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與古龍你更喜歡誰?更喜歡誰的作品?金庸只差那麼一點點

2020-12-23 騰訊網

10月30日,香港媒體公布了一則令國人震驚的消息——一代文學巨匠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歲。幾代人的集體記憶,仿佛一瞬間就痛失了。

讀了這麼多年的武俠,相比而言,我更喜歡古龍。

金庸小說像茶,越喝越有味道。古龍小說像酒,喝一次醉一次,但每次都是推杯換盞,不醉不休。

文無第一,不能說金庸和古龍誰高誰低,所以我向來憎惡捧金庸踩古龍的人,風格完全不同,根本沒辦法比較。人和人不一樣,我只能主觀的說,我喜歡古龍,並主觀的講一講我的道理。

1、沒有套路。

古龍武俠小說中幾乎沒有套路,古龍先生腦洞太大,行文太天馬行空,常常會情不自禁的喊一句:臥槽還可以這樣。就是那種以為是急轉彎卻是一條高速公路,以為是暢通無阻卻忽然急剎車···這感覺太刺激了,是一頭撞牆上,還沒反應過來那種。

像多情劍客無情劍,一出場很多人很牛逼吧,然後就死在了另一個更牛逼的人手裡。覺得這個人更牛逼的時候,他又死在另外一個更更牛逼的人手裡。很多人接受不了這樣的轉折,就放棄了,畢竟點剎有風險,坐車太刺激。

2、貼近現實。

古龍小說更有江湖氣息,也更接近社會。我印象最深的一段環境描寫,就是鐵傳甲走到菜市場的那段:

在冬天的早上,世上只怕再也不會有比菜場人更多,更熱鬧的地方了,無論誰走到這裡都再也不會覺得孤獨寂寞。

這裡有抱著孩子的婦人,帶著拐杖的老嫗,滿身油膩的廚子,滿頭桂花油香氣的俏丫頭……

各式各樣不同的人,都提著菜籃在他身旁擠來擠去,和賣菜的村婦、賣肉的屠夫為了一文錢爭得面紅耳赤。

空氣裡充滿了魚肉的腥氣,炸油條的油氣,大白菜的泥土氣,還有雞鴨身上發出的那種說不出的騷臭氣。

沒有到過菜場的人,永遠也不會想到這許多種氣味混合到一起時是什麼味道,無論誰到了這裡,用不著多久,鼻子就會麻木了。

我想,不管去過沒去過菜場,你已經能夠感受到菜場了。這是古龍的魅力,你看他的文字,你會對這生活充滿眷戀,你會覺得這種平凡普通,其實是最美好的光景。

然後就要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錢。

金庸小說是迴避這個問題的,大俠們好像總有花不完的錢,沒有錢也會有藏寶,反正他們生來就帶著銀子。

但古龍小說,沒有錢就是沒有錢。傅紅雪窮酸的吃陽春麵,沒錢的時候靠吃軟飯。阿飛沒有錢,不喝酒,因為喝不起,但他會殺人,殺了人就有錢請李尋歡喝酒。楚留香會偷,所以有盜帥之稱。郭大路王動燕七,餓慘了就睡覺,睡著了就不餓了。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落魄過,我落魄的時候,餓了就睡覺,真的會忘記飢餓的。

3、直面欲望。

是人都會有欲望,特別是最原始的欲望,性慾。很多人迴避這個問題,因為在天朝,這個問題是羞恥的,是不能光明正大探討的。金庸武俠中很少有正面提到這個問題的,情侶之間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到結婚就大結局了。

關於武俠界有這麼四句經典的性描寫,看武俠的應該都知道:

心中一蕩。嚶嚀一聲。虎軀一震。生命的大和諧。

金老寫的最厲害的就是小龍女被玷汙吧,但那是一場事故。正常情侶間,也就令狐衝對任盈盈時不時起點色心,也只停留在摸一摸親一親。而古龍很大膽,女人們只要願意就敢脫光了,只要開心就可以和男人滾床單。現實社會就這樣,大家都成年人了,談戀愛難道永遠都是以禮相待?

也有人因為這個覺得古龍品格不夠,我的天你是多純潔,男歡女愛這是天性,有的人私生活放蕩的不敢想像,那只是小白們沒有見過罷了。

但古龍有很厲害的一點,那就是道德。道德對人的克制,比武力更厲害。丁靈琳和葉開做完之後,她會覺得沒結婚做這種事情總是不太好的。藍蠍子覺得自己成了一個放蕩的女人,總是不能被寬恕的。蕭十一郎和沈璧君相愛,但沈璧君一天是連城璧的妻子,他們就一天克己復禮。李尋歡和林詩音彼此深愛,但往事已去他們就只嘆惘然。這才是人最真實,最值得歌頌的那一面。所以我很不理解為什麼拍電視劇沈璧君永遠是未嫁之身遇見蕭十一郎,這才叫純潔的愛情?是你們在迴避性,迴避欲望!

4、人性光輝。

古龍先生的小說裡,嚴格來說是沒有壞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有自己的選擇。

不是每個人都是武學奇才,不是每個人都有著血海深仇,不是每個人都純潔的像一張白紙。

你見過這樣的主角嗎?瘸子,瞎子,矮胖,中年大叔,妓女····

這些殘缺的人,這些被人嘲笑的人,一樣可以是主角,因為殘缺,他們才真實,就好像真的存在於我們身邊一樣。

花滿樓是個瞎子,卻熱愛生活,感激生命。周婷是個妓女,因為得到尊重,就再也不肯看低自己。傅紅雪是個瘸子,還有羊癲瘋,他的復仇是一場笑話,他在茫然之後重新面對生活。楊凡其貌不揚,但他就是田思思的英雄。

藍蠍子被李尋歡救贖,她聲名狼藉,但李尋歡依舊視她為朋友。活著是,死了也是。燕十三悟出十五劍卻慷慨赴死,這場比賽沒有人輸!

太多太多·····

這些上升到人性層面了,已經不單單是國家民族的事情,也不是個人的恩恩怨怨,而是人之所以為人,在複雜而的環境中,掙扎和矛盾的過程。我們甚至可以在那些人身上找到我們自己,我們等待救贖,也需要自我救贖。

這個層面我覺得我說不清楚,很玄妙了。

5、沒有捷徑。

金老小說總會出現一些江湖奇遇,但總歸是少數吧。丁鵬苦練刀法,傅紅雪刀不離手,阿飛被美色迷惑之後刀法會退步,上官金虹因為太自負而輸掉性命。但可以看到,每個人都在不懈的努力,不懈的鍛鍊,他們不進步,就只能退步,沒有什麼武功秘籍,最好的秘籍就是不斷地提高自己,在每一場戰鬥中積累經驗,才能更好地活下去。這是我最推崇古龍的地方。

歌女的歌,舞者的舞,劍客的劍,文人的筆,只要不死,就不能放棄。

---------------丸---------------

發現自己忘了重點寫友情,但朋友這種不用多說,楚留香胡鐵花、陸小鳳花滿樓、李尋歡阿飛、郭嵩陽遊龍生葉開傅紅雪·········他們的名字,足以說明一切

相關焦點

  • 古龍和金庸誰的小說更好看,誰的小說成就更高?
    古龍和金庸誰的小說更好看,誰的小說成就更高?談到武俠小說時,金庸和古龍總是兩座繞不開的大山,他們開了中國武俠的新紀元,是武俠小說界的泰鬥,古龍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那麼問題來了,一些喜歡比較的人會問這兩人誰才是武俠小說界真正的代表,誰的武俠小說寫得更好,成就更高?金庸和古龍,一個是香港人,一個是臺灣人,金庸比古龍更早寫武俠小說,從1955便開始寫小說,以《書劍恩仇錄》開始一直到1972年的《鹿鼎記》正式封筆。一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 當古龍遇到金庸,誰更牛叉?
    熊耀華的父親年輕時曾寫過武俠小說,他的書房裡有不少武俠作品,熊耀華便是在那時受到啟蒙。 1959年,熊耀華開始以「古龍」為筆名寫武俠小說,沒多久,他的試驗性的第一部武俠小說《蒼穹神劍》出版了。接著,古龍又發表了《孤星傳》《護花鈴》等十餘部小說。
  • 古龍筆下的四大劍神,對金庸筆下的四大劍神,更喜歡誰?
    金庸和古龍是武俠小說的泰山北鬥,在他們的筆下誕生了很多知名的劍客,有的可以封神,對於他們筆下的四大劍神,大家更喜歡誰呢?
  • 金庸與古龍,到底誰更勝一籌?
    以至於等到70年代古龍一統武林之後,生意失敗的司馬翎回頭重寫武俠小說,竟然開始模仿自己這個後輩的風格,寫起了《強人》一類的古龍式武俠。但寫的還沒有古龍那麼好看。可做一嘆。至於各種心靈雞湯的句子,我個人是不喜歡的。偶爾為之則可,但太多太頻,除了年紀比較小的人會覺得「特別有道理」、「很酷」以外,上了些年紀的讀者,難免有些厭煩。
  • 金庸給女人起名時喜歡用單字,古龍喜歡疊字,什麼名字都好聽
    8090後當父母的,出現了各種流行時髦的寶寶名字,武俠迷們根據金庸古龍的小說起名字,如:語嫣慕容瑠若;喜歡詩詞濃縮詩句,如:梅凌寒盈雪等,既有內涵,又高雅從今天開始,我們來學習古龍金庸兩位老師是如何給女孩子取名字的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被稱為「
  • 金庸、古龍和徐皓峰
    劉韌問我武俠小說喜歡誰,我說:令狐衝。2012年,劉韌介紹我和王東輝認識,他說:我和梁寧成為好朋友,因為她喜歡令狐衝。那個沒有網際網路的時候,身邊的人,確實會因為共同喜歡金庸的某本書,某個人,而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去年7月,我陪父母去俄羅斯,從聖彼得堡的涅瓦河上船,行過拉多加湖、白湖、莫斯科波羅的海運河和伏爾加河在莫斯科上岸,全程1750公裡。
  • 金庸比古龍厲害在哪裡
    我印象裡全網武俠迷中金庸粉絲起碼有七成以上,佔壓倒優勢,古龍約兩成,剩下不到一成梁羽生、溫瑞安等去分。雖然同是被主流評論邊緣化的武俠迷,大家理應同仇敵愾、團結對外,但也有內部矛盾,最重大的分歧是金庸和古龍誰更厲害?誰是真正的武林盟主?我記得每次都是古迷率先挑起這個問題,因為金迷從來不認為還有這種問題的存在。
  • 論武俠打鬥,金庸與古龍筆下的招式誰更最接近實戰?
    ,結果卻接不到,因為他是虛招,更厲害的殺招在後面……想像那畫面,不忍直視!後期的金庸逐漸拋棄了這種小孩過家家似的打鬥方式,開始把中國哲學融入到了武俠中,把新派武俠帶入了新境界。黃藥師身不移、手不動,僅僅略微後讓一點點,就把郭靖的手臂卸得脫臼。這裡,哲學已經壓倒武力,在戰鬥中佔了上風。
  • 金庸像杜甫,古龍如李賀
    文/六神磊磊一最近接到一個電影的邀約。要說爛的,也確實爛穿底線,最遺憾的是古大爺自己搞電影公司那幾年拍的片,胡搞瞎搞,還鐵了心要用相好的孫嘉琳當女一號,結果片子質量低劣,票房慘澹,據說古龍甚至要讓黑社會到影院去大砍,不準電影下線。但是我們又喜歡古龍的什麼呢?前不久,編劇史航老師用66元巨款為代價,問了我一個問題,大意是:你最喜歡金庸,那你覺得武俠小說有沒有第二人?他是誰?我說還是古龍。
  • 古龍和金庸
    說到武俠,古龍與金庸是當之無愧的「雙子」宗師。(一)浪子古龍。浪子就是要喝最烈的酒,睡最美的女人,出最快的刀。酒色財氣,快意恩仇。俠者金庸。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大俠也是人,有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二)古龍是浪子。很早就混跡於江湖,醉臥青樓妓院,醒來三教九流。小時候因家庭離異而輟學,後加入黑社會成為「小混混」。
  • 古龍和金庸的區別
    古龍的世界裡沒有英雄,沒有完美人格,不信什麼天長地久。再厲害的人有時也讓人窩火。古龍骨子裡的寂寞,骨子裡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以前開懷暢飲只為消除心中寂寞,現在看到陌上花開也可以醉了,境界又高了一層。」金庸的酒喝下的是兄弟朋友,古龍對酒好像除此外又多了點瘋狂與痴狂。好像不僅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醉去同袍沙場歸」。
  • 莫言能獲得諾貝爾獎,而金庸卻不能,那麼誰的文學造詣更高?
    金庸更偏向於通俗文學,說白了就是消費品,供人消遣娛樂的作品,更能抓住讀者心理。並不是說讀者多就代表作者文學造詣比受眾少的高,當然文無第一,壓根也沒有比來比去的意義。像莫言,賈平凹,路遙,餘華等人的作品更傾向於批判,反思,責問,讀他們的作品更多的是需要去思考,比較有思想深度。
  • 金庸古龍梁羽生,3位武俠宗師的3本冷門小說,誰更勝一籌呢?
    大家都知道,金庸、古龍、梁羽生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三大宗師,代表了武俠小說的最高水平。不過,這三位宗師的水平,誰高誰低,還是有不少爭議的。
  • 古龍比金庸好在哪裡?
    而古龍,我們所推崇的基本都是他成熟期的作品,前期的以垃圾為主,內容麼,反正我感覺有點大同小異,懸疑破案黑幫火併之類的,其中最異類,也最為我推崇的,是《歡樂英雄》。這些比較可能會以說金庸為主,因為古龍其實我讀的不多,但我相信這樣更能顯示出古龍的突破。下面開始。第一個,古龍的世界是混亂然而有序的,金庸的世界是混亂而基本唯暴力的。
  • 金庸給人使命,古龍則給人喜好
    現在大致理解,不是殷素素做不到,是作者不喜歡老去的女人。中年黃蓉沒了性別魅力,只剩下精明算計。而嶽夫人寧中則,褒語是慷慨豪邁,一個正直的共產黨女幹部形象,作者甚至沒有一句對她相貌的描寫。後來,我喜歡古龍。古龍描寫的是一群穩定了的成年人的生活。個性已定,劍術已成,沒什麼更高的目標去追求達成。有酒有肉有朋友,有事做事,無事尋歡。
  • 【悅讀】金庸VS古龍:誰才是武俠界的美食家
    從金庸對菜餚的細緻描繪不難看出,其對美食之道頗有心得。試想如果黃蓉不擅廚藝,怎能為傻小子郭靖從洪七公那兒騙來降龍十八掌絕學。古龍除了好喝酒,似乎對吃也很有研究。在他的隨筆集《笑紅塵》裡,臺北小吃佔據了相當大的篇幅。然而,在金庸和古龍創造的武俠世界中,美食卻各不相同。
  • 你是為什麼喜歡金庸武俠?
    初遇武俠,如獲至寶2018年10月30日,金庸離世。至此,金庸、古龍、梁羽生,中國武俠小說界盡失泰山北鬥。武俠開始淡出人們的視線,更多的人喜歡閱讀的是網文,什麼玄幻,穿越,修仙等小說佔據主導。然而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能讀上一本金庸武俠,是何其快哉的事情。八九十年代的農村,條件是相當落後的,什麼彩電、音響、學習機那都是奢侈品,農村壓根就難見到。
  • 為何古龍給女主起名喜歡用疊字,金庸則偏愛單字,怎麼取都好聽
    金庸和古龍在武俠小說領域的成就是一個時代的泰山北鬥。他們所描繪的武俠世界是每一個人都嚮往的世界,裡面雖有陰謀算計,但也不缺乏情意綿長、光明磊落。而他倆人在女性角色的取名上都各自有著特點,金庸喜歡用單字給女性取名,而古龍喜歡用疊字給女性取名,但都婉轉動聽。
  • 為什麼古龍的男人比金庸的性感
    有沒有人覺得古龍和金庸有個區別——古龍寫的男人,都比金庸的性感一點?楚留香、李尋歡、西門吹雪,要比郭靖、張無忌、段譽甚至楊過都性感?有同感的舉手。看看誰舉手的,都給我打出去。都是叛徒。隨便一試,你們就原形畢露。雖然……我也這麼覺得。
  • 單論取名字的能力,瓊瑤、金庸和古龍誰更強?
    古龍書中就有很多這樣一句金句加一個好名字來襯託出角色形象的段落,類似的還有「白玉京」這個名字,因為《七種兵器》不是古龍的幾個長篇之一(雖然我覺得古龍是短篇寫的比長篇好,當然除了金庸以外大多數作者都是這樣),《長生劍》的篇章很短,主角白玉京也無法給讀者留下類似楚留香那樣深刻的印象,但那句:天上白玉京,五樓十二城,仙人撫我頂,結髮授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