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助康熙平定三藩,為何不得善終?真實歷史又是如何呢

2020-12-25 今古歷史軒

由於很多跟歷史人物有關的電視劇都是根據相關歷史情節改編而來,所以很多人在觀看了這些電視劇後,便很容易將劇中的情節跟現實中實際發生過的歷史混為一談,甚至因此還產生了諸多疑問。

比如,很多人在看完《康熙王朝》後,就會對劇中的一個人物的結局感到非常不滿和不解。此人物相信大家也不會感到陌生,他就是大清朝的忠臣和重臣周培公。而之所以大家會對他的結局感到非常不滿和不解,則是因為明明他給大清做出了突出貢獻,還反遭康熙貶謫,最後甚至病死他鄉。那麼,康熙平定三藩的時候,周培公出了大力,為何其下場卻很悽慘?

一、周培公影視劇中的死因。

前面我們已經跟大家打好預防針了,就是說大家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周培公的結局確實慘了點,可電視劇中的大部分情節畢竟跟實際歷史情節存在比較大的出入。若是大家將二者等同視之,那自然就容易產生出各種疑惑來了。

為了幫大家更好的解答上述內容中提出的那個問題,我們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電視劇中的周培公到底是怎麼死的吧!其實可以這麼說,電視劇中的周培公跟歷史上的周培公一樣,都是病死的。只不過前者的死因跟康熙皇帝有比較大的關係罷了。

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人肯定都知道,周培公對於康熙和大清朝而言,都算得上是股肱之臣。若不是他率領著一支戰鬥力並不強的雜牌軍擊潰了當時對京城威脅最大的察哈爾叛軍、只身前往西涼勸降了清廷西北最大的威脅王輔臣、多次親自率兵進攻吳三桂等,那估計大清至少會有一多半的江山會不在清廷的統治下。

這對於清廷而言,無疑是一種奇恥大辱。自然,解決了大清與康熙帝後顧之憂的周培公,就成了大清朝真正意義上的英雄了。

既如此,那康熙帝又怎麼捨得將他貶謫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康熙已經在劇中告訴我們了,那就是周培公的身份根本沒辦法得到朝廷的認可。注意一下,是朝廷的認可,而未必也代表著康熙的意思。因為康熙很清楚,周培公對大清有多忠心耿耿。

否則的話,他肯定早就在眾臣參奏周培公的時候直接將他給弄死了。可能大家都比較好奇周培公到底擁有什麼樣的特殊身份,其實,這個"特殊"身份也並不特殊,只不過對滿人統治的朝廷較為敏感罷了。那,就是周培公是個漢人。

眾所周知,滿人是從漢人的手中搶下的江山。那自然他們執掌天下大權之後,就會擔憂有一天稍不注意,漢人又會重新將江山從滿人的手中搶回去。畢竟當時天下滿人的數量遠少於漢人的數量,而且還有很多非常執著的反清分子存在,所以清廷和康熙不得不防。

再加上朝中大臣頻繁參奏周培公,康熙若不處置周培公,那根本沒辦法安撫朝臣們的情緒。而為了保住周培公的性命,康熙只能將他貶謫。只不過因為被貶地在清朝的龍興之地,自然生存條件和社會生存條件都令身為南方人和漢人的周培公感到無法適應。時間久了,他就病逝了。

二、周培公的真正死因。

而在歷史上,雖然周培公這號人物也確實存在,但是他的功績遠沒有電視劇為我們呈現的那麼大,差不多只有勸降王輔臣這一件事較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至於死因,也並不是很悲涼,因為屬於病逝,所以算得上是善終。當然了,在他當官期間,也確實受到了清廷那些滿人官員的欺壓。

同時官場生活一點都不算得意,甚至還曾因為跟山東總兵官政見不和而憤然辭職回鄉生活。可見,歷史上的周培公在脾氣性格方面,也跟電視劇中為我們呈現的人物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

其實,大家在看完電視劇後對周培公這個人物的結局感到疑惑和不解屬於正常情況。畢竟電視劇為我們塑造的這一人物形象實在太過於完美,而且下場也確實比較悽慘。可若大家參照一下歷史上周培公的表現和結局來看的話,可能激動的心情就能稍微平靜一下了。

所以說,以後再看跟歷史人物有關的影視劇的時候,大家最好能夠結合一下實際的歷史內容。這樣一來,起碼在情緒方面的波動就不至於會變得過大了。當然了,不否認存在實際情況遠比影視劇中的情節還要令人易於變得激動的情況。那樣的話,大家就只能努力做一下自我安撫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周培公幫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戰功,為何仍被處死?
    看過電視劇《康熙王朝》的朋友們,對其中一個劇情印象特別深刻,一代名臣周培公為康熙出謀劃策,平定了三藩之亂,為平亂治國做出了貢獻,但仍免不了發配邊疆、客死異鄉的結果,但周培公死後,一代皇帝康熙竟又為其守靈,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周培公為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呢?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 周培公幫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戰功,為什麼仍會被處死?
    在康熙一朝,康熙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解決藩王獨大帶來的隱患,決意進行削藩。削藩令一出,立即激起了吳三桂等人的反抗,引發「三藩之亂」。三藩之亂持續八年,終於被平定,而在平叛的過程中,湧現出了這麼一個人物,那就是周培公。周培公因為平叛有功,很受康熙皇帝的器重,一路平步青雲。
  • 周培公平定了三藩之亂,為什麼被康熙拋棄?真實歷史究竟如何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康熙王朝》成就了周培公,其實歷史上的周培公遠沒有電視劇的表現那麼出色。歷史上真實的周培公!周培公出生於明朝末年,李自成進攻荊楚一帶的時候,周培公的母親殉難而死。清朝建立以後,周培公進入北京在內閣裡面擔任一個小官。周培公在三藩之亂前並沒有太多表現自己的機會。三藩之亂爆發之後,周培公有了表現自我的機會。
  • 《康熙王朝》之中的周培公真敢斬殺侯爵?真實的周培公是怎樣的?
    在這部劇中,我感覺最可惜的還要數那個文韜武略的周培公,他幫助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亂」,卻由於當時的時代因素最終被康熙帝貶到盛京病死,死前還推薦了姚啟聖,也是這個姚啟聖成為後來的福建總督幫助康熙平定東南。然而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劇中周培公為了樹立軍威,在劇中把一個二等伯爵給砍了,那麼真實的歷史上周培公真的敢這麼做嗎?歷史上的周培公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
  • 電視劇中周培公被康熙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還要獻皇圖?
    讓康熙明白大清治理天下還得依靠漢臣在電視劇中三藩之亂的興起正是由於漢人所造成,而周培公在三藩之亂中立下大功,勸降了有「小呂布」之稱的叛將王輔臣,三藩之亂平定在即,這時中央的滿洲貴族開始扯周培公後腿,就是擔心如果周培公將三藩之亂平定了之後,那麼立下這麼大功勞,周培公將會取代原有三藩的地位。
  • 康熙身邊重要大臣周培公晚年如何?怎麼死的?
    在二月河的小說中,周培公是康熙的良師益友,後來者一步步的成為了身邊的重要謀臣,在平三藩時是立下大功的。不過周培公雖然有功,但他卻是漢臣,故受到了滿臣的排擠。最終康熙皇帝為了滿清利益,而將周培公調到盛京,直到多年後,周培公也沒離開,而病逝於此。在影視劇《康熙王朝》中有關周培公的事,有一段很感人的事情,就是在周培公臨終之際,給了康熙皇帝一幅圖,就是當時大清地圖。康熙皇帝看到此圖,極其震驚,然而周培公卻已油盡燈枯了,當然,他在死之前,又推薦了另外一位漢臣姚啟聖。
  • 康熙王朝:周培公大起大落為哪般?他的罪誰了?姚啟聖是他舉薦?
    周培公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二月河小說《康熙大帝》以及電視劇《康熙王朝》對周培公的經歷做了相當大的改編,把歷史上本來是三藩之亂時撫遠大將軍圖海麾下幕僚的周培公,拍成了康熙欽命的撫遠大將軍,圖海反而成為了他的助手,總之,周培公的人生在電視劇中,已經變得面目全非。
  • 歷史上的周培公,他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
    看過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的朋友,對於劇中的周培公並不會陌生。《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才智機敏、有勇有謀,特別是他率領三千家奴就平定了察哈爾的叛亂,並且還能恩威並施勸降王輔臣,隨後南下徵討吳三桂,為康熙皇帝最終平定「三藩之亂」立下了不世之功。
  • 康熙朝書生氣的周培公為康熙帝立下奇功遭貶,為何康熙又想起他?
    很多曾經對歷史有過重大貢獻的人被歷史的海洋所淹沒,因為這一少部分人在這個時代沒有實力和背景而因此得不到「謳歌」和頌揚,這篇文章介紹的是清代繪製收復臺灣,平定叛匪噶爾丹叛亂的軍事地圖第一人:湖北布衣書生「周培公,」這是康熙1674年間的事。
  • 康熙帝國:周培公一句話為自己埋下禍根,康熙因一幅地圖為他守孝
    周培公是陳道明和斯琴高娃主演的《康熙帝國》中清朝平三藩的最大功臣。不過他的結局也相當悽慘,只因他初入清庭的一句話,為自己埋下了禍根,並被康熙「過河拆橋」,下放和監視居住,最終病死。好在他為康熙留下了一幅地圖,康熙因此為他守孝整整一夜,周培公也能因此含笑九泉。
  • 《康熙王朝》周培公暗示冊立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言聽計從了?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康熙在周培公的暗示之下確立了原配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所生的兒子胤礽為太子,那麼聰明果斷的康熙為什麼會在這種國本問題上聽從一個漢臣周培公的提議呢?康熙立胤礽為太子時所處的大背景局勢其實按電視劇中的情節來看,周培公當時只是剛剛來到康熙身邊,還並沒有得到重用,但康熙卻偏偏在這時刻對這個剛到身邊的漢臣周培公言聽計從,這不是康熙沒有主見,這是因為周培公當時給康熙分析的局勢利害關係十分到位,所以康熙很果斷的當即冊立了胤礽為太子。周培公是如何給康熙分析的局勢利害關係呢?其實周培公只是根據當時康熙所處環境而陳述。
  • 歷史上的周培公、姚啟聖、李光地是怎樣的人?一人電視劇中被高估
    周培公、姚啟聖、李光地是康熙朝的漢人大臣,電視劇《康熙王朝》的熱播讓他們為人們所熟識,那麼歷史上這三人真如電視劇中描述的那樣嗎?周培公周培公是被《康熙王朝》嚴重誇大了歷史功績的一個人,他遠沒有電視劇中那麼重要。
  • 《康熙王朝》電視劇中周培公客死他鄉,這是真的嗎?
    《康熙王朝》是一部火爆全國的大型歷史電視連續劇,改編自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拍攝自2001年,全劇共50集,其背景故事以康熙即位至康熙駕崩之間的61年為主要時間線,講述康熙一朝發生的故事。該劇在當時曾創下13%的收視率,可見其受歡迎程度,至今仍被稱為最好看的歷史正劇之一。
  • 康熙如果不急於削藩,是不是也釀成不了三藩之亂?
    康熙削藩的想法是正確的,但是當時康熙太過於年輕氣盛,政治手段不夠成熟,如果吳三桂先提出告老,康熙先進行安撫,然後隨機計劃妥善,詳細規劃如何削藩,這樣未必能釀成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三藩之亂的影響和意義其實在三藩之亂對峙時期,康熙就已經後悔了,他也是認真地總結了自身的不足,但是當時三藩之亂能不能平定,康熙心裡也沒底,所以平三藩對於康熙來說是一場豪賭,賭贏了名利雙收,賭不贏可能輸掉江山。
  • 【滿族歷史】圖海和周培公誰才是真的撫遠大將軍,你被《康熙王朝》誤導了麼?
    陳道明主演的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周培公被描繪成一位幫助康熙平定察哈爾、徵討王輔臣、剿滅吳三桂,最後因為因是漢人的原因被康熙派遣到冰天雪地的盛京賦閒十年最後病逝的人物
  • 《康熙王朝》周培公被康熙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還要獻皇圖
    縱觀周培公此人,雖然康熙說他有刺,但其對於個人得失看得很淡。大隱、中隱、小隱,種種皆可,適應性極強,顯現隨遇而安,「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的道家性格。初出茅廬周培公的出場,是隨時任潮州知府朱國治進京。朱國治者,漢代「晁錯」式人物,其上書裁撤三藩,獲罪進京。
  • 《康熙王朝》:短短50集,陳道明老師卻為我們演繹了康熙的一生
    千古一帝愛新覺羅玄燁《康熙王朝》是2001年中國大陸拍攝的一部大型歷史電視連續劇,是由導演陳家林清軍全線出擊,三年後,清軍攻入昆明,標誌著康熙皇帝終於平定了三藩,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也解除了朝廷的第二個心腹巨患 。這也給康熙吃了一個定心丸,康熙也做到了祖輩沒有做到的事情,大清大片江山幾乎都在康熙的親自掌管之下大清的版圖也擴大了許多。
  • 三藩之亂力保大清江山的十大將帥
    鑑於此,康熙皇帝重用漢臣漢將,空前激勵起他們的報國熱情,使滿漢同仇敵愾、精誠團結,最終經歷八年平叛,於康熙二十年底,大軍圍攻昆明。逆賊吳世璠勢窮自殺,餘眾出降,三藩之亂終告平定。接下來,為大家帶來的是維護康熙統治,祖國統一而馳騁沙場、居功至偉的十大將軍。
  • 康熙王朝10:蘇麻喇姑帶髮修行,康熙成年,默默謀劃裁撤三藩
    ,罵伍次友不識好歹,但伍次友此舉正好合了康熙的意,康熙免了伍次友抗旨之罪,假裝給他其他賞賜試探他,要人要物都會答應他,蘇麻在門外聽著滿心期待他向皇上把自己要了去,可沒想到伍次友什麼都不要,康熙樂壞了,立馬放伍次友出宮,見伍次友立馬就走,蘇麻追上問他為何舍她而去,原來伍次友早就看出康熙喜歡蘇麻,他不可能和皇上去爭奪同一位女子,所以放棄了皇上許諾給他的機會。
  • 康熙王朝:康熙為什麼會重用養馬的姚啟聖?
    那麼,康熙為什麼會想到要重用這樣一個老邁的微末小吏去收復臺灣呢?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姚啟聖是周培公推薦的。周培公曾擔任撫遠大將軍,北伐南徵,擊潰察哈爾王叛亂,平定三藩之亂,卻因功高蓋主和滿漢之別而被康熙雪藏,貶至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