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周培公被康熙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還要獻皇圖

2021-01-17 有背景沒背

縱觀周培公此人,雖然康熙說他有刺,但其對於個人得失看得很淡。大隱、中隱、小隱,種種皆可,適應性極強,顯現隨遇而安,「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的道家性格。

初出茅廬

周培公的出場,是隨時任潮州知府朱國治進京。朱國治者,漢代「晁錯」式人物,其上書裁撤三藩,獲罪進京。因周培公準確地,預測了朱國治進京的遭遇,為康熙青睞。

一番找尋,康熙先是發現,周培公持有帝師伍次友推薦信而不用,而後其又在茶樓之上,從帝師處得知的信息、以及身邊隨從的特徵,準確判斷出康熙的身份。如此,被康熙看重,以無職無銜之身,上書房行走,參與國家重大決策。在其短暫的官宦生涯中,多次力挽狂瀾,穩住政局。

漸入佳境

在撤藩博弈之中,吳三桂給出撤藩費用,給朝廷出了難題。周培公將問題一分為三,清晰地指出了第一階段是最重要,也是費用最少的。只要吳三桂下山進入內地,即表示誠意,同時也其失去了託身之所,主動權也落在了朝廷一方。年輕的康熙太嫩,最後一刻還是被吳三桂所騙,一時間失了方寸。在場的大臣都顧著安慰,只有周培公保持清醒頭腦,提出:立馬逮捕吳三桂之子,吳應熊;暫停福建、廣東的撤藩,穩住東南的局面;升原吳三桂大將,時任陝甘總督王輔臣為平南大將軍,製造出其在吳三桂與康熙,左右為難的局面。

在八旗軍節節敗退之時,已成強弩之末。提出提拔、重用漢軍將領。用魏承謨、朱國治等漢臣的事例,當場反駁索額圖的擔心。其本人也頗具大將之潛力,初次領兵,面對察哈爾叛軍,便旗開得勝。隨遇而安

在這些片段背後,是面對個人榮辱,處變不驚,不計得失,一心為公的周培公。

先是索額圖主動請纓,以周培公與明珠人頭,作為招安吳三桂的「藥引子」。可謂是一箭雙鵰,既立下功勞,又打擊政敵,遭到康熙斥責。而周培公不計前嫌,提議大失方寸的康熙立儲,以當時情形,明擺著立胤礽。一則胤礽嫡出,二則胤礽生母難產,危在旦夕,賺了不少感情分。如此,索額圖不僅身份進一步提升,壓過「萬花筒」明珠,且自己家族的富貴榮華也將得到延續。感動得老索一出坤寧官,連忙給周培公磕頭,可見周培公的胸襟廣闊。

其後周培公與圖海,率領孝莊家僕的家僕,憑藉「紅衣大炮」,小試牛刀,便打敗王吉貞(王輔臣之子)。接著炮轟平涼城,震懾王輔臣。念及城中無辜百姓,支身前往,勸降王輔臣。之後與吳三桂之戰,勝利近在咫尺之時,被兵部下令詔回。此時已被吳三桂,搞得雞犬不寧的「滿州黨」,已成驚弓之鳥,擔心周培公成為第二個吳三桂。周培公當然清楚這點,拒絕了圖海拖延返京的建議,坦然面對被剝奪功勞的局面。

盛京獻圖

如此便不難想像,周培公西北詔回的場景:大環境是滿漢之間矛盾,而周培公多次挽回危局,立下汗馬功勞的同時,也成為眾矢之的。這是作為統治階級提防漢人的心理,畢竟有三藩的前車之鑑。小環境是周培公「給力」搶戲,令明珠與索額圖兩位重臣,淪為跑龍套。兩人如何甘心屈居周培公之下。頗有嫌隙的兩人,達成默契,借大環境之東風,「給力」挖坑,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於是,康熙為了統治也好,保護也罷,將周培公發配盛京。或許周培公心情,有過一絲的波動,很快恢復平靜,心中還裝著國家,仍有未盡之事,沒有浪費自己才能,日以繼夜,夜以繼日,遍讀典籍,完成了大清地圖。獻圖之前,康熙發達了歉意,周培公雲淡風輕,略顯欣慰,並未過多苛責。更多的是自知時日不多,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不是個人得失。

相關焦點

  • 電視劇中周培公被康熙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還要獻皇圖?
    電視劇中周培公就是屌絲逆襲,他臨死前獻皇圖其實主要是為了打臉康熙也是為了打臉像索額圖等等這些敵視和排斥漢臣的滿洲貴族。下面分析一下周培公獻皇圖的三點原因。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周培公也深受這種封建的愚忠思想影響,無論境遇順與不順,都時刻效忠,對君王無怨無悔。周培公就是這樣有些愚忠的文人思想,而獻皇圖也更體現出了周培公本身這種愚忠的思想,即使清政府的滿人排斥漢臣,周培公依然對大清無悔效忠。
  • 《康熙王朝》周培公被康熙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要獻皇圖?
    在電視劇裡《康熙王朝》裡,最讓人同情惋惜的角色就是周培公。他出身寒門,心懷天下,為康熙皇帝立下了不少功勞,無奈他是漢人的身份,康熙皇帝為了平衡朝中滿族勢力,只能將周培公外放盛京,最後卻落得個孤獨終老的下場。儘管被康熙冷落,但他沒有怨恨什麼,他理解康熙的良苦用心。
  • 《康熙王朝》電視劇中周培公客死他鄉,這是真的嗎?
    《康熙王朝》是一部火爆全國的大型歷史電視連續劇,改編自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拍攝自2001年,全劇共50集,其背景故事以康熙即位至康熙駕崩之間的61年為主要時間線,講述康熙一朝發生的故事。該劇在當時曾創下13%的收視率,可見其受歡迎程度,至今仍被稱為最好看的歷史正劇之一。
  • 康熙王朝:周培公大起大落為哪般?他的罪誰了?姚啟聖是他舉薦?
    周培公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二月河小說《康熙大帝》以及電視劇《康熙王朝》對周培公的經歷做了相當大的改編,把歷史上本來是三藩之亂時撫遠大將軍圖海麾下幕僚的周培公,拍成了康熙欽命的撫遠大將軍,圖海反而成為了他的助手,總之,周培公的人生在電視劇中,已經變得面目全非。
  • 周培公幫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戰功,為何仍被處死?
    自古以來,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看過電視劇《康熙王朝》的朋友們,對其中一個劇情印象特別深刻,一代名臣周培公為康熙出謀劃策,平定了三藩之亂,為平亂治國做出了貢獻,但仍免不了發配邊疆、客死異鄉的結果,但周培公死後,一代皇帝康熙竟又為其守靈,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周培公為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呢?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 康熙身邊重要大臣周培公晚年如何?怎麼死的?
    最終康熙皇帝為了滿清利益,而將周培公調到盛京,直到多年後,周培公也沒離開,而病逝於此。在影視劇《康熙王朝》中有關周培公的事,有一段很感人的事情,就是在周培公臨終之際,給了康熙皇帝一幅圖,就是當時大清地圖。康熙皇帝看到此圖,極其震驚,然而周培公卻已油盡燈枯了,當然,他在死之前,又推薦了另外一位漢臣姚啟聖。
  • 康熙朝書生氣的周培公為康熙帝立下奇功遭貶,為何康熙又想起他?
    王輔臣以驍勇善戰聞名,他王輔臣根本用沒把清兵放在眼裡,這讓主將圖海十分無奈。作為圖海的幕僚周培公,他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平西王吳三桂這次造反實在太不會算計,現在王輔臣是吳三桂手中舉足輕重的角色,雖然吳三桂知道這次對自己不利,但是有王輔臣在起碼有一朝廷芬丁康裡的籌碼。
  • 《康熙王朝》之中的周培公真敢斬殺侯爵?真實的周培公是怎樣的?
    《康熙王朝》播出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了,這部大氣磅礴的史詩巨製至今我還經常刷,領略陳道明老師演繹的康熙的風採。在這部劇中,我感覺最可惜的還要數那個文韜武略的周培公,他幫助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亂」,卻由於當時的時代因素最終被康熙帝貶到盛京病死,死前還推薦了姚啟聖,也是這個姚啟聖成為後來的福建總督幫助康熙平定東南。然而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劇中周培公為了樹立軍威,在劇中把一個二等伯爵給砍了,那麼真實的歷史上周培公真的敢這麼做嗎?歷史上的周培公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
  • 《康熙王朝》周培公暗示冊立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言聽計從了?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康熙在周培公的暗示之下確立了原配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所生的兒子胤礽為太子,那麼聰明果斷的康熙為什麼會在這種國本問題上聽從一個漢臣周培公的提議呢?康熙立胤礽為太子時所處的大背景局勢其實按電視劇中的情節來看,周培公當時只是剛剛來到康熙身邊,還並沒有得到重用,但康熙卻偏偏在這時刻對這個剛到身邊的漢臣周培公言聽計從,這不是康熙沒有主見,這是因為周培公當時給康熙分析的局勢利害關係十分到位,所以康熙很果斷的當即冊立了胤礽為太子。周培公是如何給康熙分析的局勢利害關係呢?其實周培公只是根據當時康熙所處環境而陳述。
  • 【滿族歷史】圖海和周培公誰才是真的撫遠大將軍,你被《康熙王朝》誤導了麼?
    陳道明主演的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周培公被描繪成一位幫助康熙平定察哈爾、徵討王輔臣、剿滅吳三桂,最後因為因是漢人的原因被康熙派遣到冰天雪地的盛京賦閒十年最後病逝的人物
  • 周培公助康熙平定三藩,為何不得善終?真實歷史又是如何呢
    比如,很多人在看完《康熙王朝》後,就會對劇中的一個人物的結局感到非常不滿和不解。此人物相信大家也不會感到陌生,他就是大清朝的忠臣和重臣周培公。而之所以大家會對他的結局感到非常不滿和不解,則是因為明明他給大清做出了突出貢獻,還反遭康熙貶謫,最後甚至病死他鄉。那麼,康熙平定三藩的時候,周培公出了大力,為何其下場卻很悽慘?
  • 周培公幫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戰功,為什麼仍會被處死?
    一時間,清王朝的半壁江山都陷於戰火之中,形勢一度十分危急。而清軍自入關以來,久疏戰陣,各方勢力又虛與委蛇,在叛軍面前節節敗退。此時的康熙皇帝才意識到,自己早先的舉動有些過於莽撞。但是,事已至此,已經沒有了回頭路可走,只能孤注一擲與叛軍決戰。
  • 歷史上的周培公,他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
    然而,在《康熙王朝》中,這份功勞都被記在了周培公身上,並且就連圖海為了激勵士氣、嚴明軍紀,所編造所謂「察哈爾王寶庫」的謊言,也被張冠李戴給了周培公。由此可見,《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將周培公在與吳軍最後決戰前將其調回,也不符合歷史事實,更重要的是,周培公在招降王輔臣後,就已經被調離圖海帳下,之後也一直是圖海率軍平叛,在就不在與周培公並肩作戰了。
  • 康熙王朝:康熙為什麼會重用養馬的姚啟聖?
    在《康熙王朝》中,康熙一生功績彪炳,這與他知人善任有很大關係。而他任用姚啟聖收復臺灣,更堪稱神來之筆。 姚啟聖在未被康熙發現之前,只是三裡河馬場的一個管馬的九品官,且已風燭殘年。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他極有可能會在這個九品官的任上終老一生。
  • 康熙帝國:周培公一句話為自己埋下禍根,康熙因一幅地圖為他守孝
    周培公是陳道明和斯琴高娃主演的《康熙帝國》中清朝平三藩的最大功臣。不過他的結局也相當悽慘,只因他初入清庭的一句話,為自己埋下了禍根,並被康熙「過河拆橋」,下放和監視居住,最終病死。好在他為康熙留下了一幅地圖,康熙因此為他守孝整整一夜,周培公也能因此含笑九泉。
  • 《康熙王朝》中,三個混的最好的漢大臣,功勞很大卻下場很悽涼
    康熙皇帝《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可以說是康熙這一代聖主的出生和成長史,從幼年繼位到年老體衰的故事,詳述了一代大帝的成長。當然,其中也有諸多名噪一時的名臣良將輔佐,滿族的漢族的都有。周培公與圖海首先是周培公。
  • 周培公真做過康熙的大將軍嗎?
    1周培公是二月河《康熙大帝》和電視劇《康熙王朝》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 《康熙王朝》中,索額圖位高權重,為何會向周培公一個漢臣下跪?
    《康熙王朝》中,皇后赫舍裡氏生下皇子胤礽後,便因身體太過虛弱不幸去世。而剛出生的胤礽也在周培公的建議下,被康熙立為太子。事後,周培公剛出宮門,索額圖便立刻聲淚俱下向周培公跪拜謝罪。究其原因,是因為周培公在立太子一事上,幫了索額圖的大忙。
  • 康熙王朝:周培公這個人的優點和缺點
    第78期話題:周培公這個人的優點和缺點周培公這個人,絕對是《康熙王朝》平三藩階段,當仁不讓的男一號
  • 周培公平定了三藩之亂,為什麼被康熙拋棄?真實歷史究竟如何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康熙王朝》成就了周培公,其實歷史上的周培公遠沒有電視劇的表現那麼出色。歷史上真實的周培公!周培公出生於明朝末年,李自成進攻荊楚一帶的時候,周培公的母親殉難而死。清朝建立以後,周培公進入北京在內閣裡面擔任一個小官。周培公在三藩之亂前並沒有太多表現自己的機會。三藩之亂爆發之後,周培公有了表現自我的機會。