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城邦同波斯帝國的千古恩怨——雅典的輝煌時刻,馬拉松戰役

2021-01-11 騰訊網

公元前五世紀的波斯帝國是世界上領土最遼闊的國家,數十萬波斯大軍控制著4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和幾千萬的人口,而希臘只有波斯帝國一個省份的規模,而且還分裂為上百個小城邦。

公元前491年,波斯國王大流士派出使者向希臘人所要兩樣東西,水和土。為什麼要讓希臘人上交水和土呢?只要上交了水和土,就表示希臘向波斯帝國臣服。面對強大的波斯帝國,希臘有兩個城邦表示決不臣服:我們寧願和波斯帝國戰鬥到底也要捍衛自由!在雅典,波斯使者被拋入了大海;在斯巴達,波斯的使者被扔進了深井。這些希臘人說:「那裡有水和土,你自己去取吧!」消息傳到波斯之後,國王大流士震怒不已,馬上派出能徵善戰的達提斯統率三萬多大軍,乘坐700多艘戰船,出發遠徵希臘。

達提斯是個很有心計且富有謀略的統帥,他並沒有從海路直接去進攻城池堅固的雅典城,而是命令波斯大軍的戰船在雅典城東北四十多公裡處的馬拉松平原登陸。他這樣做無非是想迫使雅典人做出選擇:要麼據守城池,要麼出城應戰!如果雅典人堅守不出,則波斯大軍的物資和後援就會源源不斷地被運送過來,到時候就可以從容不迫地兵臨城下,這樣雅典人只能坐以待斃。如果雅典人選擇出戰,那麼他們就不得不長途跋涉四十多公裡,到達達提斯所指定的戰場打一場波斯人擅長的陸地戰,而此時此刻的波斯陸軍,裝備精良,所向無敵!他們創造的步兵配合騎兵交替作戰的戰法在當時的大陸上也是所向披靡,馬拉松地形寬闊,非常適合波斯陸軍的作戰方法!

雅典的軍事體系很奇怪,一個城邦國家還被劃分成十個部族,每個部族每年選舉出一個將領,然後十個將領混在一起指揮部隊。雖然也有首席將軍,但只是名義上的最高指揮,真打起仗來,十個將領輪流指揮,每人負責一天。面對來勢洶洶的波斯大軍,對是否迎戰,雅典的十位將軍意見出現了分歧。主和派認為,雅典根本難以和波斯相匹敵,一旦戰敗,必將導致城毀人亡,因此主張求和。但曾經參加過反對波斯起義的雅典將軍米提亞德卻堅決主張迎戰波斯軍隊。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數量相當,最後無法決斷,只好讓雅典的執政官來決定。執政官卡裡馬卡斯則傾向於和波斯抗爭到底,於是主戰派佔據了上風。而且這一次並沒有採取輪流負責制,堅決主戰的米提亞德被任命為對波斯作戰的全權指揮官。

處境險惡的雅典一面準備應戰,一面向斯巴達求助。出乎意料的是,斯巴達人拒絕出兵援助,理由是斯巴達人現在不能出兵,並不是因為需要時間來動員軍隊,而是在斯巴達有一個古老的禁忌:從卡爾涅亞節到月圓之夜的這段時間內,斯巴達不可以出兵國外。對於恪守傳統中的斯巴達人來說,禁忌就是禁忌,沒有什麼可商量的。他們答覆等到月圓之時,將馬上出兵奔赴雅典。

雅典人得到消息後知道尋求外援幫助已經沒有希望了,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夠保衛國家。全體雅典人民都被動員起來,甚至把奴隸也編入了軍隊,在米提亞德的領導下,一萬兩千人的雅典軍隊火速趕往馬拉松平原,準備和波斯軍隊決戰。

由於兩軍人數懸殊,要想取勝的話只能智取。米提亞德對于波斯軍隊的戰法非常熟悉,針對波斯軍善於平地作戰和慣用中央突破的特點,米奇亞德採取了正面佯攻,兩翼夾擊的戰術。把實力雄厚的雅典軍重甲步兵配置在兩翼,中央兵力則比較薄弱,作戰的時候以中央陣線兵力首先出擊,引誘波斯軍進行反擊,然後且戰且退。當誘敵深入後,重甲步兵在從兩翼進行夾擊,從而達到一舉擊潰敵人的目的。

九月的一天,這場名垂千古的戰鬥終於開始了。雅典和波斯雙方排兵布陣完畢,雙方對峙了兩個多小時。由於馬拉松平原越往東越寬廣,雅典軍隊如果主動進攻波斯陣營,兩翼就會失去地形的保護,米提亞德非常明智地選擇按兵不動。波斯人終於失去了耐心,開始向雅典陣地發起攻擊。雅典中央的士兵在接戰後不久就一路撤退,慢慢將波斯軍隊引入已經埋伏好伏兵的斜坡區域。不知真相的波斯軍隊一路追擊,當走到山坡時,突然躲在斜坡山包後面的雅典重甲步兵如潮水般衝了下來,從兩側發起攻擊,受到夾擊的波斯軍隊出現慌亂;同時假裝撤退的雅典部隊也開始反身攻擊,雅典軍隊從三個方向向波斯軍隊衝殺過來。

波斯軍隊陷入三面受攻的狀態中,而且戰線又拉得過長,一時之間首尾難以相顧,原本一心想追趕雅典軍隊,卻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打個措手不及,幾萬士兵處於雅典士兵的包圍圈中,一時不知道向什麼方向出擊。亂作一團的波斯軍隊成了雅典軍隊弓箭和標槍的攻擊目標,不得不一邊招架,一邊向海邊逃竄。

兵敗如山倒的波斯軍隊全線崩潰,主帥達提斯眼看大勢已去,只好下令撤退。波斯士兵放棄陣地,拼命逃向停泊在海邊的戰艦,雅典軍隊隨後緊追。雅典軍隊追到海邊後,開始分散開來攻擊波斯陸軍,攻擊那些岸邊的戰艦,企圖將它們付之一炬。波斯士兵在逃生欲望的驅使下拼命反抗,雅典人在這次戰役中的傷亡大多發生在這裡,包括雅典軍中長官卡利馬什,以及十位將軍中的兩位都在這個地方英勇犧牲。波斯人在損失八艘戰艦後,大部隊得以安全撤離。此役波斯軍隊共陣亡6300多人,而雅典軍隊陣亡不到200人。

為了把勝利喜訊迅速告訴雅典人,米提亞德將軍派士兵斐裡庇第斯去完成任務。當斐裡庇第斯以最快速度從馬拉松跑到雅典中央廣場,對著盼望的人們說了一聲:「大家歡樂吧,我們勝利了!」之後就倒在地上,犧牲了。為了紀念馬拉松戰役的勝利和斐裡庇第斯,在雅典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增加了馬拉松賽跑項目。

這場馬拉松之戰是西方歷史上較早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這場勝利提高了希臘人的鬥志和士氣,使以前臣服于波斯的一些希臘城邦也受到鼓舞,趁機紛紛宣布獨立,巴比倫、埃及以及其他一些被波斯軍隊奴役的地區也同時爆發了起義。這次戰役的影響,正如英國著名軍事家富勒將軍所說的那樣:「是歐洲出生時的啼哭聲!」

馬拉松大戰後,雅典在希臘半島威名遠揚,就此成為了希臘城邦聯盟的盟主。

相關焦點

  • 強大的波斯帝國為何敗在希臘小城邦之手?
    公元前六世紀初發生的一件小事終於給了波斯遠徵希臘的藉口。公元前500年,小亞細亞沿岸的米力都聯合愛奧尼亞的希臘城邦起來推翻波斯人在小亞細亞沿岸希臘城邦的統治。在希臘城邦反抗波斯人統治的起義中,雅典城邦曾經給起義者提供過武力支持。大流士一世以此為理由遠徵希臘本土,但是他卻忽略了遠徵希臘的自然環境。
  • 兩種文明的碰撞,以弱勝強的馬拉松戰役,看遠古希臘人的戰爭智慧
    馬拉松戰役是希波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是西方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列之一,標誌著單槍匹馬式的結束和重甲方陣戰術的開始,在世界軍事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馬拉松戰役同時也是波斯中央集權與雅典民主政治統領下不同文明制度的碰撞,戰爭前的形勢看起來雅典似乎沒有多大勝算,但在希臘人卓越的軍事指揮下,雅典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大大鼓舞了希臘各邦的抵抗鬥志。
  • 希臘城邦狗血事件,當英雄斯巴達變成狗熊
    喜歡看西方戰爭史的人一定知道世界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溫泉關戰役」,作為波希(波斯VS希臘城邦聯盟)的重要轉折點,斯巴達人用著300勇士在狹隘的溫泉關以一擋百
  • 兩位統治者發動,一度控制大半領土,波斯最終還是沒能打下希臘
    就像希臘和波斯帝國之間那一系列的戰爭,最初起因僅僅是波斯帝國單純的想要向西擴張,攻打希臘。在這一系列的戰爭中波斯帝國和希臘各城邦之間均有輸有贏,並且雙方的矛盾也在各有輸贏的情況下越積越深,最終戰爭愈演愈烈。在這次衝突中,波斯曾先後兩次入侵希臘城邦,最終希臘人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保全了自己的國家和文明。
  • 從提洛同盟到雅典帝國——《伯羅奔尼撒戰爭》第二講
    從提洛同盟到雅典帝國活動時間: 2016年5月14日(周六)19:00-21:00課程地點: 北京市海澱區五道口706青年空間(詳細地址下文附有地圖)簡介: 從希波戰爭開始闡述提洛同盟的建立,概要介紹馬拉松戰役、薩拉米斯海戰、普拉提亞之戰、卡列米戰役,以地米斯託克利、客蒙、伯利克裡三位政治-軍事人物為敘述樞紐,講述雅典如何從愛奧尼亞城邦所共舉的為保護希臘人免受波斯人奴役的
  • 希波戰爭對希臘與波斯造成了什麼影響?
    希波戰爭是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半個世紀中希臘與波斯帝國接連不斷的戰爭。最後以希臘成功抵抗波斯帝國的入侵而宣告結束。戰爭的過程可以說是可圈可點,希臘世界在面對強大的波斯帝國的過程中,發生了許多經典會戰,然而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並非希波戰爭中的戰役和他的戰爭史。
  • 西方版「抗美援朝」:一場戰爭成就了一個帝國,也終結了一個帝國!
    我國主權受到嚴重挑釁,是可忍孰不可忍,毅然發兵抵抗美帝入侵,一場關乎新中國生死存亡的抗美援朝戰爭打響了。我國打贏了韓戰,然後有了未來幾十年的和平發展環境。在西方歷史上,古希臘和波斯也打過一場戰爭,古希臘打贏了,奠定了之後100多年的和平發展環境,而波斯帝國從此一蹶不振。希臘半島沿海多山,農業發達,商業興盛,島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許多城邦。各城邦相互獨立,相當於一個個國家。
  • 解讀溫泉關戰役 -- 希臘史上最著名的戰爭
    伊朗古稱波斯,公元前400至500年是波斯帝國的興盛期,其後曾與希臘各城邦及亞歷山大大帝爆發戰事。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90年,波斯軍隊兩徵希臘均遭失敗。新即位的國王薛西斯一世繼承先王遺志,積極擴軍準備更大規模的遠徵。
  • 世界戰爭史探秘:以少勝多經典案例,馬拉松戰役為何會逆轉?
    馬拉松在古希臘首都雅典,東北方向42公裡的愛琴海邊。如果沒有公元前490年的那場希波戰爭,相信馬拉松依然會是一個不起眼的地名。不過,歷史發展總是充滿了巧合,在大約2500多年前的一個早晨,強大的波斯帝國開始了對雅典的進攻。或許這一切都來的那麼突然,但又是那樣順理成章。畢竟一個想要稱霸歐洲的國家,怎麼可能放過積貧積弱的希臘!
  • 馬拉松第一人,英雄的菲迪皮德斯為什麼竭力奔跑?
    跑馬熱潮中的跑者們轉戰各地,盡情享受跑馬的快樂,但很少人真正關心馬拉松比賽本身及意義,如此長距離的奔跑為什麼給人能夠帶來豐富美好的精神體驗?回到歷史中去,也許能夠找到一些答案。01 一場戰役,一位英雄雅典步兵與波斯軍隊對壘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雅典,經歷過梭倫改革以及長時間民主政治鞏固,成為希臘最強大的城邦。
  • 馬拉松之戰:希臘人是如何以付出192人的代價,殲敵6400人的?
    波斯戰火波斯王的宮廷早在伊奧尼亞希臘人的大起義之前,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就開始向西方野望,在陸續擊敗米底、呂底亞、新巴比倫、埃及等對手之後,他渴望將帝國的疆土推廣到遙遠的愛琴海。古風時代末期的雅典城伊奧尼亞起義被平定後,由於公開派兵增援起義者,雅典和埃雷特裡亞成為了需要帝國軍隊懲戒的對象。
  • 斯巴達人叫你過來學習——斯巴達和雅典的教育史
    要說清楚這事那可就說來話長了首先斯巴達和雅典都是古希臘的城邦之一但是這樣兩個「城邦」也有相互合作的時候那就是「波西戰爭」當時的波斯是古西亞的強大帝國(波斯帝國國王薛西斯出自電影《斯巴達 當然最後的結果就是希臘的人民打退了波斯帝國但是斯巴達和雅典也結下了梁子
  • 希羅多德歷史:一部披著希臘史詩外衣的波斯大國崛起
    緊接著,波斯帝國以宏大的氣魄興建帝國工程,修建皇家大道,鎮壓多次內亂。並且出徵斯基泰和色雷斯的土地。但是世界依舊在變化,命運不會永遠垂青波斯人。是新崛起的希臘城邦,為波斯帝國帶去了命運的打擊。其中,希羅多德將自然地理對於帝國擴張極限的認識,和他的歷史哲學結合起來。
  • 希臘史13:古希臘歷史時間軸與大事年表,簡說古希臘歷史
    公元前546年,波斯帝國消滅了呂底亞,並乘機進攻位於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其首個目標為愛奧尼亞地區的各個希臘城邦,愛奧尼亞地區的經濟甚為發達,其政治亦為較先進的民主制。公元前513年,國王大流士一世進一步控制了黑海海峽和色雷斯一帶,直接威脅到希臘半島諸城邦的安全與利益。公元前500年,愛奧尼亞諸城邦不願接受波斯通知,於是便以米利都為首,進行抵抗波斯的運動。
  • 斯巴達三百勇士的神話謎團:溫泉關戰役究竟是怎麼回事?
    仔細考究波斯入侵希臘的歷次戰役,馬拉松之戰波斯人被雅典人以少勝多,普拉提亞戰役中波斯人遭到希臘聯軍殲滅性打擊,以薩拉米斯戰役為代表的歷次重要海戰波斯人更是盡皆慘敗。惟有溫泉關戰役,波斯人無論在戰術上還是戰略上,都獲得了完美的勝利,堪稱兩次入侵希臘本土的戰爭中為數不多的亮點。
  • 你知道為什麼馬拉松比賽長度不是整數嗎?
    希臘、波斯疆域圖與希臘只相隔著一個愛琴海的波斯原是西亞的一個小國,通過長期的徵戰,到大流土統治時期,已經成為古代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國的大帝國。希臘波斯(色雷斯和黑海在波斯北面)公元前546年,波斯帝國開始向希臘愛奧尼亞地區發起進攻,藉口愛奧尼亞地區各城邦不同意將民主制改為君主制向其宣戰
  • 當東方式波斯軍隊遭遇希臘式重裝步兵丨決定生死的普拉提亞戰役
    規模龐大的波斯海、陸聯軍向希臘而來。波斯帝國為了西侵掠地,便以雅典為主戰場,與希臘城邦之間展開了一場曠時持久的戰爭。公元前479年,雙方在普拉提亞打響的陸上戰爭將是一場決定性的戰役。這是一場困難重重、混亂不堪的夜間行軍,在他的一些軍官看來這與士氣盡喪的撤軍無異,其中希臘軍隊的各個部隊被孤立,彼此之間失去了聯繫。第二天,馬爾多尼斯發現希臘軍陷入了一片混亂,然而他卻大大高估了敵人的困境。他被這樣一種想法鼓勵著:希臘的各個城邦和聯軍各部即將爆發內訌並拋棄對方。事實上,他已經費盡心機,通過精明的外交手段和陰謀詭計來促使這一目標變為現實。
  • 修昔底德陷阱:強國爭霸模式下,伯羅奔尼撒戰爭與希臘城邦的衰落
    面對波斯的入侵,雅典與斯巴達雖然在表面達成了結盟,但是在背後存在著相當大的利益衝突。公元前432年,雅典向科林斯發兵,作為科林斯所在的伯羅奔尼撒聯盟盟主的斯巴達因此向雅典宣戰。伯羅奔尼撒戰爭波及了幾乎全部的希臘城邦。
  • 馬拉松大戰表示:希臘方陣贏得不容易
    這次較量以波斯的慘敗與希臘的勝利告終,戰後的雅典一躍成為名副其實的雅典帝國,在這場較量中雙方的第一次大規模較量就是馬拉松之戰,關於此戰,一般說法都是希臘方陣大勝缺乏近戰能力的波斯步兵和騎兵,描述口吻真有點類似打遊戲,好像希臘方陣推過去,波斯人就都死了。那麼此戰的細節到底是怎麼回事?
  • 薛西斯一世:憑血統上位的波斯皇帝,火燒雅典擊敗斯巴達三百勇士
    ——而希臘方面之所以詳細記載薛西斯一世這個外族統治者,是因為後者曾竭力試圖將希臘併入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早些時候曾試圖奪取希臘,但在馬拉松戰役中失敗,在愛奧尼亞起義期間,波斯首都薩迪斯被洗劫一空。雖然後來在薩拉米斯海戰中,希臘人在特米斯託克利斯(Θεμιστοκλ)的領導下取得了勝利,但在此期間,薛西斯一世率軍洗劫了雅典,並焚燒了雅典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