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菜場玩家告訴我們:現在我們真的不會買菜!

2021-03-05 小白不菜

 

  

 

 

 

撰寫:楊陽

版式:鄧尖

有句名言說得好,假如生活虐待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因為它明天還會虐待你。

 

楊姐的一位閨蜜長期身處一種絕望——哪有什麼「說走就走的旅行」,真實的情況是連一場說走就走的下班都不行,更別提去買菜了。注意,這不是996制的沒空買菜,而是「年年996」的沒空買菜!

 

對了,楊姐這位閨蜜,是個極度熱愛菜場、追求好好兒吃飯的社畜。

 

有時候想想,買菜這件事似乎只是財務自由的神仙眷侶們才能享受到的生活,對於自媒體、律師和警察這些職業——特別是那些一家都是自媒體、律師和警察的家庭來說,還真的不是一種正常日子。

 

「網上買菜?可拉倒吧!」

 

這是我閨蜜對上網買菜的一貫態度,她能做的最多是在各個花裡胡哨的買菜平臺看著各種新鮮蔬果圖過癮。然後再跟悲慘的現實硬剛——鍋裡有米,灶臺沒菜。

 

存疑

 

直到近兩天,我閨蜜刷微博時看到一個小熱搜:一個菜場買手的自我修養,配圖是密密麻麻的手寫課程表,共2天,10堂課,講的都是進貨、商品管理、運營等等內容。

商家小陳做的課程任務表

 

說實在的,她的內心顯然是抗拒的,因為她給我發的每個連結後面都發自內心地敲下了強烈Diss的評語——「都是騙人的」。

 

她的疑慮主要有幾點:

 

1,沒有那麼多西紅柿讓她挑;2,菜不夠新鮮;3,不夠便宜;4,菜長得不夠帥;5,賣菜的沒法回答她的各種懸疑問題,例如這菜是不是轉基因,西紅柿有沒有被人摸過,摸過了幾次……?

 

我以為她肯定想想就過去了,但僅僅兩天過去,她就像換了一個智商似的——當然體重還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開始反向安慰周圍的我們。

 

她的理由很簡單:

 

首先,會有越來越多的商家去手機上賣菜,如果不習慣手機端買,未來可能就沒菜可吃(是的,尤其是北京,楊姐家樓下的賣菜小市場已經被清理乾淨了,買菜只能去2.3公裡以外的永輝)。

 

其次,原來菜場資深玩家們都在拼命研習各種「上網」大法。比如美團閃購,喊人一起賣菜不說,還通過閃購商學院輸出各種行業分析和理論知識。

 

據說,他們還在美團商家後臺系統開設了入口,商家登陸商家後臺,點擊閃購商學院,就可以了解課程內容並報名後續課程和活動。

 

換句話說,當我們這些996和死肥宅們的購物需求從「外賣訂餐」延伸到「外賣買一切」時,本地生活零售電商也開啟了把我們送上更「懶」一層臺階的加速跑。

 

而且這種趨勢正愈演愈烈。

菜場要鬧革命

 

有人說,菜場線上化的市場規模超百億,甚至可達400億。

 

如此大的市場規模誘惑下,一個不用出家門就可以吃到菜以及下班到家就能拿到菜的「萬物到家時代」正在由那些原來就在我們身邊的賣菜攤主推動前行。

 

看看這些菜場玩家幹勁十足的樣子,說實話,這是不是像極了「愛情」。

 

不過,話說回來,這倒是很符合美團老大王興上周於烏鎮再提的「供給側數位化」——只不過,現在王興要做的已經不僅僅是外賣這個環節,他要解決的是,每個人、每個家庭一日三餐的菜品數位化採購問題。

 

如果說以前美團上590萬商戶已經支撐了4.2億用戶的「下館子」需求,那麼這個買菜的閃購,其實就是要解決996和死肥宅們的蔬菜採購「痛點」。

 

從新學習賣菜

  

不過看起來王興是給自己惹了個更大的「麻煩」。菜場可不比飯館,後者雖然多,但飯館好歹也是個小實體B,而菜場就不一樣了,不僅小,而且不計其數,大多數也算是個人C,就算是運營很多攤主的菜場代運營,也是相對微型的存在。這些菜場玩家如果能夠真的藉助科技力量,將生鮮菜品送到家,那豈不是相當於美團又搭建了一個菜場的C2C生鮮零售平臺麼。

 

當然,還是要允許美團有夢想的——從微博上的流圖我們也能看出來,菜場玩家們興致還是很高的,他們現在已經可以使用代運營管理系統來節約人力,通過大數據系統來分析供給和需求,解決選址等問題;個體從業者也可以調取數據定期分析訂單和用戶增長情況,使用數據看板了解各個菜市場經營及覆蓋情況、精準地推。

 

然後呢,接下來就看購買方了吧。像楊姐閨蜜那樣的,是不是就會越來越愛在家做飯,然後越吃越胖了?

 

淪陷

 

是的,正如我的預測,北京嚴重降溫的這兩天,終於閨蜜喪到了極點,忍無可忍點了個黃瓜、西紅柿之後(這種點法顯然差錯率最小,且她會做的四個菜,拍黃瓜、糖拌西紅柿、西紅柿炒雞蛋、土豆絲炒西紅柿中,西紅柿的出鏡概率最高,浪費率低),旋即驚為天人,之後天天買頓頓買,且酷愛寫評論,成為各個菜場運營方口中的「網紅」。

 

不是有句話麼,「搞大人家肚子我不會,把自己肚子搞的越來越大倒是還蠻在行的。」我的閨蜜正是屬於這種情況。

 

當她對外賣平臺買菜這件事,從嚴重懷疑到重度依賴,她的技能也已經嚴重突破了西紅柿和黃瓜的限制,不僅買菜,還買其他的各種生鮮、肉果、日用品、藥品.乃至所有她能想到的一切。

 

想想看,過去下班後還要在去菜市場買菜這件事上花一個小時才回家做飯的主婦們,現在上班背著老闆就能把這事搞定,到家只要直接洗菜做熟就可以吃到肚子裡,是不是其實也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

 

 

 

越來越多的選擇,你能不買麼,做了越來越多的美食,你能忍心浪費麼?

 

沒錯,自從學會網上買菜,我的閨蜜在生鮮零售平臺上已經開始搜5XL的一切……腦補一下那場面,真是瞬間令人能激動得落淚。

 

是的,過去數年裡,外賣模式把傳統線下餐廳搬到了線上,但在未來數年中,美團閃購則是希望能幫傳統菜攤、菜市場代運營等等,把傳統菜市場搬到網際網路上——如果說美團是在革傳統生鮮渠道的命,不如說是搶佔生鮮零售電商下半場的領先身位。當然,傳統菜場也必然面臨技術驅動和消費方式改變帶來的轉型,只是美團希望加快這個速度。

 

網上說,美團大學在一周前剛剛成立,他們提出了「十年千校1億人」的目標,閃購商學院則是首批開展培訓的學院之一。

 

可是,儘管這個數字貌似已經開始挑戰藍翔,但是肯定閃購的增長曲線會更「靚麗」。畢竟到目前為止菜市場業態線上化率僅有0.03%,隨著消費者「萬物到家」購物習慣的養成、大量資本入局,以及宏觀政策支持等大趨勢,可以合理預測,「未來幾年菜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期,線上整體規模有望達到100億以上。」當然,這句話不是楊姐說的啊,是閃購經營分析部總監許榮聰說的。

 

那麼,親愛滴菜心們,許榮聰說的你們信不?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因為有三個原因是無法找到更合理的解決方案的:第一個是節約時間,第二個是方便犯懶,第三個是當犯懶成了習慣……看看外賣就知道了,在把我們變懶的道路上商家從來都是不遺餘力的。

 

而我的閨蜜,已經深陷手機買菜不能自拔——以前,儘管天並沒有降大任於我的閨蜜,卻照樣在苦她的心智、勞她的筋骨、餓她的體膚。每每忙到深夜無法自拔的時候她都在想:照這樣下去,肯定能幫國家減輕養老金短缺的負擔。但是現在,她感覺自己的計劃肯定要失敗了,因為每天她都可以在上班的時候就下好單,完全沒有理由再替國家節約養老金。

 

唉,一切看起來都是命——女人的一生,就是小時候淘氣,長大了淘寶,工作了淘金,結婚了淘米,老了,淘汰。

 

現在,又多了一個:淘菜!

【小白不菜】微信號:xiaobaibucai521您可以在百度百家、今日頭條、QQ公眾帳號、騰訊新聞客戶端、網易新聞客戶端、網易雲閱讀、雪球、百度號……等11個平臺同時閱讀



 

相關焦點

  • 宅在家就能逛好菜場,自提新買菜技能你GET到了麼?
    宅在家就能逛菜場:多家網際網路大鱷布局線上菜場住在福潤社區的曹師傅告訴記者,春節過後,菜價非常高昂,5元一斤的上海青、40元左右一斤的豬肉……不僅貴,而且相對密閉的菜場是否安全都是他擔憂的,最擔憂的是,這些菜都被挑挑揀揀,「人們都去觸碰,會不安全吧」?
  • 貴陽社區生鮮菜場被網際網路大鱷搶佔,線上線下買菜你咋選?
    如今,社區菜場生鮮團購已成為不少市民買菜的新方式,在其背後,各個網際網路電商企業也紛紛出動,以注資或入股的方式搶佔各個社區生鮮菜場。然而,另一邊,線下實體超市同樣也在不斷推出便民的優選服務和優惠的購物價格,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買菜環節,市民有了種類繁多的選擇。
  • 全國網際網路大鱷搶佔貴陽社區生鮮菜場,線上or線下買菜,你咋選?
    如今,社區菜場生鮮團購已成為不少市民買菜的新方式,在其背後,各個網際網路電商企業也紛紛出動,以注資或入股的方式搶佔各個社區生鮮菜場。然而,另一邊,線下實體超市同樣也在不斷推出便民的優選服務和優惠的購物價格,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買菜環節,市民有了種類繁多的選擇。
  • 在武漢,我們自發為獨居老人買菜送菜
    武漢封閉社區以來,買菜做飯成了許多獨居老人面臨的難題。他們不會用手機團購,兒女也不在身邊。26歲的武漢人小魚(化名)和志願者在社交媒體上發起「尋找武漢市內無法取菜的獨居老人」活動,貼出上述海報。3月5日,小魚告訴澎湃新聞,活動發起後至3月5 日凌晨,他們的微信上一共通過了1434位好友申請,除去無效信息,大概有四分之三屬於老人或家屬求助。
  • 「老網紅」科巷菜場再次改造升級,歸來後是菜場更是生活街區
    現場探訪:菜場外部已裝上腳手架,仍有一樓沿街店鋪開門8月31日下午,記者在科巷菜場看到,菜場的正門已封閉,一樓和二樓的牆面四周搭起了腳手架,並包裹著綠網,正在現場施工的王師傅告訴交匯點記者儘管科巷菜場主體正在重改中,也沒能澆滅「吃貨」的熱情。「我們在抖音上看到科巷這些好吃的店,專門到這個網紅菜場來看看。」不少年輕女孩慕名而來,排隊買到紅豆酒釀,還要舉著酒釀拍美美的圖片和視頻,發到各類平臺打卡後,才開始品嘗食物的味道。未來怎麼改?
  • 「奶爸」霍啟剛現身菜場買菜,動作嫻熟毫無架子!郭晶晶有口福了
    霍啟剛,自從和郭晶晶結婚之後,似乎已然被晶晶同化成「凡人」了,在霍啟剛身上我們完全看不到豪門公子哥特有的氣息了。反而時常在一些平民化場所看到這位身家幾百億的霍啟剛,他的一日三餐跟我們普通人亦是一樣。故而,霍啟剛一度被網友們贊其為豪門中的一股清流。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蘇州:老舊菜場變身「網紅市集」 提檔...
    「幾十年了,我一直在這個菜場買菜;女兒小時候,我騎自行車帶著她一起買菜;現在,外孫女都有了,我也帶她來,她最喜歡吃這裡的茨菰片。」住在彩香新村的居民陳翠芬告訴記者,彩香一村菜場開了30多年了,附近的居民早已習慣了在這裡買菜,「之前傳言說要關門,我們急死了。儘管現在手機買菜也便當,但是終歸沒有自己挑挑揀揀來得踏實。」
  • baby楊穎菜場買菜,白T配短褲妝容精緻,這顏值這氣質真絕了
    導讀:Angelababy菜場買菜,白T配短褲妝容精緻,這顏值這氣質真絕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Angelababy菜場買菜,白T配短褲妝容精緻,這顏值這氣質真絕了!
  • 中國首家「智慧菜場」亮相 智能電子秤將啟用
    昨日,支付寶官方正式宣布中國首個「智慧菜場」正式亮相溫州狀元農貿市場的消息,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刷屏。  全場覆蓋免費的wifi、37個高清攝像頭,即將全面啟用的智能電子秤和支付寶掃碼支付……全新改造後的龍灣狀元農貿市場,智慧和時尚程度讓人驚嘆,被網友評為「中國最牛菜場」。據悉,未來買菜還能領到補貼和折扣。
  • 阿里造最聰明菜場:「土豆西施」直播賣全國,小攤小販有了新生意
    「周邊居民看到我們的直播,才知道菜場裡有這個直播間,還會特地來我們現場看」。這位工作人員介紹,現在每天會有不少居民在直播間下單。據了解,目前,菜場直播間是專業直播團隊在做,而未來,菜場攤主們都可以自己來做直播。「以後我們還會推出蔬菜水果基地人員與主播場景切換,同時直播。
  • 小蔥價格破7元,杭州有菜場:一次性買菜...
    12月26日上午,杭州姜女士去濱江偉業路一家菜場買了3塊5一把青菜,照常問攤主附送點小蔥,卻被拒絕了:「現在一次性買菜低於5塊就不送蔥了。」一問才知道,蔥價已經達到了每斤7元,攤主說實在「送不起」了。這下,姜女士回憶起來,就在幾天前,她在叮咚買菜下單,原本會送將近一把小蔥,這幾次都只送了兩根。「真的只有兩根。」猝不及防,連蔥都要吃不起了嗎?現在小蔥的價格真的比好多蔬菜都要貴了?這是為什麼?
  • 拼多多買菜「全額返現」的新手紅包是真的嗎?我們來看一下!
    現在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商家都盯上了街邊的小商小販,繼先前的支付大戰之後,他們這次打起了我們手中「菜籃子」的主意。無論他們招數怎麼出新,無非就是先燒錢搶佔用戶,後期再選擇盈利的方法。我最早接觸的是滴滴的「橙心優選」,但是無奈我們這地方實在偏僻,距離我們家最近的取貨門店也得幾十公裡的距離。後來選擇了「貨品齊全」的平臺——並夕,噢不拼多多。因為有這裡有2020年的土豪必備蔬菜——山東大蔥!
  • 蘇寧菜場上線「菜場食驗室」頻道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日前,蘇寧小店APP的蘇寧菜場新上線「菜場食驗室」頻道,內設精選、私房菜、快手菜、秋冬進補等12個菜餚分類,配有製作難度、菜品點評、所需用料等信息,以視頻+圖文形式解析烹飪步驟,還有「一鍵」選購食材功能。   蘇寧菜場上線「菜場食驗室」的背後用意也不難理解,就是進一步「討好」平臺的用戶。事實上,生鮮電商的主要用戶就是80後和90後。
  • 從南京科巷菜場看困境與期待:稅費減免雪中送炭
    「正常年份,刨去家庭開支、小孩上學費用和我們夫妻兩人的養老保險,還能淨掙個七八萬元,日子很有奔頭。」熟食店店主孫慧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今年直到4月15日才重新開始營業,目前仍處於止損階段。1999年,孫慧一家搬到科巷菜場做起小店生意。春夏賣點涼皮,到了秋冬季節,門頭牌子一換,小店就成了糖炒慄子專賣鋪。
  • 蘇州網紅菜場——雙塔市場
    不少前來買菜的叔叔阿姨們也表示:「價格沒變,變乾淨了,很喜歡現在的雙塔菜場」南側沿街的地方,原先呈長條狀分布的雜貨店、鑰匙鋪、裁縫鋪等生活服務店鋪現在以疊加排列的方式聚集到了西側。雙塔菜場讓我們平日繁重的生活顯得更有親切感和煙火氣,也似乎抓住了菜市場之「魂」。
  • 好吃|如果你也愛逛菜場
    沈從文說鄉間的菜場,「那一派空氣,一陣聲音,一分顏色,都能夠使我們覺得滿意!我們用各樣官能吃了那麼多東西,即使不用口來吃喝,也很夠了。」可見在菜場走上一圈極易生出一種飽足的幸福感。逛菜場也是快速融入當地生活的一種方式。在異鄉差旅時,我喜歡在兩個時間走進菜場,一個是清晨時分去趕早市,順便能吃個地道的早餐。
  • 做了20年菜的寧波阿姨不會剖魚剝蝦仁?被菜場寵的唄
    在南方買菜,買雞爪幫你剪指甲;買雞腿給你剔骨;魚不但能刨鱗片,還能幫你切片……這個「南方菜場」是在廣東,那麼,寧波菜市場的服務怎麼樣呢?我們的美食達人謝阿姨說:「我家裡燒菜20多年,也不會剖魚,不會剝蝦仁。我的廚藝是菜市場學的呢。」
  • 唐嫣菜場賣菜,被熊孩子叫阿姨,唐嫣五字回應立顯高情商!
    現在的明星真人秀節目真的是越來越多了,有親子的,益智的,還有美食的等等,總之就是各種真人秀。稍微有點名氣的當紅明星都會來參加明星真人秀節目。唐嫣出道至今飾演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影視劇作品,像《仙劍奇俠傳》、《何以笙簫默》、《錦繡未央》等等,作為當紅花旦的唐嫣自然也會參加明星真人秀節目。
  • 菜場,沒有!超市,沒有!滬上3個小區4000戶居民,苦透苦透……
    買菜來回車程竟要1個多小時家住大名城紫金九號的陳先生反映:德淳路有三個大型居民小區,但周圍沒有超市、菜場等配套設施,嚴重影響了4000多戶居民的日常生活。新民晚報記者來到現場後發現,紫金九號小區旁是上海民辦啟能東方外國語學校和東方幼兒園,對面是小區二期工程項目。在小區門口,記者打開手機導航App,搜索周邊最近的菜場。
  • 買菜就像逛「景點」!萍鄉東門智慧農貿市場獲贊無數,你去過嗎?
    近些年,萍鄉有不少農貿市場都完成了升級改造你腦海裡能想到的畫面是換新姿、亮美顏、展智慧小編告訴你還不止這些農貿市場是最具城市「煙火氣」的一角,居家過日子,家庭主婦、主夫們少不了和菜市場打交道,家住安源區鳳凰街東門甘家巷2號的「資深」家庭主婦秦靜最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