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2個孩子,一個已經5歲,一個才剛剛滿月,大寶還不會坐之前,我們常常會動動他的雙腳假裝騎腳踏車,或是說說繪本故事,但也滿多時候把他放在床上看音樂鈴轉呀轉,隔了多年有小寶,想請問您還有什麼更多的活動可以跟還不會坐起來的寶貝玩嗎?
想跟二寶多玩一些的媽咪敬上想跟二寶多玩一些的媽咪您好:
家有雙寶的媽咪必定都能體會──小寶最愛的互動對象是大寶!所以恭喜媽咪有個超級小幫手,大人務必多鼓勵大寶陪伴小寶,才能省時省力又促進手足感情。以下遊戲提供媽咪參考:
1.躲貓貓:請大寶躲在家中任意一個地方並呼喚小寶名字,大人抱著小寶聽聽大寶的聲音在哪裡。大人抱著小寶走路時可改變速度、有時快一點、有時慢一點,來提供不同的前庭刺激給小寶。找到大寶後對小寶說:「原來哥哥/姐姐躲在**」。
2.大寶回家後,讓小寶躺、斜躺、側躺在一旁,使小寶能聽見並看見大寶,促進小寶的視覺與聽覺發展。
3.小寶喝完奶至少1小時後,請大寶拿著手搖鈴或聲光玩具趴在小寶前面,讓小寶練習趴著抬頭尋找大寶。
4.當小寶趴累後,媽咪可用一手扶著小寶肩膀、另一手稍稍保護小寶的頭,協助小寶做出從趴變成躺的姿勢。同樣在從躺姿要變成趴姿尋找大寶時,媽咪亦用上述方式協助小寶做出翻身的動作。
5.大寶唱二寶動:請大寶唱兒歌,媽咪帶著小寶的雙手或雙腳配合旋律擺動,也可在小寶手上腳上掛些鈴鐺,讓小寶自己動手動腳。
職能治療師徐瑜亭敬上
有關親子共讀繪本
職能治療師您好:
我知道讀繪本給孩子聽好處多多,我的寶寶現在6個月,我滿常抱著他一起看繪本或是念給他聽,但他常常撇過頭去,我覺得我有用音調高低不同朗讀,也有選一些我自己很有興趣的故事,可是寶寶的反應讓我有些挫折也有些擔心,是不是我使用的方式不對?
希望跟寶寶快樂共讀的媽咪敬上
希望跟寶寶快樂共讀的媽咪您好:
培養寶寶閱讀習慣有以下重點:
1.選擇適合寶寶或寶寶喜愛的繪本:6月的寶寶適合閱讀以圖案為主的寶寶大書,每一頁僅有簡單的物品,讓寶寶能看得清楚。另外像布書、觸覺書、音樂書等含有不同感覺刺激的書籍,也較能引起1歲以內寶寶的興趣。每位寶寶的閱讀喜好不同,媽咪可多方嘗試不同主題的繪本,找出寶寶喜愛的繪本。
2.使用適合寶寶的念書方式:1歲以內的寶寶對於聲音及生活常見的物品較感興趣,因此媽咪在念書時可著重在命名,例如香蕉、小狗,模仿聲音,例如小狗汪汪、小貓喵喵。
3.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親子共讀:6個月的寶寶其動作能力較好,轉頭、扭身、翻身滾開、爬走都會是寶寶沒興趣時會做的行為,因此媽咪可嘗試在寶寶活動量與精力不是最好的時候進行親子共讀,例如剛喝完奶有一絲絲睡意、剛起床仍不想動、洗完澡好舒服的時候,孩子的配合度會比較好。另外,寶寶撇過頭去不一定是他不想聽,很可能僅是瞄一下旁邊的家人,幾秒後又再轉回來繼續看書,所以媽咪可繼續念書並觀察寶寶的反應。
職能治療師徐瑜亭敬上
抬脖子練習
職能治療師您好,
我的孩子現在兩個多月,平常想要每天花五分鐘將他擺成趴姿練習抬一下脖子,可是感覺他每次一趴就好舒服,側臉就貼著兒童地墊連動都不想動,叫喚他也沒有反應,很怕平常讓他一直躺著,脖子會軟趴趴沒有力,該怎麼辦呢?
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的媽咪敬上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的媽咪您好
看來你的寶貝真的很享受趴在床上呢!兩個多月的寶寶清醒時間明顯變長,與外界互動的動機增加,所以媽咪得準備一些適合寶貝的玩具來吸引他的注意囉!會發光發聲的玩具、手搖鈴、球、遊戲毯、健力架等物品較能吸引此年紀的寶寶,平時寶寶精神好的時候就多讓他看、聽、用手撥、用腳踢這些玩具,以培養寶寶的遊戲能力。再者,練習趴是需要出力氣的運動,最好選擇寶寶喝完奶一小時後、或喝奶前一小時來運動較好。假使寶寶還是懶懶不想動,媽咪可以抱起寶寶、讓寶寶以躺姿或趴姿來玩飛高高、蕩來蕩去、旋轉的遊戲,速度可以稍快一些並搭配兒歌或簡單旋律,藉著這樣的不規律搖晃來提供前庭覺刺激,增加寶寶的警醒程度,再練習趴的動作,效果應該會更好。最後,在寶寶練習趴的動作時,媽咪記得要用寶寶喜歡的聲音、玩具來吸引寶寶,吸引寶寶抬起頭來尋找聲音,當寶寶抬起頭時別忘了用愉快的聲音給寶寶讚美鼓勵,寶寶才會樂在其中喔!
職能治療師徐瑜亭敬上走樓梯
請問多大的孩子可以試著帶著他走樓梯?媽咪您好
剛學會放手走路的孩子是最可愛的階段,走路時兩腳張的開開、雙手舉高來幫助平衡,走不了多久便容易跌倒或沒力氣而坐下,隨著每天不斷的練習,孩子漸漸地能把手放下來、行走時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從一開始的慢慢走變成快快走,同時孩子在走路時能隨意改變行進方向而不會跌倒、也能蹲下撿玩具再直接站起來、會舉起一腳嘗試踢球,所以當孩子能熟練作出上述這些動作時,即表示他的雙腳協調性、肌肉力量、平衡能力等皆已達能練習爬樓梯的程度,而這大約會發生在一歲半左右。孩子在學習爬樓梯的動作是先學會上樓梯,大人可讓孩子一手扶著牆壁或欄杆、另一手牽著大人的手,以兩步一階的方式練習上樓梯。初期練習時大人可透過牽著孩子的那隻手給予一些向上的拉力,幫助孩子踩上樓梯,當孩子的腳步力量進步後便無需再提供拉力協助,僅需輕扶孩子的手或放手並站在孩子後方以策安全,鼓勵孩子自行扶著欄杆或牆壁向上爬樓梯。走下樓梯時孩子同樣站在牆壁與大人的中間,從兩步一階方式慢慢練習踩下樓梯,唯大人應站在孩子旁邊或下一格階梯以維護安全。上下樓梯能促進孩子的腳部力量與平衡能力,家長可透過邊走樓梯邊唱歌或數數的遊戲方式來鼓勵孩子多爬樓梯,才不會讓孩子變成雙腳無力的「肉腳」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