力」系列常溫乳酸菌飲品。
  • 東鵬特飲IPO前業績暴增:上市意圖遭存疑 突圍勝算幾何?
    例如東鵬飲料在IPO前一周突擊分紅,近一年盈利功力反常性大漲,這也讓外界質疑東鵬特飲的上市意圖實為圈錢,從而引發股民對其上市後會出現業績快速變臉的擔憂。招股書顯示,在開啟IPO前一年(即2019年),東鵬特飲淨利潤暴增,同比增長164%;且在遞交招股書的前一周,東鵬特飲進行了報告期內最「壕」的一次分紅3.6億元,公司實際控制人林木勤大約可拿走其中的2.03億元。那麼,上市公司上市前業績暴增是否正常?
  • 研究|諾泰生物:「外來和尚難念經」現金流告負 信息披露上演...
    近年來,諾泰生物營收及淨利潤增速「大起大落」,併購標的撐起其業績。2019年,諾泰生物母公司社保繳納人數「驟降」至0人,且招股書披露數據與「官宣」存「出入」,令人費解。另一方面,諾泰生物對其子公司建設項目「隱而未披」,且該項目涉及的實驗室租賃時間卻在項目投產之後,其信息披露上演「羅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