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統治者發動,一度控制大半領土,波斯最終還是沒能打下希臘

2020-12-24 烽火歷史館

在近代社會時期,歐洲各國發動對外的侵略戰爭可能是為了為本國謀取一定的利益,幫助本國的近代化進程,發展資本主義所需的資本積累;但是在古代社會時期,戰爭可能就只是單純的我想打你。就像希臘和波斯帝國之間那一系列的戰爭,最初起因僅僅是波斯帝國單純的想要向西擴張,攻打希臘。

在這一系列的戰爭中波斯帝國和希臘各城邦之間均有輸有贏,並且雙方的矛盾也在各有輸贏的情況下越積越深,最終戰爭愈演愈烈。在這次衝突中,波斯曾先後兩次入侵希臘城邦,最終希臘人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保全了自己的國家和文明。希波戰爭中誕生了很多世界歷史上非常重要且著名的戰役:馬拉松、塞莫皮萊、薩拉米斯和普拉提亞,所有這些都成為了傳奇。

一、 大流士王發動的馬拉松戰役

波斯在大流士統治下成為了一個領土龐大的大帝國,公元前6世紀到5世紀時已經擴張到歐洲大陸,並在公元前5世紀初徵服了色雷斯、愛奧尼亞和馬其頓。接下來大流士王所圖的便是雅典和希臘其餘地區。公元前491年大流士派出使臣去呼籲希臘臣服于波斯的統治。但是希臘人在嚴詞拒絕了波斯使節無力的要求之後,處決了使節。希臘人的行為使得大流士王大為惱火,雙方的戰爭一觸即發。

雙方在這次衝突中的第一次非常重要的交鋒是在馬拉松平原完成的,在這次交鋒中,希臘人靠著自身強大的軍事紀律和優良裝備完成了以少勝多的逆襲。希臘軍隊由米提亞德和卡利馬科斯領導,他們的總兵力只有1萬到2萬人,可能更接近較低的數字。

反觀波斯軍隊,總兵力要遠高於對手希臘。在這場戰爭中波斯的統治者大流士並沒有親自領導對希臘的入侵,而是將這份任務交給了他的將軍達提斯,並任命大流士的侄子阿塔波因斯(Artaphernes)領導一支輕騎兵作為將軍的輔助。為了攻佔下希臘,波斯人派出了大約90000人的軍隊。

公元前5世紀,希臘盛行的是一種多採用重步兵且高組織的方陣的策略。每個方陣的士兵都手持大型圓盾、鋒利的長矛和長劍,首先從氣勢上壓倒敵軍,其次可以保護自己和鄰居的同時出手刺向敵人。面對希臘這種攻守兼備的方陣,波斯決定採用遠程攻擊的戰術。為了抵抗希臘方陣,波斯派出了相當一部分的弓箭手,希望能夠在保證希臘的長矛未刺向自己時,用自己手中的弓箭射中敵人。

公元前490年,波斯和希臘兩軍在馬拉松平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交鋒。波斯人迅速向敵人射出大量的箭,但箭的輕盈限制了這種武器對敵人造成的傷害:它們對青銅裝甲騎兵的攻擊基本上是無效的。遠程攻擊的無效導致波斯人很快就與希臘人發生了近身戰,這種他們毫不佔優勢的戰術。

在短兵相接的情況下,希臘人削弱了他們的中心陣地,展開了側翼來包圍敵人的防線。他們的長矛更長,劍更重,盔甲更精良,方陣的紀律更嚴格,這使得希臘的騎兵在逆境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根據歷史史實記載,在馬拉松戰爭中有6400名波斯人死亡,而只有192名希臘人死亡。

波斯人在這次的戰爭中失利了,但波斯人並沒有放棄對希臘的侵佔,多年之後波斯人帶著更加龐大的隊伍捲土重來。

二、 薛西斯王統領的相關戰役

十年後,薛西斯國王延續了他的前任大流士的傳統:攻佔下希臘。在公元前480年,他召集了一支龐大的侵略軍再次進攻希臘,這次是通過東海岸的塞莫皮萊關隘。公元前480年8月,由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領的一小群希臘人守住了山口三天,卻被波斯人消滅。與此同時,希臘艦隊在阿特米納斯的海戰中成功地擊退了波斯人。這些戰爭為希臘贏得了時間,並讓希臘的城市堅強起來,迎接即將到來的更大挑戰。

在塞莫皮萊戰役中,波斯人雖然失敗了,但這場戰役也算的上是輝煌的,畢竟通過這場戰爭他們得以進入希臘並控制了希臘大部分地區。戰爭雙方有得有失,雙方都在為下一階段的戰爭做著準備。下一場至關重要的戰鬥將在海上進行。

公元前480年9月,希臘人在薩羅尼克灣的薩拉米斯再次面臨更強大的敵人。在歷史上關於這次戰爭的兵力統計是存在著很多爭議的,500艘波斯船對抗300艘的希臘艦隊是最接近史實的。

在最初的戰爭中,希臘人的重裝步兵部隊獲得全面的勝利,而在這次的戰爭中希臘人決心派出他們的另一大殺器:三列槳座戰船。這艘快速而靈活的希臘戰艦由三排槳驅動,裝備有一隻青銅公羊。

雖然波斯人也有這種戰船,但希臘人有他們的錦囊妙計:偉大的雅典將軍泰米斯託克利斯。憑藉20年的經驗和在阿爾特海默斯鍛鍊出的領導能力,他採取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引誘波斯艦隊進入薩拉米斯海峽,猛烈打擊敵軍艦隊,使其無處可退。

泰米斯託克利斯的計劃十分有效,希臘人大獲全勝,剩下的波斯船隻撤退到小亞細亞。希臘人的木製三駕馬車完成了他們的使命,但這並不是結束。接下來還會有一場戰鬥,這是希臘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戰鬥,它將決定她接下來幾個世紀的命運。

薩拉米斯·薛西斯回到他在索薩的宮殿後他讓天才將軍馬多尼奧斯負責入侵,入侵仍在繼續。儘管波斯人在海上戰敗,但他們的地位依然穩固——他們仍然控制著希臘的大部分地區,而且他們龐大的陸軍也完好無損。兩軍於公元前479年8月博奧蒂亞的普拉提相遇。

希臘軍隊來自約30個城邦,人數約為11萬人,是史上規模最大的裝甲兵。波斯人擁有同樣數量的軍隊,也許會更多一點。儘管騎兵和弓箭手發揮了作用,但希臘人的勝利又一次歸功於騎兵和方陣的優勢。最後,薛西斯在希臘的野心終於破滅了。

結語

除了在普拉提亞取得勝利之外,在大約同一時期的愛奧尼亞的麥卡萊戰役中,由利奧提基德斯率領的希臘艦隊在那裡消滅了波斯駐軍,並殺死了指揮官提格拉尼斯。愛奧尼亞國家宣誓重新加入希臘聯盟和德利安聯盟,以抵禦未來任何波斯的進攻。

此外,控制黑海的謝爾松人和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拜佔庭人都被重新奪回。在接下來的30年裡,波斯仍然是愛琴海兩岸發生零星小衝突和戰爭的威脅,但希臘大陸卻在最大的危險中倖存了下來。公元前449年,兩個對立的文明最終籤署了和平協議。

參考文獻

1. 《世界古代史百科》

2. 《大英百科全書》

3. 《希波戰爭研究》

相關焦點

  • 驕傲自負還是志在必得?強大的波斯帝國為何敗在希臘小城邦之手?
    引言古代波斯原本只是伊朗高原上的一個弱小的國家,後來通過統治者的勵精圖治漸漸成為一個強國,有了底氣之後的波斯便圖謀向外擴張了。波斯國王居居魯士二世帶領波斯人擺脫了米底王國的統治,並滅掉了米底王國。一、 利令智昏,準備不足:大流士一世被勝利衝昏頭腦,急於進攻希臘波斯帝國起源於伊朗高原,曾經一度作為米底王國的附屬國。直到出現了一個才華卓越的君主——居魯士二世,在居魯士二世的帶領下,波斯人取得了國家的獨立。居魯士二世十分能幹,他不僅領導國人肅清了米底王國在波斯的統治勢力,而且,他還領著自己的臣民消滅了以前的大哥,把米底王國變成了波斯的領土。
  • 希波戰爭對希臘與波斯造成了什麼影響?
    希波戰爭是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半個世紀中希臘與波斯帝國接連不斷的戰爭。最後以希臘成功抵抗波斯帝國的入侵而宣告結束。戰爭的過程可以說是可圈可點,希臘世界在面對強大的波斯帝國的過程中,發生了許多經典會戰,然而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並非希波戰爭中的戰役和他的戰爭史。
  • 文明的反抗,戰爭的先聲,愛奧尼亞地區希臘人的起義鬥爭
    大流士一世但是他的繼任者薛西斯顯然沒能繼承這樣良好的關係,與大流士不同,他不僅沒有大力宣傳波斯人的價值觀念,更是匆匆忙忙地用絕對的暴力鎮壓在兩河流域和尼羅河流域的起義,留下了殘酷和冷漠的惡名就在這兩任波斯國王在位時期,波斯和愛琴海的希臘進行了長期的爭霸戰爭,最終導致了阿黑門尼德王朝的衰落,而這一爭霸戰爭的先聲,或者說是爭霸戰爭進程的決定者,就是愛奧尼亞地區的希臘人起義。
  • 雅利安人的家園「:「波斯「為何改名為「伊朗「?
    不過有意思的是,無論是古代中國還是古代歐洲,都稱這裡為「波斯」。事實上,伊朗人從古至今就沒自稱過「波斯」,只有外國人會這麼叫。直到1935年,國際上才遵循伊朗政府的意願,統一稱其為「伊朗」。伊朗和波斯兩個概念很多時候是重合的,但總體而言,「伊朗」這一概念的範圍要大於「波斯」。
  • 希臘城邦同波斯帝國的千古恩怨——雅典的輝煌時刻,馬拉松戰役
    公元前五世紀的波斯帝國是世界上領土最遼闊的國家,數十萬波斯大軍控制著4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和幾千萬的人口,而希臘只有波斯帝國一個省份的規模,而且還分裂為上百個小城邦。
  • 希臘帝國的西流基和多利買兩個王朝的統治及聖經中與此相關的預言
    主前323年,亞歷山大死後,由於只有兩位算是合法的繼承者(一位是其白痴堂弟亞歷第烏Philip Arrhideaus,另一位是其首任妻子洛莎拿的遺腹子亞歷山大),所以臨死時留遺命,任命潘秋加將軍(Perdiccas)作這兩位繼承者的監護人。
  • 斯巴達300勇士抵擋希臘50萬大軍,是真的英勇還是太過於神話?
    很多年前看過一部電影《斯巴達300勇士》,這部影片十分的慷慨悲壯,影片中記敘了斯巴達國王為了捍衛自己領土主權,親自率領300個勇士在溫泉關與希臘波斯王薛西斯的50萬大軍進行血戰。在電影中,我們可見的是斯巴達300勇士的英勇善戰和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
  • 散落塵世的創世之光——伊朗波斯宗教簡史
    最終根據他所徵服的領土,所得到的稱號為:「居魯士大帝(Cyrus the Great),波斯國王,安善國王,米底亞國王,巴比倫國王,蘇美爾和阿卡德國王,四方之王」。光看長度就知道當時林立的王國與複雜的環境了。此後,帝國不斷壯大。在大流士一世治下,波斯帝國達到了鼎盛,其疆土東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爾幹半島,北起亞美尼亞,南至衣索比亞。
  • 當東方式波斯軍隊遭遇希臘式重裝步兵丨決定生死的普拉提亞戰役
    兩人均意識到,向這樣的陣地發動進攻是危險之舉。但當雙方都在等候敵人率先行動時,因為後勤的壓力,任何一方都無法忍受無休無止的等待。希臘人挑選的陣地位於西塞隆山腳下。當波斯騎兵從馬爾多尼斯的營壘中出動,到達阿索波斯河對岸時,他們被擊退並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其中包括他們的指揮官。但馬爾多尼斯的騎兵襲擾了敵軍的水源和補給線。希臘人的水和糧食供應變得愈發困難。
  • 薛西斯一世:憑血統上位的波斯皇帝,火燒雅典擊敗斯巴達三百勇士
    他統治時,波斯帝國正處於鼎盛時期,與之敵對的希臘人對他有著充分且詳細的記載,希臘人普遍把他描述為一個熱情、殘忍、放縱的風流君主,幾乎批評得體無完膚,但其中大部分描述可能都是誹謗。▲現代人所繪居魯士大帝形象後世學者之所以能夠知道關於薛西斯的這些事,主要是依靠希臘方面的記載——而希臘方面之所以詳細記載薛西斯一世這個外族統治者,是因為後者曾竭力試圖將希臘併入波斯帝國
  • 泰西封:經歷千年東西方衝突的波斯舊都
    城內的武器作坊,為帕提亞軍隊的騎士和戰馬生產精良鎧甲,也能為輕騎兵提供超過常規配額的箭矢數量。舊希臘軍官訓練的城市民兵,也是帝國境內少有能比肩羅馬軍團的武裝。更多從舊巴比倫時代就有的本地弓箭手,則是拱衛城牆的重要力量。
  • 希臘城邦狗血事件,當英雄斯巴達變成狗熊
    不過在說「希臘城邦」的屁事之前,我們還得把視線移一下,公元前7世紀,在如今的伊朗境內出生了一個叫做阿契美尼德的人。你或許對這個名字很陌生,但是他是一個真正改變了世界歷史的大人物,不管是影響力還是貢獻都遠遠超過中國的任何一位君主,因為他創建了一個頂級王朝—波斯帝國。
  • 希臘向土耳其遞「戰書」,領海直接擴大至12海裡
    2020年7月,古希臘戲劇《波斯人》在埃皮達魯斯古劇場上演。該劇由"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創作,劇情講述公元前480年,希臘在薩拉米斯海戰中擊潰強大的波斯帝國艦隊,守護雅典海洋權益和歐洲文明源頭的故事。希臘這一行為等於是直接向土耳其遞交「戰書」。據悉,2020年12月25日,希臘總統薩克拉羅普盧籤署行政命令,要求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的從環繞海灣的直線基線測算領海範圍的準則,重新確認希臘領海面積。外媒認為希臘此舉是公然擴張領土面積,極易引發愛琴海地區局勢緊張,進一步惡化與土耳其的關係。
  • 走進伊朗5000年的國家歷史,分析下古波斯文明有沒有被中斷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入伊朗的國家歷史,了解一下波斯文明的偉大。一、最早的文明大約在公元前4000多年,伊朗地區就誕生了文明,並先後出現了埃蘭和米底兩個文明高度發達的國家。埃蘭雖然被亞述所滅,但是米底最終驅逐了亞述人,統一了伊朗全境。埃蘭文明是伊朗最古老的文明,創造了古老的埃蘭文字和語言。
  • 古典世界重步兵絞肉機:讓希臘人口嫌體直,波斯鐮刀戰車有多牛?
    ,波斯帝國應對希臘式密集重步兵隊形的產物。鐮刀戰車部隊既沒有加速衝擊空間,更因為馬匹受驚和馭手缺乏訓練而陷入混亂,竟然紛紛棄車逃跑,失去控制的鐮刀戰車有的在己方隊列裡製造慘劇,有的雖然衝向希臘傭兵隊列,也迫使希臘人閃開缺口,卻沒有己方部隊能夠跟進利用戰機。由此可見,庫納克薩之戰的確證明了鐮刀戰車對付重步兵的戰術職能,但波斯軍隊當時的糟糕人員素質則導致它難以發揮作用。
  • 希羅多德歷史:一部披著希臘史詩外衣的波斯大國崛起
    而是在希臘,沒有哪個海灣能裝下所有的戰艦。希臘貧瘠的本土肯定無法餵活龐大的遠徵部隊,人數將是波斯人的軟肋,而地形是希臘人的盟友。這一論述結合了地理對戰爭的影響,以及凡事一旦超出限度就是災難的認識,從而將命運觀和對軍事行動德理性認識結合了起來。雖然希羅多德的敘述停在了公元前479年,但是命運的巨輪依舊在緩緩轉動。
  • 縱橫中東的波斯海軍為何被亞歷山大大帝的陸軍打垮?一座城是關鍵
    他們既沒有利用艦隊去阻止亞歷山大橫渡赫勒斯滂海峽,也沒能在阻止亞歷山大佔領小亞細亞沿海城市中有所作為。波斯人甚至想都沒想利用這支強大的艦隊去擾亂馬其頓的後方,煽動希臘的反馬其頓勢力。亞歷山大的一些將領,特別是帕米尼歐,在陸戰勝利的鼓舞下,也想在海上打敗波斯人。帕米尼歐勸亞歷山大向米利都港口外的波斯艦隊發動進攻,因為有一隻鷹落在亞歷山大船尾的海岸上,帕米尼歐把這解釋為海戰的預兆,同時,他認為,如果打勝了,對整個遠徵有很大的好處,萬一打敗了影響也不會太大,因為波斯海軍本來就控制了海上。他願意親自率領艦隊和敵艦決一死戰。
  • 羅馬、波斯、突厥上演絲綢之路版三國演義
    羅馬和安息長期因為爭奪敘利亞領土和對絲綢之路貿易的主導權而大打出手,不過打來打去雙方的疆域都沒多少明顯的變化。公元224年波斯貴族阿爾達希爾滅安息王國,建立波斯帝國薩珊王朝;與此同時羅馬帝國正在經歷三世紀危機,此後羅馬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又在蠻族入侵的浪潮中覆滅。
  • 撒謊,背叛和活人獻祭,希臘人是如何給迦太基人潑髒水的?
    亞述帝國並沒有馬上毀滅腓尼基城邦的獨立地位,因為他們還要利用腓尼基人嫻熟的航海技藝幫他們控制地中海的貿易網絡,但是亞述人不斷強化的控制還是削弱了西亞沿岸各個腓尼基城邦的力量,他們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下去,而與此同時,腓尼基人建立的一個殖民地卻因此成為西部地中海貿易的新的霸主,從這裡開始,迦太基的名字逐漸為人們所熟知。
  • 高加米拉,亞歷山大毀滅波斯的最終戰役
    波斯帝國的軍隊來自亞洲西部的廣袤平原,他們習慣以極少的重裝步兵掩護海量的弓箭手作戰,其重步兵和弓箭手的比例在一些時候能達到驚人的1比9。在理論上,波斯人軍中海量的弓箭手在必要的時候,亦可以手持刀劍或長矛,參與白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