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學會坐之前可以玩什麼?

2021-02-07 holle辣媽

我有2個孩子,一個已經5歲,一個才剛剛滿月,大寶還不會坐之前,我們常常會動動他的雙腳假裝騎腳踏車,或是說說繪本故事,但也滿多時候把他放在床上看音樂鈴轉呀轉,隔了多年有小寶,想請問您還有什麼更多的活動可以跟還不會坐起來的寶貝玩嗎?

想跟二寶多玩一些的媽咪敬上想跟二寶多玩一些的媽咪您好:

家有雙寶的媽咪必定都能體會──小寶最愛的互動對象是大寶!所以恭喜媽咪有個超級小幫手,大人務必多鼓勵大寶陪伴小寶,才能省時省力又促進手足感情。以下遊戲提供媽咪參考:

1.躲貓貓:請大寶躲在家中任意一個地方並呼喚小寶名字,大人抱著小寶聽聽大寶的聲音在哪裡。大人抱著小寶走路時可改變速度、有時快一點、有時慢一點,來提供不同的前庭刺激給小寶。找到大寶後對小寶說:「原來哥哥/姐姐躲在**」。

2.大寶回家後,讓小寶躺、斜躺、側躺在一旁,使小寶能聽見並看見大寶,促進小寶的視覺與聽覺發展。

3.小寶喝完奶至少1小時後,請大寶拿著手搖鈴或聲光玩具趴在小寶前面,讓小寶練習趴著抬頭尋找大寶。

4.當小寶趴累後,媽咪可用一手扶著小寶肩膀、另一手稍稍保護小寶的頭,協助小寶做出從趴變成躺的姿勢。同樣在從躺姿要變成趴姿尋找大寶時,媽咪亦用上述方式協助小寶做出翻身的動作。

5.大寶唱二寶動:請大寶唱兒歌,媽咪帶著小寶的雙手或雙腳配合旋律擺動,也可在小寶手上腳上掛些鈴鐺,讓小寶自己動手動腳。

職能治療師徐瑜亭敬上

有關親子共讀繪本

職能治療師您好:

我知道讀繪本給孩子聽好處多多,我的寶寶現在6個月,我滿常抱著他一起看繪本或是念給他聽,但他常常撇過頭去,我覺得我有用音調高低不同朗讀,也有選一些我自己很有興趣的故事,可是寶寶的反應讓我有些挫折也有些擔心,是不是我使用的方式不對?

希望跟寶寶快樂共讀的媽咪敬上

希望跟寶寶快樂共讀的媽咪您好:

培養寶寶閱讀習慣有以下重點:

1.選擇適合寶寶或寶寶喜愛的繪本:6月的寶寶適合閱讀以圖案為主的寶寶大書,每一頁僅有簡單的物品,讓寶寶能看得清楚。另外像布書、觸覺書、音樂書等含有不同感覺刺激的書籍,也較能引起1歲以內寶寶的興趣。每位寶寶的閱讀喜好不同,媽咪可多方嘗試不同主題的繪本,找出寶寶喜愛的繪本。

2.使用適合寶寶的念書方式:1歲以內的寶寶對於聲音及生活常見的物品較感興趣,因此媽咪在念書時可著重在命名,例如香蕉、小狗,模仿聲音,例如小狗汪汪、小貓喵喵。

3.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親子共讀:6個月的寶寶其動作能力較好,轉頭、扭身、翻身滾開、爬走都會是寶寶沒興趣時會做的行為,因此媽咪可嘗試在寶寶活動量與精力不是最好的時候進行親子共讀,例如剛喝完奶有一絲絲睡意、剛起床仍不想動、洗完澡好舒服的時候,孩子的配合度會比較好。另外,寶寶撇過頭去不一定是他不想聽,很可能僅是瞄一下旁邊的家人,幾秒後又再轉回來繼續看書,所以媽咪可繼續念書並觀察寶寶的反應。

職能治療師徐瑜亭敬上

抬脖子練習

職能治療師您好,

我的孩子現在兩個多月,平常想要每天花五分鐘將他擺成趴姿練習抬一下脖子,可是感覺他每次一趴就好舒服,側臉就貼著兒童地墊連動都不想動,叫喚他也沒有反應,很怕平常讓他一直躺著,脖子會軟趴趴沒有力,該怎麼辦呢?

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的媽咪敬上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的媽咪您好

看來你的寶貝真的很享受趴在床上呢!兩個多月的寶寶清醒時間明顯變長,與外界互動的動機增加,所以媽咪得準備一些適合寶貝的玩具來吸引他的注意囉!會發光發聲的玩具、手搖鈴、球、遊戲毯、健力架等物品較能吸引此年紀的寶寶,平時寶寶精神好的時候就多讓他看、聽、用手撥、用腳踢這些玩具,以培養寶寶的遊戲能力。再者,練習趴是需要出力氣的運動,最好選擇寶寶喝完奶一小時後、或喝奶前一小時來運動較好。假使寶寶還是懶懶不想動,媽咪可以抱起寶寶、讓寶寶以躺姿或趴姿來玩飛高高、蕩來蕩去、旋轉的遊戲,速度可以稍快一些並搭配兒歌或簡單旋律,藉著這樣的不規律搖晃來提供前庭覺刺激,增加寶寶的警醒程度,再練習趴的動作,效果應該會更好。最後,在寶寶練習趴的動作時,媽咪記得要用寶寶喜歡的聲音、玩具來吸引寶寶,吸引寶寶抬起頭來尋找聲音,當寶寶抬起頭時別忘了用愉快的聲音給寶寶讚美鼓勵,寶寶才會樂在其中喔!

職能治療師徐瑜亭敬上走樓梯

請問多大的孩子可以試著帶著他走樓梯?媽咪您好

剛學會放手走路的孩子是最可愛的階段,走路時兩腳張的開開、雙手舉高來幫助平衡,走不了多久便容易跌倒或沒力氣而坐下,隨著每天不斷的練習,孩子漸漸地能把手放下來、行走時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從一開始的慢慢走變成快快走,同時孩子在走路時能隨意改變行進方向而不會跌倒、也能蹲下撿玩具再直接站起來、會舉起一腳嘗試踢球,所以當孩子能熟練作出上述這些動作時,即表示他的雙腳協調性、肌肉力量、平衡能力等皆已達能練習爬樓梯的程度,而這大約會發生在一歲半左右。孩子在學習爬樓梯的動作是先學會上樓梯,大人可讓孩子一手扶著牆壁或欄杆、另一手牽著大人的手,以兩步一階的方式練習上樓梯。初期練習時大人可透過牽著孩子的那隻手給予一些向上的拉力,幫助孩子踩上樓梯,當孩子的腳步力量進步後便無需再提供拉力協助,僅需輕扶孩子的手或放手並站在孩子後方以策安全,鼓勵孩子自行扶著欄杆或牆壁向上爬樓梯。走下樓梯時孩子同樣站在牆壁與大人的中間,從兩步一階方式慢慢練習踩下樓梯,唯大人應站在孩子旁邊或下一格階梯以維護安全。上下樓梯能促進孩子的腳部力量與平衡能力,家長可透過邊走樓梯邊唱歌或數數的遊戲方式來鼓勵孩子多爬樓梯,才不會讓孩子變成雙腳無力的「肉腳」喔!

相關焦點

  • 主播玩的人坐在罐子裡用錘頭爬山叫什麼?是什麼遊戲名稱介紹
    近日有一些喜歡看直播的小夥伴向小編反應,看到許多主播最近在玩一款單機爬山類型的遊戲,那麼主播玩的爬山遊戲是什麼遊戲,人坐在罐子裡用錘頭爬山的是什麼遊戲呢?  主播玩的爬山遊戲是什麼遊戲 人坐在罐子裡用錘頭爬山的是什麼遊戲  這是一款虐心魔性遊戲——和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難關(Getting Over It with
  • 10個笑臉貼,一周順利學會坐馬桶,在訓練孩子如廁上慢就是快
    以前的如廁訓練是基於家長的需求,家長覺得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就什麼時候開始,現在的科學如廁訓練是基於孩子的發育規律,需要在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實現自我控制以後才可以開始訓練。生理方面:負責大小便的膀胱、括約肌、神經系統這些生理條件需要發育完善,能夠正常開工。
  • 睡前親子時光可以玩什麼?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你會陪孩子玩什麼呢?給大家推薦四件事兒,每天堅持做會讓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很好的提升。第一件事兒:感統遊戲,可以陪孩子玩拉、坐、倒、提、螃蟹提、翻跟頭等等,當然要根據寶貝的年齡段兒給他提供不同的感統遊戲,感統遊戲大概持續十五分鐘左右。第二件事兒:讓寶貝做三組深呼吸,鼻子吸氣、憋氣三秒鐘,嘴巴吐氣,這個深呼吸可以很好的調整情緒,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 2-3歲的孩子,可以玩什麼桌遊?
    不焦不慮  有趣有益最近有不少讀者問,兩三歲的孩子,可以玩什麼桌遊?
  • 在電子遊戲出現之前我們都在玩什麼?
    而此時市面上也有可以充電的電池,玩家們終於可以放開手腳耍了。畢竟在那個年代物質極度匱乏,因此稍微有點新鮮玩意我們都能玩得樂之不疲。有時候看到同學們帶的套圈圈的機子,我們也會強勢圍觀。當成功套住所有圈圈事,所有人都沸騰了。街機遊戲當年被認為是「社會毒瘤」,就是因為玩家們只要進去看過,或者親自玩過都會深陷其中。這種吸引力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致命的。
  • 孩子在幼兒園應該學會這些本領,你家寶寶學會了嗎?快來看看吧!
    曾聽到過有家長說,幼兒園就是許多小朋友玩的地方;因為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較差,幼兒園的老師只會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覺得老師就是帶孩子的保姆。其實,看上去幼兒園學習的知識很簡,對大人來說也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可對剛剛接觸世界才三四年的幾歲孩子來說,學會這些確實不簡單也是很重要的!
  • 《無聲》臺北電影節開幕片,在學會恨之前,他們先學會的是愛
    不論是男主角劉子銓啞口嘶喊出來的全片唯一臺詞告白、劉冠廷捶心肝式地向學生說我知道」、陳渺霏企圖撫慰受傷男孩們的甜美微笑,甚至是金玄彬從最恐怖的邪笑臺詞一起玩到後來的病房與陽臺感情戲……多場猝不及防的情節轉折,在在地顛覆了為性本惡或性本善而爭論不休的正常人們的思維。因為在學會恨之前,他們先學會的,是愛。
  • 6歲之前能「玩」出天才,你信嗎
    那麼,「儘早」又是早到什麼時候?老卡爾·威特認為,人從生下來到三歲之前是最重要的時期。因為這一時期,孩子的大腦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後簡直不同。嬰兒在三四個月,五六個月時開始「認生」,這是嬰兒識別能力的一種模式,三歲之前的教育稱之為「模式教育」,也是「硬灌」時期。
  • 預告 | 好玩燒腦的《淘氣貓》桌遊,玩透它,孩子不僅可以學會基本邏輯關係,還能掌握解難題大思路小技巧,培養學習專注力,一舉多得!
    可是玩到後面我卻發現,這個桌遊太棒了,不僅好玩有趣,而且特別適合小拍這樣正在上小學需要發展邏輯能力的孩子,甚至我有種感覺,只要玩透了它,以後孩子學數學咱們都可以少操不少心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咱們試著玩一關你就知道了!
  • 五個月的寶寶,可以和孩子玩什麼互動遊戲呢?
    五個月的寶寶生理及心理特點有以下幾點:1、可以翻身、扶著東西坐較長時間(但不建議讓孩子長時間坐著,每天練習3-5次,每次10-15分鐘即可)2、咬放在嘴裡的東西(注意做好安全措施,玩具類注意小零件是否容易脫落,以免孩子誤吞)3、趴著抬頭挺胸環顧四周,脖子能夠左右自由轉動
  • 「媽媽,我可以玩會遊戲嗎?」你的回答,藏著孩子的未來
    玩的時間減少時,會煩躁或不安。4. 通過遊戲來逃避其他問題。5. 為了能玩遊戲,不在做日常工作,也不完成作業。6. 偷遊戲,或者偷錢買遊戲。只有當孩子越頻繁做出以上標準中的行為時,家長的確就應該提高警惕了。但這種警惕,不是粗暴的一刀切,不讓孩子接觸到手機,就可以解決的。葉壯認為,孩子對遊戲過度投入,不僅僅只是遊戲造成的,更涉及家庭教育、學校生活等方方面面。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己來」——耐心點兒,孩子可以做得更好
    整理的東西包括:書和玩具、衣物,有趣的是還放入了藥膏以及棉籤,顯然孩子關注旅行生活的全面性提升了。博士後媽媽有話說:其實,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行李不僅是旅行的第一步,更是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的好機會。不要擔心孩子整理不好,沒關係,關鍵是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事情就應該自己做。當然,孩子還小,整理旅行箱的時候,需要我們提供指導。
  • 開團 | 好玩燒腦的《淘氣貓》桌遊,玩透它,孩子不僅可以學會基本邏輯關係,還能掌握解難題大思路小技巧,培養學習專注力,一舉多得!
    可是玩到後面我卻發現,這個桌遊太棒了,不僅好玩有趣,而且特別適合小拍這樣正在上小學需要發展邏輯能力的孩子,甚至我有種感覺,只要玩透了它,以後孩子學數學咱們都可以少操不少心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咱們試著玩一關你就知道了!
  • 鼓勵幼兒玩角色遊戲,是為了讓孩子學到什麼
    (原標題:班主任周記|鼓勵幼兒玩角色遊戲,是為了讓孩子學到什麼)
  • 如何教寶寶學輪滑,讓孩子快速學會玩輪滑
    孩子學習輪滑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鍛鍊膽量和勇氣,同時還能培養出不懼艱苦的優良品質,隨著這項運動的大力普及,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這項運動中來,那麼孩子剛開始該如何學習輪滑呢?原地站立教學在剛開始學習輪滑前一定要讓孩子先學會如何站立,在學習前一定要穿戴好輪滑護具和頭盔,一是避免受傷,二是能夠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 一歲半的孩子還不願坐便盆?媽媽別急,四步讓寶寶學會獨立大小便
    然而,女兒雖然很喜歡這個便盆,經常把它當玩具玩,但是只要小琳把她抱到便盆上坐著,並讓她排便,女兒就會不高興,吵著要下來;如果不讓她下來,她就哇哇大哭。小琳很納悶,女兒已經會說話,也會走路了,為什麼還不願意坐便盆呢?多大的孩子可以開始訓練他使用便盆?她又該怎樣訓練和引導孩子使用便盆呢?
  • 《大衛,不可以》讓孩子自我認知,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這套書是一套非常經典的圖書,通過這套書可以看到大衛(每個孩子)的一天,也可以看到大衛媽媽(每個媽媽)悲慘的一天,哈哈。繪本以孩子的角度,描述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犯的錯誤,每次孩子看了,都會激動的和我說,媽媽:「大衛不可以這樣!」
  • 多才多藝 能學會玩
    在校內盡享特級名師教學資源佔據C位的學習狀態,體驗玩射箭、學編程、彈樂器等高大上的課外活動也是三中附中學子的日常。尤其是近年來,學校秉持「養育並重、知行合一;因材施教、個性發展」的教育理念,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倡導「適度教育」,為擁有不同潛能的學生創造了條件,為每一個孩子的幸福成長積蓄了力量,使得他們在未來的競爭中更具優勢。
  • 三歲之前的孩子,應該擁有哪些玩具車?知道這些少花一半冤枉錢
    文/每天育兒的媽媽孩子都喜歡玩耍,孩子學習的最主要方式就是玩耍,很多事情孩子都是在遊戲的過程中知道的。所以父母們不在意的「玩」,其實就是孩子小時候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只要玩得好了,孩子就能夠比同齡人領先一大步。
  • 如何培養你的孩子學會自立?家長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長不大的孩子是你最失敗的教育,家長看看這篇文章,讓你的孩子學會自立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為什麼孩子這麼不獨立?離了我們什麼都做不了,都三年級了,還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所以要想孩子獨立,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開手,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1.家長要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就讓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孩子只要願意做,我們就鼓勵他,使他獲得自信。凡是孩子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去想,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家長要培養孩子自己做決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