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社會時期,歐洲各國發動對外的侵略戰爭可能是為了為本國謀取一定的利益,幫助本國的近代化進程,發展資本主義所需的資本積累;但是在古代社會時期,戰爭可能就只是單純的我想打你。就像希臘和波斯帝國之間那一系列的戰爭,最初起因僅僅是波斯帝國單純的想要向西擴張,攻打希臘。
在這一系列的戰爭中波斯帝國和希臘各城邦之間均有輸有贏,並且雙方的矛盾也在各有輸贏的情況下越積越深,最終戰爭愈演愈烈。在這次衝突中,波斯曾先後兩次入侵希臘城邦,最終希臘人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保全了自己的國家和文明。希波戰爭中誕生了很多世界歷史上非常重要且著名的戰役:馬拉松、塞莫皮萊、薩拉米斯和普拉提亞,所有這些都成為了傳奇。
一、 大流士王發動的馬拉松戰役
波斯在大流士統治下成為了一個領土龐大的大帝國,公元前6世紀到5世紀時已經擴張到歐洲大陸,並在公元前5世紀初徵服了色雷斯、愛奧尼亞和馬其頓。接下來大流士王所圖的便是雅典和希臘其餘地區。公元前491年大流士派出使臣去呼籲希臘臣服于波斯的統治。但是希臘人在嚴詞拒絕了波斯使節無力的要求之後,處決了使節。希臘人的行為使得大流士王大為惱火,雙方的戰爭一觸即發。
雙方在這次衝突中的第一次非常重要的交鋒是在馬拉松平原完成的,在這次交鋒中,希臘人靠著自身強大的軍事紀律和優良裝備完成了以少勝多的逆襲。希臘軍隊由米提亞德和卡利馬科斯領導,他們的總兵力只有1萬到2萬人,可能更接近較低的數字。
反觀波斯軍隊,總兵力要遠高於對手希臘。在這場戰爭中波斯的統治者大流士並沒有親自領導對希臘的入侵,而是將這份任務交給了他的將軍達提斯,並任命大流士的侄子阿塔波因斯(Artaphernes)領導一支輕騎兵作為將軍的輔助。為了攻佔下希臘,波斯人派出了大約90000人的軍隊。
公元前5世紀,希臘盛行的是一種多採用重步兵且高組織的方陣的策略。每個方陣的士兵都手持大型圓盾、鋒利的長矛和長劍,首先從氣勢上壓倒敵軍,其次可以保護自己和鄰居的同時出手刺向敵人。面對希臘這種攻守兼備的方陣,波斯決定採用遠程攻擊的戰術。為了抵抗希臘方陣,波斯派出了相當一部分的弓箭手,希望能夠在保證希臘的長矛未刺向自己時,用自己手中的弓箭射中敵人。
公元前490年,波斯和希臘兩軍在馬拉松平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交鋒。波斯人迅速向敵人射出大量的箭,但箭的輕盈限制了這種武器對敵人造成的傷害:它們對青銅裝甲騎兵的攻擊基本上是無效的。遠程攻擊的無效導致波斯人很快就與希臘人發生了近身戰,這種他們毫不佔優勢的戰術。
在短兵相接的情況下,希臘人削弱了他們的中心陣地,展開了側翼來包圍敵人的防線。他們的長矛更長,劍更重,盔甲更精良,方陣的紀律更嚴格,這使得希臘的騎兵在逆境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根據歷史史實記載,在馬拉松戰爭中有6400名波斯人死亡,而只有192名希臘人死亡。
波斯人在這次的戰爭中失利了,但波斯人並沒有放棄對希臘的侵佔,多年之後波斯人帶著更加龐大的隊伍捲土重來。
二、 薛西斯王統領的相關戰役
十年後,薛西斯國王延續了他的前任大流士的傳統:攻佔下希臘。在公元前480年,他召集了一支龐大的侵略軍再次進攻希臘,這次是通過東海岸的塞莫皮萊關隘。公元前480年8月,由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領的一小群希臘人守住了山口三天,卻被波斯人消滅。與此同時,希臘艦隊在阿特米納斯的海戰中成功地擊退了波斯人。這些戰爭為希臘贏得了時間,並讓希臘的城市堅強起來,迎接即將到來的更大挑戰。
在塞莫皮萊戰役中,波斯人雖然失敗了,但這場戰役也算的上是輝煌的,畢竟通過這場戰爭他們得以進入希臘並控制了希臘大部分地區。戰爭雙方有得有失,雙方都在為下一階段的戰爭做著準備。下一場至關重要的戰鬥將在海上進行。
公元前480年9月,希臘人在薩羅尼克灣的薩拉米斯再次面臨更強大的敵人。在歷史上關於這次戰爭的兵力統計是存在著很多爭議的,500艘波斯船對抗300艘的希臘艦隊是最接近史實的。
在最初的戰爭中,希臘人的重裝步兵部隊獲得全面的勝利,而在這次的戰爭中希臘人決心派出他們的另一大殺器:三列槳座戰船。這艘快速而靈活的希臘戰艦由三排槳驅動,裝備有一隻青銅公羊。
雖然波斯人也有這種戰船,但希臘人有他們的錦囊妙計:偉大的雅典將軍泰米斯託克利斯。憑藉20年的經驗和在阿爾特海默斯鍛鍊出的領導能力,他採取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引誘波斯艦隊進入薩拉米斯海峽,猛烈打擊敵軍艦隊,使其無處可退。
泰米斯託克利斯的計劃十分有效,希臘人大獲全勝,剩下的波斯船隻撤退到小亞細亞。希臘人的木製三駕馬車完成了他們的使命,但這並不是結束。接下來還會有一場戰鬥,這是希臘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戰鬥,它將決定她接下來幾個世紀的命運。
薩拉米斯·薛西斯回到他在索薩的宮殿後他讓天才將軍馬多尼奧斯負責入侵,入侵仍在繼續。儘管波斯人在海上戰敗,但他們的地位依然穩固——他們仍然控制著希臘的大部分地區,而且他們龐大的陸軍也完好無損。兩軍於公元前479年8月博奧蒂亞的普拉提相遇。
希臘軍隊來自約30個城邦,人數約為11萬人,是史上規模最大的裝甲兵。波斯人擁有同樣數量的軍隊,也許會更多一點。儘管騎兵和弓箭手發揮了作用,但希臘人的勝利又一次歸功於騎兵和方陣的優勢。最後,薛西斯在希臘的野心終於破滅了。
結語
除了在普拉提亞取得勝利之外,在大約同一時期的愛奧尼亞的麥卡萊戰役中,由利奧提基德斯率領的希臘艦隊在那裡消滅了波斯駐軍,並殺死了指揮官提格拉尼斯。愛奧尼亞國家宣誓重新加入希臘聯盟和德利安聯盟,以抵禦未來任何波斯的進攻。
此外,控制黑海的謝爾松人和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拜佔庭人都被重新奪回。在接下來的30年裡,波斯仍然是愛琴海兩岸發生零星小衝突和戰爭的威脅,但希臘大陸卻在最大的危險中倖存了下來。公元前449年,兩個對立的文明最終籤署了和平協議。
參考文獻
1. 《世界古代史百科》
2. 《大英百科全書》
3. 《希波戰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